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印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文艺全能状元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眉山人,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散文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豪放词创始人
书法
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
,苏、黄(庭坚)、米(芾)、蔡(襄)
绘画
“朱竹”别具一格
文学理论
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艺观
旷
世
奇
才
课文朗诵
念奴娇
苏轼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铁板铜琶读诗词
念奴娇
苏轼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以“读”贯之,以“情”串之
诗作·品诗味·植诗心
思哪些古人?
忆哪些古事?
抒什么情怀?
小组探究品诗味
(1~2组)
上阕写了哪些景象?作者登临古地,所见何景?
(3~4组)
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哪个字最传神?可
以替换吗?为什么?
(5~6组)
下阙所写何事?所思何人?作者为什么写他?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
(7~8组)
?
如何理解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作者情感如何?他真的消极吗?把酒祭月的行为背后,流露出苏轼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含英咀华析词语
1.临古地
分析鉴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淘:
显示出气势
康德的美学观
时间:
大浪淘尽
背景:
波澜壮阔
人物:
众多、风流
含英咀华析词语
1.临古地
提问: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赤壁图景?文中用了哪些传神的词语?请简要分
字词
乱
穿
惊
拍
卷
雪
特点
险怪
高峭
汹涌
水石相击
狂澜奔腾
水色纯白
角度
形
声
形
色
修辞
夸张
比拟
比喻
基调
豪
迈
奔
放
赤壁壮美如画
三国英雄
含英咀华析词语
思古人
分析鉴赏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故垒(lěi)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初嫁”pk“出嫁”,“新婚燕尔”“风流”
一边是美人在怀,
一边是运筹帷幄;
一边是新婚燕尔,
一边是大胜曹军;
意气风发,春风得意。
初:刚刚
赤壁之战中周瑜34岁;而他与小乔结婚时年仅24岁
文学韵味
年轻貌美的小乔来衬托周瑜的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
含英咀华析词语
忆古事
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
小乔初嫁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
笑
间
樯橹灰飞烟灭
年青得意
人才出众
风流潇洒
自信乐观
从容破敌
延伸拓展探深意
苏轼为什么写周瑜?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
惠州
儋州
常州
45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59岁被贬惠州
62岁被贬儋州
66岁卒于常州
延伸拓展探深意
在妙笔巧对中浅吟低唱
周瑜
年龄:34
生活:幸福美满
外表:英俊儒雅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
对比当中
苏轼
年龄:47
生活:屡遭不幸
外表:早生华发
职位:团练副使
际遇:功业未就
哀叹自我
仰慕
英雄
怀古
伤己
延伸拓展探深意
如何理解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作者情感如何?他真的消极吗?把酒祭月的行为背后,流露出苏轼什么度样的人生态?
作者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从感叹自己转为自我劝解。人生几何,何必太计较得失,不如放眼大江,举杯赏月!流露出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特别豁达,“人生如梦”,随江东去,何必执着,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情感变化:
激昂慷慨——惆怅失意——趋于平静
落差极大,壮志未酬,心境苍凉,难免消极。
延伸拓展探深意
黄州贬谪时期的苏轼(1079——1084)
时间
词文作品
诗句
思想感情
元丰3年
《菩萨蛮》
元丰3年
《西江月》
元丰5年
《念奴娇》
元丰5年
《定风波》
元丰5年
《赤壁赋》(前)
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蓑烟雨任平生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人生空幻 壮志难酬
幽独凄清 失意自伤
时运不济 超脱旷达
不畏坎坷 笑看风雨
热爱生活、旷达乐观
抒己志
一曲大江去,叹英雄华发
印象宋词:
怀古——赤壁那抹红
善处穷通,寄慨无端,蕴灵视角,生命旨趣
济世情怀
淑世情性
旷世情结
妙比巧对悟诗情
1.求同存异
体裁相同,情怀不同
不同点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抒情方式
多直抒胸臆
多与用典结合
语言风格
开阔明朗,旷达乐观
含蓄蕴藉,激愤浓郁
抒情
感伤自己、豪迈、豪放(紧扣个人际遇)
借英雄来斥责统治者,忧国忧民,深沉悲愤的豪放(紧扣政治现实)
妙比巧对悟诗情
2、和而不同
古迹相同,观点不同
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
相同点
赤壁之战
地理位置:湖北省赤壁市历史事件:火烧赤壁历史人物:周瑜、曹操、诸葛亮战役结果:孙刘联手,以少胜多,奠定三足鼎立局面
不同点
意境
沉重、深沉
壮阔、惊心动魄
人物
认为周瑜出于侥幸,若非东风之便则国破家亡
塑造周瑜潇洒倜傥的英雄人物形象
感情
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隐含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
引发对英雄的业绩的仰慕,抒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情,同时,不失旷达洒脱之态
妙比巧对悟诗情
3、异曲同工:时代相同,风格不同
当《念奴娇
赤壁怀古》撞上《雨霖铃》当婉约遇见豪放
念奴娇
赤壁怀古
雨霖铃
意象
人事
情感
壮美
豪迈
悲愤
壮志难酬之恨
指挥若定谈笑却敌
凄美
缠绵
凄凉
清秋离别之恨
执手相看无语凝噎
寒蝉烟波杨柳残月
大江乱石
惊涛峭壁
讲练结合提能力
1.课内练习(
超乎象外,得其环中)由已知到未知(文本)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两项是()
A上阕写赤壁之景,描绘了一幅奇 雄伟的场面,谱写了赤壁之战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们的雄姿
B“江山如画……”起过渡作用,全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结构清晰,使人一目了然
C本诗是作者在“乌台诗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写,抒发了作者被贬的苦闷与无奈之情
D苏男工的词风大多为豪放派,体现了阳刚之美
E本诗最后一句“人生如梦……”抒发的是作者乐观豁达之情
讲练结合提能力
2017年全国【新课标I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11分)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旷达豪放汇笔端
1.东坡印象颁奖词
给东坡写段100字以内的颁奖词
他从西蜀走来,
震撼整个大宋文坛。
人生如梦是他洒脱的诠释,还酹江月是他豪情的讴歌,多次遭贬,生之劫难,浩然来,旷达去,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诗、词、文、书、画,更是面对逆境的从容乐观
旷达豪放汇笔端
2.深品其味植诗心
六种“念奴娇”阅尽千古风流
1.《念奴娇·昆仑》毛泽东
2.《念奴娇·春情》李清照
3.《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辛弃疾
4.《念奴娇·断虹霁雨》黄庭坚
5.《念奴娇·天南地北》施耐庵
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念奴娇.父爱咏怀(爱的汇聚)
念奴娇?父爱咏怀
铮铮铁骨,七尺汉,不惧世事多艰。顶天立地,双肩扛,哪怕步履蹒跚。千斤蛮力,百爻风凡,回转路无烟。风霜雨雪,我自岿然凌巅。
青丝终有白发,鱼尾看过往,问地问天。几十年,脊梁挺立不弯。儿女有成,露宿风餐过,不再语堪。纵有前言,怎感父爱如山?
旷达豪放汇笔端
3.我手写心,课后巩固课内外结合(课后作业)
1.写一篇怀古文字,古人古事(诗歌,散文)叙述,议论,抒情。
2.将怀古文字分享到朋友圈
壮哉!辛弃疾
“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气力过人,勇武行之,智能断事,乃可以为雄。”“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
——刘劭《人物志·英雄篇》
印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