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2.1
生物与非生物
目录:
2.1.1
判断生物与非生物
2.1.2
生物的特性
2.1.3
观察蜗牛
习题:
2.1.1
判断生物与非生物
1.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有几种生物(???
)
A.1?????B.2??????C.3?????D.4
【答案】C
【解析】题目中,枯藤是死去的生物遗体,不符合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老树、昏鸦属于生物;小桥是建筑物,不属于生物;流水不属于生物;人家属于生物。因此有老树、昏鸦、人家三中生物。
2.当我们来到树林里或公园中,周围的景色迷人,有山、有水、有河流,有人、有树、有小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子,河中或小池中时而有小鱼游动,天上时而还飞过几只小鸟.
请你静下心来找一找,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你分类的根据是什么?
【答案】人、树、小草、小虫子、小鱼、小鸟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山、水、河流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生物的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
【解析】生物具有非生物不具有的基本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人、树、小草、小虫子、小鱼、小鸟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山、水、河流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生物的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
3.(2018七上·杭州月考)《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请你说出《天净沙·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曲中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
(2)曲中的非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每空写出一种)
【答案】(1)瘦马;昏鸦(2)小桥;流水
【解析】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就是——有无生命。
【解答】(1)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能够进行新陈代谢;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都可以进行新陈代谢,因此属于生物,任意选填两个即可;故答案为: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任意两个);
(2)没有生命的有: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故答案为: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任意两个);
4.(2019七上·衢州月考)小胖是进化者公司专为
4~12
岁孩子设计的机器人,TA
是可爱的企鹅型外观,大眼睛眨呀眨可爱极了,TA
的智力水平和三到四岁孩子差不多,同时具备强大的语音交互功能,能根据主人要求自行走动,回答各种难题。TA
还是孩子的忠实玩伴,专业的家庭教师,一位机器人管家。
那么小胖机器人属于生物吗?请你作出判断并从生物的特征方面加以说明。
【答案】如生物能呼吸(能新陈代谢)、能生长发育、能繁殖后代、能遗传和变异、由细胞构成等
【解析】根据生物的基本特征解题即可。生物的基本特征为:①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③生物能够进行呼吸;④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⑤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⑥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⑦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和影响环境。
【解答】小胖机器人不属于生物,因为他没有生命;同时他也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如呼吸、生长、发育、繁殖后代、遗传和变异等;
5.资料分析
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阅读后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
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1)请列举出文中所描述的生物名:________.
(2)请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
(3)在百草园中影响蟋蟀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________,后者包括________.
(4)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这说明生物必须依赖________而生存.
(5)尝试对文中生物进行分类,并写出分类依据.
【答案】(1)菜、皂荚树、桑椹、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
(2)具有生物的特征
(3)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4)环境
(5)植物有菜、皂荚树、桑椹等;动物有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等
【解析】生物具有如下生命现象:①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③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④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⑤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⑥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解答】(1)文中所描述的皂荚树、桑树、蝉、黄蜂、菜花、叫天子(云雀)、草、油蛉、蟋蟀等都是生物.(2)材料中的生物,它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并且具备了: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等生物的基本特征.(3)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4)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5)根据能否自己制造有机物,可将上述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植物有菜、皂荚树、桑椹等;动物有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等.
2.1.2
生物的特性
1.在环境没有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物种一般不会自行灭绝,其原因是生物(???
)
A.能不断吸收营养
?B.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产生的废物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能生长和繁殖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基本特征,理解,在环境没有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物种一般不会自行灭绝,因为生物都具有遗传性,适应新环境的遗传性状得以在后代中保留下来,使物种不会自行灭绝,生长和繁殖是生物体能够生存的前提,没有繁殖就不会有任何物种。
【解答】选项中,A能不断吸收营养、B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产生的废物、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三项都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外界环境不管是否改变,生物的共同特征不会改变;因为物种可以生长和繁殖,才可以培育下一代,以代替不断衰老和死亡的年老者,现在的特种都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适应环境生存下来的物种,故在环境没有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物种一般不会自行绝灭,故D符合题意。
2.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答案】B
【解析】“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写的是鸟类的生殖现象;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只”
红豆的枝条是由叶芽发育形成的,描写的是生物生长发育;“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写的是自然现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是动物的群聚现象。故选B
3.下列对生物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一切生物都具有繁殖的特征
C.运动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最主要特征之一???D.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
【答案】C
【解析】A、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正确,符合题意;B、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通过生殖产生后代,正确,不符合题意;C、植物一般不能自由运动,运动不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最主要特征之一,错误,符合题意。D、具有生物的特征有应激性。如用手轻轻触动含羞草的叶,叶会合拢,向日葵的花盘朝向太阳,植物根的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茎的背地生长等,都说明植物具有应激性,正确,不符合题意。
4.(2019七上·慈溪月考)“朵朵葵花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
)
A.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D.生物能进行呼吸
【答案】A
【解析】所有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有:生活需要营养;能生长和繁殖;能呼吸;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等等。“朵朵葵花向太阳”是向日葵花对太阳这一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南宋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体现了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征.
(2)“红杏出墙”后,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________的特征.
(3)红杏出墙的枝条能够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征.
(4)“红杏出墙”后可以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从这个意义讲,红杏具有________的特征.
(5)从“红杏出墙”反映的以上各种特征来看,红杏属于________(填“生物”或“非生物”).
【答案】(1)应激性(2)新陈代谢(3)繁殖(4)生长(5)生物
【解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1)红杏伸出墙外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有应激性;(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力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新陈代谢的特征.(3)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繁殖的特征.(4)红杏可以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说明红杏能够不断生长.(5)从“红杏出墙”反映的以上各种特征来看,杏树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因此属于生物.
6.实验探究: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一定的反应。甲、乙两块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把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粒食盐和一滴肉汁时,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并从中得出结论。
(1)分别在图中(???
)内用“→”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2)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3)得出的结论:________。
【答案】(1)
(2)食盐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害刺激,它会逃避有害的刺激;肉汁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它会趋向有利的刺激
(3)草履虫是生物体,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解析】本题主要通过实验的方式探究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根据题意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1)实验中在甲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一粒食盐,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的刺激,所以在有盐粒一侧的草履虫要逃离,游到没有盐粒的培养液滴中,故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在乙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一滴肉汁,肉汁对于草履虫来说是有利的刺激,所以在没有肉汁一侧的草履虫会游到有肉汁的培养液滴中去,故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
(2)食盐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害的刺激,所以在有盐粒一侧的草履虫要逃离,游到没有盐粒的培养液中去;肉汁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利的刺激,所以在没有肉汁一侧的草履虫会游到有肉汁的培养液中去.
(3)分析试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外界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2.1.3
观察蜗牛
1.自从学习了《观察蜗牛》这部分内容后,小明和小红对蜗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几天的野外观察后,他们发现,蜗牛喜欢在
(填“白天”或“夜间”)出来找食物吃,喜欢栖息在
处,它主要以
为食,所以说蜗牛对农业是有
(填“益”或“害”)的。
【答案】夜间
潮湿
植物
害虫
2、星期天小明在秋游的时候捉到了一只蜗牛,他想知道蜗牛的结构。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之后,他终于有了一定的了解。
(1)请你帮助他把图填完整。
(2)通过实验可知,蜗牛在________情况下会缩进壳里去,这说明壳对蜗牛具有_______作用。同时也说明蜗牛对外界刺激会________。
(3)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可知,蜗牛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感觉。
【答案】(1)如下图
(2)受到刺激
保护
做出反应
(3)触觉
味觉
嗅觉
视觉
3.(2018七上·绍兴月考)通过观察蜗牛,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笔尖触碰蜗牛的各个部位,你认为蜗牛的________最敏感,________有保护作用。
蜗牛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_。
(2)我知道蜗牛有视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感觉,但是没有________。
【答案】(1)触角;壳;足(2)嗅觉;触觉;味觉;听觉
【解析】蜗牛是动物,具有动物的共性和自身的特点。
【解答】(1)
通过笔尖触碰蜗牛的各个部位,你认为蜗牛的触角最敏感,壳有保护作用。
蜗牛的运动器官是足。
(2)
蜗牛有视觉
嗅觉、触觉、味觉等几种感觉,但没有听觉。七上2.1
生物与非生物
目录:
2.1.1
判断生物与非生物
2.1.2
生物的特性
2.1.3
观察蜗牛
习题:
2.1.1
判断生物与非生物
1.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有几种生物(???
)
A.1?????B.2??????C.3?????D.4
2.当我们来到树林里或公园中,周围的景色迷人,有山、有水、有河流,有人、有树、有小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子,河中或小池中时而有小鱼游动,天上时而还飞过几只小鸟.
请你静下心来找一找,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你分类的根据是什么?
3.(2018七上·杭州月考)《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请你说出《天净沙·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曲中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
(2)曲中的非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每空写出一种)
4.(2019七上·衢州月考)小胖是进化者公司专为
4~12
岁孩子设计的机器人,TA
是可爱的企鹅型外观,大眼睛眨呀眨可爱极了,TA
的智力水平和三到四岁孩子差不多,同时具备强大的语音交互功能,能根据主人要求自行走动,回答各种难题。TA
还是孩子的忠实玩伴,专业的家庭教师,一位机器人管家。
那么小胖机器人属于生物吗?请你作出判断并从生物的特征方面加以说明。
5.资料分析
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阅读后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
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1)请列举出文中所描述的生物名:________.
(2)请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
(3)在百草园中影响蟋蟀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________,后者包括________.
(4)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这说明生物必须依赖________而生存.
(5)尝试对文中生物进行分类,并写出分类依据.
2.1.2
生物的特性
1.在环境没有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物种一般不会自行灭绝,其原因是生物(???
)
A.能不断吸收营养
?B.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产生的废物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能生长和繁殖
2.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下列对生物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一切生物都具有繁殖的特征
C.运动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最主要特征之一???D.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
4.(2019七上·慈溪月考)“朵朵葵花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
)
A.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D.生物能进行呼吸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南宋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体现了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征.
(2)“红杏出墙”后,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________的特征.
(3)红杏出墙的枝条能够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征.
(4)“红杏出墙”后可以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从这个意义讲,红杏具有________的特征.
(5)从“红杏出墙”反映的以上各种特征来看,红杏属于________(填“生物”或“非生物”).
6.实验探究: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一定的反应。甲、乙两块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把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粒食盐和一滴肉汁时,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并从中得出结论。
(1)分别在图中(???
)内用“→”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2)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3)得出的结论:________。
2.1.3
观察蜗牛
1.自从学习了《观察蜗牛》这部分内容后,小明和小红对蜗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几天的野外观察后,他们发现,蜗牛喜欢在
(填“白天”或“夜间”)出来找食物吃,喜欢栖息在
处,它主要以
为食,所以说蜗牛对农业是有
(填“益”或“害”)的。
2、星期天小明在秋游的时候捉到了一只蜗牛,他想知道蜗牛的结构。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之后,他终于有了一定的了解。
(1)请你帮助他把图填完整。
(2)通过实验可知,蜗牛在________情况下会缩进壳里去,这说明壳对蜗牛具有_______作用。同时也说明蜗牛对外界刺激会________。
(3)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可知,蜗牛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感觉。
3.(2018七上·绍兴月考)通过观察蜗牛,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笔尖触碰蜗牛的各个部位,你认为蜗牛的________最敏感,________有保护作用。
蜗牛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_。
(2)我知道蜗牛有视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感觉,但是没有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