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1-09 17:0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中考试测试卷(二)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酸雨有很大危害,它落到地面上能破坏植物,使土壤湖泊酸化。导致酸雨的污染物是( )。
A.CO B.CO2 C.SO2 D.HCl
2.能用于鉴别CO2和SO2的溶液是( )。
A.澄清石灰水 B.品红溶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氯化钡溶液
3.合成氨工业所用的氮气和氢气进入合成塔前,必须除去所含的各种杂质,这样处理的主要原因是( )。
A.提高氮气和氢气的浓度 B.减少副反应
C.防止杂质使催化剂中毒 D.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气的方向移动
4.环境污染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各词与环境污染环境无关的是( )。
①白色污染 ②潮汐 ③酸雨 ④光化学烟雾 ⑤臭氧空洞 ⑥可吸入颗粒物 ⑦赤色海潮 ⑧绿色食品
A.①⑦ B.②⑤ C.②⑧ D.⑦⑧
5. 合成氨时,可以提高H2转化率的措施是( )。
A.延长反应时间 B.充入过量H2 C.充入过量N2 D.升高温度
6.软化含有Ca(HCO3)2的硬水的方法是( )。
A.加适量的Ca(OH)2 B.通入CO2 C.加入盐酸或硫酸 D.加热
7.(08年海南化学·26)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
A.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 B.便于分馏
C.获得短链不饱和气态烃 D.提高汽油的质量
8.(08年海南化学·28)与氨碱法比较,下列关于联合制碱法优点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提高了原料的原子利用率 B.降低了生产成本
C.减少了环境污染 D.减轻了对设备的腐蚀
9.检验某地天然水是否为硬水,最灵敏的试剂是( )。
A.Na2CO3溶液 B.肥皂水 C.石灰水 D.AgNO3溶液
10.用明矾净化后的自来水是( )。
A.含悬浮杂质少的水 B.硬水 C.软水 D.纯水
11.用下列方法除去含Ca2+、Mg2+、Cl-、HCO3-的硬水,所得的水中含离子浓度最小的是( )。
A.蒸馏 B.加热煮沸 C.加Ca(OH)2与Na2CO3 D.离子交换法
12.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B.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C.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 D.0℃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
13.下列所述情况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
①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②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③海上油轮石油泄漏 ④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排放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④ D.①②③④
14.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被污染,下面①~⑤项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防止形成酸雨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15.关于硬水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硬水中的Ca2+、Mg2+离子可阻碍肥皂起泡
B.用漂白粉对自来水消毒,会增加水的硬度
C.向硬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硬水软化
D.雨水的硬度比海水的硬度小
16.最近科学研究表明,用氯气杀灭自来水中的病菌并非优良的方法,氯胺(NH2Cl)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是一种更好的强消毒剂。氯胺的消毒原理之一是( )。
A.NH2Cl +HCl=NH3↑+Cl2↑ B.NH2Cl +H2O NH3+HClO
C.NH2Cl=NH2++Cl- D.NH2Cl +HClO NH2ClO+HCl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7.关于离子交换法软化硬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磺化煤能使永久硬水软化,因其有效地除去了水中的Ca2+、Cl-、SO42-等离子
B.经磺化煤软化处理后,水中Na+浓度增大
C.经磺化煤软化处理后,从水中分离出CaCO3、Mg(OH)2等难溶物
D.磺化煤软化硬水,使水中Ca2+、Mg2+离子浓度减小
18.锅炉长期烧煮硬水结成的锅垢的成分是( )。
A.MgCO3 B.CaSO3 C.Mg(OH)2 D.CaCO3
19.对于反应2SO2+O2 2S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体积SO2和足量O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3
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右移动
C.平衡时,SO2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生成速率的两倍
D.平衡时,SO2浓度必定等于O2浓度的两倍
20.下列工业生产中用到的原料气体,可以不经过净化处理的是( )。
A.硫酸工业中进入进入热交换器的气体 B.合成氨工业中进入合成塔的气体
C.硝酸工业中进入氧化炉的气体 D.漂白粉工业中通入石灰乳的气体
21.现有一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烧煤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作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酸雨的措施是( )。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23、为了降低硫氧化物造成的空气污染,可以在含硫的燃料中加入生石灰,这种方法称为“钙基固硫”,则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固硫”反应为 ( )
A. B. C. D.
答案:CD
2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B.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O2-+2H+ =H2O
C.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CO32-+2H+=CO2↑+H2O D.NaOH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 HCO3-+OH-=CO32-+H2O
答案:AD
三、填空题
25.在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CO + NO2 (g) CO2 (g) + NO + Q 达到平衡后,只改变下列的一个条件,填写有关的空白:
①增大容器的体积,平衡 ,c(NO2)将 ,反应混合物的颜色 。
②升高温度,平衡 ,体系的压强 。
③加入催化剂,平衡 ,NO2的物质的量 。
④通入O2,反应体系的颜色 ,NO的物质的量 。
⑤通入N2 ,体系压强 ,平衡 。
26.工业上把黄铁矿粉碎成细小矿粒后,才放入 内进行燃烧,其目的是 。出来的炉气含有 等杂质以及水蒸气,因此在进行氧化反应以前必须使炉气通过除尘、洗涤、干燥等净化设备,其目的是 。工业上用 的硫酸而不直接用水或稀硫酸来吸收三氧化硫,其目的是 。从吸收塔上部出气管排出的尾气其主要成分是 ,这种尾气在空气中形成“酸雾”的主要成分是 。
27、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制碱工业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工艺。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氨碱法”产生大量CaCl2废弃物,请写出该工艺中产生CaCl2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联合制碱法”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CO2是制碱工业的重要原料,“联合制碱法”与“氨碱法”中CO2的来源有何不同?

(4)绿色化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提高反应的原子利用率。根据“联合制碱法”总反应,列出计算原子利用率的表达式:
原子利用率(%)= 。
28、(4分)在硫酸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根据表所提供的不同压强下SO2转化率(%)的数据,
1×105Pa 5×105Pa 10×105Pa 50×105Pa 100×105Pa
450℃ 97.5 98.9 99.2 99.6 99.7
500℃ 85.6 92.9 94.9 97.7 98.3
试选择该反应的适宜条件(以V2O5)作催化剂) 、 。
29.形成酸雨的原理之一可简示如下:
含硫燃气 A B 硫酸。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三个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SO2中硫元素显+4价,它可能降低到0价,利用这一性质可在工厂的烟道气中通入合适的_________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除去SO2,达到减小污染的目的。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认为:雨水的pH<5.6时,就判断为酸雨,已知pH=-lgc(H+),经测定某次雨水中只含硫酸,且浓度为5×10-5mol/L,这次降雨________(填是或不是)酸雨。
(5)火力发电厂燃烧的煤中含有大量的硫,其排出的废气中往往含有SO2、O2、N2、CO2等。为了除去有害的SO2气体,在英国已进行的一个研究结果表明:高烟囱可以有效降低地表面SO2浓度。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建造高烟囱的结果,地面浓度降低了30%之多。
(I)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A.少用煤作燃料 B.把工厂烟囱造高 C.燃料脱硫
D.把工厂迁移到农村 E.开发新能源
(Ⅱ)请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建造高烟囱的方法是否可取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现有纯碱、石灰、明矾和磺化煤,可用作净水剂的是 ,可用作软化含CaSO3、CaCl2的硬水的是 ,可用作软化暂时硬水的是 。
31.目前使用的一种药剂法软化硬水,所用的试剂为熟石灰和纯碱。熟石灰只适用于除
离子,纯碱除 离子效果好,除 离子效果不好。用熟石灰纯碱法软化含CaCl2、MgSO4的硬水时,加入石灰的作用是 。
32.取某地下水(含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作如下实验:
⑴加热煮沸足够长时间所得沉淀主要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⑵取上述水样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⑶第⑵步操作完成后,在所得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有何现象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3.工业上生产硫酸时,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 转化为SO3是一个关键步骤。压强及温度对SO2转化率的影响如下表(原料气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为:SO2 7% O2 11% N2 82%);
0.1 0.5 1 10
400 99.2 99.6 99.7 99.9
500 93.5 96.9 97.8 99.3
600 73.7 85.8 89.5 96.4
(1) 已各SO2的氧化是放热反应,如何利用表中数据推断此结论?

(2)在大400~500℃时,SO2的催化氧化采用常压而不是高压,主要原因是:

(3)选择适宜的催化剂,是否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 (填“是”或“否”),是否可以增大该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填“是”或“否”);
(4)为提高SO3吸收率,实际生产中用 吸收SO3;
(5)已知:2SO2(g)+O2(g)=2SO3(g);△H=-196.9kJ·mol-1,计算每生产1万吨98%硫酸所需要的SO3质量和由SO2生产这些SO3所放出的热量。
34、氯碱厂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粗盐 H2O NaOH Na2CO3 Cl2 H2
10%NaOH 、16%NaCl溶液
沉渣 NaCl晶体
50%NaOH溶液
依据上图,完成下列填空:
(1)在电解过程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pH值 (选填:不变、升高或下降)
(2)工业食盐含Ca2+、Mg2+等杂质。精制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如果粗盐中SO含量较高,必须添加钡式剂除去SO,该钡试剂可以是 (选填a、b、c,多选扣分) A.Ba(OH)2 B.Ba(NO3)2 C.BaCl2
(4)为有效除去Ca2+、Mg2+、SO,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 (选填a,b,c多选扣分)
A.先加NaOH,后加Na2CO3,再加钡试剂 B.先加NaOH,后加钡试剂,再加Na2CO3
C.先加钡试剂,后加NaOH,再加Na2CO3
(5)脱盐工序中利用NaoH和NaCl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 、冷却、 (填写操作名称)除去NaCl
(6)在隔膜法电解食盐水时,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区和阴极区,防止Cl2与NaOH反应;采用无隔膜电解冷的食盐水时,Cl2与NaOH充分接触,产物仅是NaClO和H2,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5、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镁,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1)若在空气中加热MgCl2·6H2O,生成的是Mg(OH)Cl或MgO,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镁时,需要无水氯化镁。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O时,能得到无水MgCl2,其原因是 。
(2)Mg(OH)2沉淀中混有的Ca(OH)2应怎样除去?写出实验步骤。

(3)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溶解时: 。过滤时: 。蒸发时: 。
36.工业上制硫酸的主要反应如下:
4FeS2+11O22Fe2O3+8SO2 2SO2+O22SO3 SO3+H2O=H2SO4
用黄铁矿可以制取H2SO4,再用H2SO4可以制取化肥(NH4)2SO4。煅烧含 FeS2 80.0% 的黄铁矿 80.0 t,最终生产出 83.6 t (NH4)2SO4。已知 NH3 的利用率为 92.6%,H2SO4 的利用率为 95.0%,试求黄铁矿制取H2SO4 时的损失率。

37. 由氧化制NO的转化率为96%,NO转化为的转化率为92%,现有10t ,总共可以制得63%的多少吨?
期中考试测试卷(二) 答案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C C C D A B B A A D
序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C C B BD CD BC D C C CD AD
25.答案:①不移动、增大、加深。②逆向移动、增大。③不移动、不变④先变深,后变浅、先减少,后增多⑤增大、不移动。
26.答案:沸腾炉;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砷、硒化合物;防止催化剂中毒;
98.3%;防止形成酸雾,有利于的吸收;等;。
27答案:(1)2NH4Cl +(OH)2 CaCl2 +2NH3↑+2H2O
(2)NH3 +H2O +CO2 +NaCl=NaHCO3↓+ NH4Cl
2NaHCO3 Na2CO3 +CO2↑+H2O
(3)前者的CO2 来自合成氨厂,后者的CO2 来自煅烧石灰石。
(4)原子利用率(%)= =×100%
28.答案:450℃;1×105Pa。
29.答案: (1)SO2,SO3 (2)③;(3)还原剂 (4) 是 (5)(I)A、C、E (II)不可取;高烟囱并没有降低大气中的SO2的含量,随着雨水仍会降落地面。
30.明矾 纯碱 石灰
31.Mg2+ Ca2+ Mg2+ 将含Mg2+引起的硬度转化为由Ca2+引起的硬度。
32.⑴Mg(OH)2、CaCO3
Ca(HCO3)2 CaCO3↓+CO2↑+H2O Mg(HCO3)2 MgCO3↓+CO2↑+H2O
⑵Ca2++HCO3-+OH-=CaCO3↓+H2O Mg2++2HCO3-+4OH-=Mg(OH)2↓+2CO32-+2H2O
Mg2++2OH-=Mg(OH)2↓
⑶有沉淀 Ca2++CO32-=CaCO3↓
33. 答案:(1)压强一定时,温度升高时,SO2转化率下降,说明升温有利逆反应的进行,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2)增大压强对提高SO2转化率无显著影响,反而会增加成本。(3)否 否 (4)浓硫酸 (5)8.0×103t 9.83×109kJ
解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相同压强下(如在0.1MPa下)升高温度(如由400℃升高到500℃)时SO2的转化率降低(由99.2%降低为93.5%),即升高温度时此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而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应该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知:在0.1MPa(即常压1atm下)SO2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如在400℃时已达99.2%,若增大压强到10MPa(即100atm),压强增大了100倍但是SO2的转化率值增大为99.9%,只增大了0.7%变化不大。而压强增大100倍,需要对设备的材料、动力、能源等都作相应的提高,既要增大成本投入。
(3)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改变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即对SO2的转化率不产生影响;而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量成正比,因SO2的转化率不变,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也不会增大。
(4)在生产实际中是采用98.3%的浓硫酸作吸收剂来吸收SO3的。因为若用水进行吸收会形成酸雾,将影响SO3的吸收速率和效率。
(5)1万吨98%的硫酸含H2SO4的质量:9.8×109g。 设需要SO3的质量为x,该反应产生的热量为y。
H2SO4 ~ SO3 ~ 放出的热量
98g 80g 196.9kJ
9.8×109g x y
则,解得x=8.0×103t y=9.83×109kJ。
34.答案:31、(1)2Cl--2e→Cl2 升高
(2)Ca2++CO→CaCO3↓Mg2++2OH-→Mg(OH)2↓ (3) A.C.
(4)B.C .(5) 蒸发 过滤 (6) NaCl+H2OH2↑+Cl2↑+2NaOH
35.答案:(1)MgCl2·6H2O Mg(OH)Cl+HCl↑+5H2O↑ MgCl2·6H2O MgO+HCl↑+5H2O↑或
Mg(OH)Cl MgO+HCl↑ 在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了MgCl2水解,且带走MgCl2·6H2O受热产生的水气,故能得到无水MgCl2。
(2)加入MgCl2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水洗涤。
(3)搅拌,加速溶解;使待滤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防止外洒;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液滴或晶体飞溅。
36.解析:首先须搞清 H2SO4 的利用率与 FeS2 利用率的关系。并排除 NH3 利用率的干扰作用。
其次,根据 S 原子守恒找出已知量 FeS2 与未知量(NH4)2SO4的关系(设黄铁矿的利用率为x):
FeS2 ~ 2H2SO4 ~ 2(NH4)2SO4
120 264
80.0 t×80.0%×95.0%·x 83.6 t
x=62.5%
黄铁矿的损失率为:1.00-62.5%=37.5%。
(1)原料利用率(或转化率) = ×100%
(2)产物产率 = ×100%
(3)中间产物的损耗量(或转化率、利用率)都可归为起始原料的损耗
(4)元素的损失率 = 该化合物的损失率
37. 解析:这是一道纵向型的多步反应计算型。起始物质为,终端物质为。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原理为,,=。
从以上三个化学方程式来看,氨与硝酸的关系式似乎应是,但工业生产上NO要进行循环利用,经过多次循环后,氨几乎全部转化为硝酸,则关系式应为。设可制得63%的的质量为x,则,解得:x=51.95t。




反应③
H2O
O2
反应②
O2
反应①


/MPa



/%


/

化 盐
精 制
电 解
脱 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