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1.1-1.3)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1.1-1.3)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19 15:32:4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1.1-1.3)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
1.在番茄上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即为番茄电池,将铜片、锌片与电压表相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锌电极是番茄电池的正极
B.番茄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番茄电池形成通路后,电子将从铜极流出
D.将电压表直接接在该番茄电池上,会损坏电压表
【解答】解:A、根据图示可知,电压表正向偏转,与电压表正接线柱相连的为铜片,因此铜电极为正极,故A错误;21cnjy.com
B、番茄电池工作时,将消耗化学能,产生电能,所以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故B正确;
C、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流从铜沿导线流向锌,电子从锌流向铜,故C错误;
D、选择合适的量程,可以用电压表直接测量番茄电池电压,故D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的物质用途中,主要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A.活性炭吸附有害气体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氧气用于气割
D.一氧化碳作燃料
【解答】解:A、活性炭吸附有害气
(?http:?/??/?www.21cnjy.com?)体是利用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将有害气体吸附在疏松多孔的结构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A正确;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与酸发生反应,降低土壤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
C、氧气用于气割是利用氧气的支持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物质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氧气用于气割属于化学性质,故C错;2·1·c·n·j·y
D、一氧化碳作燃料是利用一氧化碳能够燃烧放热,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
故选:A。
3.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D.颜色改变了
【解答】解:A、发出耀眼的白光不能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例如灯泡发光,但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发出热量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灯泡照明也放出热量,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是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故C正确;
D、颜色改变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例如氧气变为液态氧,由无色变为淡蓝色,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4.下列各说法中的“一定”,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由固体变为气体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中一定不生成新物质
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放热、发光现象
【解答】解: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水蒸发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2-1-c-n-j-y
B、由固体变为气体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干冰升华,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21
cnjy
com
C、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所以物理变化中一定不生成新物质,故C正确;
D、化学变化中不一定有放热、发光现象,例如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属于吸热反应,没有发光现象,故D错。
故选:C。
5.如图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A.豆腐发酵制臭豆腐
B.黄豆酿酱油
C.酿酒
D.水果榨果汁
【解答】解:A、豆腐发酵制臭豆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黄豆酿酱油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果榨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6.下列物质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硫酸
D.酒精溶液
【解答】解:A、氯化钠的溶液呈中性,所以不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
B、氢氧化钠的溶液呈碱性,不能使石蕊变红,能使石蕊变蓝;
C、稀硫酸的溶液呈酸性,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D、酒精溶液呈中性,所以不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
故选:C。
7.小柯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
(?http:?/??/?www.21cnjy.com?)一种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下列也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黄绿色的物质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http:?/??/?www.21cnjy.com?)
A.橘子汁
B.牙膏水
C.食盐水
D.酱油
【解答】解:依据题干叙述可
(?http:?/??/?www.21cnjy.com?)知紫色高丽菜汁遇酸性溶液(醋酸是酸性溶液)变红,遇到碱性溶液会变成黄绿色,所以要想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黄绿色的物质应该显碱性,因为pH>7的溶液显碱性、pH<7呈酸性、pH=7呈中性,据选项物质的pH图表可知:牙膏水pH>7,橘子汁、酱油pH<7显酸性,食盐水pH=7呈中性。
故选:B。
8.义乌特产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酿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
C.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制作蜜枣时晒干水分
【解答】解: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酿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制作蜜枣时晒干水分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9.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稀硫酸能用来除锈
C.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得白色沉淀
D.浓硫酸倒入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正确;
B、稀硫酸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可用来除锈,正确;
C、硫酸可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二者混合会得到白色沉淀,正确;
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会使溶液温度升高,故错误;
故选:D。
10.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下面对“新物质”和“旧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21·世纪
教育网
A.“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
B.“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他物质
C.“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解答】解:A、“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错误,因为物质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出现,故选项错误;【出处:21教育名师】
B、“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他物质错误,会再变成其他物质,故选项错误;
C、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故选项正确;
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错误,颜色、状态可以相同;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1.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
【解答】解:A、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而不是都能与指示剂作用,故选项错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而不是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故选项错误。21
cnjy
com
C、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故选项正确。
D、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而不是都含有氢元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2.芋艿(俗称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
(?http:?/??/?www.21cnjy.com?)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  )
A.食醋
B.料酒
C.肥皂水
D.食盐水
【解答】解:A、食醋中含有醋酸,能和皂角反应,因此食醋止痒效果最好;
B、料酒中的物质不能和皂角反应,因此料酒止痒效果不好;
C、肥皂水显碱性,不能和皂角反应,因此肥皂水止痒效果不好;
D、食盐水不能和皂角反应,因此食盐水止痒效果不好。
故选:A。
13.如图是四种常见饮料的pH,其中呈碱性的饮料是(  )
(?http:?/??/?www.21cnjy.com?)
A.可乐
B.橙汁
C.牛奶
D.苏打水
【解答】解:A、可乐的pH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橙汁的pH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牛奶的pH接近7,显中性,故选项错误。
D、苏打水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4.为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小强同学设
(?http:?/??/?www.21cnjy.com?)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每组的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放稀盐酸和稀硫酸;向同组的两支试管各滴加同种试剂。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http:?/??/?www.21cnjy.com?)
B.
C.
D.
【解答】解:区别两种酸,需要借助差异,而不是共性,所以要从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上入手。
A、盐酸硫酸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都没有反应现象,没法鉴别,故A错误,
B、盐酸、硫酸都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没法鉴别,故B错误,
C、石蕊遇酸变红色,盐酸、硫酸都是酸,不能鉴别,故C错误,
D、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盐酸与氯化钡不反应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15.下列物质投入盐酸溶液中,没有CuCl2生成的是(  )
A.Cu
B.CuO
C.Cu(OH)2
D.CuCO3
【解答】解:
依据反应的规律可知,盐酸能与氧化铜、氢氧化铜以及碳酸铜反应生成氯化铜,与单质的铜不会反应,更生成不了氯化铜。
故选:A。
16.某同学测定某溶液的pH时,先将pH试
(?http:?/??/?www.21cnjy.com?)纸用蒸馏水润湿,再将待测液滴在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到溶液的pH,则该学生测得的pH(比溶液实际pH)(  )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D.无法判断
【解答】解: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
(?http:?/??/?www.21cnjy.com?)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
若某溶液显酸性,则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的酸性变弱,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若某溶液显碱性,则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的碱性变弱,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若某溶液显中性,则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仍呈中性,测得的pH结果不变。
由于不知某溶液的酸碱性,故无法确定。
故选:D。
17.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它与水的反应式为:Cl2+H2O=HCl+HClO,可用来鉴别自来水与蒸馏水的是(  )
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解答】解:欲鉴别自来水还是蒸馏水只要
(?http:?/??/?www.21cnjy.com?)证明水中是否含有盐酸即可,其中酚酞遇盐酸不会变色且氯化钡不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但无现象,只有硝酸银遇到盐酸时会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所以用硝酸银鉴别自来水与蒸馏水时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自来水,没有现象的是蒸馏水;
故选:D。
18.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在同一溶液里大量共存的是(  )
A.Na2SO4
Ba(OH)2
HCl
B.CuSO4
H2SO4
Ca(OH)2
C.FeCl3
NaOH
Ca(OH)2
D.K2SO4
NaOH
NaCl.
【解答】解:A、氢氧化钡能够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产生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硫酸和氢氧化钙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钙和水、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氯化铁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三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9.打开浓盐酸试剂瓶,
(?http:?/??/?www.21cnjy.com?)发现瓶口有“白雾”出现。已知盐酸中含有水分子(H2O)、氢离子(H+)和氯离子(Cl﹣)。下列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答】解:浓盐酸瓶口的白雾是由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结合而成的盐酸小液滴。
①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所以涂有紫色石蕊的表面皿接触到“白雾”会变红,能证明“白雾”呈酸性,从而可说明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②涂有硝酸银溶液的表面皿遇白雾会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可说明白雾中含有氯离子,不能证明氢离子的存在;
③pH试纸可测量白雾的pH,从而可判断白雾(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的盐酸小液滴)呈酸性,能证明氢离子的存在;
④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涂有氢
(?http:?/??/?www.21cnjy.com?)氧化钠和酚酞的表面皿是红色的,盐酸的小液滴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溶液碱性消失红色褪去,从而可证明“白雾”呈酸性,含有氢离子;
观察选项可得答案。
故选:D。
20.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发现
(?http:?/??/?www.21cnjy.com?)人体心肺血管中存在微量的硫化氢(H2S),它对调节心血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称为氢硫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硫化氢由2个元素组成
B.每个硫化氢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氢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解答】解:A、硫化氢的化学式为H2S,它是由氢、硫两种元素组成的,不能说2个元素,所以错误。
B、硫化氢的化学式为H2S,每个硫化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硫化氢分子中不含有氢分子,所以错误;www.21-cn-jy.com
C、由于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硫化氢中氢显+1价,因此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正确。
D、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所以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25分)
21.酸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老幼皆宜的饮料,已成为大众化的食品.
(1)酸奶是由新鲜牛奶经乳酸发酵制得,此过程属于 
 
变化;
(2)酸奶显酸性,则酸奶的PH 
 
7;
(3)过量饮用酸奶易导致胃酸过多,可采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解答】解:(1)酸奶是由新鲜牛奶经乳酸发酵制得的新物质,此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故填:化学.
(2)酸奶显酸性,则酸奶的PH<7.
故填:<.
(3)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故填:NaHCO3+HCl═NaCl+H2O+CO2↑.
22.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红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
(1)图中A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
(2)盐酸的性质③决定了盐酸可用于清除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验证性质⑤,可选用的物质是 
 (填一种即可);
(4)镁和锌可以用来验证盐酸的性质②,小红要探究镁和锌与盐酸反应的快慢,需要控制不变(相同)的量是 
 (填序号);
A.两种金属的形状
B.盐酸的质量分数
C.反应容器的大小
D.温度。
(?http:?/??/?www.21cnjy.com?)
【解答】解:(1)盐酸除了能与酸碱指示剂、金属氧化物、金属、盐反应外,还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故A的类别是碱。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3)酸与盐的反应一定要符合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选择的盐与盐酸反应时应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该盐可以是硝酸银、碳酸钙、碳酸氢钠等。
(4)控制变量法要创设相
(?http:?/??/?www.21cnjy.com?)同的外部条件,探究镁和锌与盐酸反应的快慢,需要控制不变的条件就是对反应速度可能有影响的因素,分析可知四个因素中只有容器的大小对反应速度无影响。
故答案为:(1)碱;(2)Fe2O3+6HCl═2FeCl3+3H2O;(3)硝酸银等;(4)ABD。
23.浓硫酸与氯化钠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硫酸氢钠和氯化氢气体,已知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请回答:
(1)请你写出浓硫酸与氯化钠加热得到氯化氢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2)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在空气中很容易形成“白雾”,“白雾”的主要成分是 
 .
【解答】解:(1)浓硫酸与氯化钠加热生成硫酸氢钠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浓)+NaClNaHSO4+HCl↑.
(2)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在空气中很容易形成“白雾”,是因为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能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白雾”的主要成分是盐酸.
故答案为:(1)H2SO4(浓)+NaClNaHSO4+HCl↑;(2)盐酸.
24.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H+,Cl﹣和SO42﹣,现在想要检测两种阴离子是否存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
(1)取适量溶液,先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有SO42﹣存在;
(2)再去上层清液加 
 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有Cl﹣存在。
【解答】解:盐酸或可溶性
(?http:?/??/?www.21cnjy.com?)氯化物中含有氯离子,检验氯离子,通常的检验方法是使用硝酸酸化了的硝酸银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氯离子;检验硫酸和其它电离时能产生SO42﹣的化合物的主要方法:使用硝酸酸化了的硝酸钡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硫酸根离子;检验硫酸根离子使用的含可溶性钡离子的物质,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产生硫酸钡沉淀,可以使用Ba(NO3)2,检验氯离子使用的是含可溶性银离子的物质,银离子能与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可以使用硝酸银。
故答案为:
(1)硝酸钡;(2)硝酸银。
25.盐酸先生玩迷宫,前面有很多妖魔鬼怪会“吃掉”它(即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盐酸先生必须避开它,否则会被“吃掉”.
(?http:?/??/?www.21cnjy.com?)
(1)试找出盐酸走出迷宫不会被“吃掉”的路线,从入口至出口的顺序(用序号相连) 
 ;
(2)可在“吃掉”过程中与盐酸反应时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是 
 ;
(3)盐酸想走捷径,从最近距离走出,却被“吃掉”,生成一种固体叫“干冰”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
(4)用迷宫中的物质检验(3)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答】解:(1)由于盐酸不能和非金属氧化物
(?http:?/??/?www.21cnjy.com?)二氧化碳、氯化钾、二氧化硫、不活泼金属银、硫酸、汞反应,所以从入口至出口的顺序为:②④⑥⑨⑧?;
(2)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可在“吃掉”过程中与盐酸反应时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是Fe;
(3)固体时叫“干冰”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http:?/??/?www.21cnjy.com?),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4)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1)②④⑥⑨⑧?;
(2)Fe;
(3)CaCO3+2HCl=CaCl2+H2O+CO2↑;
(4)Ca(OH)2+CO2═CaCO3↓+H2O.
26.已知盐酸是HCl气体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
(?http:?/??/?www.21cnjy.com?),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实验中,如果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往往看不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现有一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却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装置的作用是 
(?http:?/??/?www.21cnjy.com?)
 ,实验后向B中滴入石蕊溶液,可看到的现象是 
 ,写出B中所有溶质的化学式 
 .21·cn·jy·com
(3)如果去掉B装置,将A、C直接连接,则C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http:?/??/?www.21cnjy.com?)
【解答】解:(1)盐酸和碳
(?http:?/??/?www.21cnjy.com?)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以及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http:?/??/?www.21cnjy.com?)所以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显酸性,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也呈酸性,所以实验后向B中滴入石蕊溶液,可看到的现象是石蕊溶液变红;B中所有溶质有氯化氢和碳酸,化学式分别为HCl、H2CO3;故填:吸收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石蕊溶液变红;HCl、H2CO3;
(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
(?http:?/??/?www.21cnjy.com?)溶于水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故填:Ca(OH)2+2HCl═CaCl2+2H2O.
27.请根据①②资料回答问题:
①木糖醇甜度相当于蔗糖、易溶于水、是白色固
(?http:?/??/?www.21cnjy.com?)体(30℃、50℃、60℃时,溶解度分别为:70
g、84
g、90
g),目前木糖醇口香糖正在取代蔗糖口香糖;
②人口腔中唾液的pH为6.6~7.1,若酸性增强会形成龋齿.
(?http:?/??/?www.21cnjy.com?)
(1)木糖醇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任写一点).
(2)由图1判断:表示木糖醇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X”“Y”或“Z”),图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 
 .
(3)由图2可知咀嚼木糖醇口香糖比蔗糖口香糖更 
 (填“有”或“不”)利于牙齿健康.
【解答】解:(1)木糖醇具有的物理性质有易溶于水(或白色固体).故填:易溶于水;
(2)因为木糖醇在30℃、50℃、60℃时,溶解度分别为:70
g、84
g、90
g,结合图中信息可知,X曲线正好符合.故填:X;
交点表示的意义是在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填:50℃时Y和Z两种固体的溶解度相同;
(3)由图中可知,蔗糖在口腔中作用时产生的物质酸性强,不利于牙齿健康.故填:有.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共13分)
28.小刚同学在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液化气燃
(?http:?/??/?www.21cnjy.com?)烧的现象,他认为液化气燃烧应属于化学变化。小刚在妈妈的帮助下对此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他的探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吗?
【查阅资料】液化气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猜想与假设】(1)对于液化气燃烧是否为化学变化,你做出的假设是 
 。
【收集证据】小刚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2)打开液化气,并将其调至小火,把一只干冷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观察到:
①玻璃杯内壁出现 
 ;②手摸玻璃杯壁有 
 感觉。
③将玻璃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
(3)分析:液化气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 
 。
【获得结论】
(4)液化气燃烧为 
 变化。
【解答】解:(1)对于液化气燃烧是否为化学变化,我做出的假设是: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故答案为: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版权所有:21教育】
(2)打开液化气,并将其调至小火,把
(?http:?/??/?www.21cnjy.com?)一只干冷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观察到:①玻璃杯内壁出现水滴;②手摸玻璃杯壁有发烫感觉;③将玻璃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①水滴;②发烫;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分析:液化气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二氧化碳和水;
(4)液化气燃烧为化学变化,故答案为:化学;
29.如图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http:?/??/?www.21cnjy.com?)
(1)实验①的实验现象为 
 ;
(2)实验②中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www-2-1-cnjy-com
(3)实验③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的优点有 
 。(答一条)
【解答】解:(1)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实验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
(2)在实验中可以看到,放在薄铜片上
(?http:?/??/?www.21cnjy.com?)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先燃烧起来的是乒乓球碎片,这个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使用白色点滴板进行实验,药品的用量少,则可节约药品,同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时可以同时完成几个实验,便于观察比较;
故答案为:(1)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
(2)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3)节约药品;便于对比衬托;便于观察颜色变化等。
30.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情境,回答问题。
(?http:?/??/?www.21cnjy.com?)
(1)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B实验中用溶液a代替水,吸收有毒气体效果会更好,溶液a可能是 
 ;
(3)C实验薄铜片上红磷和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则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4)D实验向盛有等高锰酸钾的a、b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足量的水和汽油,充分振荡, 
 试管中的高锰酸钾被溶解而形成溶液。
【解答】解:(1)A实验中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呈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纸变红;
(2)B实验中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水,吸收有毒气体效果会更好;
(3)C实验薄铜片上红磷没
(?http:?/??/?www.21cnjy.com?)有达到着火点,水中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都没有燃烧,由此可知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4)D实验等高锰酸钾易溶于水,难溶于汽油,故a试管中的高锰酸钾被溶解而形成溶液。
故答案为:(1)试纸变红;
(2)NaOH溶液;
(3)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4)a;
四.简答题(共3小题,共22分)
31.调味剂的主要作用是补充、增强或增
(?http:?/??/?www.21cnjy.com?)加食品的味道.食醋是一种能增强食品酸味的调味剂,主要成分为醋酸(CH3COOH),与我们生活密切相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食醋能作酸味的调味剂,是因为醋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CH3COO﹣和 
 (填离子符号).
(2)食醋的酸味能促进人胃酸的分泌,胃酸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3)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生活中常用酒来制取食醋,原理是酒中的
(?http:?/??/?www.21cnjy.com?)CH3CH2OH在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O2反应得到醋酸和另一种液体.已知在用酒制取食醋过程中,质量增加了16kg,则所得食醋中醋酸的质量为 
 kg.
【解答】解:(1)酸在解离时能解离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所以醋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CH3COO﹣和H+;故填:H+;
(2)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由于氢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所以化学式是HCl;故填:HCl;
(3)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故填:40%;
(4)设所得食醋中醋酸的质量为x
C2H5OH+O2═CH3COOH+H2O
32
60
16kg
x
解得:x=30kg
故填:30.
32.某同学在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时,将一定量的稀硫酸放入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观察到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蓝色。【来源:21cnj
y.co
m】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为了检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甲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
(?http:?/??/?www.21cnjy.com?)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CuSO4.②乙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铁粉,观察到产生气泡,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有红色固体出现,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CuSO4、H2SO4。
经过分析,你认为甲和乙的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解答】解:(1)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2)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会生成
(?http:?/??/?www.21cnjy.com?)硫酸钡沉淀,所以甲方案不合理,氯化钡与硫酸、硫酸铜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能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铜;
乙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http:?/??/?www.21cnjy.com?)足量铁粉,观察到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有红色固体出现,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铜,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CuSO4、H2SO4,该方案合理。
故答案为:(1)CuO+H2SO4═CuSO4+H2O;
(2)甲方案不合理,氯化钡与硫酸、硫酸铜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能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铜。
33.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
(?http:?/??/?www.21cnjy.com?)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15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20
10
第2次
20
5
第3次
20
1.8
第4次
20
n
(1)上表中n的数值为 
 ,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第三次加入稀盐酸后,固体质量减少小于前两次,可判断此时碳酸钙已完全反应,剩余固体不再与盐酸反应;故n=1.8;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故答案为:1.8;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88%
(3)设5g碳酸钙完全反应消耗HCl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5g
x

x=3.65g
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8.25%
答:(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8%;
(3)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25%.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1.1-1.3)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
1.在番茄上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即为番茄电池,将铜片、锌片与电压表相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
A.锌电极是番茄电池的正极
B.番茄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番茄电池形成通路后,电子将从铜极流出
D.将电压表直接接在该番茄电池上,会损坏电压表
2.如图所示的物质用途中,主要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A.活性炭吸附有害气体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氧气用于气割
D.一氧化碳作燃料
3.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D.颜色改变了
4.下列各说法中的“一定”,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由固体变为气体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中一定不生成新物质
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放热、发光现象
5.如图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A.豆腐发酵制臭豆腐
B.黄豆酿酱油
C.酿酒
D.水果榨果汁
6.下列物质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硫酸
D.酒精溶液
7.小柯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一
(?http:?/??/?www.21cnjy.com?)种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下列也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黄绿色的物质是(  )21cnjy.com
A.橘子汁
B.牙膏水
C.食盐水
D.酱油
8.义乌特产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酿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
C.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制作蜜枣时晒干水分
9.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稀硫酸能用来除锈
C.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得白色沉淀
D.浓硫酸倒入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10.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下面对“新物质”和“旧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2·1·c·n·j·y
A.“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
B.“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他物质
C.“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11.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
12.芋艿(俗称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
(?http:?/??/?www.21cnjy.com?)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食醋
B.料酒
C.肥皂水
D.食盐水
13.如图是四种常见饮料的pH,其中呈碱性的饮料是(  )
A.可乐
B.橙汁
C.牛奶
D.苏打水
14.为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http:?/??/?www.21cnjy.com?)小强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每组的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放稀盐酸和稀硫酸;向同组的两支试管各滴加同种试剂。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http:?/??/?www.21cnjy.com?)
B.
C.
D.
15.下列物质投入盐酸溶液中,没有CuCl2生成的是(  )
A.Cu
B.CuO
C.Cu(OH)2
D.CuCO3
16.某同学测定某溶液的
(?http:?/??/?www.21cnjy.com?)pH时,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将待测液滴在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到溶液的pH,则该学生测得的pH(比溶液实际pH)(  )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D.无法判断
17.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它与水的反应式为:Cl2+H2O=HCl+HClO,可用来鉴别自来水与蒸馏水的是(  )2-1-c-n-j-y
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18.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在同一溶液里大量共存的是(  )
A.Na2SO4
Ba(OH)2
HCl
B.CuSO4
H2SO4
Ca(OH)2
C.FeCl3
NaOH
Ca(OH)2
D.K2SO4
NaOH
NaCl.
19.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有“白雾
(?http:?/??/?www.21cnjy.com?)”出现。已知盐酸中含有水分子(H2O)、氢离子(H+)和氯离子(Cl﹣)。下列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发现人体心肺血
(?http:?/??/?www.21cnjy.com?)管中存在微量的硫化氢(H2S),它对调节心血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称为氢硫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来源:21cnj
y.co
m】
A.硫化氢由2个元素组成
B.每个硫化氢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氢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25分)
21.酸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老幼皆宜的饮料,已成为大众化的食品.
(1)酸奶是由新鲜牛奶经乳酸发酵制得,此过程属于 
 
变化;
(2)酸奶显酸性,则酸奶的PH 
 
7;
(3)过量饮用酸奶易导致胃酸过多,可采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2.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红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出处:21教育名师】
(1)图中A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
(2)盐酸的性质③决定了盐酸可用于清除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验证性质⑤,可选用的物质是 
 (填一种即可);
(4)镁和锌可以用来验证盐酸的性质②,小红要探究镁和锌与盐酸反应的快慢,需要控制不变(相同)的量是 
 (填序号);www-2-1-cnjy-com
A.两种金属的形状
B.盐酸的质量分数
C.反应容器的大小
D.温度。
23.浓硫酸与氯化钠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硫酸氢钠和氯化氢气体,已知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请回答:【版权所有:21教育】
(1)请你写出浓硫酸与氯化钠加热得到氯化氢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2)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在空气中很容易形成“白雾”,“白雾”的主要成分是 
 .
24.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H+,Cl﹣和SO42﹣,现在想要检测两种阴离子是否存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取适量溶液,先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有SO42﹣存在;
(2)再去上层清液加 
 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有Cl﹣存在。
25.盐酸先生玩迷宫,前面有很多妖魔鬼怪会“吃掉”它(即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盐酸先生必须避开它,否则会被“吃掉”.
(?http:?/??/?www.21cnjy.com?)
(1)试找出盐酸走出迷宫不会被“吃掉”的路线,从入口至出口的顺序(用序号相连) 
 ;
(2)可在“吃掉”过程中与盐酸反应时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是 
 ;
(3)盐酸想走捷径,从最近距离走出,却被“吃掉”,生成一种固体叫“干冰”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21
cnjy
com
(4)用迷宫中的物质检验(3)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26.已知盐酸是HCl气体溶于水所形成
(?http:?/??/?www.21cnjy.com?)的溶液,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实验中,如果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往往看不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现有一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却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装置的作用是 
 ,实验后向B中滴入石蕊溶液,可看到的现象是 
 ,写出B中所有溶质的化学式 
 .
(3)如果去掉B装置,将A、C直接连接,则C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7.请根据①②资料回答问题:
①木糖醇甜度相当于蔗糖、易溶于水
(?http:?/??/?www.21cnjy.com?)、是白色固体(30℃、50℃、60℃时,溶解度分别为:70
g、84
g、90
g),目前木糖醇口香糖正在取代蔗糖口香糖;
②人口腔中唾液的pH为6.6~7.1,若酸性增强会形成龋齿.
(?http:?/??/?www.21cnjy.com?)
(1)木糖醇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任写一点).
(2)由图1判断:表示木糖醇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X”“Y”或“Z”),图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 
 .www.21-cn-jy.com
(3)由图2可知咀嚼木糖醇口香糖比蔗糖口香糖更 
 (填“有”或“不”)利于牙齿健康.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共13分)
28.小刚同学在帮妈妈做饭
(?http:?/??/?www.21cnjy.com?)时观察到液化气燃烧的现象,他认为液化气燃烧应属于化学变化。小刚在妈妈的帮助下对此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他的探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吗?
【查阅资料】液化气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猜想与假设】(1)对于液化气燃烧是否为化学变化,你做出的假设是 
 。
【收集证据】小刚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2)打开液化气,并将其调至小火,把一只干冷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观察到:
①玻璃杯内壁出现 
 ;②手摸玻璃杯壁有 
 感觉。
③将玻璃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
(3)分析:液化气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 
 。
【获得结论】
(4)液化气燃烧为 
 变化。
29.如图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http:?/??/?www.21cnjy.com?)
(1)实验①的实验现象为 
 ;
(2)实验②中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3)实验③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的优点有 
 。(答一条)
30.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情境,回答问题。
(1)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B实验中用溶液a代替水,吸收有毒气体效果会更好,溶液a可能是 
 ;
(3)C实验薄铜片上红磷和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则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4)D实验向盛有等高锰酸钾的a、b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足量的水和汽油,充分振荡, 
 试管中的高锰酸钾被溶解而形成溶液。21·世纪
教育网
四.简答题(共3小题,共22分)
31.调味剂的主要作用是补充、增强
(?http:?/??/?www.21cnjy.com?)或增加食品的味道.食醋是一种能增强食品酸味的调味剂,主要成分为醋酸(CH3COOH),与我们生活密切相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食醋能作酸味的调味剂,是因为醋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CH3COO﹣和 
 (填离子符号).
(2)食醋的酸味能促进人胃酸的分泌,胃酸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3)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生活中常用酒来制取食醋
(?http:?/??/?www.21cnjy.com?),原理是酒中的CH3CH2OH在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O2反应得到醋酸和另一种液体.已知在用酒制取食醋过程中,质量增加了16kg,则所得食醋中醋酸的质量为 
 kg.21·cn·jy·com
32.某同学在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时,将一定量的稀硫酸放入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观察到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蓝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为了检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甲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
(?http:?/??/?www.21cnjy.com?)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CuSO4.②乙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铁粉,观察到产生气泡,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有红色固体出现,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CuSO4、H2SO4。21
cnjy
com
经过分析,你认为甲和乙的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33.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
(?http:?/??/?www.21cnjy.com?)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15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20
10
第2次
20
5
第3次
20
1.8
第4次
20
n
(1)上表中n的数值为 
 ,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