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 P9-P10例1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是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口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计算起了铺垫作用。口算两位数加法是前几册100以内加法口算的延续,是在100以内加法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生活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教材中第9页的主题图“乘车购票”是让学生感受到身边蕴含着数学问题,体会100以内加法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第10页例l是两道加法算式,一道是不进位的加法,另一道是进位加法,都是以生活中常见的“乘车购票”的实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探究出不同的口算方法,经历进位与不进位的口算过程,为以后学习笔算加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这些可以衍生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当中。可以将数学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三维 教学 
目标 根据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2、技能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算理的理解,发展数感。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 难点、 
突破方法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知识特点,确定本课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口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突破重难点设想:通过主题图“乘车购票”的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算法多样化的同时,理解“个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共同讨论、引导发现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目标 
达成预测 
复习旧知,回顾方法。 1.出示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题 
师:仔细观察题目,它们有什么特点,说说你是怎样计算两位数和整十数、一位数相加的? 
要求:学生抢答,仔细观察两组题目,个人汇报算法。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二、创设情境,互动解疑—探究不进位和进位加法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欣赏世博会图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观察教科书第9页主题图,找出主题图中表达的信息以及蕴含的数学问题。 
师:你能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要求:学生根据主题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其他学生作补充。 
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教学例1(1) 
选择学生提出的“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的问题,针对学生列出的算式35+34=?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口算,个人汇报自己的算法,其他同学作补充。 
预设(1):先算35+30=65,再算65+4,结果等于69。 
预设(2):将35分成30和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预设(3):把35分成30+5,34分成30+4,先算30+30=60,再算4+5=9,最后算60+9=69.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算法。 
3.教学例1(2) 
选择学生提出的“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的问题,针对学生列出的算式39+44=?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口算,个人汇报自己的算法,其他同学作补充。 
预设(1):先将39分成30+9,然后算30+44=74,最后算74+9=83. 
预设(2):先将44分成40+4,然后算39+44=79,最后算79+4=83. 
预设(3):将44分成40+4,39分成30+9,先算30+40=70,4+9=13,最后算70+13=83. 
预设(4):39接近40,从44借1个给39,就变成40+43=83。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算法。 
师:大家想到的方法真多,我们一起解决了“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问题。 
三、启思导疑—理解不进位和进位的方法 
1.观察对比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要求: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两道题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个人汇报,补充。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不同点:一题是不进位加法,另一题是进位加法。 
2.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个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十位进1) 
3.两位数加两位数怎样口算? 
要求:让学生思考、回忆,同桌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个人汇报、补充。 
总结方法: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1)先把其中一个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用另一个两位数依次加整十数和一位数。 
(2)把两个两位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四、实践应用—应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1.我会算一算 
2.口算下列各题 
画方框的题目有什么特殊性? 
生:属于进位加法。 
师: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个位满十时,要向十位进“1”。 
3.课件出示教科书第9页主题图上的信息。 
(1)三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四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师:你能根据以上问题正确列式计算吗?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个人回答,集体订正。 
五、总结评价—回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师:通过这次旅行,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 
要求:让学生回顾小结,个人汇报收获,自我评价。 
通过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回忆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为知识的迁移作好铺垫。 
增强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主题图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由地运用已学知识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的学习,培养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为学习口算进位加法做了充分的铺垫。 
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同的口算策略让学生感受到在口算中,根据口算题目中各个加数的特征合理地进行分解与组合才是最好的、最合理的口算策略。 
利用两道题让学生进行对比,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知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是多样性的,会根据所给的数字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口算。 
基于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说一说先算什么,在算什么,体会口算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熟练方法的同时,进一步明确算理。 
通过口算,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学生独立完成,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通过回顾所学知识,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 
板书设计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例1:不进位加法 例2:进位加法 
 35 + 34 = 69(张) 39 + 44 = 83(张) 
30 4 30 9 40 4 
65 70 
13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可以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相加。 
注意:个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十位进1。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