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女王伊莉莎白
首相约翰逊
请问在英国,他们谁掌握着英国的最高权力?实行的是什么政体?
导入
君主立宪制,又称立宪君主制。这种政治体制是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君主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它的建立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对其他国家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有巨大的影响。
三十九章 若不经同等人的合法裁决和本国法律之审判,不得将任何自由人逮捕囚禁、不得剥夺其财产。
十二章 除封建义务所规定的贡款赋税外,王国内不可征收任何兵役免除税或捐助,除非得到本王国一致的同意。
《大宪章》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大宪章》体现了什么原则?
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
“王权有限”,“王在法下”
议会和王权的斗争——英国议会传统(是资产阶级
革命取得成功的历史基础):《大宪章》
议会和王权的斗争——传统二:议会制度基本形成
13世纪英格兰形成议会制度
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上议院主要由贵族和高级教士组成,又称贵族院。
下议院主要由地方各县及各市镇的骑士、市民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组成,又称平民院。
新航路开辟
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势力壮大
要求自由发展资本主义
议会和王权的斗争
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的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凭借地处大西洋沿岸的有利地理位置,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扩张、殖民掠夺。工场手工业兴盛,还出现了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农场和牧场,使得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势力不断增强,迫切要求自由发展资本主义。
结合材料思考,新航路的开辟对英国有何影响?
国王
集中财富
“王权有限”
“王在法下”
掌握征税权
《大宪章》
(1215年)
议会制度
(13世纪末)
基本
原则
权力
詹姆士一世
詹姆士一世推崇“君权神授论”宣称“自由君主制度不受议会、宗教和一切法律制约,国王只对上帝负责。”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
推崇“君权神授”
国王不受议会制约,只对上帝负责
议会
王权
查理一世继续鼓吹“君权神授”,认为他的权利是上天赋予的,要不要征税、要不要颁布法律都是上天赋予他的权利,不能受任何限制。查理寻找种种借口,任意征税。遭到议会反对,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这份请愿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的意图。查理一世假意应允,得到拨款后竟解散议会。结果从1629年至1640年11年间,形成无议会统治的局面。
对立
查理一世
《权利请愿书》
(1628年)
目的
违法征税,解散议会
限制王权
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议会和王权的斗争——议会和王权矛盾激化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
议会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封建专制制度
王权
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
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导火线)
议会和王权矛盾激化(1628年,查理一世解散议会)
苏格兰人民起义
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1640年
议会重新召开
1642年
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国王军—议会军)
1653年
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
实行独裁统治
1649年
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英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揭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
克伦威尔实行军事独裁,成了“护国主”,一个没有国王头衔的国王。
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共和国内政局动荡,
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决定恢复斯图亚特王朝,但要求以承认议会的权力为条件
“护国主”—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驱散议会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
1660年
查理二世复辟
恢复封建专制统治
1688年
议会废黜詹姆士二世,邀请其女儿和女婿到英国共同执政
1685年
詹姆士二世继位
恢复天主教和君主专制制度
光荣革命
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
内战爆发
1640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建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1649
1660
1688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
时间
领导阶级: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长期性、曲折性、不彻底性(妥协性)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任何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材料二: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既然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了。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君权神授
权力来自议会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果
时间
1689年
意义
英国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目的
限制王权
特点
议会权力至上
国王统而不治
颁布机构
议会
“第一条: 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颁布或废止法律;
第四条: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
第六条:不得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第八条: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第九条: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
第十三条: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权利法案》—概况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资产阶级革命前
资产阶级革命后
国家制度
王权来源
议会与王权的关系
权力中心
统治方式
君主专制
宣扬“君权神授”
王权限制议会
国王
人治
君主立宪制
法律赋予
议会限制王权
议会
法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对比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100多年后,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成为大机器工业的发源地。
材料二: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因为在它的影响下,不久欧洲大陆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北美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①对英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对世界: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
王权和议会的斗争
开始——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1642年——内战爆发
1649年查理一世推上断头台
1653年-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
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
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
意义
导火线
原因
根本原因
特点
过程
结果
通过《权利法案》
时间
颁布机构
目的
特点
意义
领导阶级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