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3.1规划创作作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3.1规划创作作品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2-10 10:3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规划创作作品
教案名称 规划创作作品 课时 1课时 年级 七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规划创作作品”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围绕逐帧动画的制作展开的,是在小学所学Flash的基础上的回顾和应用,同时也为后面制作较难的遮罩动画和引导线动画奠定了基础
二、学生分析
初一的学生对动画制作技术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小学的学习已经基本理解了动画制作的原理,了解了动画的存储格式,初步掌握了Flash的基本操作,从教材衔接来说学生应该并不陌生,但因flash本身的难度加之学生对本学科的重视程度,造成本属于复习的这些内容,实际掌握得却不是很扎实。
三、教学目标
通过完成猴子爬树的任务来体验逐帧动画的制作过程,掌握逐帧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能够区分关键帧、空白关键帧、普通帧这三种帧的类型,通过欣赏生动的Flash,经历亲自制作简单Flash动画的全过程,形成积极主动学习和利用多媒体技术,参与多媒体作品创作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逐帧动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养成动画规划的意识与能力。
五、教学策略
通过制作“猴子爬树”作为课堂主线,问题引导,自主探究为主要教和学的方法,利用教学网站建立分层的知识结构,组织学生逐步的掌握分支结构语句的使用格式与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有所得。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学生机、教师机、投影仪、大屏幕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部分 用时
教师使用苏亚星打开学生机,并检查是否有未开启的机器手动开启;打开教师机房服务器检查网站是否运行正常。 5
(二)新课导入部分 用时
教师展示视频“书籍翻页动画——我爱罗大战路飞”给学生,提问:这种动画效果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学生:是一页一页画出来,并且快速翻页就能得到这种动画效果。
教师:利用了人眼的什么原理呢?
学生:视觉暂留原理
5
活动一:讲解动画的原理,以及FLASH中帧的作用
视觉暂留原理:人眼观看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上,并由视神经输入人脑,感觉到物体的像,但当物体移去时,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0.4秒的时间,人眼的这种性质被称为“眼睛的视觉暂留”。 教师:所以只要每秒钟有超过十张的图片出现在你眼前就有可能形成动画。
教师讲解flash中帧的概念
帧就是Flash动画中最小单位的单幅影像画面,相当于电影胶片上的每一格镜头。
如果将蝴蝶做成翻页动画,就能看到蝴蝶飞舞的效果
教师:如果把蒙娜丽莎的微笑放在相同位置是否能够形成动画?
学生:不能,因为没有变化
教师:那么我们将能够发生变化的帧在flash中有一个专有的名称叫什么呢?
学生:关键帧。
教师:对,关键帧即用于定义动画的变化过程,是动画中有关键性内容或变化的帧。
教师:什么是逐帧动画?
学生:逐帧动画是指位于同一图层的多个连续关键帧组成的动画。
教师:对,就像我们刚刚看到的蝴蝶,和翻页效果都是逐帧动画。 15
任务一:观看微课,制作猴子爬树的第一阶段——走到树下
教师:展示猴子爬树完整动画
教师:请学生观看微课,制作猴子爬树的第一阶段,即从左边走到树下
学生:观看微课制作,猴子爬树第一阶段—走到树下。 15
用时
任务二:制作猴子爬树的第二阶段——爬到树上并隐藏在树丛中 10
教师:经过刚刚的制作,大家都能制作爬到树下这一过程,但是在微课的最后,老师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从这一阶段到下一阶段猴子上树这一帧应该用什么帧制作最为合适?
学生:使用空白关键帧。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使用关键帧的话还需要删除原有的走路元件,再插入爬树元件,不如直接插入空白关键帧方便。
教师:很好,这时插入空白关键帧最为合适,因为空白关键帧最适合做场景之间的间隔效果。
请同学继续完成猴子上树的这一过程,做完的同学可以完成后面的下树摘香蕉的任务。
拓展任务:制作猴子爬树最后阶段——完成动画 用时
教师:在完成动画之前,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即猴子隐藏在树丛中这段时间的动画,画面有没有发生变化? 学生:并没有发生变化
教师:那么我们怎么定义关键帧和空白关键帧的呢?
学生:能够发生变化的帧。
教师:所以这段时间内,我们也没有必要使用关键帧制作动画,因为关键帧会占用相对较大的资源,在制作持续不变的动画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使用另一种帧制作,即普通帧。
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所学内容完善你的作品,补充完整猴子爬树这一动画。
学生:完善自己的作品。 5
总结延伸 5
教师:使用广播系统展示一名学生的作品,分析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学生:对照自己的作品进行调整。
教师:最后老师这里有一副GIF的图像,请同学们猜一猜这幅图像使用了多少关键帧制作而成的?
学生:10帧,20帧,30帧,800帧
教师:那么大家给老师的答案相差悬殊,我们使用flash来看一看究竟用了多少帧呢?
学生:126帧。
教师:没错,大家平时看到的动漫其实就是使用逐帧动画制作的,那么为什么要用这么多帧呢?
学生:因为帧数越多,动画的质量越高,越平滑。
教师:没错,帧数越多越平滑,那么我们今天的动画有没有更加简单的办法去制作呢?
请同学们看老师这个制作方法,并且数一数老师用了几个关键帧?
学生:8个关键帧。
教师:没错,使用8个关键帧就能够完成我们的这个作品,当然这期间要用到flash中另一个关键内容,即补间动画。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了,这节课的内容我们就先学到这里了.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的教学过程是由 “具体→抽象,简单→复杂,特殊→一般”,层层推进的,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习抽象的概念。根据不同学生能力上的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策略设计学习任务并进行针对性辅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真正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本节课的不足:因为本节课的课容量较大,不同的班级学生的水平也都参差不齐,语速和节奏有些快,应将节奏放缓些,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使学生对问题探讨的更深入,记忆更深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