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人教1~2年级全一册足球——熟悉球性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体育与健康人教1~2年级全一册足球——熟悉球性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0-12-10 15:4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授课单位:四川省何为名师工作室
授课教师:
授课学段:水平一(二年级)
授课内容:足球—熟悉球性
足球——熟悉球性
标题:足球-熟悉球性
适于年级/学段:水平一(一年级)
学时数:2课时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结合水平一的儿童身心特点,在课堂中实践“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启发式的教法和情景导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发展,在“合作”中进步。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多元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尝试——引导——实践”的教学过程中轻松地掌握动作技能及锻炼身体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小足球活动的简单知识,了解小足球的球性和特点,体验和学习颠球、踢球、运球等的基本动作方法,培养活动兴趣爱好;发展学生身体灵敏、协调、速度、力量等基本活动能力和素质,促进内脏器官等机能发展;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锻炼等精神品质,以及团结协作、合作交往、互动交流的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小学一、二年级小足球游戏,是根据学龄初期儿童的动作特点和实际能力设置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竞争性、集体性以及全面锻炼身体的特点,是小学一、二年级球类活动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教学中采用直径较小、重量较轻、色彩多样的小足球,活动场地可大可小。
小足球游戏,采用一些最简单的足球活动方法,通过教学让学生熟悉球性,初步体验和学习足球的基本动作方法和基本技能,感受活动乐趣,培养对小足球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奔跑能力,以及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促进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锻炼、合作交往的习惯和意识。
四、学情分析
(1)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加上体育室外课干扰因素多,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
(2)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师要抓住他们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
(3)好奇性强;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一种新鲜感,但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
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都在6、7岁左右,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所以,在体育课中比较容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五、设计思路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与解读,考虑球类本身是学生喜欢的项目,在此基础上,更容易采取趣味游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趣味化,以“趣”为主线,“动”为支线,在游戏化的教学环境下,使学生更易掌握所学知识技术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动作规范,创造性地设计多种体能合作互动游戏,以发展学生体能素质,培养学生的足球基本技能、球感、健康行为的养成和体育品格等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
六、教学手段、方法
游戏法:设置不同的游戏,而游戏本身对突破重难点也是相辅相成,起到游戏中学习,快乐地掌握所教技术
比赛练习法:通过分组进行比赛的比拼,发展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在比拼中去找动作难点,突破自身技术障碍,为提高学习兴趣更进一步
循环练习法: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选定多种练习手段,设置多个相应的练习站(点),学生按规定顺序、路线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循环练习
七、安全预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我校《安全管理工作办法》及体育运动的特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我校处置学生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第二章 指导思想
第二条 以“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围绕全面建设平安校园为总体目标,全面提高对体育课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和应急处理能力,努力创建平安校园,为培养合格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三章 职责分工及预防措施
第三条 部门职责
(一)提供安全的运动场地。
(二)所有运动器材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三)制定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维修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第四条 教师职责
(一)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高校学生好胜心强,经验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预防事故的意识,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宁失一球,勿伤一人”的思想。
(二)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1.教师应掌握特异体质的学生情况,掌握合理的运动量、注意区别对待。在运动量的掌握上,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生理反应,进行合理调整;对于已知或应当知道的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而不宜参加某种活动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注意;对于病痛、体弱、伤残的学生要及时关心,安排他们免修、见习等。
2.如发现学生在运动中出现明显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该生运动,及时处理。在学生进行运动时,教师不得离开运动场或教学现场。
(三)重视准备活动
(四)加强保护措施
第五条 学生职责
(一)认真按教师要求做好课前准备活动。
(二)按教师的要求完成规定动作或项目。
(三)如身体有病或自己不适宜进行某项运动,主动向教师说明,必要时出具医院证明。
第四章 应急处理程序
1.教师发现险情后要及时报告部门领导和班主任,紧急或情况复杂时还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遇到重伤地或不能判断伤情的,应及时送医院检查、急救或打120救护电话。
2.及时通知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以便确定救治决定,并做好安慰工作。
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处理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第六条 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第五章 其他出现的事故及处理方法
第七条 可能出现的事故有昏厥、摔伤、砸伤、扭伤、骨折等、中暑。
第八条 当学生出现安全事故时,体育教师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拨打120或送医院救治,同时报告学校领导。
第九条 班主任应将伤者情况及时告知学生监护人。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条 本预案由体育教研组负责解释和修订。
《足球与游戏》单元教学
总体目标:通过游戏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小足球活动的简单知识,了解小足球的球性和特点,体验和学习颠球、踢球、运球等的基本动作方法,培养活动兴趣爱好;发展学生身体灵敏、协调、速度、力量等基本活动能力和素质,促进内脏器官等机能发展;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锻炼等精神品质,以及团结协作、合作交往、互动交流的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
课时
内容
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手段、方法
预计练习密度与强度
1
熟悉球性
重点:脚的部位及踩球的部位。
难点:单脚支撑的平衡及协调性
1.知道正确的踩球、颠球、控球的方法和名称。
2.在体验球感的过程中,逐步体会肌肉感觉。
3.乐于参与、自主自律、团结协作,为集体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
1.游戏法
2.比赛练习法
预计练习密度:33%—35%左右
预计平均心率强度:120-130次左右/分
2
脚内侧踢球练习。
脚内侧对墙踢固定球。
脚内侧对墙踢球。
游戏踢球比多。
重点:摆腿的方向。
难点:踝关节绷紧。
指导学生掌握脚内侧踢球的摆腿技术,熟悉触球的位置和位置。
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1.游戏法
2.比赛游戏法
3.循环练习法
预计练习密度:35%—38%左右
预计平均心率强度:125-130次左右/分
足球——熟悉球性课时计划
教学阶段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组织形式及要求
时间安排
开始部分
整队集合、清点人数
师生问好检查服装
教师宣布课堂内容
安排见习生
2.激趣导入
1.四列横排、认真听讲
2.积极回应与老师互动
1.立正、稍息、向前看齐、向前看
2.通过幽默的语言,趣味的情境与学生互动,引入课题
要求:快、静、齐
2


准备部分
快乐热身
1.“查房了”游戏
2.专项准备活动
1.带领学生成一路纵队绕足球半场慢跑
2.通过“查房了”找到自己的组别。
3.徒手操
组织:
要求:1.跑步时,注意前后间距,不推搡、不拥挤2.有球练习时,口令1拿球,2放球(球放于身前方)3.教师讲解示范时,学生按口令2执行
7


基本部分
一、触球游戏(音乐)
原地触球游戏。
2.身体左右移动,交替踩球。
3.绕球转圈,同时左右脚交替踩球。(向左转、向右转尝试练习)
4.左右脚滚球。
二、运球游戏(音乐)
小组内运球
全场运球
三、按指令控制球
有声控制球(身体部位)
手势控制球
1跟着拍子练习左右脚交替踩球。
2.熟练以后逐渐加快速度。3.绕着球转动身体,同时左右脚交替踩球,运动范围尽量控制在1平方之内。
4.向左、右交替方向转动。
1.用双手拍打节奏,待学生熟悉后逐步加快速度。
2.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3.语言提示学生加油、加速、减速。
4.认真观察学生动作,及时评价纠错。
教师讲解示范正确动作。
口哨指挥颠球次数。
强调触球部位以及触球点。
讲解示范动作。
组织学生开展练习
强调练习过程的安全,同学之间无身体接触练习。
4.手势标准,有力,所放部位准确。
组织:
要求:学生面向老师,听节奏踩球,尽量控制球,使其不离开规定位置。
要求:学生围成圈,相互观察有没有同学犯规。
要求:小组内迎面运球时身体不能发生任何接触。
要求:全场运球时身体不能发生任何接触。谁先运到对面谁赢
要求:控球练习时身体不能发生任何接触,3秒之内完成控球。
28分

结束部分
1.舒缓音乐放松操。
2.安排学生归还器材
3.师生道别
1.听着舒缓的音乐,跟着教师口令做放松练习
2.按要求将器材放回器材室
1.放松操
1)腿部拉伸
2)腹背拉伸
3)呼吸调节法
2.全班同学一起将器材归还至器材室
组织:
要求:跟着音乐节拍、教师口令慢慢地做放松动作
3


预计运动量
预计练习密度:35%—38%左右
预计平均心率强度:120-1300次左右/分
安全教育:注意避免游戏的时候同学与同学碰撞在一起
268605-1270(心率·次/分)
15201901651001252220151765974090200660565785191135130
120
49339520955026416019812090
80
50
261620952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min)
教学评价
评价要点
星级
自评
组评
师评
平均星级
1.动作技能的运用情况
★★★★★
2.主动参与学练的态度
★★★★★
3.对待成功与困难的表现
★★★★★
4.同学间合作交流的情况
★★★★★
5.遵守规则参与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
课后作业
作业内容
运动负荷次数
协助帮助
第一次
(个数)
第二次(个数)
第三次(个数)
原地踩球转圈
3组*30秒
家长帮助孩子计数
原地左右脚滚球
3组*30秒
家长帮助孩子计数并进行视频录制---30秒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