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散步》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散步》课件(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0 13:4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 散 步
第1课时
1.有感情地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2.品味重点词句,感受文章中展现的亲情美。
新课导入
家是温暖的港湾,在我们疲惫时给我们依靠;家是人生的加油站,当我们感到沮丧时,它总是给我们前进的力量。
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2014),重庆人,作家。他的作品很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代表作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小说《大律师现实录》《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字词学习
◆生难字
分歧( ) 蹲下( )
煎熬( ) 嫩芽( )
咕咕( ) 一霎( )
粼粼( )

áo
ɡū
lín
dūn
nèn
shà
( )散步( )散漫

sàn
sǎn

lèi 心累
léi 果实累累
( )眼泡( )泡茶

pāo
pào
( )铺床( )当铺



lěi 累计
◆词语集注
随意:任凭自己的意思。文中表现的是田野充满生机活力,自由而不受拘束的情景。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文章中指使儿子受到委屈的意思。
粼粼:这里形容水、石等明净。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初读课文
听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概要地说说散步的过程。
分歧圆满解决
散步的起因
散步的快乐
产生分歧
品读明情
作者一家人这次散步与我们平常的散步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再读课文,从散步的过程体现人物关系的角度(母子、父子、夫妻、祖孙)你读出了什么?
从文中的“散步”一事,我读出了家人之间的理解、关爱、尊重,家庭氛围的温馨和谐,读出了儿子对母亲的孝顺,还读出了……
阅读1段,比较:下面改写后的句子和原句相比,哪个更好?
(1)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2)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母亲、妻子和儿子。
第(1)句更好。“我的”重复出现,以第一人称作为叙事主体,一是突出“我”在家庭中的重要,二是突出“我”与“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之间的至爱亲情。
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
讨论:你从这两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了母子情深?
①第2段几个短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充分展示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跃然纸上。②第2段最后一句回环句“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把母子关系倒溯到几十年前,幼童的柔弱乖顺、老人的孤弱依赖、生命的轮回之感尽在其中。
重点研读,体会第2、3段中字词的内涵。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文章在朴实亲切的叙述中,在如话家常般的语言中表现出作者十分关心母亲,珍惜与母亲在一起的每一刻。这就是文章举轻若重的体现,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大家可以再朗读这两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6 散 步
第二课时
1.多角度理解文章内涵,体会文章中体现的人性美。 2.品味重点词句,探究作品的语言特点及以小见大的手法。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反思自我,加深对亲情、社会责任的理解。
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一家在平常的散步中所表现出来的浓厚的亲情、感人的孝子之心。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读课文。
课堂导入
品读明情
快速读课文第4至8段,找出文中两处景物描写。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在这样的田野里,看到这样的景色,作者自然联想到什么?
生命
这两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一处景物描写很好地点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传递出春回大地的生命感慨,还表现了一家人散步的美好情景,烘托了一家人的幸福心情。
这两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二处景物描写了春天田野的诗情画意,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表现了母亲对孙儿的理解和疼爱,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出来了她“要走大路”。儿子顺从了她,她又“变了主意”。这是因为什么?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母亲改变了主意是因为她不想让儿子为难,更是对孙子的疼爱,还有小路那边有美丽的景色。
在解决分歧时“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
因为一切取决于“我”,“我”正好处在家庭的核心地位,上有老、下有小,“我”的选择、“我”的行为都会影响家庭成员的感情,影响家庭和睦。所以“我”感到中年人的责任重大。
对称的句子
(1)有的浓,有的淡。
(2)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3)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4)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5)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6)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7)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作用:两两对称,整齐和谐,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拓展提升
这句话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文中“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我和母亲,妻子和儿子,两对母子三代人,我和妻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为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和婴孩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生命传承
生命荣枯(生死)
生命意义(责任)
母亲

妻子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