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生命活动检测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绿色植物生命活动检测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11-09 15:2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绿色植物生命活动检测题
一、选择题
1. 有些植物的茎,例如桃的茎,能够不断长粗,主要是因为这些植物的茎内有( )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导管和筛管
2. 樟树是金华市的市树。某校门口有一棵古樟树,树心已经朽烂成一个大洞,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樟树在大家的保护下还是照样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古樟树的 ( )
A.全部韧皮部 B.部分韧皮部 C.全部木质部 D.部分本质部
3. 森林生态系统往往降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 )
A.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加 B.光合作用旺盛,利用水分多
C.呼吸作用较弱,产生水分少 D.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减少
4. “盐碱地上的守望者”柽柳,属深根性树种,通常情况下,两年生柽柳,其主根可长达1.5米以上。当其它植物受旱时,柽柳的生长却毫无影响。图1所示的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 )
5. 将带叶枝条进行如图处理,过一段时间,把枝条取出切开,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仅木质部被染红 B.仅树皮被染红
C.树皮和木质部都被染红 D.树皮和木质部都不被染红
6. 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B.导管中水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C.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D.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
7. 如右图,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对照实验装置分别是( )
A.甲与乙、甲与丁 B.甲与丙、甲与乙
C.甲与丁、乙与丙 D.甲与乙、乙与丙
8. 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C.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9. 生理功能正常的绿色植物在下图所示的五种不同条件下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A.光台作用 B.呼吸作用 C.根毛吸水 D.蒸腾作用
10. 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下图曲线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横坐标为日时间,纵坐标为二氧化碳浓度) ( )
11. “早穿皮袄,午穿纱”,说的是新疆地区昼夜温度差大。而新疆“绿洲农业”的瓜果特别甜,这是因为 ( )
A.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强烈 B.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微弱
C.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强烈 D.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微弱
12. 人类的下列活动中,能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
A.将水稻和小麦的种子晒干后入库保存 B.大雨过后,给棉花和蔬菜等作物中耕松土
C.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降温 D.向贮藏水果的地窖中通入二氧化碳
13. 右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小时后,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 ( )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② B.③⑤ C.②⑤ D.①③
14. 有人将90千克土壤盛在木桶里,将重2 3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桶中,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再次称量,发现土壤重量减少0 057千克,柳树重量增加74 5千克。柳树增加的重量主要来自 ( )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有机物
C.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15.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生态绿墙上,栽种的众多上海本地的绿色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吸收园区内的二氧化碳,降低小环境的温度。这些功能是通过植物的哪些生理活动实现的 (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气体交换和吸收作用
16. 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7. 将经暗处理后的植物上的一片叶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瓶套住,瓶口密封,放到阳光下(如图)。几小时后,将叶摘下,经酒精脱色后滴碘液,发现整片叶都不变蓝。主要是因为( )
A.氧气太多 B.缺乏二氧化碳 C.缺水 D.温度太高 18. 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
A.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B.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19.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全球瞩目,"低碳生活"将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②减少大气中的CO2
C.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20. 取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作如下处理:
组别 甲 乙 丙 丁
涂凡士林的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再将上述四组叶片置于通风处,则出现萎蔫现象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二、简答填空题
21. 请分析下图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9分)
(1)画面1中根的表述说明它具有 的功能,完成该功能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
(2)神气的叶表达了自己能为其它器官提供 ,发挥此作用所需原料是 。
(3)茎“罢工”使叶干渴、萎蔫,这是茎中的 停止工作引起的;正常状态下,如果没有叶的 作用提供动力,茎也难以完成该工作。
(4)茎“罢工”使根饥饿难耐,说明茎有 的作用。
(5)根、茎、叶各司其职,共同努力才能使植物更好地生活在广袤的生物圈,不断为生物圈做出自己的贡献。试总结植物对生物圈的意义: 。22.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如 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在单位时间内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4分) (1)植物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叶表皮的

(2)环境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产生
影响,原因是温度会影响活细胞中的 。(3)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
为2 5℃和3 0℃。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将温度调节到2 5℃时,图中曲线上的A点将向
移动(填“上”或“下”)。 23. 下图表示的是能量流动方向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4分)
(l)图中①表示 ,它将太阳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植物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这个过程在细胞中的__ __处进行。
(2)图中②表示 作用,它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3)通过①,植物不断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24. 下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6分)
(1)在白天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B为氧气,则A为    ,C为    。
(2)在白天光照条件下,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叶片的    作用,在此作用过程中,B为     ,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3)从上述可见,在白天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 种生理作用。
25. 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7分)
(1)玉米中富含淀粉、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玉米种子的 中。
(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将装置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了 。
(3)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则要探究的问题是 。要验证这一问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 。
(4)若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改变的是 。
a.绿叶 b.叶绿体滤液 c.叶绿体滤液
(叶绿体有气泡产生) (叶绿体无气泡产生)
研磨过滤
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