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之路系列之2020-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化学用语与物质组成(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成功之路系列之2020-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化学用语与物质组成(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10 15:26:5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成功之路系列之2020-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化学用语与物质组成(解析版)
物质组成
1.(2020年7月浙江选考)下列物质对应的组成不正确的是(
)
A.干冰
CO2
B.熟石灰CaSO4·2H2O
C.CuSO4·5H2O
D.小苏打
NaHCO3
答案:B
解析:A.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正确;B.熟石灰成分为Ca(OH)2,CaSO4·2H2O为生石膏,错误;C.胆矾为五水合硫酸铜晶体,正确;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名,正确;答案选B。
2.(2020浙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B.用水煤气可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
C.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
D.火棉是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
答案:C
解析:A.天然气是由远古时代的动植物遗体经过漫长的时间变化而形成的,储量有限,是不可再生能源,正确;B.水煤气为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如甲醇),正确;C.煤的液化是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火棉是名为纤维素硝酸酯,是一种含氮量较高的硝化纤维,正确;答案选C。
3.(2019天津)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答案:D
解析:A、秸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利用基本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海水中的水淡化成淡水,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重庆高考]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B.[江苏高考]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
Al(OH)3↓+3H+
C.[2017天津,1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D.[重庆高考]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答案:C
解析: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得的是Fe(OH)3沉淀,A项错误。明矾溶于水生成Al(OH)3胶体而不是Al(OH)3沉淀,因此不能写“↓”,B项错误。可溶性铝盐及铁盐水解生成的Al(OH)3、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C项正确。胶体呈电中性,不带电,带电的是胶体粒子,D项错误。
5.(201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7题)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答案:A
解析:判断一个过程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应注意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否同时存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还要特别注意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对于本题应注意审清“没有”、“化学反应”等关键词语,结合所学知识逐项进行分析。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能吸附产生异味的物质,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正确;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是利用升高温度,促进纯碱的水解,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较为彻底的水解反应,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是由于高锰酸钾溶液能将水果释放出的具有催熟水果作用的乙烯氧化,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硅胶具有吸水性,可防止食品受潮,属于物理变化;铁粉具有还原性,可防止食品氧化,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6.(2014年高考重庆卷第1题)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明矾用作净水剂
B.液氨用作制冷剂
C.氢氟酸刻蚀玻璃
D.生石灰作干燥剂
答案:B
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形成的是物理变化。则A、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净水剂,属于化学变化;B、液氨气化时吸热,使周围环境度温度急剧降低,因此可用作制冷剂,物质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C、氢氟酸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因此可用于刻蚀玻璃,属于化学变化;D、生石灰极易吸水,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干燥剂,属于化学变化,答案选B。
7.(2015浙江理综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
B.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
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答案:C
解析:A、液晶态介于晶体态和液态之间,既有晶体的某些性质如有序性,也有液态的一些性质如流动性,A正确;B、0℃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与水分子间的氢键有关,冰的水分子间氢键比液态水时的氢键更多,B正确;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都有新物质生成,都是化学变化,但纳米银粒子的聚集属于物理变化,C不正确;D、酸雨的形成主要是SO2和氮氧化物的过渡排放造成的,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氮氧化物的催化转化都可以减少SO2、氮氧化物的排放,所以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D正确。答案选C。
8.(2015福建理综化学)下列制作铅笔的材料与相应工业不对应的是()
A.橡皮擦——橡胶工业
B.铝合金片——冶金工业
C.铝笔芯——电镀工业
D.铅笔漆——涂料工业
答案:C
解析:A.制取橡皮擦的原料是橡胶,涉及到橡胶工业的生产,正确。B.铝合金片涉及金属Al的冶炼过程,与冶金工业有关,正确。C.铝笔芯的原料是石墨和粘土,与电镀工业无关,错误。D.铅笔外边刷的油漆和绘制的各种图案、文字等,与有机合成的材料及涂料工业有关,正确。故选项是C。
9.(2014年高考山东卷第7题)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CH3CH3+Cl2CH3CH2Cl+HClCH2=CH2+HClCH3CH2Cl
均为取代反应
B
由油脂得到甘油由淀粉得到葡萄糖
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C
Cl2+2Br?=2Cl?+Br2Zn+Cu2+=Zn2++Cu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D
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A、CH2=CH2与HCl的反应为加成反应,错误;B、由油脂得到甘油,为酯类的水解,由淀粉得到葡萄糖,为多糖的水解;正确;C、Zn+Cu2+=Zn2++Cu反应中,Zn元素化合价升高,Zn单质被氧化,错误;D、这两个反应H2O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错误。有机化学应注意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区别,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应以化合价的变化为核心,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然后进行正确的分析。
10.(2014年高考四川卷第2题)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A
解析: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白磷是磷元素形成的电子,A正确;B、有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漂白粉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组成的混合物,石英是二氧化硅,属于纯净物,B不正确;C、在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强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的是弱电解质。氯化铵是强电解质,次氯酸是弱电解质,C不正确;D、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而葡萄糖是单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不正确,答案选A。
11.(2014年高考天津卷第3题)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C.可燃冰主要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
答案:D
解析:A、反应能自发进行,?H—T??S
<
0,该反应是吸热反应,?H
>
0,则?S
>
0,则该反应一定是熵增反应,正确;B、NH4F水解生成HF,HF可与玻璃中的成分SiO2反应,所以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正确;C、海底为低温高压环境,所以可燃冰可存在于海底,正确;C、铁在浓硫酸中可发生钝化,错误。反应速率与浓度有关,但是铁在浓硫酸中钝化,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12.(2014年高考浙江卷第7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到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
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答案:D
解析: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利用的是太阳能,而电解水制氢利用的是电能,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目前电能主要是利用火力放电,因此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正确;B、铵根及氨气中的氮元素均是-3价,利用氧化剂将其氧化为氮气,可以进行废水处理,也可以借助于电解法转化为氮气,B正确;C、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体积为10-12L,设数个分子为N,则即该检测技术能检测细胞内浓度为
EQ
\f(,10-12)mol/L,N可能介于1~10之间,则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故C正确;D.汽油与甲醇均可燃烧,且热值不同,则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发生变化,故D错误,答案选D。
13.(2013年高考上海卷第2题)氰酸铵(NH4OCN)与尿素[CO(NH2)2]()
A.都是共价化合物
B.都是离子化合物
C.互为同分异构体
D.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C
解析:氰酸铵是离子化合物,尿素是共价化合物,它们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的关系,因此C正确。
14.(2013年高考四川卷第2题)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答案:D
解析:CO是不成盐氧化物,A项错误;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不是胶体,B项错误;四氯化碳不是电解质,C项错误;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D项正确。
15.(2013年高考天津卷)运用有关概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H2的燃烧热
B.Na2SO3和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C.和互为同系物
D.BaSO4的水溶液不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
答案:B
解析:燃烧热的概念中除了强调1mol可燃物,还要强调在在25℃、101kPa时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H2应该生成H2O(l),而非H2O(g),现在题目未指明状态,A项错误;Na2SO3+H2O2=Na2SO4+H2O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正确;苯酚与苯甲醇虽官能团均是羟基,但性质不同,种类不同,一个是酚羟基,一个是醇羟基,C项错误;BaSO4难溶于水,故水溶液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可完全电离而可导电,是强电解质。
化学用语
1.(2020江苏)反应可用于氯气管道的检漏。下列表示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
B.N2分子的电子式:
C.Cl2分子的结构式:Cl—Cl
D.Cl-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C
解析:A.N原子的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7+9=16,该氮原子表示为,A错误;B.N2分子中两个N原子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N2分子的电子式为,B错误;C.Cl2分子中两个Cl原子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Cl2分子的结构式为Cl—Cl,C正确;D.Cl-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有18个电子,Cl-的结构示意图为,D错误;答案选C。
2.(2020年7月浙江选考)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式:
B.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
C.甲基丁烷的键线式:
D.甲基的电子式:
答案:B
解析:A.结构式是每一对共用电子对用一个短横来表示,乙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和每个氢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碳原子和碳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正确;B.结构简式中需要体现出特殊结构和官能团,甲酸甲酯中要体现出酯基,其结构简式为HCOOCH3,错误;C.键线式中每个端点为一个C原子,省略C—H键,正确;D.甲基中碳原子和三个氢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还剩一个成单电子,正确;答案选B。
3.(2020年7月浙江选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5Cl和37Cl是两种不同的元素
B.单晶硅和石英互为同素异形体
C.HCOOH和HOCH2CHO互为同系物
D.H与Na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主族
答案:D
解析:A.35Cl和37Cl是Cl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属于同种元素,错误;B.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而单晶硅为硅单质,而石英是SiO2,两者不属于同素异形体,错误;C.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的有机化合物,HCOOH和HOCH2CHO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错误;D.H和Na在元素周期表种均处于第IA族,正确;答案选D。
4.[2019江苏]反应NH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B.N2的结构式:N=N
C.Na+的结构示意图:
D.H2O的电子式:
答案:D
解析:A.核素的表达式中A表示X原子的质量数,Z表示X原子的质子数,则中子数=A-Z,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为,错误;B.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还需要3个电子(或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两个氮原子共用3对电子,氮气的结构式为N≡N,错误;C.钠原子的核外有11个电子,钠离子是由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则钠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Na+的结构示意图为,错误;D.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两个氢原子分别和氧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正确。
5.[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丁烷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146C
答案:A
解析:A.次氯酸中Cl最外层为7个电子,为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拿出一个电子与其他原子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O原子最外层为6个电子,为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拿出两个电子与其他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因而次氯酸的电子式为,错误。B、C、D等3个选项均正确。故答案选A。
6.[2019北京]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A
B
C
D
NaCl溶于水
电解CuCl2溶液
CH3COOH在水中电离
H2与Cl2反应能量变化
NaClNa++Cl?
CuCl2Cu2++2Cl?
CH3COOHCH3COO?+H+
H2(g)+Cl2(g)2HCl(g)ΔH=?183kJ·mol?1
答案:B
解析:A.NaCl为强电解质,NaCl溶于水,NaCl在水分子作用下,自发解离为Na+和Cl-,故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不符合题意;B.电解氯化铜溶液,铜离子向阴极移动,得电子,发生电极反应为:Cu2++2e-=Cu,氯离子向阳极移动,失电子,发生电极反应为:2Cl-+2e-=Cl2,所以电解总反应为:Cu2++2Cl-Cu+Cl2↑,符合题意;C.CH3COOH为弱电解质,溶于水部分电离,因此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反应H2(g)+Cl2(g)=2HCl(g)的反应热等于断裂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436
kJ/mol+243
kJ/mol=679
kJ/mol),与形成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431
kJ/mol×2=
862
kJ/mol)之差,即放热183kJ/mol,放热?H为负值,所以H2(g)+Cl2(g)=2HCl(g)
?H=-183kJ/mol,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
7.(2016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B.Mg2+的结构示意图:
C.硫化钠的电子式:
D.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
答案:B
解析:A、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因此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可表示为,A错误;B、Mg2+的质子数是12,核外电子数是10,则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可表示为;B正确;C、硫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电子式为,C错误;D、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为HCOOCH3,D错误。答案选B。
8.(2015江苏化学)下列有关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B.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
C.氯分子的电子式:
D.氯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H3C-CH2Cl
答案:C
解析:A、左上角应是质量数,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37,应是37
17Cl,说法错误;B、氯离子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其结构示意图:,错误;C、氯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每个氯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正确;D、氯乙烯结构简式:CH2=CHCl,而题目中是氯乙烷,说法错误。
9.(2014年高考江苏卷第2题)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B.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Br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
答案:B
解析:A、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A不正确;B、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因此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可表示为:Br,B正确;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不正确;D、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为,D不正确,答案选B。
10.(2013年高考海南卷第2题)下列化合物的俗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
A.绿矾-FeSO4·7H2O
B.芒硝-Na2SO4·10H2O
C.明矾-
Al2(SO4)3·12H2O
D.胆矾-
CuSO4·5H2O
答案:C
解析:明矾的化学式是KAl(SO4)2·12H2O。
11.(2019·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丁烷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146C
答案:A
解析:A.次氯酸中Cl最外层为7个电子,为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拿出一个电子与其他原子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O原子最外层为6个电子,为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拿出两个电子与其他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因而次氯酸的电子式为,错误。B、C、D等3个选项均正确。故答案选A。
12.(2018·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Na+
结构示意图
B.乙烷的比例模型
C.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HO
D.氯化钙的电子式
答案:B
解析:A.
Na+
结构示意图为,选项A正确;B.乙烷的比例模型为,为乙烷的球棍模型,选项B不正确;C.乙醛的结构简式为CH3CHO,选项C正确;D.氯化钙的电子式为,选项D正确。答案选B。
13.(2017·江苏高考真题)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CaCl2的电子式:
D.明矾的化学式:Al2(SO4)3
答案:A
解析:A.磷原子的质子数是15,质量数是31,正确;B.氟原子是9号元素,核外电子数为9,所以原子结构示意图:,错误;C.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间隔排列,其电子式中离子分开写,不能合并,CaCl2的电子式:,错误;D.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即,错误;故答案选A。
14.(2018·上海高考真题)下列关于含氮微粒的表述正确的是()
A.N2的电子式为
B.N3-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C.N3-的质子数是20
D.氮原子未成对电子的电子云形状相同
答案:D
解析:A.N2分子中N原子之间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每个氮原子还剩一对孤对电子,其电子式为:,错误;B.N原子得到3个电子形成N3-,其最外层电子数为8,错误;C.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N3-的质子数为7,错误;D.N原子中未成对电子处于2p轨道,p轨道的电子云形状都为哑铃形,正确;答案选D。
15.(2016·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CO2的电子式:
B.乙炔的结构式:CH≡CH
C.CH4的球棍模型:
D.Cl-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D
解析:A.CO2的电子式为,错误;B.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错误;C.
CH4的球棍模型为,错误;D.
Cl-的结构示意图为,正确。故选D。
16.(2017·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
C.CH4的球棍模型
D.乙醛的官能团
-CHO
答案:A
解析:A.氯是17号元素,最外层有7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错误;B.二氧化碳是直线分子,结构式:O=C=O,正确;C.碳原子半径比氢原子大,CH4是正四面体结构,球棍模型为,正确;D.乙醛的官能团为醛基,结构简式为
–CHO,正确;故选A。
17.(2017·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A.CO2的电子式
B.Cl2的结构式Cl—Cl
C.CH4的球棍模型
D.Cl-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C
解析:A.CO2分子中存在两个双键,其电子式为,正确;B.Cl2分子中只有单键,故其结构式为Cl—Cl,正确;C.
CH4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其比例模型为,不正确;D.
Cl-的结构示意图为,D正确。
18.(2012·江苏高考真题)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酸的结构简式为:
C2H4O2
B.F-的结构示意图为:
C.中子数为17的氯原子:
D.NH3的电子式为:
答案:B
解析:A.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A错误;B.F-的结构示意图为,B正确;C.中子数为17的氯原子的质量数=17+17=34,可表示为,C错误;D.NH3的电子式为,D错误,答案选B。
19.(2010·上海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
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C
解析:A.次氯酸的电子式为H,错误;B.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晶体中不存在分子,错误;C.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4,正确;D.钠离子结构示意图为,错误。综上所述,答案选C。
20.(2013·江苏高考真题)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
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
的铀(U)原子14692U
答案:B
解析:A、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错误;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为:,正确;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错误;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238,原子表示为23892U,错误;故选B。
2
8
7
+17
2
8
6
+16
2
8
8
+16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成功之路系列之2020-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化学用语与物质组成(原卷版)
物质组成
1.(2020年7月浙江选考)下列物质对应的组成不正确的是(
)
A.干冰
CO2
B.熟石灰CaSO4·2H2O
C.CuSO4·5H2O
D.小苏打
NaHCO3
2.(2020浙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B.用水煤气可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
C.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
D.火棉是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
3.(2019天津)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重庆高考]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B.[江苏高考]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
Al(OH)3↓+3H+
C.[2017天津,1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D.[重庆高考]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5.(201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7题)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6.(2014年高考重庆卷第1题)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明矾用作净水剂
B.液氨用作制冷剂
C.氢氟酸刻蚀玻璃
D.生石灰作干燥剂
7.(2015浙江理综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
B.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
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8.(2015福建理综化学)下列制作铅笔的材料与相应工业不对应的是()
A.橡皮擦——橡胶工业
B.铝合金片——冶金工业
C.铝笔芯——电镀工业
D.铅笔漆——涂料工业
9.(2014年高考山东卷第7题)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CH3CH3+Cl2CH3CH2Cl+HClCH2=CH2+HClCH3CH2Cl
均为取代反应
B
由油脂得到甘油由淀粉得到葡萄糖
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C
Cl2+2Br?=2Cl?+Br2Zn+Cu2+=Zn2++Cu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D
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10.(2014年高考四川卷第2题)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1.(2014年高考天津卷第3题)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C.可燃冰主要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
12.(2014年高考浙江卷第7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到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
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13.(2013年高考上海卷第2题)氰酸铵(NH4OCN)与尿素[CO(NH2)2]()
A.都是共价化合物
B.都是离子化合物
C.互为同分异构体
D.互为同素异形体
14.(2013年高考四川卷第2题)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15.(2013年高考天津卷)运用有关概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H2的燃烧热
B.Na2SO3和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C.和互为同系物
D.BaSO4的水溶液不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
化学用语
1.(2020江苏)反应可用于氯气管道的检漏。下列表示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
B.N2分子的电子式:
C.Cl2分子的结构式:Cl—Cl
D.Cl-的结构示意图:
2.(2020年7月浙江选考)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式:
B.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
C.甲基丁烷的键线式:
D.甲基的电子式:
3.(2020年7月浙江选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5Cl和37Cl是两种不同的元素
B.单晶硅和石英互为同素异形体
C.HCOOH和HOCH2CHO互为同系物
D.H与Na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主族
4.[2019江苏]反应NH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B.N2的结构式:N=N
C.Na+的结构示意图:
D.H2O的电子式:
5.[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丁烷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146C
6.[2019北京]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A
B
C
D
NaCl溶于水
电解CuCl2溶液
CH3COOH在水中电离
H2与Cl2反应能量变化
NaClNa++Cl?
CuCl2Cu2++2Cl?
CH3COOHCH3COO?+H+
H2(g)+Cl2(g)2HCl(g)ΔH=?183kJ·mol?1
7.(2016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B.Mg2+的结构示意图:
C.硫化钠的电子式:
D.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
8.(2015江苏化学)下列有关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B.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
C.氯分子的电子式:
D.氯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H3C-CH2Cl
9.(2014年高考江苏卷第2题)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B.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Br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
10.(2013年高考海南卷第2题)下列化合物的俗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
A.绿矾-FeSO4·7H2O
B.芒硝-Na2SO4·10H2O
C.明矾-
Al2(SO4)3·12H2O
D.胆矾-
CuSO4·5H2O
11.(2019·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丁烷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146C
12.(2018·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Na+
结构示意图
B.乙烷的比例模型
C.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HO
D.氯化钙的电子式
13.(2017·江苏高考真题)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CaCl2的电子式:
D.明矾的化学式:Al2(SO4)3
14.(2018·上海高考真题)下列关于含氮微粒的表述正确的是()
A.N2的电子式为
B.N3-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C.N3-的质子数是20
D.氮原子未成对电子的电子云形状相同
15.(2016·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CO2的电子式:
B.乙炔的结构式:CH≡CH
C.CH4的球棍模型:
D.Cl-的结构示意图:
16.(2017·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
C.CH4的球棍模型
D.乙醛的官能团
-CHO
17.(2017·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A.CO2的电子式
B.Cl2的结构式Cl—Cl
C.CH4的球棍模型
D.Cl-的结构示意图
18.(2012·江苏高考真题)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酸的结构简式为:
C2H4O2
B.F-的结构示意图为:
C.中子数为17的氯原子:
D.NH3的电子式为:
19.(2010·上海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
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0.(2013·江苏高考真题)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
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
的铀(U)原子14692U
2
8
6
+16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