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

文档属性

名称 卖火柴的小女孩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09 15:2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3 卖火柴的小女孩
丑小鸭
海的女儿
拇指姑娘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有:《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野天鹅》《小意达的花儿》.......
安徒生的作品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作品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也流露出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
guāi qún duō duo suō suo dōu
巧 围 着
quán bì gěng shèng dàn
着 硬 火柴 树
chú saī niē
窗 两 着


哆 哆 嗦 嗦




圣 诞



看拼音写词语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 凄美 故事。
品读课文第1---4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受到小女孩生活穷苦的语句。
快速阅读第5—10自然段,思考讨论下面问题:
1、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她都看到了什么?
2、用横线画出幻想的句子。想想产生 幻想的原因。
卖火柴的小女孩幻想次数、幻想物、原因及其结果
次 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产生的幻想
原 因
结 果
大火炉
香喷喷的大烤鹅
美丽的圣诞树
慈祥的奶奶
和奶奶一起飞走
冷极了,渴望得到温暖
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饿极了,渴望得到食物
火柴灭了,烤鹅不见了
缺少欢乐,渴望得到礼物
火柴灭了,圣诞树不见了
缺乏疼爱,渴望得到疼爱
火柴灭了,奶奶不见了
想摆脱寒冷,饥饿和痛苦
小女孩冻死了
小女孩 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 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 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
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理解 “ 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句话的含义。
这是小女孩的幻想,说明了小女孩活在世上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卖火柴的小女孩要想摆脱寒冷、饥饿和痛苦,只有死亡,只有推翻当时黑暗的社会制度。
“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块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的含义相同吗?为什么?
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的含义不同:
第一个“幸福”的含义是小女孩临死时是在种种美妙的幻觉中度过的,是幸福的;
第二个“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摆脱了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
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拥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你拥有健美的心灵,什么样的厄运也不能夺走你的幸福。
-----安徒生
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或者你准备怎么做?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妈妈给我两块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一个。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片,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
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
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
在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谁?
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
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