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溶解度专题复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下列对“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时,硝酸钾溶解在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B.
时,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
C.
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
时,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下列有关溶解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氯化钠溶解度为36g
B.
溶解度与溶质、溶剂性质有很大关系
C.
固体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减小
已知时Q物质的溶解度为25g,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时,Q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一定含有25gQ物质
B.
100g水中溶解25gQ物质一定达到饱和
C.
时,水中溶解物质,溶液就达到饱和
D.
Q物质是易溶物质
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解度能够表示物质在一定温度下溶解性的强弱程度
B.
在同温度、同溶剂下,同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C.
溶液溶解过程中,当溶液底部存在着未溶解的固体物质时,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
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如表是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NaCl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在之间
C.
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D.
当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以采取蒸发结晶的方式提纯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40g甲物质
C.
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D.
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将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析出晶体质量A不一定大于B
B.
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C.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
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降至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的不饱和溶液升温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B.
时,A和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
时,15gA物质放入50g水中,形成60g的A溶液
D.
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降温到,A析出的固体多
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
B.
时,将20gC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0gC的饱和溶液
C.
将等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从降温至时,所得三种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关系是
D.
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b、c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
B.
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C.
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溶液中a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D.
将的主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二、填空题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______下,该物质在______g溶剂里达到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______。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纯净的a,可采用______的方法。
时,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______.
现a物质中含有少量b物质,可用______填“蒸发”或“降温”结晶提纯得到a物质.
将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由大到小关系是______用“”连接
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时,A的溶解度是______g,C点的含义是______;
时,把36g物质B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溶液质量为______g;
现有的A、B的饱和溶液各,同时将两份溶液温度降低至,则此时A、B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选填“”“”或“”。
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提纯A采用的方法是______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固体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时,A、B两种固体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饱和溶液。
时,将A、B两种固体分别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时,向100g水中加入55gA固体,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晶体析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研究物质的溶解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下表是硝酸钾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水
110
169
由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
选填“变大”或“变小”。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能将该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_。
探究时配制硝酸钾溶液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向硝酸钾中分批加水,充分搅拌,现象如图所示
坐标图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描点可能是______选填编号。
取等质量甲和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最终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乙大于甲。
时,甲的溶解度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的溶解度。根据本实验结果,能否判断间甲、乙哪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化随温度影响更大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的理解,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指在时,100g水中溶解硝酸钾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观察选项,D项符合。
故选D。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有关溶解度的知识,平时一定要将概念给熟记,难度不大。
【解答】
A、溶解度定义中的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及单位为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没有指明温度,错误;
B、溶解度与溶质、溶剂性质有很大关系,正确;
C、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
D、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错误。
故选B。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掌握溶解度的概念,并能理解应用解答问题,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据此结合物质的溶解性分析解答。
【解答】
A.时Q物质的溶解度是25g,即125g的溶液中含有25gQ物质,现在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A选项错误;
B.时Q物质的溶解度是25g,即时100g水中溶解25g的Q恰好饱和,若温度不确定,则溶液的状态也无法确定,故B选项错误;
C.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5gQ物质,故C选项错误;
D.时Q的溶解度是,是易溶物质,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解析】解:A、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程度是用溶解度来表示的,故A说法正确;
B、同一温度、相同溶剂和溶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故B说法正确;
C、溶液溶解过程中,当溶液底部存在着未溶解的固体物质时,该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必须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再减少才行,故C说法错误;
D、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后,会析出晶体,仍然是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A、溶解度能够表示物质溶解性强弱的程度;B、同一温度、相同溶剂和溶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C、溶液中有固体物质未溶解,不一定是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有关。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记溶解度的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结晶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结晶的方法和适用范围分析解答。
【解答】
A.由表中溶解度数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故A选项错误;
B.在时,NaCl、的溶解度分别为、,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在之间,故B选项正确;
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C选项错误;
D.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当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以采取降温结晶的方式提纯,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6.【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点、线、面和交点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甲的溶解度不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B、时,甲的溶解度为40g,含义是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甲,则14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40g甲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C、时,升温或降温乙的溶解度均减小,则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选项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无法比较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7.【答案】D
【解析】解:A、不知道二者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将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析出晶体质量A不一定大于B,故A正确;
B、时,A的溶解度为50g,即时,100g水中溶解50gA物质达到饱和,所以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A只能溶解25g,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g::2,故B正确;
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故C正确;
D、A、B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降至时,A、B析出晶体,依然是饱和溶液,此时B的溶解度大于A,C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时A的溶解度大于时C的溶解度,故降温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故D错误;
故选:D.
掌握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并能结合选项灵活分析解答问题.
8.【答案】C
【解析】解: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A的不饱和溶液升温不能变为饱和溶液,故A错误;
B、时,A和B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15gA物质放入50g水中,形成60g的A溶液,故C正确;
D、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降温到,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析出的固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C
【解析】解:A、将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C错误,故选项错误;
B、时,将20gC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饱和溶液的质量,70gC的饱和溶液错误,故选项错误;
C、将等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从降温至时,所得三种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关系是A正确;故选项正确;
D、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A、将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C错误;B、有关的计算要准确;C、将等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从降温至时,所得三种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关系是A正确;D、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错误。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的计算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0.【答案】D
【解析】解:A、在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大于10g,都属于易溶物质,正确;
B、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明显,故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正确;
C、时,a的溶解度为80g,故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40g,溶液中a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正确;
D、将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错误;
故选:D。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答案】温度
?
100
?
饱和
?
质量
【解析】解: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该种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故答案为:温度、100、饱和、质量。
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要抓住四个要点:条件:一定温度。标准:在100克溶剂里。状态:饱和。单位:克。
此题考查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定义。温度一定、溶剂是100克,饱和溶液,单位是克。这四个要点是并用,缺一不可。
12.【答案】
?
降温结晶
?
不饱和
【解析】解: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纯净的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
降温结晶;
不饱和。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a
?
降温
?
?
【解析】解: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a.
故填:a.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现a物质中含有少量b物质,可用降温结晶提纯得到a物质.
故填:降温.
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将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时,a和b白醋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c的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由大到小关系是.
故填:.
时,a的溶解度是50g,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能够溶解25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故填:a;降温;;.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4.【答案】?
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68?
?
降温结晶
【解析】解: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时,A的溶解度是,C点的含义是: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36g,所以把36g物质B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溶液质量为68g;
现有的A、B的饱和溶液各100?g,同时将两份溶液温度降低至,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所以此时A、B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提纯A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故答案为:,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
降温结晶。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答案】增大;
能;
大于;
固体溶于水放热,其溶解度增大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及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固体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时,A、B两种固体相等,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A、B两种固体能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饱和溶液;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时,
A的溶解度大于B溶解度,两种固体分别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是A大于B;
时,向100g水中加入55gA固体,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晶体析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A固体溶于水放热,其溶解度增大。
16.【答案】变大?
11:10?
加水或升温?
bd?
大于?
不能
【解析】解:由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0g::10;加水或升高温度能将该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故填:变大;11:10;加水或升温;
由图象可知,第一只烧杯和第二只烧杯的底部均有未溶解的硝酸钾晶体,所以二者均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第三只烧杯中没有晶体存在,可能恰好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前二者相等,也可能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第四只烧杯中又加入了25g水,溶质的质量分数比第三只烧杯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又减小了;故填:bd;
取等质量甲和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最终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乙大于甲,这一现象说明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根据本实验结果,由于不确定时甲、乙溶解度关系,因此并不能判断间甲、乙哪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化随温度影响更大;故填:大于;不能。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以及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来分析;
根据溶液的状态与加入稀释的过程来分析;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溶解度以及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
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第6页,共14页
第5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