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潼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潼关》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0 13:51:3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潼关》教学设计


潼关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少年谭嗣同冲破束缚,强我中华的壮志豪情。
知识目标:诵读古诗,理解诗意,诵读诗歌,体味情感。
能力目标:查找资料,了解谭嗣同的历史事迹和本文写作背景。
教学重点
结合课下注释和古汉语字典,疏通诗意。
教学难点
感知少年谭嗣同冲破束缚,强我中华的壮志豪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二、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华山和黄河的两幅图片)1.请大家欣赏图片,教师引用张养浩的词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来强调潼关的地理优势,引出诗题。2.出示学习目标,全班齐读。(1)了解作者,走进生平。
(2)体会诗歌的魅力。
(3)感知少年谭嗣同的壮志豪情。
1.学生欣赏图片,展开想象2.齐读目标。
引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本节课应达成的目标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三、整体感知,理解大意四、探究手法美
3.参照注释,理解大意。要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诗句所展现的画面。4.小组交流完,全班交流。明确: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河流大野犹嫌束: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
山入潼关不解平: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5.过渡:曹操面对沧海,发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感叹,那么诗人此时站在这潼关道上,纵目四望,这种“倒海翻江卷巨浪”山势,会引发出内心怎样的波澜呢?这种感受用什么方法体现出来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豪情?6.提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弃拘束”。7.追问:山水本无情,为何在诗人眼里,大河会“犹嫌束”,群山会“不解平”,这表达诗人怎样的豪情?请结合谭嗣同的经历简要分析。
3.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由小组长集中组员意见,做好全班交流准备。4.小组代表发言,理解诗意。5.讨论ppt投影的问题。
通过自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小组交流,促进学生之间合作学习把握诗歌写作手法,为感悟诗情、突破难点准备
五、走进作者,感悟诗情六、拓展延伸七、课堂总结八、板书设计
8.走进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单介绍,教师补充:谭嗣同(1865——1898),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9.播放视频,进一步了解作者。10.简介写作背景:17岁的谭嗣同,当时面临的中国正是一个软弱无力,被列强随意欺凌的国家,谭嗣同对此深感愤慨,在随父上任的途中已经是满腔热情渴望为民族国家争取光荣,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心情相似,移情于物,所以才写下这首诗。11.学生发言总结:
表现了诗人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12.这样一位富有才情、富有血性的诗人,得到了世人高度的评价:梁启超称谭嗣同为:中国为国流血第一士。康有为曾经这样赞扬谭嗣同:以天下为己任,以救中国为事,气猛志锐。北京西城区政协主席杜灵欣:作为近代中国为改革变法而流血牺牲的第一人,谭嗣同的思想学说得到后人重视,他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爱国精神更是时下锐意创新、不断深化改革需要的一种精神传承。13.那么,此时此刻,我们有什么话想对诗人说呢?请让我们用一首诗来表达吧!(小组朗诵《少年中国说》)14.学生再次大声朗读诗歌,感悟诗情。15.结束语: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们正值花季少年,老师希望大家能沿着诗人的足迹继续奋斗。潼关峰峦如聚
终古高云簇此城,
冲破罗网波涛如怒
秋风吹散马蹄声。
山河表里
河流大野犹嫌束,
勇往直前潼关路
山入潼关不解平。
改造国运
6.介绍作者,观看视频,理解写作背景,感悟诗情。7.倾听世人对诗人的评价,感受诗人的魅力。小组诗歌朗诵依据板书,快速背诵诗歌。
通过观看视频,近距离接触作者,进一步感知谭嗣同的壮志豪情。触发学生对诗人的崇敬之情,进而油然而然生发出对诗人的赞美之情。再次朗读,把握诗情。提高学生当堂背诵能力
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诗歌。2.搜集并背诵描写潼关的其它诗词。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