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不包括( )
A.骨 B.关节 C.骨骼肌 D.神经
2.动物通过直接或间接吃植物获得有机物,又通过呼吸作用和被分解者分解,把有机物变为无机物供给植物利用,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项作用( )
A.维持生态平衡 B.帮助植物传粉
C.制造有机物 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C.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D.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
4.生物防治有利于环境保护,下列不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A.利用啄木鸟捕食森林害虫 B.利用七星瓢虫消灭棉田里的蚜虫
C.利用杀虫剂杀死农田中的害虫 D.利用苏云金杆菌杀死玉米螟
5.下列哪一种不属于仿生( )
A.萤火虫与冷光 B.太阳与白炽灯
C.乌龟的背甲与薄壳建筑 D.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
6.20多年前,“三北”防护林建设区的光肩星天牛泛滥成灾,杨树受到了极大的危害,为此科学家引进了以天牛幼虫为食的大斑啄木鸟,使杨树焕发了生机。这种做法称为( )
A.生物防治 B.生态平衡 C.生物入侵 D.以菌治虫
7.某农民发现果园里有许多昆虫,于是喷洒农药杀虫。昆虫虽然被杀死了,但农民却发现这一季果实的产量却是历年来最差的。其中的原因是昆虫被杀死后( )
A.影响了果树的传粉过程 B.影响了果树的光合作用
C.影响了果树的受精作用 D.影响了果树的呼吸作用
8.下列哪种防治害虫的方式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 )
A.以菌治虫 B.以鸟治虫 C.以药治虫 D.以虫治虫
9.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A.狮吃羚羊 B.周氏啮小蜂将卵产在美国白蛾的幼虫体内
C.引入青蛙消灭蝗虫 D.七星瓢虫吃蚜虫
10.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在维持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
B.动物能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C.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散播种子
D.用于观赏
11.下列哪一项不是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A.动物能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B.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C.动物的活动能影响植物的繁衍生息
D.对人类有害的动物如苍蝇、蚊子等在生物圈中没有作用
12.舞蹈演员优美的舞姿出于一系列的动作,他们举手、投足等每一个动作的完成,需要参与运动的骨骼肌有( )
A.一块 B.两块 C.至少两块 D.两块肌肉和一块骨
13.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B.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互相配合活动的
C.②内的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D.③和⑤共同围成②
14.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 )
A.其所生活的环境决定的 B.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C.经常性的活动决定的 D.双亲活动的影响决定的
15.下列可以反映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例子有( )
A.有的动物对农业有益,有的动物危害农业
B.提供工业原料
C.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品,如虾、蟹、海蜇等
D.以上都正确
16.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获得的有机物,其中有一部分在它们体内被分解成无机物,这些 无机物又可以被植物利用,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项作用(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17.已知肩关节由肱骨、肩胛骨和锁骨构成,则它的关节面是(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18.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人为捕杀某种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D.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9.环保专家和生物学家提倡保护麻雀,因为它可以( )
A.维持农田生态平衡 B.分解有机物
C.给农作物传粉 D.可以食用
20.下列有关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防止感染血吸虫,应尽量避免接触有钉螺的水域
B.果蝇主要以腐烂的水果为食,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材料
C.蚯蚓身体富含蛋白质,营养价值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D.穿山甲是名贵的中药材原料,可适量捕捉野生穿山甲生产中药材
21.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鹦鹉学舌 B.飞蛾扑火
C.作茧自缚 D.蜻蜓点水
22.狮子以草原上的弱小动物为食( )
A.狮子对自然界无任何作用
B.为了保护小动物,应该捕杀狮子
C.不利于维持草原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
D.其体内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于太阳
23.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猛禽与鼠类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
C.猛禽捕食鼠类完成了物质循环 D.猛禽数量的减少可能会引发鼠害
二、连线题
24.请将下列生物技术与其具体应用用直线连接起来
三、综合题
25.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
蚂蚁也会“种庄稼”
切叶蚁是蚂蚁中最能干的“农夫”,具有种植技术,这是切叶蚁最伟大的天赋。它切割新鲜植物叶片用于种植食物--真菌。在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如有幸则能目睹它们蔚为壮观的种植军团,宽约2毫米的工蚁们在背负着新月形的叶片疾驰,每分钟能行走180米,相当于一个人背着220公斤的东西,以每分钟12公里的速度飞奔,宛如绿色的小河在流淌。
切叶蚁群体内的社会分工比其他种类的蚂蚁更为复杂。一个成熟的切叶蚁群体有超过100万只蚂蚁,可将一整棵树的叶子一夜之间洗劫一空。它们的巢穴是由它们种植的真菌建造而成,像一个庞大的地下宫殿。在这个巨大的巢穴里,蚂蚁有自己的“农场”。在这些新月般的叶片被大批量运回巢穴后,又有更小的工蚁将其运输到“农场”。
在那里,叶片被更小的蚂蚁切成小块,直至被咀嚼为菌床。白色的真菌附着在绿色的叶子碎片上,菌丝像云雾一样弥漫开来。辛勤的“农夫们”随时将这些菌丝加以修剪,以防止菌丝过度繁殖,因为这会消耗大量的氧气,使幼蚁窒息而死,甚至造成整个群体的毁灭。从切割叶子到运输、咀嚼、培植、施肥、除草、抗菌、收采、垃圾清理,切叶蚁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切叶蚁种植的真菌含有大量壳多糖,这些壳多糖可以被切叶蚁唇腺产生的壳多糖酶所降解,真菌不断加强壳多糖的合成能力为切叶蚁提供更充足的营养来源。而切叶蚁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加强壳多糖的降解能力,以更有效的获取营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切叶蚁身体分为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三对足,属于节肢动物门的____纲。切叶蚁和其种植的真菌,细胞中都没有____,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切叶蚁种植的真菌含有的____,为切叶蚁提供营养来源。切叶蚁培育的真菌菌丝深入到由____构成的“菌床”中,吸收其中的____,通过____作用为菌丝的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切叶蚁、真菌和叶子三者之间,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真菌的大量繁殖和生长会过渡消耗穴内的____,所以切叶蚁需要经常对菌丝加工修剪。
26.生物多样性是珍贵的自然遗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1)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 __________ 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动物 ,它用__________ 呼吸 。
(2)2014年8月,宜昌至上海江段未发现野生中华鲟幼鱼踪迹,这令科研人员的心情沉重。如不及时加强保护,野生中华鲟甚至是很多动物将面临灭绝危险。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水电工程、航运、捕捞、污染等人为因素,被指共同造成了自然界的危机。那么,在生物圈中,动物具有哪些重要作用呢?_____
(3)鸟的翼和蜻蜓的翅,就适于飞行而言,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______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至关重要的两个特点是什么?______
27.请写出图中动植物的名称及与植物的关系。
(1)A________,在采蜜时,帮助植物________;
(2)B________,在采蜜时,帮助植物________;
(3)C________,帮助植物____________;
(4)D________,在啃食植物__________;
(5)E________,在吸吮植物的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D 3.D 4.C 5.B 6.A 7.A 8.C 9.A 10.D 11.D 12.C 13.D 14.B 15.D 16.B 17.C 18.C 19.A 20.D 21.A 22.D 23.C
24.
25. 昆虫 叶绿体 壳多糖 叶子 营养(有机物) 呼吸 叶子 真菌 切叶蚁 氧气
26.鱼 鳃 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有扇面形结构,有轻薄表面积大的特点,有发达的肌肉 一是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27.蜜蜂 传粉 鸟类 传粉 松鼠 传播种子 飞蝗 叶片 蚜虫 汁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