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 科学入门 解答题(1.1-1.3)(原卷+答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 科学入门 解答题(1.1-1.3)(原卷+答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09 18:07:22

文档简介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1.(2020·永嘉模拟)近期,世界多地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学专家通过研究发现“75%的医用酒精”、56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能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针对医学专家的说法,网络上流传着“喝高浓度的酒”、“蒸桑拿”能杀灭肺部的新型冠状病毒。你认为网络上流传的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请利用所学知识以及提供的资料信息做出判断并加以解释。
资料: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肺部;
⑵外界条件(高温、高浓度酒精)直接作用在病毒上才能发挥作用;
⑶“蒸桑拿”指将人体处在一定的高温下(60摄氏度左右)进行汗蒸。
【答案】我认为网络上流传的说法是错误的。
(1)新型冠状病毒在肺部,而酒精是通过消化道吸收的,因此酒精不能直接作用于病毒上,则无法发挥作用;
(2)虽然桑拿房内的温度很高,但是人体的温度始终维持在37℃左右,因此对病毒没有作用。
2.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塑料瓶中装一些细沙,瓶口用软木塞塞紧并在其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瓶外包一层泡沫塑料。手拿瓶子迅速上下抖动(注意不要损坏温度计)。在多次抖动后,温度计的示数是否会发生改变?写出你猜想的根据。
另外,将瓶子放在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是否会发生改变?写出你猜想的根据。
【答案】
手拿瓶子迅速上下抖动,使瓶内沙子克服摩擦力做功,其内能会增加,温度也会升高。而放在热水中的瓶子,通过热传递,其内能会增加,温度也会升高。
3.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重要。”在植物园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春天来了,枫树、柳树长出了绿叶,夏季各种树木都生长得十分茂盛。随着秋季的降临,有的树木叶子开始变黄,枫树的叶子却逐渐变红,而松柏却四季常青,植物园显得绚丽多彩。对自然界中的这些平常现象,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你感兴趣的两个问题:
问题1:

问题2:

【答案】问题1:枫树的叶子为什么秋天会变红?
问题2:为什么植物夏季比冬季茂盛?
4.(2020八下·长兴月考)目前我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作了调查,结果如图甲;取市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以________为主。
(2)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有害元素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增加而增大
B.各种有害元素在0~30cm层含量低于30~60cm层含量
C.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价值
(3)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我市城市垃圾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设想(写出一点)________。
【答案】(1)有机物或A
(2)B
(3)分类收集;分类回收;制成肥料;制沼气;垃圾发电;回收废电池;不乱扔垃圾;加强科研,提高垃圾的利用效率。
5.“神舟七号”发射成功,使中国人首次实现太空行走。如图是宇航员穿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功能完备的宇航服走出飞船船舱,在太空行走的壮丽画面。根据他所处的实际环境,你认为他所穿的宇航服应具备哪些功能?(说出三点即可)
【答案】
①保温;②抗宇宙射线;③维持气压;④天地通话。
6.有一盆在侧光照射下生长的植物,如下图所示,请观察这盆植物的生长有什么特点,记录你观察到的现象和想到的问题。
【答案】实验现象:植物会向着光的方向生长。问题:为什么植物会有向光生长的特性呢?植物在灯光下生长会不会也有这种特性呢?(只要合理即可)
7.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称为磁性物质。把磁铁分别靠近橡皮、课本、铅笔、木块和铁钉,判断哪些物质属于磁性物质,哪些物质属于非磁性物质。请把结果记录下来:
(1)磁性物质:

(2)非磁性物质:

(3)你还能找出生活中其他有磁性的物质吗?

【答案】(1)铁钉
(2)橡皮、课本、铅笔、木块
(3)铁制品类、1元硬币等
8.现有一种由人工膜制成的袋,为探究淀粉溶液中的淀粉和碘溶液中的碘能否透过该膜(已知淀粉遇到碘液变蓝),用铁架台、烧杯、人工膜袋、细棉线、l%的淀粉溶液、碘的稀溶液等用品和试剂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同学们预测实验结果并对结果加以分析。
例:预测1:袋内外均不变蓝;
分析1:表明淀粉和碘均不能透过该膜。
预测2:

分析2:

预测3:

分析3:

预测4:

分析4:

【答案】袋内变蓝,袋外不变蓝碘能透过该膜,淀粉不能透过该膜
袋内不变蓝,袋外变蓝碘不能透过该膜,淀粉能透过该膜袋内外均变蓝碘与淀粉均能透过该膜
9.(2017·浙江竞赛)现有6只蟑螂、一只纱罩、木屑、糖和一把剪刀.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蟑螂的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作用.
【答案】把蟑螂平均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剪去触角,然后把一堆糖和木屑同时放在纱罩内.没有剪去触角的蟑螂用触角碰碰糖,又去碰碰木屑,最后爬过去吃糖,没有触角的蟑螂分不清糖和木屑.
10.云南红河被誉为蝶类的“伊甸园”。科考队发现此处箭环蝶爆发时,竹叶被幼虫吃光,但是,竹子不会因此而死去,而且来年还长得比往年更加枝叶繁茂。这是一种自然选择形成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1)对这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解释,你认为合理的是 
 (选填字母)。
A.箭环蝶长期有规律地爆发,可能使竹子的变异性增加
B.箭环蝶与竹子之间已达到完美程度,都不需要继续变异
C.有益于竹子的微小变异被遗传下来,最终成为竹子特有的性状
D.箭环蝶“大脑”与人脑一样发达,知道竹子死了自己也活不了
箭环蝶成虫常聚集在植物发酵腐烂处取食,它们喜欢吃什么呢?研究人员取四条干燥有吸水性的相同绳子,分别浸泡在清水、0.5%白酒(溶质为酒精)、0.5%蔗糖水、0.5%食盐水中相同时间。取出,相隔相同距离悬挂在环境相同的竹林之间。统计2小时内每条绳子上箭环蝶停留数,数据如表。
箭环蝶
停留数(只)
清水
0.5%
白酒
0.5%
蔗糖水
0.5%
食盐水
绳子上段
0
0
0
0
绳子中段
0
3
1
1
绳子底端
0
35
2
0
(2)用浸泡“白酒”的绳子引诱箭环蝶,你认为科考人员建立的假设是 ??
 。
(3)箭环蝶大量聚集在绳子底端取食(如图)。你的解释是 ??????????????
 。
【答案】
(1)AC
(2)实验的变量是食物,又因为在白酒的绳子底端箭环蝶的数量最多,所以假设是箭环蝶喜欢发酵的食物。
(3)白酒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在绳子的底端最多,所以箭环蝶都会在绳子的底端取食。
11.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于
2012

3
月在我国多个城市实施。新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监测指标。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
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1)2.5
微米=________米。
(2)下图是某城市一天的
PM2.5
动态监测数据折线图。则这一天中
PM2.5
的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时左右,出现这一峰值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2.5×10-6
(2)18;此时处于下班高峰期,汽车排放的尾气增加了空气中的细微颗粒(合理即可)
第三节:科学观察
1.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分别为“-2℃~102℃”和“-20℃~102℃”的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________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________.
(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____.
(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的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_______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4)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20℃~102℃;盐水的凝固点低于-2℃
(2)先降低后又升高
(3)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4)积雪上洒盐水是掺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
2.(2020·上城模拟)《“超人”揭密》
背景:一些表演者具有“超人”的力量,能在燃烧的炭、碎玻璃或钉子上行走而毫发无损。据说,这一切皆来自于生命的力量,即意念高度集中而达到的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可以对身体产生影响,身体因此变得能够承受最剧列的疼痛,因为意念完全可以超脱肉体。
然而,如图甲所示,是美国人身安全专家罗伯特·西西里亚诺,正在向世人表明,不具备超自然能力的人也可以在燃烧的木炭上行走。图乙所示为英国魔术师汤姆·布里顿,正在练习把头垫在一个玻璃“枕头”上。图丙所示是苦行僧站立在钉子上的传统姿势。
分析与思考: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所谓的这种超自然能力是不存在的。那么,你怎样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答案】对于在炭火上行走的“超人”的解释——
第一因素是身体与炭火的接触时间。所有的“超人”在表演过程中都是一刻也不停地行走,因为一旦停下来,身体与炭火的接触时间延长,就意味着烫伤自己。同时,所有的表演者都没有跑动,因为跑起来会迫使脚尖弯曲,接触面积减小,增加了对脚趾的压力,而脚趾与炭火的接触时间相对延长,对大脚趾更危险,因为它的皮肤较细嫩,缺少角质层的保护。
第二个因素是表演者往往是经过训练的,至少表演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赤脚走路,由此形成阱眠(即老茧)成为对付灼伤的屏障。
第三个因素是热传导的能力。即传递热量的能力,金属是极好的导热物质,而空气却不是。比如,把一块蛋糕加热到150℃,放置蛋糕的锅、烤箱壁和烤箱中包含的空气都处在同一加热温度下,但是扑面而来的热风却不会灼伤我们。这就是因为空气的导热性较差的缘故。而在我们所研究的情形中,炭火的热传导能力却不是最好的,尽管它的温度可达到500-600℃,但如果用金属块代替木炭加热到同一温度,后果就大不一样了。
第四个因素是炭的导热性虽不好,但脚的比热容却很大,与水的比热接近。水是人体的主要成分,在温度升高之前,即脚被加热及感觉疼痛之前,脚能吸收相当多的热量。
在玻璃上行走的“超人”的解释——
在玻璃上行走的秘密在于只使用相当平整的玻璃,比较理想的是打碎瓶子后得到的碎玻璃。在表演者的行程中必须安置一些没有尖的玻璃碎片。一些呈直角的碎片,比如瓶壁与瓶底相交的部位,与它们朝向“玻璃床”的外侧(高度为8厘米的玻璃床是最佳的)。在这种情况下,玻璃承受不住人体的重力,然而却不会被轧碎。因为脚底微呈凹形,有利于行走,也可顺应弯曲的玻璃。与在木炭上行走相反,在玻璃上行走要特别慢,以便迅速感觉尖刺从而改变行走方向。
在钉子上行走的“超人”的解释—躺在钉子床上的奥秘在于重力的分散。一般每个钉子间的距离为1-2厘米,这样,躺上去时约有1000个钉子支撑身体,因而重力就被平均分配了。美国匹兹堡大学教师戴维·威利制作了一张有2000个钉子的床,以80kg的体重估算,每个钉子承受的重力低于40g(约0.4N)。
因此,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并不存在“不怕扎、不怕烤”的超自然能力。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1.(2020·永嘉模拟)近期,世界多地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学专家通过研究发现“75%的医用酒精”、56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能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针对医学专家的说法,网络上流传着“喝高浓度的酒”、“蒸桑拿”能杀灭肺部的新型冠状病毒。你认为网络上流传的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请利用所学知识以及提供的资料信息做出判断并加以解释。
资料: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肺部;
⑵外界条件(高温、高浓度酒精)直接作用在病毒上才能发挥作用;
⑶“蒸桑拿”指将人体处在一定的高温下(60摄氏度左右)进行汗蒸。
2.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塑料瓶中装一些细沙,瓶口用软木塞塞紧并在其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瓶外包一层泡沫塑料。手拿瓶子迅速上下抖动(注意不要损坏温度计)。在多次抖动后,温度计的示数是否会发生改变?写出你猜想的根据。
另外,将瓶子放在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是否会发生改变?写出你猜想的根据。
3.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重要。”在植物园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春天来了,枫树、柳树长出了绿叶,夏季各种树木都生长得十分茂盛。随着秋季的降临,有的树木叶子开始变黄,枫树的叶子却逐渐变红,而松柏却四季常青,植物园显得绚丽多彩。对自然界中的这些平常现象,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你感兴趣的两个问题:
问题1:

问题2:

4.(2020八下·长兴月考)目前我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作了调查,结果如图甲;取市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以________为主。
(2)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有害元素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增加而增大
B.各种有害元素在0~30cm层含量低于30~60cm层含量
C.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价值
(3)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我市城市垃圾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设想(写出一点)________。
5.“神舟七号”发射成功,使中国人首次实现太空行走。如图是宇航员穿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功能完备的宇航服走出飞船船舱,在太空行走的壮丽画面。根据他所处的实际环境,你认为他所穿的宇航服应具备哪些功能?(说出三点即可)
6.有一盆在侧光照射下生长的植物,如下图所示,请观察这盆植物的生长有什么特点,记录你观察到的现象和想到的问题。
7.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称为磁性物质。把磁铁分别靠近橡皮、课本、铅笔、木块和铁钉,判断哪些物质属于磁性物质,哪些物质属于非磁性物质。请把结果记录下来:
(1)磁性物质:

(2)非磁性物质:

(3)你还能找出生活中其他有磁性的物质吗?

8.现有一种由人工膜制成的袋,为探究淀粉溶液中的淀粉和碘溶液中的碘能否透过该膜(已知淀粉遇到碘液变蓝),用铁架台、烧杯、人工膜袋、细棉线、l%的淀粉溶液、碘的稀溶液等用品和试剂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同学们预测实验结果并对结果加以分析。
例:预测1:袋内外均不变蓝;
分析1:表明淀粉和碘均不能透过该膜。
预测2:

分析2:

预测3:

分析3:

预测4:

分析4:

9.(2017·浙江竞赛)现有6只蟑螂、一只纱罩、木屑、糖和一把剪刀.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蟑螂的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作用.
10.云南红河被誉为蝶类的“伊甸园”。科考队发现此处箭环蝶爆发时,竹叶被幼虫吃光,但是,竹子不会因此而死去,而且来年还长得比往年更加枝叶繁茂。这是一种自然选择形成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1)对这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解释,你认为合理的是 
 (选填字母)。
A.箭环蝶长期有规律地爆发,可能使竹子的变异性增加
B.箭环蝶与竹子之间已达到完美程度,都不需要继续变异
C.有益于竹子的微小变异被遗传下来,最终成为竹子特有的性状
D.箭环蝶“大脑”与人脑一样发达,知道竹子死了自己也活不了
箭环蝶成虫常聚集在植物发酵腐烂处取食,它们喜欢吃什么呢?研究人员取四条干燥有吸水性的相同绳子,分别浸泡在清水、0.5%白酒(溶质为酒精)、0.5%蔗糖水、0.5%食盐水中相同时间。取出,相隔相同距离悬挂在环境相同的竹林之间。统计2小时内每条绳子上箭环蝶停留数,数据如表。
箭环蝶
停留数(只)
清水
0.5%
白酒
0.5%
蔗糖水
0.5%
食盐水
绳子上段
0
0
0
0
绳子中段
0
3
1
1
绳子底端
0
35
2
0
(2)用浸泡“白酒”的绳子引诱箭环蝶,你认为科考人员建立的假设是 ??
 。
(3)箭环蝶大量聚集在绳子底端取食(如图)。你的解释是 ??????????????
 。
11.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于
2012

3
月在我国多个城市实施。新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监测指标。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
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1)2.5
微米=________米。
(2)下图是某城市一天的
PM2.5
动态监测数据折线图。则这一天中
PM2.5
的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时左右,出现这一峰值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第三节:科学观察
1.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分别为“-2℃~102℃”和“-20℃~102℃”的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________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________.
(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____.
(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的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_______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4)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________.
2.(2020·上城模拟)《“超人”揭密》
背景:一些表演者具有“超人”的力量,能在燃烧的炭、碎玻璃或钉子上行走而毫发无损。据说,这一切皆来自于生命的力量,即意念高度集中而达到的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可以对身体产生影响,身体因此变得能够承受最剧列的疼痛,因为意念完全可以超脱肉体。
然而,如图甲所示,是美国人身安全专家罗伯特·西西里亚诺,正在向世人表明,不具备超自然能力的人也可以在燃烧的木炭上行走。图乙所示为英国魔术师汤姆·布里顿,正在练习把头垫在一个玻璃“枕头”上。图丙所示是苦行僧站立在钉子上的传统姿势。
分析与思考: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所谓的这种超自然能力是不存在的。那么,你怎样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上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