3.5
泥石流
目录
3.5.1
泥石流发生的成因
3.5.2
泥石流危害及防御措施
习题
3.5.1
泥石流发生的成因
1.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
A.集水的地形,丰富的松散固体破碎物质,短时间内的大量流水
B.暴雨,松散堆积物
C.陡峭的地形,巨厚岩土体,长时间的稳定降雨
D.平缓的地形,薄层松散岩土体,降雨及地下泉水丰富
【答案】A
【解析】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是:地形陡峭,松散堆积物丰富,突发性、持续性大暴雨或大量冰融水的流出;故A符合;
2.(2019七上·嘉兴期末)如图为松散泥土堆成的山谷模型,可以模拟泥石流的发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将会在A处沉积泥沙
B.用松散泥土堆积是模拟植被的破坏,会促使泥石流的发生
C.发生该地质灾害时,不要顺沟谷方向向上游或下游逃走
D.泥石流是嘉兴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每年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答案】D
【解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解答】A、在松散的泥土上洒较大的水流,则会形成泥石流灾害,即A处会有泥沙沉积;故A正确;
B、植被具有固定泥土的作用,只用松散的泥土,则是模拟植被被破坏的情况,这时有较多降水时,则容易形成泥石流;故B正确;
C、
发生泥石流时,迅速的逃生方式是向两侧高地逃生,切不能顺着沟谷方向向上或向下逃走;故C正确;
D、嘉兴的主要地址灾害不是泥石流;故D错误;
3.(2019七上·长兴月考)泥石流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每年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自然条件是形成泥石流的一个方面。在如图所示的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从地形要素看,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答案】B
【解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解答】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沟谷中的特殊洪流,三面环山、汇水范围大的山区沟谷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结合题中图可知,乙处多发泥石流。
4.(2019七上·越城期末)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2)若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较大的水流,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3)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
①山区
??②地表有碎屑物
??③开矿、采石??
④强降水
(4)若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________。
(5)由此可见,________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答案】(1)泥土从山谷上被冲刷到此处
(2)被冲刷走的泥土更多
(3)①②③
(4)水流减少
(5)植树造林
【解析】人类不要乱开矿采石,不要乱砍乱伐,因为这些都是泥石流多发的原因,应当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资源。
【解答】(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由于水的倒入导致泥土疏松,又因为重力的原因,所以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泥土从山谷上被冲刷到此处。
(2)若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较大的水流,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被冲刷走的泥土更多。
(3)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①山区
?②地表有碎屑物,③开矿、采石,④强降水,地表松散碎屑物多。?
(4)
若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水流减少,因为植物需要水分,水分可以被植物吸收。
(5)由此可见,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5.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2)若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较大的水流,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3)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
(4)若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________。
(5)由此可见________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答案】(1)水流携带泥沙向下流淌
(2)水流变大且水流中伴随有大量的泥沙物质
(3)陡峭的山区地形、暴雨或持续性的强降水、堆积有大量松散碎屑物的坡面
(4)水流变小、水流中的泥沙大量减少
(5)良好的植被
【解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解答】(1)在坡面上洒水,水会顺着坡面流下,并带着泥沙、小石块一起留下;故答案为:
水流携带泥沙向下流淌;
(2)当水流较大时,坡面上泥沙、小石块会冲刷到水槽中;故答案为:
水流变大且水流中伴随有大量的泥沙物质;
(3)由实验可知,形成泥石流要有坡度的地形,大量的降水冲刷在松散的泥土上可能形成泥石流;故答案为:
陡峭的山区地形、暴雨或持续性的强降水、堆积有大量松散碎屑物的坡面;
(4)植物能够涵养水源,当坡面上有植物时,水流会明显减小,且流水中的泥土也会大大减少;故答案为:
水流变小、水流中的泥沙大量减少;
(5)由(4)可知,植物能够减少泥石流的产生;故答案为:良好的植被;
3.5.2
泥石流危害及防御措施
1.(2020·西湖模拟)2020年3月30日,由济南开往广州的T19次列车途经京广铁路某村路段时撞上塌方体导致列车脱轨侧翻,而这一事故主要是泥石流造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持续性的降水和暴雨会促进泥石流的形成????B.泥石流通常发生在山区,特别是陡峭的地形
C.泥石流发生时,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D.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历时短的特点
【答案】C
【解析】1、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2、应急要点:一、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
二、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
三、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
四、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解答】A、持续性的降水和暴雨会促进泥石流的形成
,说法正确,A错误;
B、泥石流通常发生在山区,特别是陡峭的地形,说法正确,B错误;
C、泥石流发生时,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说法错误,应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C正确;
D、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历时短的特点,说法正确,D错误。
2.小强和几位同学在山上玩,突降暴雨,遭遇泥石流,这时,他们应该(??
?)
A.立即远离泥石流,朝与泥石流垂直方向的山坡向上爬
B.马上向泥石流的上游方向逃生
??????
C.马上向泥石流的下游方向逃生
D.原地不动,等待救援
【答案】A
【解析】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是发生在山谷中夹带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为了快速避开、远离泥石流路径,向与等高线垂直的高处逃生。
【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突降暴雨,遭遇泥石流。这时应该,立即远离泥石流,朝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山坡上爬,所以A是正确的选项,BCD选项都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健康,所以排除。
3.(2018七上·鄞州期中)浙江丽水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发生的泥石流造成
20多幢房子被埋,多人死亡。人类的下列做法可以减少泥石流发生或危害的是(
??)
A.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破坏植被
B.在开矿、采石时不合理堆放矿渣、弃土等
C.在修建公路、铁路水渠及其他建筑活动中,破坏山坡表面
D.植树造林,还地球一片蓝天、绿地
【答案】D
【解析】泥石流诱发因素有自然原因、不合理开挖、弃土弃渣采石、滥伐乱垦、次生灾害。
【解答】A、乱砍乱伐、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只能增加泥石流发生或危害,A不符合题意。
B、在开矿、采石时不合理堆放矿渣、弃土等,这些矿渣、弃土并不牢固,山体滑坡、泥石流更容易发生了,B不符合题意。
C、修建铁路、公路、水渠以及其它工程建筑的不合理开挖。有些泥石流就是在修建公路、水渠、铁路以及其它建筑活动,破坏了山坡表面而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土地,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那么?植树造林,还地球一片蓝天、绿地就能减少泥石流的发生或危害,D符合题意。
?
4.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曾经发生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在当地政府的努力救援下,62名游客全部脱离危险,被安置在安全地段。图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及箭头为泥石流路线及方向,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B
【解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解答】泥石流爆发时,带有大量的泥沙、石块,因此逃生过程中要尽快脱离泥石流的冲击范围,即逃向泥石流路线的两侧高坡;故
②
是最正确的逃生路线;
5.(2019七上·余杭期末)读“等高线地形图”和“泥石流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
(2)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________;
(3)图中B,C两地适宜搭建帐篷的是________;
(4)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如图中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________;
(5)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高速铁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桥和隧道的形式。图中D、E两处需要修建隧道的是________。
【答案】(1)鞍部
(2)甲
(3)B
(4)①
(5)D
【解析】鞍部是地形当中两山之间比较平缓的部位的指称。而在等高线地形图中,鞍部也比较容易识别。因为该部位在整个地形体系中似马鞍,故名鞍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最高山峰的海拔是663米,因为图中A点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应为鞍部。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甲,因为甲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图中C处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B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因此,B、C两地适宜搭建帐篷的是B.
(4)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2千米,李庄和吴庄图上距离约为1.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2.4千米.
(5)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泥石流发生时,应向与泥石流垂直的方向逃生;因此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①.
(6)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判断,图中高速铁路的走向是东北-西南(或西南-东北);D、E两处需要修建隧道的是D,因为D处为山脊,E处为山谷。
6.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围绕“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开展课题研究。
过程一:查阅相关资料后,水土流失与坡度的关系如图①所示。
过程二: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如图②所示)。
请根据其研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由过程一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2)过程二中,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________,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________?(写一条即可)
【答案】(1)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轻。
(2)丙;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物越繁茂,水土流失越少。
(3)植树种草。
【解析】依据地表植被和水土流失的关系害来解答此题。
【解答】(1)地形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是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轻;(2)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是地表植被越多,水土流失越轻,地表植被越少,水土流失越严重;(3)为了保持水土,其治理措施有缓坡修建梯田,坡脚建挡土坝,退耕还林还草,禁止过度放牧,陡坡植树种草等.3.5
泥石流
目录
3.5.1
泥石流发生的成因
3.5.2
泥石流危害及防御措施
习题
3.5.1
泥石流发生的成因
1.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
A.集水的地形,丰富的松散固体破碎物质,短时间内的大量流水
B.暴雨,松散堆积物
C.陡峭的地形,巨厚岩土体,长时间的稳定降雨
D.平缓的地形,薄层松散岩土体,降雨及地下泉水丰富
2.(2019七上·嘉兴期末)如图为松散泥土堆成的山谷模型,可以模拟泥石流的发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将会在A处沉积泥沙
B.用松散泥土堆积是模拟植被的破坏,会促使泥石流的发生
C.发生该地质灾害时,不要顺沟谷方向向上游或下游逃走
D.泥石流是嘉兴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每年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2019七上·长兴月考)泥石流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每年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自然条件是形成泥石流的一个方面。在如图所示的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从地形要素看,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4.(2019七上·越城期末)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2)若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较大的水流,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3)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
①山区
??②地表有碎屑物
??③开矿、采石??
④强降水
(4)若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________。
(5)由此可见,________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5.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2)若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较大的水流,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3)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
(4)若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________。
(5)由此可见________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3.5.2
泥石流危害及防御措施
1.(2020·西湖模拟)2020年3月30日,由济南开往广州的T19次列车途经京广铁路某村路段时撞上塌方体导致列车脱轨侧翻,而这一事故主要是泥石流造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持续性的降水和暴雨会促进泥石流的形成????B.泥石流通常发生在山区,特别是陡峭的地形
C.泥石流发生时,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D.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历时短的特点
2.小强和几位同学在山上玩,突降暴雨,遭遇泥石流,这时,他们应该(??
?)
A.立即远离泥石流,朝与泥石流垂直方向的山坡向上爬
B.马上向泥石流的上游方向逃生
??????
C.马上向泥石流的下游方向逃生
D.原地不动,等待救援
3.(2018七上·鄞州期中)浙江丽水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发生的泥石流造成
20多幢房子被埋,多人死亡。人类的下列做法可以减少泥石流发生或危害的是(
??)
A.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破坏植被
B.在开矿、采石时不合理堆放矿渣、弃土等
C.在修建公路、铁路水渠及其他建筑活动中,破坏山坡表面
D.植树造林,还地球一片蓝天、绿地
4.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曾经发生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在当地政府的努力救援下,62名游客全部脱离危险,被安置在安全地段。图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及箭头为泥石流路线及方向,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①?????????B.②?????????C.③?????????D.④
5.(2019七上·余杭期末)读“等高线地形图”和“泥石流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
(2)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________;
(3)图中B,C两地适宜搭建帐篷的是________;
(4)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如图中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________;
(5)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高速铁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桥和隧道的形式。图中D、E两处需要修建隧道的是________。
6.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围绕“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开展课题研究。
过程一:查阅相关资料后,水土流失与坡度的关系如图①所示。
过程二: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如图②所示)。
请根据其研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由过程一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2)过程二中,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________,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________?(写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