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7单元 口语交际 劝告 教案+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7单元 口语交际 劝告 教案+反思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0 22:4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口语交际:劝告
本单元口语交际安排了“劝告”,引导学生面对他人的不良言行,使用合适的语气进行劝告,通过讲道理的方法,让别人接受意见,改正错误,从而提高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一个同学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的情境,很显然这个同学的行为有一定的危险性,是不对的,作为看到的人应该及时制止。那么,应该怎么劝告才合适呢?教材以泡泡的形式提供了三位劝告者不同的说法,并以“你觉得那个同学更有可能接受谁的劝告?为什么?”这个问题引发学生讨论、思考,通过对三者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在劝告的同时要注意的问题。
教材以小贴士的形式提炼了对别人进行劝告的要点:一是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指责的口吻;二是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才会更容易接受。说话的语气反映的是劝告时的态度,不要用指责的口吻是为了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也是说话应有的修养和礼仪。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体现的是行为与目的的一致性。既然出发点是为了别人好,那么站在别人的立场设身处地说话,让被劝者感受到自己的真诚,自然更容易接受。
为了更好的练习“劝告”,教材提供了两个任务,一个是对违反交通规则的同学进行劝告,另一个是对爱玩游戏的表哥进行劝告。两个任务的情境和对象都不同,可以有效地实践本次的口语交际要点,提高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实际成效。
教学目标
1.能了解劝告的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精妙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得体地劝告别人,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
2.能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方式,尝试劝告别人,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
3.能采用合适的语气和说话技巧,劝告时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了解劝告的方式,能得体地劝告别人。
教学难点
1.能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方式,尝试劝告别人,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
2.能采用合适的语气和说话技巧,劝告时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教学策略
劝告是通过讲道理,以理服人,让别人接受意见,改正不良言行。用怎样的语言,怎样的说话方式进行劝告,才能使别人认识到错误并乐意接受劝告,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运用好教材提供的材料,引导学生明白怎样劝告别人才合适。再创符合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劝告别人的能力。
教学时可以直接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提出问题:“你觉得那个同学更有可能接受谁的劝告?”引出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教师呈现三位同学不同的劝告内容,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这三种情况,在扮演中体会不同的劝告效果。
在体验三个“劝”的不同效果之后,可以再围绕“你决定那个同学更有可能接受谁的劝告?为什么?”这两个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关注三个例子在说话的语气和说话的内容上的区别,通过比较,懂得不同的劝告方式会收到不同的效果,有情有理的劝告别人才能打动人心。进而归纳出劝告他人时应该“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指责的口吻。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的要点。
在学生基本了解劝告的要点之后,教师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组织学生在情境中实践“劝告”。教材提供了两个话题,建议不要简单地拿来就用,而是要把情境具体化。比如,当看到同学违反了交通规则横穿马路时,是站在马路中央进行劝告,还是先把他拉回人行道再进行劝告。为了更好地练习“劝告”,教学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增加一两个情境,提供多样的任务选择实践。比如,看到小伙伴在很窄的桥上追逐打闹,看到家长在室内抽烟。
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中还有必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劝告不一定都能成功,在劝告他人时要注意对方的反应,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课前准备
1.上网或查阅书籍,搜集关于劝告的名言名句。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导入:在老师心中,我们班同学的个个能说会道。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难题,想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2.课件出示乱丢纸屑、楼梯上追逐打闹、插队等不文明行为的图片。
3.师:相信同学们一定都有见过这样的场景。看到这样的场景,你当时怎么想的,你会想说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4.师:通过同学们的发言,老师发现大家遇到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时都想尝试用讲道理的方式来阻止,这就叫“劝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当一位称职的文明使者,文明地劝告他人,同时让别人心服口服。(教师板书“劝告”)
板块二 劝说技巧,换位思考
1.课件出示学生坐在楼梯扶手上往下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行为对吗?如果不对,你在他旁边你会做什么呢?(指名学生回答)
他这样做不对,容易摔下去受伤。如果我在他旁边,我会劝告他不要坐在楼梯的扶手上。
2.师:听完大家的回答之后,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给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例句。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的例句。(课件出示例句)
(1)你这样做太危险了,有可能会撞倒别人。
(2)你怎么不遵守学校纪律呢?太不应该了!
(3)小同学,别这么玩!扶手很滑,如果没抓稳的话,你会摔伤的。
3.学生按照分组轮流分角色演绎这个故事,试着尝试体验感知,不同的语气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学生分组轮流扮演故事中的四个不同的角色)
(1)教师随机抽两个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认真观看。
(2)学生点评,师生共同评选演得比较好的一组。
4.结合学生自己的表演,引导学生说一说听到不同语气的劝说,心里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指名学生回答)
(1)不喜欢前两位同学说话的语言,太严厉了。第二位同学完全是指责的语气,让人听了不舒服。
(2)第三位同学说话态度真诚,语气委婉,容易让人接受。
(3)最喜欢第三位同学的劝告,因为我能从她的话里感受到对我的关心。
5.师:分别听了三位同学的劝告之后,你觉得故事中的小同学会听从谁的劝告呢?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会听从第三位同学的劝告。因为第三位同学的劝告语气恰当,态度诚恳,是真心为他人的安全着想。
6.引导学生体会恰当的劝说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总结劝说的注意事项。
(1)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指责的口吻。
(2)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
7.师:同学们以后想要劝告别人时,记得注意这两点哦。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这两个要点吧。(全班齐读)
板块三 模拟情境,体悟感知
1.师: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劝告的地方。例如,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但有时候会有人松懈,不想学习。古人就特别重视学习,所以出现了很多劝告他人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的名言警句。(课件出示名言警句)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莫等闲!空悲切,白了少年头。
2.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积累的有劝告意味的名言警句,可以是劝人要友好相处的,也可以是劝人要诚实守信的,还可以是劝人要有宽广的胸怀的。(学生自主发言)
3.师:不管是何种劝告,都有一定的对象,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身份,有的是长辈,有的是同学、朋友,有的是陌生人。面对不同身份对象的人,我们劝告的态度和语气有所不同。同学们思考一下,面临下面这两种情况你会怎么劝告?
情况一:有同学违反交通规则,红灯时横穿马路。
情况二:表哥喜欢玩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
(1)同桌之间讨论交流,并轮流交换角色模仿以上两种情形。
(2)选两组同学上台表演,模拟情境。
(3)指名学生评价,教师可引导评价:你觉得他的劝告成功吗?还可以怎么改进?
4.结合学生参与情景模拟的体验,引导学生思考:假设你的劝告对方没有采纳,你会怎么办呢?
(1)学生自主思考,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2)指名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如果自己的劝告没有被采纳,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形态,不必强求。
5.引导学生从劝告的对象、劝告的方式总结劝告时的注意事项,明确劝告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1)选择最容易成功的劝说方式。
(2)劝告的场合要适宜,劝告时可以给出建议。
(3)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和反映,懂得保护自己。
6.教师总结:劝告他人,传播文明,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也要懂得保护自己。同学们回家之后可以把自己看到的不文明的行为说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一起分享交流劝告的方法,听听他们的意见。
  1.模拟情境,拓展知识。在教学中,联系生活经验,选择学生易于理解的情境,引导学生模拟体验,并进行评价和总结,启发学生从对方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将心比心,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合理的劝告。课件出示有劝告意味的名言警句,拓展学生关于劝告的知识,并引导学生注重积累。
2.结合实际,深入体会。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文明行为或是需要劝告的行为,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以及杜绝坏习惯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学会记录自己的成长进步,从而懂得做事情应该要有分寸。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来看待问题,讲述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大家,一方面让同学们认识到原来这些不文明行为会给别人和自己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让学生们养成好习惯。在交流中,学会劝告,注意说话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