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第五单元测试卷
第一部分:语文积累(20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⑴wù自 ⑵越z 代庖
⑶nèn地 ⑷面面相qù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智取生辰纲”中的“纲”具体是指宝石、美玉等珍贵的物品;
B、《杨修之死》节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C、《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写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D、《红楼梦》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3、结合《香菱学诗》中香菱的分析体会“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妙处。(力求透彻、入理)(4分)
4、改正下面报刊上和同学作文中出现的病句。(每句只要改一处) (4分)
(1)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佛湖水温净,浪轻柔,是天然的一个海水浴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了防止大灾之后无大疫,驻地某部医院的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合宁高速公路是连接省会合肥和重城南京的重要交通要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浒》中梁山好汉,都有绰号,请任意写出两个人物并写出其绰号。(2分)
6、《范进中举》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一些内容,请问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有哪几个正式考试流程?本文范进中举是指通过了哪次考试?(3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60分)
(一) 范进中举(节选)(17分)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一下,笑了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 在塘里,他 将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 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 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 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 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爷们,再为商酌。”
7、文段中空缺处,依次应填的一组词是( )(3分)
A.走、站、从头到脚
B.踩、爬、滴滴嗒嗒
C.踏、跳、浑身上下
D.踹、挣、淋淋漓漓
8、能准确概括范进发疯的过程的一组词语是( )(3分)
A.拍手、飞跑
B.说、笑
C.拍手、笑
D.拍手、说
9、范进看了报帖后,说了两句几乎相同的话,其中“噫”,独词成句,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心情?(4分)
10、范进疯后,老太太和胡氏的表情语言各有不同,写老太太是“ ”,胡氏则显得比较克制,老太太的话侧重于 , 胡氏的话考虑的是 。 (4分)
11、指出下列对范进发疯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范进发疯,众人主动劝慰并拿出酒来,无褒有贬。
B.范进发疯,是全文最具讽刺的一笔。
C.范进发疯是他乐极生悲的结果,真是令人同情。
D.范进发疯,足见他热衷功名已到了痴迷的程度。
(二) 丁香赋(18分)
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 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伦美奂。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蔟蔟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 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
“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娇娆。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选自中央电视台《电视散文精品》作者:张福海)
12、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赞美丁香花是为了赞美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是根据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写而成。(2分)
14、作者根据什么说丁香“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可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5、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4分)
① 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丁香花、太阳岛、冰雪是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请你选择具有合肥地方特征的一景或一物,写一段话,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不得直接套用文中的原句,不超过60字)(5分)
(三)读书与思考 (25分)
①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②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做垃圾处理。
③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有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______。
④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选自2002年3月6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17、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8、第③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2分)
19、试结合语境,在选文第③段结尾的横线处补写出一个句子,与前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句。(3分)
20、从选文中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并从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说说感受最深的理由。(5分)
21、选文在论述读书时引用了名言警句。请你根据平时的积累,另写三条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3分)
22、结合选文。自己制作一张读书卡片(要求含有题目、作者、出处、内容摘要等内容)。(6分)
23、请简要介绍一种你的读书方法,并对其优点作一点介绍。(4分)
第三部分、语文综合运用(20分)
24请你回忆一下本单元要求开展的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调查学生怎样消费,回答下列问题。(4分)
(1)你所在的小组调查的内容是什么?(1分)
(2)简单地概括出你参加这次活动的收获。(3分)
25、仿照示例,造两个句子。(4分)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清凉凉的水;
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香香的阳光;
如果你是 ,那快乐就是 ;
如果你是 ,那快乐就是 。
26、非典之后,网上开通“叶欣纪念馆”(http:∥yexin﹒chinaspirit﹒net﹒cn),人们纷纷在网上向叶欣献花、留言。为此,学校团委向全体同学发出“向叶欣留言”的倡议,以表达青少年学生对这位在抗击“非典”前线以身殉职的白衣战士的缅怀与敬意。试将你的留言内容写在下面横线上。(要求简明、连贯、得体)(4分)
27、近几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增加了综合素质测评的内容。有的歌手演唱水平很高,但因不知陶潜、施耐庵为何许人,或将闰土、骆驼祥子混为一谈而痛失大奖。对此,观众评说不一。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陈述理由。(4分)
第四部分、写作(50分)
2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 有这么一个故事:美国总统杜鲁门当选不久后,有位客人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道:“有哈里(杜鲁门)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的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请以“同样自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二) 年轻的贝多芬闯荡维也纳,在那儿他得到了亲王李希诺夫斯基的关怀备至。对此,贝多芬十分感激。后来,亲王企图迫使贝多芬改变自己的意志,贝多芬勃然大怒,并宣布与之绝交。他在致亲王的绝交信里写道:“您之所以成为一个亲王,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却是由于我自己。亲王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永远只有一个!” 请以“只有一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1)两题任选一题,不要两题都做
(2)为了内容充实,请不少于500字
(3)力求真切感人
(4)书写工整规范
(七)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
1、⑴兀 ⑵ 俎 ⑶恁 ⑷觑 2、A、3、①用“大”修饰沙漠,用“长”来状黄河,不仅抓住了景物特征,而且很有气魄。②“孤烟”的“直”,刚劲有力,很有神韵;③以“圆”写“落日”,浑厚有味。(言之成理即可)4、(1)“也”改为“就” (2)调换“天然的”与“一个”的词序 (3)“防止”改为“做到”、“保证”等 (4)删去“重要”5、略 6、我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乡试、会试、殿试三次正式考试,本文范进中举是指通过了乡试考试。7、D 8、C 9、惊喜得过望之神情 10、哭道,感叹命苦,怎么治法。11、C 12、如写“赞美哈尔滨人”,得2分;如写“赞美哈尔滨人的精神”,得3分;如写“赞美哈尔滨人‘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的精神”,得4分。13、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每空1分 14、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写出1句得2分,写出2句得3分)15、①点明排比、比喻修辞手法,得1分;说出其表达效果,得2分。②点明拟人、比喻修辞手法,得1分;说出其表达效果,得2分。16、写出合肥的景或物的名称,得1分;表现景或物的特征,得2分;准确表达喜爱、赞美之情,得1分;语言畅通、优美,得1分。 17、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18、道理论证(或引证法) 19、此题无惟一答案,符合题意要求即可,如:“思考,才能增长学问”,20、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找哪句都可以,关键在于说明理由。如:“有些青年对外来的理论没有认真思考,……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语言方面: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语言形象,浅显易懂,思想内容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只读书不思考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论点,给人以警示,21、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要求即可, 22、 略 23、略 24、略25、略26、略 2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