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海原县第一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宁夏海原县第一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0 11:1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原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
第Ⅰ卷(76分)
一、基础选择(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臣以险衅(xìn) 夙遭闵(mín)凶 悯(mǐn)臣孤弱 过蒙拔擢(dí)
B.癸丑(kuǐ) 会稽(kuài) 修禊(xì) 巳日(sì)
C.訇(nōnɡ)然   天姥(lǎo) 剡(shàn)溪  木屐((jī) 
D.崔嵬(wéi) 鱼凫(fú) 飞湍瀑流(tuān) 石栈(zhàn)
2.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不行:不能走路
B.刘夙婴疾病 婴:总是
C.吾妻归宁 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D.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毕:全部
3.成语中某些语素到今天仍保留着古代含义,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与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A.海纳百川——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河川)
B.匪夷所思——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不是)
C.危言危行——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正直,高)
D.扪心自问——扪参历井仰胁息(摸)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体诗分为四、五、七言和杂言,没有平仄限制,也不讲求是否对偶。
B.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时期,此时的诗坛,群星璀璨,出现了李白、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等众多诗人。
C.最能反映盛唐精神、代表盛唐诗歌成就的是李白。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反映着他鲜明的个性。
D.“蜀道难”原本是古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李白之前的古辞,也多咏蜀地山川之险。
5.把下面的四句话填入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唐诗难道不正是表达了中国青少年的梦么?唐诗是早晨,是少年,不是下午茶。____________我们要让我们的民族在长途跋涉、风尘仆仆中有做梦的机会,历尽坎坷风霜满面仍有少年精神,那么,就让我们的下一代多读唐诗吧!
①而早晨是不提问题的,不分析的,不反省的
②是清新的样子,是神采飞扬的
③早晨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④下午茶的精神是反省的,沉思的,分析性的,要不停想问题的
A.④①③②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①④②③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材料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诗代替了古诗,获得了新质,却也失去了很多东西。撮其大概有:张扬了理性思维,减少了直觉思维,偏重于语法,轻忽了词法,强化了模仿,忽视了表现,等等。此种得失的造成,与古汉语转换为现代汉语有直接关系。新诗的出现,固然与古诗有血脉渊源,但主要是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诗。这样,新诗与古诗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断裂。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运用于诗歌写作,有着巨大的诗性差距。
(摘编自苗雨时《新诗向古诗学习什么》,2017年8月27日《扬子晚报》)
材料二:
2017年是中国新诗发展100年,“80”后著名诗人、作家李成恩于2017年7月应邀出访拉美。她重点谈到了百年中国新诗所取得的成就,首先是诗歌的现代意识的觉醒,从人性的角度确立了诗的现代性,她认为诗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通过世界不同国家、地域与民族的生活、诗歌语言与诗歌艺术的探索,世界诗歌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中国当代诗人与拉美诗人有共同之处,都对日常生活较为关注,多写人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体验。
李成恩说,中国现代诗与世界最好的诗歌处于同一个水准,中国现代诗建立了中国的传统,这是一个现代性的传统,从语言的开放到个体的想象,中国新诗历经百年,出现了一批可与世界对话的重量级诗人,并且正在反过来影响其他国家诗人的写作。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现代诗对外的翻译还要快步跟上,外国诗歌在中国的翻译总是快一步,我们庆幸能够很快读到世界上最好的诗歌,但我们最好的作品却要滞后被外国读者读到。这次来拉美,她发现拉美对中国优秀诗人了解得并不多,所以这次来得恰逢其时。
(摘编自《李成恩在拉美谈中国百年新诗》,2017年8月29日“凤凰网”,有改动)
材料三:
2017年8月2日,第四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在北京颁奖,大赛顾问、著名诗人谢冕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谈到了创意写作,也谈到了诗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说,在目前良好的写作状态中,一些诗人的作品看似个人表达,但概念化倾向很严重。
平时,出于研究需要,谢冕阅读过很多诗歌,但能让他眼前一亮的不多。谢冕说,基本都是大体相同、陈陈相因,个性突出的诗人并没有出现,这是当前诗歌创作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都写一条江,可能词句不同、结构不一,但思路都相同,读起来感受差不多”。
什么才是个性独特的诗人?谢冕举了海子的例子:“想想他的诗有多独特?里面有这样的文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那都是他很独特的东西,别人无法模仿、重复。”
谢冕还提到,在目前的诗歌写作中,确实还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过于口语化、缺乏节奏感,等等。他指出,现代诗歌接近口语是自然的,但要有节制,不能无边无界,“像‘今天我去找你,你妈说你不在’,类似的诗歌,我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诗歌要有诗歌的内涵,它是文学皇冠上的珍珠,语言是文学体裁中最讲究的,要精练,过度口语化会使这些内涵丧失殆尽。”谢冕认为,艾青先生把“白话写诗”发挥到了极致,虽然口语化但有节制,“现在很多人都在努力创作,但很少人能做到这么好”。
除了语言不够精致外,谢冕认为,诗歌是音乐的文学,要讲究韵律,“徐志摩诗歌的格律感是很好的,句子长短一致,有的还押韵。没有节奏感,诗歌就会‘不好听’。”谢冕说,“新诗发展到现在,有成就,但上述问题要指出来,我目前就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也是希望新诗能够健康向前发展。”
(摘编自《专访谢冕现代诗歌接近口语不能无边无界》,2017年8月5日中国新闻网)
6.下列对于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诗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虽替代了古诗,但与传统古诗相比,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直觉思维减弱、忽视词法、不重视表现等问题。
B.李成恩认为中国新诗最大的成就在于是各种现代意识的觉醒,而这正是中国诗歌的独特之处,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地方诗歌的不同之处。
C.“80后”著名诗人和作家李成恩在我国新诗发展100年之际,受邀出访拉美,对我国新诗在海外传播、扩大影响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D.类似“今天我去找你,你妈说你不在”这样的诗歌语言,目前在我国的新诗创作中还能找出许多,诗句过于口语化,缺乏节奏感,不可取。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汉语转换为现代汉语使新诗发展成为可能,但在新诗的发展历程中也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因素,最终必会阻碍新诗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B.与新诗诞生之初主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诗不同,我国新诗历经百年,已建立了自己的传统,也出现了一批可与世界对话的重量级诗人。
C.出于对现代诗歌的喜爱,诗人谢冕在平时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阅读了大量的现代诗歌,从而发现了新诗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D.新诗虽然与古诗存在着血脉渊源,但由于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诗歌写作上存在着巨大的诗性差异,导致了新诗与古诗之间的断裂。
8.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当前我国新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小题。(13分)
永远的巴金
王蒙
? 在这个星空之夜,巴金走了。????
? 如果设想一下近百年来最受欢迎和影响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想应该是巴金的《家》。???
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宁愿读《灭亡》和《新生》,因为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哪怕是幻想中的革命,写了牺牲,写了被压迫者的苦难和统治者的罪恶。我也读过巴金写的与译的《春天里的秋天》《秋天里的春天》还有《寒夜》《憩园》等等,我深深感到了巴金的热烈的情思,哪怕这种情是用无望的寒冷色调来表现的。甚至在他晚年以后,他写什么都是那样的充沛、细密、水滴石穿,火灼心肺。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烧,巴金的心永远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
?? 作为一个作家他太老实,太朴实无华,对不起,我要说是太呆气啦。
?? 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顽固派。他看到了太多的不应该不幸的人却遭到了不幸,他充满了感情的郁积。
?? 巴金的作品其实一向直言不讳,拥护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都清晰强烈。一个爱国主义,一个人道主义,是他终身的信仰——这是他在迎接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时候说的。他甚至于讲得有点极端,因为在另一个场合他曾经说自己不是文学家,他拿起笔来只是为了呼唤光明与驱逐黑暗。他喜欢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描写过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有一个英雄叫丹柯,他为了率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树林,他掏出了自己的心脏,作为火炬,照亮了夜路。所以他一辈子说是要把心交给读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一个用心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来写作,来做人的人。所以提起历史教训来他永远是念念于心,他太了解历史的代价了,他不希望看到历史的曲折重演。在他的倡议下,世界一流的现代文学馆终于建成了,这是“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的丰碑,也永远是巴金老人的纪念馆。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他还想纪念与记住一些远为沉重的东西,那样的记忆已经凝固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把记忆和反思镌刻在人们的心底了。
?? “我已经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但是我并不悲观,我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在他年老以后,他一次又一次地这样说。他像老母鸡一样地用自己的翅膀庇护着年轻人。他与女儿李小林主编的《收获》本身就是勤于耕耘、勇于创新、尊重传统、推举新秀的园地。“要多写,要多写一点……”他一次又一次地对我说。在他还能行动的时候,每次我去看望他,他老人家总要边叮嘱边站立着……走出房门相送,而当我紧张劝阻的时候,他与女儿小林都解释说他也需要活动活动。我们握手,他的手常常冰凉,小林说他的习惯是体温维持较低,然而他的心永远火烫。他不怎么笑,有时候想说两句笑话,如说到张洁的一篇荒诞讽刺小说,但是他的神情仍然认真而且苦涩、无奈。他总是那样诚实、谦虚、质朴、无私。他永远踏踏实实地活在中国的土地上。他提倡讲真话提倡了一生,却遭到过诋毁,曰:“真话不等于真理”,倒像是假话更接近真理。现在,这种雄辩的嚼舌已经不怎么行时了,巴金的矗立是真诚的真实的与真挚的文学对于假大空伪文学的胜出。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
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读过了许多巴金写的译的作品,深深地感受到在这些作品中都蕴含着强烈的激情、力量和牺牲精神。?
B.巴金喜欢关于高尔基笔下英雄丹柯的民间故事,表现了巴金愿意为人间呼唤光明、驱逐黑暗的理想愿望。
C.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沉重的建馆历史已经收录在他晚年巨著《随想录》里,并铭刻在人们的心底。
D.巴金老人不苟言笑,即使听到笑话也是表情苦涩无奈,这体现了他的诚实、谦虚、质朴、无私。
10.文中提到了巴金先生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分析概括。(4分)
?
11.文章结尾处说“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得到的启示。(6分)
三、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归有光传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①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
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用古教化为治。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②作吴语,断讫遣去,不具狱。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有所击断③,直行己意。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大仆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卒官。
有光为古文,原本经术,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时王世贞主盟文坛,有光力相抵排,目为妄庸巨子。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为之赞曰:“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自伤。”其推重如此。
有光制举义④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节选自《明史·归有光传》)
【注释】①春官:即六部之一的礼部,礼部在春天主持进士考试。②刺刺:多言的样子。③击断,即争执。④制举义,特指经学研究。
12.对加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 听讼:听取诉讼
B.断讫遣去,不具狱 具狱:抓进监狱
C.有光力相抵排 抵排:分庭抗礼
D.目为妄庸巨子 目为:眼睛看见
13.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B.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C.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D.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归有光九岁就能写文章,不到二十岁通晓了“五经”“三史”等书,嘉靖十九年考取举人后又考了八次都没有中进士,便迁居嘉定安亭江边,边读书边讲学。
B.归有光任长兴知县时,一意按自己的见解处事,大官们大多不喜欢他,后来把他调作顺德通判,专管马政,实际上是贬谪。
C.归有光在特种经学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卓然成为经学大师,世人将“归、胡”并称
D.王世贞为文坛盟主,尽管归有光曾公开攻击他,把他看作徒有虚名的人。可世贞还是推崇归有光,称赞他:“千年才出了你这样的人才,来继承韩愈、欧阳修的古文传统……”
1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
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大仆丞。(4分)
——————————————————————————————————————
(2)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4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完成16-17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6.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17.这首诗首联写了哪些景物?其作用是什么?(6分)
18.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行路难》诗中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接表现诗人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蜀道难》中描绘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共74分)
四、语言文字应用(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共9分)
相比早已________的高铁,作为我国铁路另一高科技发展方向的重载铁路却一直________。近日,由国家能源集团主办的首届重载铁路新技术新装备展览会在河北沧州举行,本次展览会围绕以“科技前行智慧重载”为主题,对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进行了全面表现。
进入展厅,中央的大尺寸沙盘首先映入眼帘,直观清晰地展现了国家能源集团铁路集疏运系统的地理分布。展厅中最________的是由三节车厢组成的机车模型,它就是“神华号”十二轴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传统的机械开关地面过分相设备存在开关寿命低、故障率高、智能化程度低等缺陷,为此,神朔铁路分公司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该装置能实现列车无感知过分相,对重载铁路的运能提升、降低设备故障率和司机操作强度、提高车—网匹配性具有重要意义,开启了铁路牵引供电技术新纪元,值得________。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家喻户晓?? 无人问津?? 有目共睹?? 万古流芳
B.脍炙人口?? 鲜为人知?? 有目共睹?? 大书特书
C.家喻户晓?? 鲜为人知?? 引人注目?? 大书特书
D.脍炙人口?? 无人问津?? 引人注目?? 万古流芳
20.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次展览会围绕以“科技前行 智慧重载”为主题,全面展示了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
B.本次展览会以“科技前行 智慧重载”为主题,全面表现了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
C.本次展览会围绕以“科技前行 智慧重载”为主题,对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进行了全面表现。
D.本次展览会以“科技前行 智慧重载”为主题,对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进行了全面展示。
2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次展览会的一道亮丽风景便是展览中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
B.展览中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也是本次展览会的一道亮丽风景
C.本次展览会的一道亮丽风景是展览中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
D.展览中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则是本次展览会的一道亮丽风景
22.从下列课文篇目中挑选出你最喜欢的一篇推荐给朋友阅读,请从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两个方面撰写推荐理由。(不少于50字)(5分)
《项脊轩志》《陈情表》《兰亭集序》《蜀道难》《登高》
推荐篇目:
推荐理由: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2020年,我们国家经历“新冠病毒”疫情,中美贸易战、芯片战;你经历居家学习、中考,迎来高中生活……此刻,回望过去,你会赋予2020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
请以“2020的色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第一卷(70分)
一、基础选择(30分,每小题3分)
1.D
2.B
3.C 
4.B  
5.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6、B 解析:“最大成就”表述错误,且文中李成恩是说“共同的精神追求”,并不是说“中国诗歌的独特之处”。
7、B 解析:A.“最终必会阻碍新诗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说法过于绝对。C.“出于对现代诗歌的喜爱,诗人谢冕在平时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阅读了大量的现代诗歌”说法错误,材料说的是“平时,出于研究需要,谢冕阅读过很多诗歌”。D.“导致了新诗与古诗之间的断裂”说法不正确,材料一中说的是“一定程度的断裂”;原因表述不全,材料一种还提及一种原因,即新诗“主要是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诗”。
8、 ①中国新诗对外翻译、传递速度慢,优秀诗人及作品被国外了解得少。
②诗歌创作概念化倾向严重,缺乏个性独特的诗人。
③诗歌内涵不够丰富,语言太过口语化,表达无节制,不够精炼。
④诗歌语言没有节奏感,缺少诗歌文学应有的韵律美。(答出3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小题。(14分)
9.解析:选B A项,文中只说《灭亡》和《新生》中蕴含了牺牲精神。C项,“沉重的建馆历史已经收录在他晚年巨著《随想录》里”于文无据。D项,前后没有必然联系。
10.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品质的能力。作答本题,要找到有关巴金的言行的句子,然后分析概括即可。
参考答案:①情感热烈、热爱青春。巴金的作品书写青春,充满感情的郁积。②爱憎分明、直言不讳。爱国和人道是他终身的信仰。③热爱祖国、忧国忧民。晚年巨著《随想录》表现历史反思。④诚实、质朴、谦虚、无私。保护青年,将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⑤坚持真理、敢讲真话。一辈子提倡讲真话,甚至受到过诋毁。(意对即可)
11.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第一问这句话中的“他”是指巴金,“汗流浃背”指的是愧疚和自责,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这句话就容易理解了。第二问谈启示,要扣住巴金的品质及自己从中受到启发而努力学习、实践的方面去答,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1)理解:这句话饱含着作者对巴金的崇敬和对自己的鞭策。作为后来人,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有时会懈怠轻狂,但与巴金先生的伟大人格和卓越成就相对比,就会为自己的轻狂表现感到愧疚和自责。
(2)启示:面对着巴金对文学和社会的真挚态度,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反思自己,将对国家的担忧,对人民的热爱,用真诚质朴的语言表达出来。(言之有理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12.C(A.应为“审理案件”。B.犯以今义释古义的错误,“狱”不是“监狱”,“具狱”应是定案,形成案
卷。参看《曹刿论战》的“小大之狱”句。D.应为“视作”。)
13.C
14.D(“攻击他”“徒有虚名”等词与文章的内容不符,“推崇归有光”也是后来的事。这里不是在称
赞王世贞的人品,而是借他来个反衬归有光的才华。)
15.(1)①大学士高拱、赵贞吉平素了解有光有才,推荐他为南京大仆丞。
(2)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家中的书摆满了书架,我仰头高声吟诵诗歌,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

【参考译文】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今属江苏)人。九岁就能写文
章,不到二十岁,“五经”、“三史”等书全已通晓,拜同乡魏校作老师。嘉靖十九年(1540)考取举
人,以后考了八次进士都没有中。迁居嘉定安亭江边,读书讲学。学生常达几百人,都称他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1565),归有光才考取进士,授官长兴(今浙江湖州)知县。他用古代的一套政教理论和做法来进行治理。每次审理案件,把妇女儿童领到案前,他满口江苏口音,断完案,把罪犯遣归,不写判决书。上级的命令不切实际,就束之高阁,不去执行。与上司有所争执,就径自照自己的意思办。大官们大多不喜欢他,就调他去作顺德(今属广东)通判,专管马政。隆庆四年(1570),大学士高拱、赵贞吉平素与有光交好,引荐他作南京太仆丞,掌管内阁
制敕房,编撰《世宗实录》,死在任上。归有光作古文,以经术为本,喜欢太史公的《史记》,参透
其中的神理。当时王世贞为文坛盟主,有光尽力和他分庭抗礼,把他看作狂亡而平庸的大人物。
世贞心里很不痛快,但以后也对有光佩服得五体投地,给他写赞语说:“千年才出了你这样的人
才,来继承韩愈、欧阳修的古文传统,我哪里是走的另一条路,只是自伤长久以来没有什么成就
啊!”他就是这样推崇归有光。归有光在特种经学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卓然成为经学大师,后来的德清县胡友信和他齐名,世人并称他们为“归、胡”。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6.C
17.风、天、猿、渚、沙、鸟。写出了登高见闻,渲染烘托出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后文抒登高所感、写内心之愁做铺垫。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8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行路难》诗中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念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接表现诗人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诗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蜀道难》中描绘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卷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9.C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炙:烤熟的肉)。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有目共睹:人人都能看见,形容极其明显;引人注目:引起人注意。万古流芳:好名声永远流传;大书特书: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20.D A项,“围绕以‘科技前行?智慧重载’为主题”句式杂糅;B项,“表现”和“成果”搭配不当;C项,兼具AB项的错误。
21.B 从陈述对象的角度看,重点强调“新装备”,后面又有“传统的机械开关地面过分相设备”,所以“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应作主语,前面说了“机车模型”,后面再说“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要用“也”连接。
课文篇目中挑选出你最喜欢的一篇推荐给朋友阅读,请从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两个方面撰写推荐理由。(不少于50字)(5分)
《项脊轩志》《陈情表》《兰亭集序》《蜀道难》《登高》
推荐篇目:
推荐理由: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2020年,我们国家经历“新冠病毒”疫情,中美贸易战、芯片战;你经历居家学习、中考,迎来高中生活;附中经历70年校庆……此刻,回望过去,你会赋予2020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
请以“2020的色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答案】2020的色彩
2020年的色彩,如一团燃烧的火焰,时刻温暖我们的心。
你,逆行的背影,牵动着多少颗心。伸出你那温暖的手,托起无数的生命。一纸请战书,满满的红手印,生死线上方显你的深情……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像是蓄谋已久的战争,对我们发起了猝不及防的闪电战!当大家还沉浸在迎接春节的喜悦中时,它已经开始大张声势地恐吓着每一个人!一夜之间,各大新闻媒体满屏的都是疫情进展的情况,周围的人们不断地寻找着抵抗疫情的各种办法。药店人满为患,口罩、酒精成了一价难求的精贵物;商场、马路人可罗雀,人人戴着大口罩,用戒备的眼神互相扫视着对方,冠状病毒给大家的生活蒙上厚厚的阴影。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医务人员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他们成了逆向而行的孤胆英雄。在生死时速的生命通道上,毅然担起了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社会重任。84岁的钟南山院士,本该退休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却在国家最需要他的时候,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再次“挂帅出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看着他疲惫的身影,心中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夜以继日,不眠不休,他们拼尽全力,与病毒较量,为生命站岗。他们逆行的背影,是庚子年最美的风景!
寒风瑟瑟,路上人烟稀少,只剩下星星点点的“小红人”,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个逆风骑行的背影。他们默默无闻,只为给不能出门的人,送去一份温暖!
还有一群背影,我看不到他们真实的面目,只知道他们是新闻报道的书写者,他们是图片影像的记录者。他们为民生福祉急急奔走,为城市建设悉心戮力,为国家发展鼓劲呐喊。重大疫情面前,总会有他们的背影,他们不是不惧危险,只为传播最真实的声音!
还有许多背影,警察、城管、清洁工、出租车司机……不同的职业,共同守护着这座城,属于我们的城!不同的身份,共同温暖着城里的人,有情有义有担当的中国人!
2020年的色彩是五彩斑斓的,既有红色的激情,也有白色的友谊;既有绿色的求知,也有蓝色的梦想。爱生命中充满活力的色彩,它带给我美好的生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命题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①确定文章体裁;②划定取材范围;③掌握写作重点。
【审题】材料主要讲“色彩”及“2020年”发生的一些事情。用“回望过去,你会赋予2020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引发思考。“色彩”要和2020年这个特定的时间切合,是经历“新冠病毒”疫情的团结;是经历中美贸易战、芯片战的反思;是经历居家学习、中考的收获;是附中经历70年校庆的斑斓……与“新中国”我们所生活的现实紧密相联。可以是红,是鲜血凝成的壮丽;可以是绿,是奋斗谱写的希望;可以是黄,是中华民族的本色;可以是蓝,是美好生活的展望。总之,给色彩的定位是关键。
参考立意:(1)“新冠病毒”疫情,见证最美“逆行者”赤城的爱国之心;2020,我们彰显生命的色彩;身处2020年的我们,可以创造更多的辉煌等。
【素材】1. 历史长河悠悠千载,总是让人震撼,但每一个历史故事,都由一个个渺小的人组成。我们既是段历史的见证者,也是这段历史的参与者。这个不平凡的2020年,数场灾难,数个变故,让我们警醒。
2.作为一个见证着历史的普通人,了解历史也许并不能预测未来,但一定可以带来对历史的反思。灾难降临,自然又给人类上了一课。敬畏自然,敬畏历史这个魔幻的2020年,值得永久铭记。
3.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1月27日,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来到武汉,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患者和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4.中国红——典雅而又显得亲民。我用中国红做2020的背景,一是几千年来恰逢喜事是它,二来近代中国崛起见证是它,三论现代永恒不变还当属它。但单单红色做背景,未免显得单调,我在背景上加一抹白,白的干净,白的清澈,将白色的透明度降到百分之一,再用黑色字体,在白色的文本框里写上:2020新技术,2020新科技,2020新突破!
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开头可以结合“新冠病毒”疫情分析,引出“2020年的色彩是五彩斑斓的”。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如疫情期间出现的无数志愿者,他们的红色马甲,温暖着我们的心;白衣天使的白色防护服,代表着纯净、奉献与崇高;无数身着黄色、蓝色外套的快递员,他们的奉献与敬业,感动着我们等。最后可以总结2020年,或抒发感悟等。
【点睛】命题作文需要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展开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巧妙构思,化抽象为具体。“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