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巩固提高及检测
一、选择题
1.煤矿井下引起爆炸的气体主要是(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
D.二氧化碳
2.燃烧不充分时,会导致(
)
①产生的热量减少;②浪费资源;③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④排放出大量的烟尘;⑤加快燃料的消耗速度;⑥产生较多的炭黑
A.①②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粪便、秸杆发酵变甲烷;②液化石油气燃烧;③分馏石油制汽油;④将煤炼制成煤气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煤是可再生能源;
C.除燃烧外还有很多途径也可获得能量;
D.石油可直接作为燃料。
5.自然界中甲烷的来源(
)
①池沼底部;②人畜粪便、秸杆发酵;③森林中;④石油井下;⑤煤矿井下。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
6.化石燃料中,气体燃料是
,它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液体燃料是
,主要含有
元素;固体燃料是
,主要含有
元素,还有少量的
元素。
7.天然气、石油和煤等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开发较晚的能源是
;
(2)可用作生活燃料的是
;
(3)能通过管道长途输送的是
;
(4)可制成生产、城市居民生活用管道煤气的是
;
(5)直接作为燃料较浪费、污染较大的是
;
(6)其中的成分经液化装入钢瓶可用作生活燃料的是
;
(7)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而被称为“工业血液”的是
;
8.古代植物的遗骸在地下深处经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_________,古代动物的遗骸在地下深处经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__________。
9.点燃的化学反应是______反应,加热和高温的反应是______反应;常温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容器发热是______反应,反应容器变凉是______反应。
三、实验题
10.怎样证明石油中含C、H元素?
四、解答题
11.现在还有一些家庭用“煤气”罐做饭,这种“煤气”罐装的是“煤气”吗?
12.我国规定盛装液化石油气的钢瓶必须每四年进行一次安全检测,为什么?
13.请你为含有甲烷的煤矿的矿井提出安全措施。
14.如何使煤等燃料提高利用率?如果燃烧不充分会有什么后果?
15.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五、探究题
16.探究甲烷组成中的两种元素?
参考答案
1.C;2.D;3.D;4.C;5.B。
6.天然气;CH4;石油;C、H;煤;C;H、O、S、N等。
7.(1)天然气。(2)天然气。(3)天然气、石油。(4)煤。(5)煤。(6)石油。(7)石油。
8.煤;石油,天然气。
9.放热;吸热;放热;吸热。
10.取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产品(如:汽油或柴油)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说明石油中含有氢元素;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石油中含有碳元素。
11.家用“煤气”罐内装的是石油液化气,是碳化合物形成的混合物,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12.液化石油气是经降温和加压后压缩到钢瓶中的,瓶内压强较大,因此对钢瓶的耐压能力要求较高。钢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厨房潮钢瓶锈蚀等原因造成钢瓶耐压能力下降。易发生液化气泄漏,甚至爆炸,所以必须定期对钢瓶进行安全检测。
13.①严禁烟火,排除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因素;②通风,使矿井里产生的甲烷尽快散失等。
14.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或氧气);二是燃料和空气(或氧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如果空气(或氧气)不足或跟燃料接触面积太小,燃料就会不完全燃烧,不仅使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燃料,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污染空气。
15.略。
16.
实验假设
实验方法、现象
解释
结论
有碳元素
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甲烷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干而冷的烧杯,将烧杯迅速翻转过来,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甲烷的燃烧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有碳元素,即甲烷中有碳元素
假设成立
有氢元素
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甲烷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甲烷的燃烧产物中有水,水含有氢元素,即甲烷中有氢元素
假设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