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4.2 直线、线段、射线(2)(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4.2 直线、线段、射线(2)(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0 21:0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4.2
直线、线段、射线(2)
1.
会比较线段的长短;
2.会用尺规作图法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3.理解线段的中点以及线段的数量关系.
学习目标
l
线段的表示
A
B
a
线段AB
线段
a
射线的表示
O
A
射线OA
l
射线
l
知识回顾
如何比较两个人的身高?
我身高1.53米,
比你高3厘米。
我身高1.5米。
问题情境
比较两条线段大小(长短)的方法:
目测法
直接观察,目测判断.
(不准确,也不十分可靠,不建议采用.)
度量法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它们的长度来比较.
叠合法
把其中的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使它们的一个端点重合,观察另一个端点的位置关系。
(度量法——从“数值”的角度比较.)
(叠合法——从“形”的角度比较.)
探索新知
用叠合法比较两条线段大小:
C
D
A
B
(1)
A
B
(2)
(3)
A
B
A
B
C
D
C
D
C
D
AB
>
CD
AB
<
CD
AB
=
CD
两条线段比较长短会有几种情况?
探索新知
教材P128
“练习”第1题
AB
>
AC
AB
=
AC
AB
<
AC
随堂练习
怎样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画一条线段等于线段a.
a
方法一:
先用刻度尺量出线段a的长度,
再画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AB.
方法二:
尺规作图
解: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A
C
B
探索新知
已知:线段a、b(如图)
求作:线段AC,使AC
=
a
+
b
a
b
A
M
B
C
则线段AC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随堂练习
已知:线段a、b(如图)
求作:线段AC,使AC
=
a
-
b
a
b
A
M
B
C
则线段AC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变式练习
怎样的点是线段的中点?
定义:
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
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
A
M
B
因为点M是线段AB的中点,
所以
AM=BM=
AB
说明:
线段的中点必须在线段上.
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三条线段的点,
叫做这条线段的三等分点.
2、类似地,还有线段的四等分点等.
探索新知
1.如图所示,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1)若AB=6
cm,则AC=
cm.
(2)若AC=6
cm,则AB=
cm.
3
12
一、判断题:
1.若P是线段AB的中点,则AP=BP.
2.如果线段AP=BP,则P是线段AB的中点.
二、填空题
巩固练习
2.已知:AD=4
cm,BD=2
cm,C为AB的中点,则BC=_____cm.
3
巩固练习
3.
A、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如图),
若AB
=
CD,则AC
CD.(填“>”、“=”或“<”)
4.已知A、B是数轴上的两点,AB
=
2,点B表示
的数是-1,那么点A表示的数是
.
A
B
C
D
1或-3
-5
-4
-3
-2
-1
0
1
2
B
A
A
1、比较两条线段大小的方法:
目测法
度量法
叠合法
2、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3、线段的中点定义及其线段的数量关系
A
M
B
因为点M是线段AB的中点,
所以
AM=BM=
AB
AB=2AM=2BM
课堂小结
教材128页2,
130页9、10
课后作业
Thank
you!
谢谢同学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