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课件(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0 13:3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选自《

作者_________朝,___________

世说新语
南北
刘义庆
文学常识
《陈太丘与友期》出自《世说新语》中“方正”这部分。“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指的是人的一种好品质。
《世说新语》是我过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主要记述了士人的思想和生活,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
一、朗读沉浸
默读
抽读
散读
齐读
一、朗读沉浸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一、朗读沉浸
回答问题
1、课文主要通过_____描写来讲述故事的。
2、复述课文内容。
语言
二、参照注释、字典理解词句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约会、约定时间
正午
不再等候而离开了


放弃
二、理解词句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嬉戏
二、理解词句
客问元方曰:“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通“否”
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离开
二、理解词句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丢下别人
家父
二、理解词句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拉,这里表示友好
回头看
回顾与检测
1陈太丘与友期


2过中不至


3太丘舍去

)(

4去后乃至


5尊君在不


6相委而去


7下车引之


8入门不顾


约会,约定时间

放弃
离开


抛弃,放弃

回头看
词语积累:
仿照例子了解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并写出带该字的一个成语
例子:吾日三省吾身
含义
多次
成语
三令五申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动手试一试:
1陈太丘与友期
2太丘舍去
3下车引之
4入门不顾
不期而遇
舍己为人
舍生取义
舍近求远
引吭高歌
瞻前顾后
相顾而笑
词法归类
通假字
古今异义:
不:通“否”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到某地去
三、研读课文、分析人物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文学常识
《陈太丘与友期》出自《世说新语》中“方正”这部分。“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指的是人的一种好品质。
《世说新语》是我过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主要记述了士人的思想和生活,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
四、启示
诚实守信
以礼待人
五、知识迁移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文中的红色字。
2.补出句中省略的成分.
a.
人问之,(
)答曰。
b.
(   )取之,信然。
3.翻译这个小故事。
4.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六、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背诵文言词语的意思,并家默。
3、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选)
如《小时了了》
自由朗读2遍,整体感知内容:
a
.文中写了哪几个人物?
b
.这几个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简要概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阅读浅显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
3、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
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感价值观:
了解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诚信,
尊重他人的美德。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
1陈太丘与友期


2过中不至


3太丘舍去

)(

4去后乃至


5尊君在不


6相委而去


7下车引之


8入门不顾


约定

舍弃
离开


抛弃,放弃

回头看
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1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2.元方义正言辞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哪两点错误?
3.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出你的看法?你认为元方是个怎样特点的人?
4.关于古文中的称呼
.本文中的“君”是古代用来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如现在的
________.文中“君”,“尊君”,
“家君”称谓有什么不同?

陈太丘与友期
县名
选自〈〈世说新语〉〉
作者

刘义庆)
元方:
聪颖
机智
陈太丘的朋友:无信
无礼
诚信
礼貌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
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
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
不顾
词语积累:
仿照例子了解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并写出带该字的一个成语
例子:吾日三省吾身
含义
多次
成语
三令五申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动手试一试:
1陈太丘与友期
2太丘舍去
3下车引之
4入门不顾
不期而遇
舍己为人
舍生取义
舍近求远
引吭高歌
瞻前顾后
相顾而笑
七、知识迁移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文中的红色字。
2.补出句中省略的成分.
a.
人问之,(
)答曰。
b.
(   )取之,信然。
3.翻译这个小故事。
4.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