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第十八中学19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地 理 (文科)
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将条形码张贴在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第Ⅰ卷(单选题35*2=70分)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1-2题。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3-5题。
3.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4.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
A.RS技术 B.GPS技术
C.GIS技术 D.实地考察
5.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读英国伦敦城市地域发展示意图和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6-8题。
6.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伦敦地区的城市化
①城市占地面积扩大;②城市人口增长;③城市绿地增加;④城市功能区增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7.伦敦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A. 18世纪 B. 19世纪 C. 20世纪中前期 D. 20世纪后期
8.20世纪中后期,伦敦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较多,主要原因是
A. 出生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 B. 城区人口老龄化,死亡率升高
C. 中心区居住环境恶化,城市居民向外迁移 D. 经济危机导致市中心区经济的衰退
3601720499110桂林市恭城县,曾经“多山少林”,当地政府鼓励农民种植果树,积极发展“猪—沼—果”三位一体生态农业,现在已是绿水青山的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右图示意该县三位一体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第9-10题。
9.该县生态农业模式的主导产业是
A.果树种植 B.沼气制取
C.农业观光 D.生猪养殖
10.发展“猪—沼—果”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有利于
①把握市场信息,降低交易成本 ②节省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③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④实现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不同区域自然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不同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329565016192511.图中箭头甲表示的要素最不可能是
A.资金 B.产品
C.劳动力 D.技术
12.图示区域生产要素的流动,有可能造成
A.M地经济发展趋缓
B.N地环境质量下降
C.M地能源更加短缺
D.N地就业压力加大
3295650484505日本北海道、法国普罗旺斯和我国的伊犁河谷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的产地,法国普罗旺斯和日本北海道的薰衣草一年花只开一季,还没等到第二季花开,天气就冷了;而伊犁河谷薰衣草一年开两季花,夏季开花一般在6~7月,秋季开花一般在8~10月。读右图完成13-15题。
13.日本北海道与伊犁河谷纬度大致相同,但薫衣草在伊犁河谷一年能开两次花,主要是
A.两地地形特征不同 B.两地土壤肥力差异
C.两地气候特征差异 D.两地种植技术差异
14.北海道东部海域为航行高风险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海面冰川多
B.板块边界,火山活动频繁
C.地震多,海啸的破坏
D.暖寒流交汇,能见度差
15.下列有关北海道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海洋影响,冬季气候温暖 B.受季风影响,冬季降雪量大
C.地形以平原为主,沿海多沼泽 D.植被以常绿阔叶为主
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你挑水来我浇园”“我织布来你种田”。据此回答16-18题。
16.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________时期。
A.史前文明 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 D.后工业化
17.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
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
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8. 下列体现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有
A. 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B. 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
C. 国际合作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D. 人类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示地区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科技发达? ④廉价水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②④
20.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主要原因是 ( )
①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②气候变干,降水减少
③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④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21-23题。
21.该固定沙丘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①风速较大 ②蒸发(腾)量较大 ③气温较高 ④降水较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A.植树 B.种草
C.栽灌木 D.自然演化
2020年2月25日,上海市首次采用大规模包机的方式,为跨国车企提供零配件供应。该日,东航CK227货运航班搭载着美国车企通用汽车急需的配件从浦东机场起飞至芝加哥,航班共载有汽车配件80.45吨。上海还将通用汽车急需的零部件通过包机方式发运到其在北美、巴西以及阿根廷等地的生产基地。据此完成24~26题。
24.上海首次大规模包机为跨国车企提供零配件供应,说明
A.汽车核心零部件都适合全球化生产
零部件企业分散至各地会增加生产成本
C.工业生产专业化会削弱企业间的联系
D.现代物流、通信对全球化起支撑作用
25.上海大规模包机运送通用汽车的零部件,主要是为了保证通用汽车
A.全球供应链的畅通
B.全球市场的销量
C.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
D.生产技术的提高
26.一般情况下,在国际贸易中大宗机器零部件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海洋运输
陆海联运
D.铁路运输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发展基本情况的比较图。读图完成下列27-28题。
27.③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乳畜业
28.关于②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
B.市场适应性强
C.经营粗放
D.科技水平高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3时和15时)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29~30题。
29.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
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30.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
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下图为“我国某月7日21时某种天气系统向东推进过程中气温的垂直变化剖面图”。天气系统推进速度为110千米/日。据此回答31~32题。
31.与7日比较,8日水库的气温变化情况是
A.气温升高,且气温日较差变小 B.气温升高,且气温日较差变大
C.气温降低,且气温日较差不变 D.气温降低,且气温日较差变小
32.图中城市7日比6日大气污染重,其主要原因是7日
A.空气下沉受到抑制 B.空气上升受到抑制
C.空气辐散,静风 D.空气辐合,静风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温与降水量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33~35题。
33.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34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
35.三个测站进入多雨季节时,对以下各地当时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中海沿岸温和湿润 B.潘帕斯草原寒冷湿润
C.北京温和少雨 D.桂林寒冷干燥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小题,30分)
3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初步形成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特色。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通过优化工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使工业发展在高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目前珠江三角洲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着力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及其产业结构演变图。
简述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发展“三来一补”企业的区位优势。(6分)
(2)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变图”可知,影响珠江三角洲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由开始的________导向型工业发展为________导向型工业,目前升级为________导向型工业。(3分)
(3)珠江三角洲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后,对这些地区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7分)
3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海洋和陆地的气温和气压均发生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下图为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
(1)据气压分布判断图示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3分)
(2)从风向、风速、风的性质等方面比较①②两地风的不同特点。(6分)
(3)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________,并说明理由。(5分)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19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地 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A
A
C
A
C
C
A
B
C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D
B
B
C
D
D
D
C
B
D
D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B
D
C
B
C
D
B
D
A
A
36.(1)劳动力廉价而丰富;土地房屋租金低廉;毗邻港澳和东南亚;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6分)
(2)原料 劳动力 技术(3分)
(3)粤东、粤西和粤北 对移出地区: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了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减轻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移入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加重当地环境污染,加剧了生态破坏。(7分)
37.答案:(1)冬季。陆地热容量小,冬季降温幅度大,气温低,陆地上形成高压;海洋热容量大,热容量降温幅度小,气温高,海洋上形成低压。(3分)
(2)从风向上看,①地吹偏南风,②地吹偏北风。从风速上看,①地位于海洋上,摩擦力小,风速快;②地位于陆地上,摩擦力大,风速慢。从性质上看,①地温暖湿润,②地寒冷干燥。(6分)
(3)丙;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位于海洋上,摩擦力小,风力大。(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