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 蝉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暴晒(bào) 极黏(nián) 孵化(fú)
金蜣(qiāng) 刹那(shà) 拯救(zhěng)
窠外(kē) 罅隙(xià) 喧嚣(xiāo)
徘徊(huái) 轧扁(yà) 跳蚤(sā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沐浴 扒掘 弄蹋 掠夺 B.寻觅 鳍状 涂墁 开僻
C.车辙 折皱 纤弱 隧道 D.坚纫 防御 谨慎 翘起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侵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缩不前,其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
B.在楼市处于非理性状态的今天,鼓励盘活存量,或许能够为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扼住信马由缰般飞涨的房价。
C.听说这位气功大师一发功疾病就能消除,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D.开会时,常常遇到老板不满意某位同事的报告或观点,或会议进行到一半时,同事因意见不同而造成尴尬的气氛。身为与会者的你,该怎么打预防针,好打破僵局,继续进行会议呢?
4(2020·甘肃武威第十七中学月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恶性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加大了监管力度。
B.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金秋时节的家乡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脸上都笑开了花。
D.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5文学常识填空。
《蝉》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国昆虫学家、文学家__________,他依据大量的观察记录整理成《昆虫记》一书,被世人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昆虫界的“维吉尔”。
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蝉的卵中》“不久,它落到地上”到“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回答问题。
6最后一段,作者认为什么样的声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蝉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所选文段,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7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8“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萤(节选)
法布尔
①众所周知,萤火虫的身上带着一盏灯。它会在自己的身上点燃这盏灯,在黑夜中照耀自己行进的路程,这是它成名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②雌萤那个发光的器官,长在它身体最后三节。前两节的每一节下面都会发光,形成宽宽的节形。而位于第三节的发光部位比前两节要小得多,只有两个小小的点,发出的光亮可以从背面透射出来,因而在这个小昆虫的上下面都可以看得见光。
③雄萤则不一样,与雌萤相比,它只有尾部最后一节处的两个小点,且只能在下面发光。
④我曾在显微镜下观察过这两条发光带:在萤的皮上,有一种白颜色的涂料,形成很细很细的粒形物质——光就是发源于这里。在这些物质的附近,分布着一种非常奇特的器官,它们都有短干,上面还生长着很多细枝,这些枝干散布在发光物体上面,有的还深入其中。
⑤我很清楚地知道,光亮产生于萤的呼吸器官。世界上有一些物质,当它和空气混合以后,立即便会发出亮光,有时甚至还会燃烧,产生火焰。此等物质,被人们称为“可燃物”。而那种和空气相混合便能发光或者产生火焰的现象,则通常被人们称作“氧化作用”。萤能发光,便是这种氧化作用的一个很好的例证。萤的灯就是氧化的结果,那种形如白色涂料的物质,就是经过氧化作用后的余物。氧化作用所需要的空气,是由连接着萤的呼吸器官的细细的小管提供的。至于那种发光物质的性质,至今尚无人知晓。
⑥萤还有一个本领,就是完全有能力调节它随身携带的亮光。也就是说,它可以随意将自己身上的光放大一些,或者是调暗一些,或者是干脆熄灭它。
⑦那么,这个聪明的小动物,究竟是怎样行动才达到它调节自身光亮的目的的呢?经过观察我了解到,如果萤身上的细管里面流入的空气量增加了,那么它发出来的光亮度就会变得更强些;要是哪天不高兴了,把气管里面的空气输送停止下来,那光的亮度自然就会变得很微弱,甚至是熄灭了。
⑧每次当我想要捕捉那些十分幼稚可爱的小动物的时候,它们总爱和我捉迷藏。就在刚才,我明明清清楚楚地看见它在草丛里发光,并且飞旋着,但只要我的脚步稍微有一点儿不经意,发出一点儿声响,或者是不小心触动了旁边的一些枝条,那个光亮立刻就会消失掉。
⑨然而,雌萤的光带,即使受到极大的惊扰,也不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比如,把一个雌萤放在一个铁笼子里,空气可以完全流通。然后,我们在铁笼子旁边放上一枪。面对这样暴烈的声音,萤似乎什么也没有听到,或是听到了,也置之不理,它的光亮依然如故。于是,我又换一种方法试探,取一个树枝,再把冷水洒到它们身上。但是,这种种方法都失败了,各种刺激居然都不奏效,没有一盏灯会熄灭,顶多是把光亮稍微停一下。然后,我又拿了我的一个烟斗,往铁笼子里吹进一阵烟去。这一吹,那光亮停止的时间长久了一些,还有一些竟然熄掉了,但即刻之间便又点着了。等到烟雾全部散去,那光亮便又像刚才一样明亮了。假如把它们放在手掌上,然后轻轻地一捏,只要你捏得不是特别重,那么,它们的光亮并不会减少很多。总之,到目前为止,我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办法让它们全体熄灭光亮。
9根据选文内容,说说雌萤在发光这一特性上,与雄萤有哪些不同之处?
10选文第①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1根据选文第⑤段的内容,概括萤火虫的发光原理。(50字以内)
12说说选文第⑤段加点词语“通常”不能删去的原因。
素养升华
13综合性学习。
某地“海洋生物科普宣传周”活动于5月28日启动,滨海中学也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同学们对海洋生态环境知之甚少,学校决定邀请海洋大学专家到校举办“海洋生物科普知识讲座”,请你为这个讲座设计一个主题,要包含讲座的内容和目的。(不超过20字)
(2)请你整合下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为学校在六月进行的保护鲨鱼的宣传活动设计一条标语或公益广告。(不超过30字)
材料一 因为过度捕捞,鲨鱼数量锐减,有些品种的鲨鱼已濒临灭绝。为了保护鲨鱼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倡议公众减少鱼翅消费,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姚明、杨澜、郭晶晶等名人积极响应,义务担任护鲨“形象大使”,拒食鱼翅。
材料二 某环境调查组织的研究表明,鱼翅这种高档食物被水银污染的程度高达70%,含有可被人体吸收的水银比率已超出正常允许含量的42倍,而水银对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有害。
参考答案
【积累运用】
1.C 解析:A项中“孵”应读fū;B项中“利应读chà;D项中“”应读zǎo。
2.C 解析:A项中“踢”应为“塌”;B项中“僻”应为“辟”;D项中“纫”应为“韧”。
3.A 解析:B项,“信马由缰”比喻漫无目的的闲逛或随意行动不能用来修饰房价飞涨。C项,“果不其然”指果然,表示符合听说的情况,与后文的“没有那么大的能耐”矛盾。D项,“打预防针”比喻提前打招呼,作好思想准备,以防患于未然。此处应用“打圆场”。
4.D 解析:A项误用否定词,应把“不再”删掉;B项两面对一面,应把“能否”删掉;C项前后不搭配,应把前半句改为“家乡的金秋时节是个收获的季节”。
5.昆虫的故事 法 法布尔 昆虫界的荷马
【阅读理解】
6.蝉从产卵到成虫的过程很艰难;在这个过程中,它会遇到重重危险;经过四年地下苦工,最后才能换来短短一个月的阳光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蝉的刹那欢愉是来之不易的,阅读最后一段的开头就能找到答案,“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时间的强烈对比,再加上其他环节的危险,就不难理解作者这样说的原因了。
7,蝉的幼虫落到地上之后,面临着诸如碰岩石、落污水、遇黄沙黏土天冷和四年黑暗生活等种种危险与困难。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严肃”和“实际”说明了蝉的幼虫在进入地下之前可能会遇到很多危险和困难。
8.从结构上讲,这句话结束了从卵到幼虫的说明,收束全文。从作者的感受讲,这句话在概括蝉的一生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蝉的生长过程及漫长而苦难的生存历程的感叹、同情和怜爱。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分析。这句话是课文第二部分“蝉的卵”结尾段的开头一句话。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上来分析其作用,结构上,收束全文;内容上表达出作者对蝉的一生经历的同情和赞叹。
9.雌萤发光带长在身体最后三节;雌萤发出的光亮可以从背面透射过来;雌萤的光带,即使受到极大的惊扰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整合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有效提取信息,然后准确表达。
10.打比方。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萤火虫具有发光的特性。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掌握与辨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等。第①段“萤火虫的身上带着一盏灯”,是把萤火虫发光比喻成一盏灯,形象地说明了萤火虫能发光的特点。
11.萤能产生一种发光物质,它与连接着呼吸器官的细管里提供的空气发生“氧化作用”,从而产生光亮。
解析: 本题考查整合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有效提取信息,然后准确表达。
12.“通常”意味一般情况下”,起限制作用;和空气混合便可发光或产生火焰,在一般情况下会被称为氧化作用,但并非没有特殊情况,去掉太过绝对;“通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文语言有准确、严密、简明、生动的特点。此处“通常”是指一般情况,但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删除,就指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这样,显然不太严谨。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
【素养升华】
13.(1)示例:推广海洋生物科普知识,培养海洋生态环保意识。
(2)示例一: 鲨鱼无罪,鱼翅有毒;保护鲨鱼,远离鱼翅。
示例二: 鱼翅是人类杀害鲨鱼的理由,也是鲨鱼报复人类的最后武器。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