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高二语文
命题人:高一语文备课组
说明:本试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福祉(zhǐ) 胴体(tònɡ) 僭越(jiàn) 溘然长逝(kè)
B.伉俪(kànɡ) 祓除(fú) 稽首(jī) 同仇敌忾(kài)
C.赧然(nǎn) 口讷(nè) 慰藉(jiè) 气量褊狭(biǎn)
D.庇护(bì) 蛊惑(ɡǔ) 怃然(fǔ) 稗官野史(bà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名著续写难似乎是世界级难题,除《飘》的续集《斯佳丽》赢得赞誉外,像高鹗续书之于《红楼梦》,果戈里付之一炬的《死魂灵(二)》之于原著,都难逃画虎类犬的命运。
B.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十月围城》引起强烈反响,人们评头论足,称赞该剧是“拯救贺岁档”的片子。
C.文州牙雕工艺素以精细工整、玲珑剔透而闻名于世。明清时,象牙外贸集中在广州,广州牙雕规模居全国之冠。
D.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由于海外华人的努力,中国的春节被很多的亚洲国家和欧美城市所接受,甚至还把春节作为公共假日写入法规,显示出中国春节越来越浓重的国际化色彩。
B.整理是学好语文的方法之一。通过归纳整理,可以把零星的、肤浅的、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系统的、深刻的认识。
C.最近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快,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了经营者串通涨价、哄抬价格和变相提价,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D.1月11日上午,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塑像在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
4、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衔接较好的一组是(3分)
①我把老李找来,让他立刻写报告,他写完报告马上把它交上去了。
②我找来了老李,老李立刻写报告,报告写完交上去了。
③古都西安,许多古代建筑坐落在主要街区,肃穆的官府衙门,玲珑的楼台轩榭,色彩鲜明的回廊,风格独具的民居……看到这些,你立刻会为它们凝重的文化底蕴所吸引。
④古都西安的主要街区坐落着许多古代建筑,肃穆的官府衙门,玲珑的楼台轩榭,色彩鲜明的回廊,风格独具的民居……看到这些,你立刻会为它们凝重的文化底蕴所吸引。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本大题7小题,共3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武 技 (蒲松龄)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甚得。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
李由此以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
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
B. 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适逢、恰逢
C. 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
D. 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6、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幸先以名告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 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 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 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3分)
①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③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④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⑤僧笑,命李试其技 ⑥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然后对他进行教育,数日后,僧辞去。
B. 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与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C. 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表面上描写和尚和尼僧对李超武技的指导,实际上写的是他们对李超德行的指导。
D. 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艺高超,争强好胜。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9、断句和翻译。(9分)
(1)用“/ ”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李由此以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2分)
②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4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画堂春 秦 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阕是如何表现诗歌中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3分)
(2)“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4分)
11、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①故曰:至人无己,________________,圣人无名。
②故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③死亦我所恶, ,故患有所不避也。
④__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⑤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
⑥桑之落矣,________________。
⑦羁鸟恋旧林,________________。
⑧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
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现代文阅读。本大题7小题,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12—15小题。
我们对精神文化的东西还缺少敬畏
去年国务院确定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周六为文化遗产日并颁布了关于设立文化遗产日的通知。从“通知”中可以看出我们这个有着丰富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终于认识到文化遗产的重要,看到文化遗产不仅对国家民族起着凝聚作用,也是我们民族情感的维系与寄托。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之丰富,本来是可以傲视于世界的。然而我们可能也是毁坏珍贵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鲁迅先生在教育部任职,他处理所谓“大内档案”(清王朝的内档)时曾感慨地说:“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谈所谓〈大内档案〉》)尽管鲁迅先生的话是针对当时腐败的国民政府而言的,但民间也似乎摆脱不了这个规律。从我所生活的五六十年中,所见所闻,真是太多了。我们常常提起的长城就是一例。
常说“万里长城”,实际上经中国长城学会的调查表明,目前明长城有较好墙体的部分不足20%,有明显可见遗迹部分不到30%,墙体和遗址的总量不超过2500公里。也就是说现存的“万里长城”所存只有五分之一了,名不副实了。其原因除了时间的蚕食、大自然的磨损以外,人为破坏的占了绝大部分。居住在长城附近的农民刨砖取土,用来盖房、盖猪圈,当地政府修公路穿长城而过,最后不得不单为保护长城立法,制定《长城保护条例(草案)》,说明了对长城损毁的严重性。前些日子凤凰卫视所做的“文化大观园”中一位专业考古学家说当前盗墓者之多超过了任何历史时期,其给文物和历史信息带来的毁损也超过任何历史时期,在大陆以外的文物市场中可以买到中国任何时代各种类型的珍贵文物,甚至整个墓葬包括石制的棺椁和其中的陪葬品。“上博”从香港“进口”的湖北出土“竹简”就是先卖后买,转途进入上海博物馆的,听起来真像天方夜谭,确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真让我们这些关注文化遗存的人们听来既气愤、又无奈。
为什么我们对祖先的文化遗存会采取这种态度呢?除了愚昧、贫穷以外就是我们对精神文化的东西缺少敬畏心。这种情况以近百年来为最,因为这个时期是处于社会转型和革命震荡时期。我们文化遗存的丰富精致,其产生的背景是我们悠久的农业文明。这个文明是世界上所有的农业文明中发展得最精致、最完美、最详密的一个(正像今日欧美工商文明一样)。近百年来我们处在从农业文明到工商文明(也就是现代化)的转型之中。而传统文化因为代表既往而失去原有的光环,本来就不多的敬畏心,此时荡然无存。近百年来我们又处在革命的震荡之中,一次又一次的革命,使得革命意识高居社会的主导地位,成为衡量一切的最终尺度。社会转型加上革命潮流,摧毁文化遗产几乎成为社会转型和推行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这种倾向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发展到极端。这就是文革中的“破四旧,立四新”,多少珍贵的遗存在那些日子里消失,想起来尽管痛心疾首,但如果持理性态度,这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不过近三十年来我们对过去有所反思,“文化遗产日”和“通知”就是这个反思的重大成果。
当然要真正做到保护文化遗产远不是设立个文化遗产日和发个“通知”就能解决问题的,需要许多条件的配合,比如立法,破除愚昧,提高民众文化水平,扩大宣传,让文化保护深入人心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唤起广大民众文化自觉意识,使得民众从内心关爱公共的文化遗存。要做到这一点还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切精神上的活动、思想上的自觉是脱离不了物质基础的。好在我们多年的经济发展为此提供了条件,现在到了把两者建立关联的时候了。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多选、漏选、错选均不给分;13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4分)
12、下列不属于文物损毁的主要原因的一项是(3分)
A.愚昧,不懂文物的价值,随便糟蹋文物。
B.因为利益驱动而偷盗或倒卖文物,导致文物严重流失。
C.居住在长城附近的农民刨砖取土,用来盖房、盖猪圈。
D.对精神文化的东西缺乏敬畏之心。
13、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4分)
A.我国既是一个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也是一个文化遗产毁坏最多的国家。
B.国务院确定了文化遗产节日,作者说我们终于认识到文化遗产的重要,作者既感到沉重,也觉得看到了希望。
C.为保护长城单独立法,表明了我们在文物保护方面做得很好。
D.目前呼唤对精神文化的敬畏之心,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E.作者认为提高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与经济发展程度有一定的联系。
F.作者尽管对“文革”中大量珍贵文物的毁坏感到痛心疾首,但仍理性地认为,这也许是难以避免的。
14、文章第三段列举了三个材料,这三个材料的角度有何区别?与上一段有何联系?(4分)
15、对精神文化的东西我们为什么缺少敬畏之心?请结合原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小题。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联社北京4月21日电】中国21日为自己迅速发展的对外援助国角色进行了辩护,称其援助帮助了发展中国家,同时相对于那些对受援国提出更多条件的西方国家来说,中国也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白皮书全文共11000多字,以大量的数据和事实,从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的对外援助。中国的对外援助属于南南合作范畴,是发展中国家间的相互帮助。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坚持帮助受援国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坚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中国对外援助资金主要有三种类型: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助金额达2562.9亿元人民币,其中无偿援助1062亿元,无息贷款765.4亿元,优惠贷款735.5亿元。中国对外援助主要有八种方式:成套项目、一般物资、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援外医疗队、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援外志愿者和债务减免。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对象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亚洲和非洲作为贫困人口最多的两个地区,接受了中国80%左右的援助。中国对外援助项目主要分布在农业、工业、经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近年来,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一个新领域。中国对外援助的决策权集中于中央政府。商务部是中国国务院授权的政府对外援助主管部门。2008年,商务部会同外交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和机构,正式成立对外援助部际联系机制。2011年2月,部际联系机制升级为部际协调机制。中国的对外援助以提供双边援助为主,同时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支持和参与联合国等多边机构的发展援助工作,并本着开放的态度同多边组织和其他国家在发展援助领域积极开展交流,探讨务实合作。
在发展中世界的许多角落都可明显看到中国不断加快的对外援助步伐。它在非洲修建公路和铁路,在叙利亚修建纺织厂,在秘鲁修建水泥厂,在孟加拉国修建桥梁。但在受到受援国欢迎的同时,中国却遭到了美国和其他西方援助国的批评,它们称北京在对外援助方面缺乏透明度助长了腐败和管理不善。尽管白皮书对一些批评作出了回应,称中国的项目雇用了当地员工,但它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掩饰了一些引起争议的问题。白皮书没有说明对特定国家援助的具体情况,对于许多援助项目要求使用中国承包商,或者提出用石油、矿产或其他自然资源来抵付款项等问题也没有作出回应。不过,对一个一直不愿将援助情况提交国际监督的国家来说,这一白皮书仍然标志着中国在透明度上迈出了一大步。
白皮书在为对外援助项目辩护的同时,将中国描绘成一个愿意援助发展中国家并且资金充足的伙伴,它乐意在“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情况下提供援助——不同于附带苛刻条件且自身预算也日益紧张的西方援助国。
白皮书说:“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将一如既往地推进南南合作,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外援助投入。”
美国美利坚大学中国-非洲问题专家德博拉·布罗伊蒂加姆教授说:“中国受到很多批评的问题之一就是对外援助,以前总是零零碎碎地透露,从来没有整理成一份正式的报告。这对他们来说是一大步。他们正努力思考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意味着什么。”
16、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4分)
17、白皮书从哪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的对外援助?(5分)
18、美国和其他西方援助国怎样看待中国的对外援助问题?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对待对外援助问题?(6分)
语言运用。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我们的母语汉语,如春之牡丹,夏之芙蓉,秋之海棠,冬之腊梅,令人喜爱、陶醉。尽管今天信息高速公路已将全球连接成一个村庄,尽管你的作品可能进入不同语言,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但即使如此,有些深层次的东西仍然无法转译转达,无法获得对等理解。它们涉及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一种文化的深层编码,它们都被封存在母语里,对一些人会敞开,对其余人却长久缄默。我们如何使美国人懂得为什么“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作为一种衡量尺度,语言的可靠性甚至远在肤色之上。余光中问得尖锐:“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 ”我们只能在母语中生存。一个汉语写作者,与其孜孜于让外国人说好喝彩,梦寐以求登上斯德歌尔摩的颁奖台,不如潜心倾听他生息其上的那片土地的歌哭,用母语的音符谱写一部部交响乐或者一支支小夜曲。只有对汉语具有像对母亲般的深情,才能够把握那一支族系的血脉,贴近那片土地的秘密,从而成功地记录、描绘和抒写,使自己的生命借助作品得到延长和扩大,使生存变得坚实。
(1) 请说明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2) 简要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回答不超过30字)
20、仿照示例,从竹子、彩虹、落叶、橡皮四种物象中任选一个,写出意思褒贬相对的两句话,要求既能反映事物特征,又富于哲理。(4分)
例:牛
褒扬:每前进一步,都有一个踏实的脚印。
批评:过分地忍耐,终究要生活在皮鞭之下。
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1、作文。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广佛五金城。据摄像头显示: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女童躺在路中间的七分钟之内,除被车碾压外,在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漠然而过。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婆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阅读上面的材料,联系你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答案
高二语文
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C (A项,“胴”读dònɡ;B项,“稽”读qǐ; D项,“怃”读wǔ。)
2、C (C项,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精巧,也指人聪明伶俐。A项,画虎类犬:比喻模仿得不到家。不符合文意,可改为“狗尾续貂”。B项,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感彩、使用对象有误。D项,下里巴人:指古代楚国的一种较通俗的歌曲,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这里错解为普通的乡下人)
3、D (A项,句式杂糅;“甚至还把春节作为公共假日写入法规”的主语不明确;B项,语序混乱,改为“系统的、深刻的、理性的”,以和后面的“零星的、肤浅的、感性的”照应;C项,成分残缺,应在“变相提价”后加上“等价格违法行为”。)
4、B (①第2、3分句主语不统一;②使用顶真手法,衔接紧凑,简洁明了;③“肃穆的官府……风格独具的民居”不能作任何句子的成分;④把“肃穆的官府……风格独具的民居”连接在“古代建筑”后,作“古代建筑”的复指成分,连接合理。)
本大题7小题,共38分。
5、B(3分)(适,到……去。)
6、C(3分)(A项,前一句中的“之”为代词,后“之”为动词,到。B项,前“以”为介词,把。后“以”为连词,因为。C项,“前后”而均为连词,表修饰。D项,前“于”为介词,在,后“于”介词,比。)
7、D(3分)(②“李已仰跌丈余”直接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⑤“僧笑,命李试其技”表明不相信,⑥“方颉颃间,尼即遽止”实际上是尼僧怕伤着李超。)
8、D(3分)(“李超敏而好学”,“尼僧争强好胜”与原文不符。)
9、(1)用“/ ”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每错3处扣1分。)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从此,李超凭借武术出了名,遨游南北,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由”——凭借,1分;“罔”——没有人,1分。)
②(4分)尼姑却突然停住了。李超问她为什么,她只笑不说话。李超认为她胆怯了,坚持请她再较量。
(“遽”:突然,1分。“但”:只是1分,“固”:坚持,1分。)
【文言文译文】李超,字魁吾,山东淄川西郊人。性格豪爽,乐善好施。一次,有个和尚托着饭钵来化缘,李超给他饱吃一顿。和尚非常感激,便说:“我是少林寺出身,会点武术。让我传授给你吧。”李超大喜,留和尚在客舍里住下,给他丰厚的待遇,早晚跟他学武术。三个月后,李超对武术相当精通了,得意非凡。和尚问他:“你有收获吗 ”李超说:“有收获。老师能的,我已经全都能了。”和尚笑着叫李超一试身手。李超就脱掉衣服,在手心里唾了一口,时而像猿飞跃,时而像鸟落下,翻腾跳跃了一阵子,骄傲地站在和尚面前,和尚又笑着说:“行啦。你既然把我的本领都学到手了,让我们比个高低吧。”李超欣然同意。当即各自交叉双臂,摆出架势。接着在支撑、格斗、抵挡的较量中,李超不断寻找和尚的破绽;不料和尚忽然飞起一脚,李超已仰面摔出一丈多远。和尚拍手说:“你还没全部学会我的本领啊!”李超甩手撑着地面,惭愧地向和尚请教。又过了几天,和尚告辞走了。
从此,李超以武术出了名,遨游南北,没人是他的对手。一次,李超偶然到济南,看见一个年轻的尼姑在场上耍武艺,四周围满了观众。尼姑对观众说:“反来覆去,老是我一个人,大冷落了。有爱热闹的,不妨下场交手玩玩。”这样说了三遍,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一直没有应声的,李超在场边,不觉手痒,信心十足地走进场内。尼姑笑着向他合掌致意。刚一交手,尼姑就喝他停下,说:“这是少林宗派啊。”马上又问:“你的老师是谁 ”开始李超不说。尼姑一再追问,李超才告诉说是和尚。尼姑抱拳说:“憨和尚是你老师吗 要是这样,不必较量了,我甘拜下风。”李超几次要求比试,尼姑不同意。那些围观者极力怂恿,尼姑才说:“既然你是憨师的弟子,我们就是同一路的人,不妨玩玩,只要双方领会意思就行了。”李超嘴上答应了。
但他看尼姑长得文弱,因而轻视她;加以年轻好胜,故一心想打败尼姑,以获取一时的名声。两个人正打得不相上下的时候,尼姑却突然停住了。李超问她为什么,她只笑,不说话。李超认为她胆怯了,非让她再较量不可,尼姑才又和他比起来。一会儿,李超飞起一脚向尼姑踢去,尼姑并住五指向下削他的腿;李超只觉得膝下像刀砍斧劈的一样,跌倒在地起不来了。尼姑笑着道歉说:“鲁莽了,冒犯了你,请不要怪罪!”李超被抬回了家,一个多月才好。过了一年多,和尚又来了,李超向他回叙了这件事,和尚吃惊地说:“你太鲁莽了,招惹她干什么 幸好你先把我的名字告诉了她,不然,腿已经断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答:上阙主要是景物描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意象,表现伤春的感情。(3分)
(2)答: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4分)
11、名句默写(每句1分,共10分)
①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③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⑤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⑦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⑩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12—15小题。
12、C(3分)【解析】注意题干指的是“文物”损毁,而不是长城损毁,其原因应该是比较概括的说法,C项是长城损毁的一个具体原因。
13、A C(4分)【解析】A答案来源于原文第二段第二句话“我们可能也是毁坏珍贵文物遗产最多的国家”。注意原文中的“可能’一词。C答案源于第一段。只能说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不能说做得很好。
14、(4分)答:第一则材料,毁坏文物者,或对文物的价值不了解,或缺乏保护的意识。(1分)第二则材料,破坏文物者则是了解文物的物质价值,是故意去偷盗和倒卖。(1分)第三则材料,则是文物破坏导致的令人气愤、令人无奈的荒谬后果。(1分)前两则材料紧扣鲁迅的话,第一则材料照应鲁迅“如果当局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第二则材料照应“倘若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1分)
15、(4分)答:①因为愚昧贫穷,对文化的价值了解不够。②传统文化所代表的农业文明在文明转型时期失去了原有的光环,更加减弱了敬畏之心。③近百年来一次又一次的革命,使摧毁文化遗产几乎成为社会转型和推行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十年动乱的冲击尤为严重。④今天的商品经济大潮也是一个冲击。如今天不少人一切朝钱看,以经济利益为最高目标,也使得对文化的敬畏越来越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小题。
16、(4分)中国首次发表对外援助白皮书(“中国”1分,“首次发表”1分,“对外援助白皮书”2分。如答成“中国为自己的对外援助辩护”,给2分。)
17、(5分)对外援助政策;对外援助资金(类型);对外援助方式;对外援助分布(对象);对外援助管理;援外国际合作。(答对6点得5分,答对5点得4分,以此类推。)
18、(6分)第一问:肯定中国在对外援助方面不断加快步伐,正在努力思考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意味着什么,同时批评中国在对外援助方面不愿将援助情况提交国际监督,缺乏透明度而助长了腐败和管理不善。
第二问: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继续坚持自己的对外援助政策,帮助受援国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平等互利、共同发展,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同时加大对外援助透明度,加强管理,减少腐败,切实帮助受援国。(共6分,第一问2分,应包括两方面,缺少一个方面,扣1分;第二问4分,应包含两方面,缺少一个方面,扣2分。言之成理即可。)
语言运用。
19、(6分)【答案】(1)对一个不喜爱汉语的人,无法用汉语与他沟通。(3分)
(2)汉语优美、独特,我们应热爱汉语,自觉用好汉语。(3分,每处1分)
20、(4分) 【评分标准】褒扬和批评各2分,语意相符,语句通顺,语言简明即可得分。
答案示例:竹子 褒扬:虚心才会高大,有节方能正直。
批评:没有主心骨,难成栋梁材。
彩虹 褒扬:即使生命短暂,也要炫出自己的精彩。
批评:越是炫耀自己,越是缺少恒久的生命力。
落叶 褒扬:叶落归根,化作春泥更护花。
批评:望秋先陨,全无抗寒之斗志。
橡皮 褒扬:发现别人有错误,就算伤害自身也要去纠正。
批评:过于计较他人的得失,终究会消磨自己的生命。
作文。
依据高考作文判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