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知识梳理:
1.量筒的使用
方 法:使用量筒前,先观察量筒的 和 .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中的液面 .若俯视,则读数 ,若仰视,则读数 .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测量工具: 和__ __.
实验原理: .
测量过程:利用 测出物体的质量,利用 测出物体的体积,再利用公式 算出物质的密度.
二、习题:
知识点1 量筒的使用
1.为了方便测出120 mL水的体积,下列量筒中比较适合的一个是( )
A.量程为100 mL,分度值为2 mL
B.量程为500 mL,分度值为5 mL
C.量程为200 mL,分度值为2 mL
D.量程为200 mL,分度值为5 mL
2.在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则正确读数方法应如 (填“甲”“乙”或“丙”),水的体积为 .
知识点2 测量液体的密度
3.(长沙中考)为了帮助家人用盐水选种,小天从实验室借来了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他进行了三次测量,以下是其中的一次测量过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
(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记录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
(3)再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接下来小天称得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25.6 g,则小天在这次实验中测得盐水的密度为 g/cm3.
4.小伟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橙汁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
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
5.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如图所示,液体的质量为 g,依据公式ρ= ,液体的密度为 g/cm3.
知识点3 测量固体的密度
6.在襄阳独特的民俗节日穿天节里,人们沿汉江捡拾穿天石,系上细绳佩戴以辟邪.王军和几位同学利用天平、细线、量筒和水(ρ水=1.0 g/cm3)等器材测量穿天石的密度.
甲 乙
(1)用天平称出穿天石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穿天石的质量为 g.
(2)用量筒和水测量穿天石体积.“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①_ _;②__ __.
(3)穿天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穿天石的密度是 g/cm3.
7.在实验室中常用“悬垂法”测木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用量筒测量木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木块密度可表示为 ( )
A. B.
C. D.
8.(毕节中考)在测量小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中,露露先用天平测小金属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小金属块的质量是 .再用量筒测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测得小金属块的密度ρ1=_ _kg/m3,而阳阳做实验时,先用量筒测小金属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小金属块的质量,测得的小金属块的密度为ρ2,则ρ2 (填“>”“=”或“<”)ρ1.
甲 乙
9.在“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中.
a b c
甲 乙
(1)如图甲是用天平测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合理的顺序是 (填字母).
(2)由图甲可知,金属块的质量是 .
(3)将金属块放入盛有40 mL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后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 ,金属块的密度是 .
(4)若在此实验中先测体积,再测质量,测得金属块的密度值将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0.某实验小组想知道家里的金沙菜油的密度,于是他们取了适量的菜油,带入实验室,进行测量.
甲 乙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至标尺 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5 g,然后将适量菜油倒入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菜油的质量为__ __g.
(3)将烧杯中的菜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菜油的体积为__ __mL.
(4)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菜油的密度为__ __g/cm3.
(5)有同学联想到家中做汤时,菜油漂浮在水面上情景,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交流后,认为所测的菜油密度值偏大,只需要在上述实验步骤中增加一步操作就能减小误差,你的操作是__ .
参考答案:
一、知识梳理:
1.量筒的使用
方 法:使用量筒前,先观察量筒的__最大测量值__和__分度值__.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中的液面__相平__.若俯视,则读数__偏大__,若仰视,则读数__偏小__.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测量工具:__天平__和__量筒__.
实验原理:__ρ=__.
测量过程:利用__天平__测出物体的质量,利用__量筒__测出物体的体积,再利用公式 __ρ=__算出物质的密度.
二、习题:
1.C
2. __乙__ __42__
3.(1) __右__ .
(2) __69.6__ .
(3) __1.1__ .
4.A
5. __21.20__ ____, __1.06__ .
6.(1)用天平称出穿天石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穿天石的质量为__64.0__g.
(2)用量筒和水测量穿天石体积.“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①__水要能浸没穿天石__;②__穿天石和水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__.
(3)穿天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穿天石的密度是__3.2__g/cm3.
7.C
8. _78.4__g __7.84×103__ __>__
9.(1)如图甲是用天平测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合理的顺序是__acb__(填字母).
(2)由图甲可知,金属块的质量是__71.4__g__.
(3)将金属块放入盛有40 mL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后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__20____cm3__,金属块的密度是__3.57×103__kg/m3__.
(4)若在此实验中先测体积,再测质量,测得金属块的密度值将会__偏大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0.(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至标尺__零刻线__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5 g,然后将适量菜油倒入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菜油的质量为__62__g.
(3)将烧杯中的菜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菜油的体积为__28__mL.
(4)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菜油的密度为__1.09__g/cm3.
(5)有同学联想到家中做汤时,菜油漂浮在水面上情景,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交流后,认为所测的菜油密度值偏大,只需要在上述实验步骤中增加一步操作就能减小误差,你的操作是__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后,再测量空烧杯的质量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