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上物理 第一章 声单元达标 B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八上物理 第一章 声单元达标 B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10 22:2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八上物理
第一章
声单元达标
B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30分)
1.
吹笛子表演中,演奏者不断用手指分别开闭
个音孔,这样是为了改变笛声的
?
A.
音色
B.
音调
C.
音量
D.
响度
2.
几只大小不同的瓷碗装入不同量的水加一双竹筷子就能奏出各种各样的音乐,如图所示,这就是民间艺术“碗乐”,这是因为这些碗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音量
3.
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常对人类和建筑物造成巨大危害,这种波的特点是
?
A.
频率高,人耳能听到
B.
频率低,人耳能听到
C.
频率高,人耳听不到
D.
频率低,人耳听不到
4.
与距离发声体远近有关的是
?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音速
5.
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
A.
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B.
马蹄踏在地面上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C.
睡在地上能感觉地面振动
D.
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6.
中考期间跳广场舞的阿姨为了减弱噪声,自觉把音响的音量调小,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
?
A.
在声源处
B.
在传播过程中
C.
在人耳处
D.
在声源和人耳处
7.
为了节约用电,楼道内的照明灯一般都安有一个声控开关,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了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速度
8.
如图所示,固定在同一根轴上的两个齿数不同的齿轮,用皮带轮带动它们一起转动。现将一把尺,分别接触

两个齿轮,这样的操作,可以用来研究乐音特征中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以上都可以
9.
“闻其声而可辨其男女”,这句话表明不同性别的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结构
10.
提琴表演时,演奏者用较大的力拨动琴弦是为调节琴声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音质
11.
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以雷鸣般的吼声警告其它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这里“雷鸣般的”是指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
12.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特征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频率
D.
音色
13.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是利用回声的是  
A.
探测海洋深度
B.
探测鱼群
C.
超检查胎儿
D.
声音使烛焰摇动
14.
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凭借声音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因为敲击的轮胎内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
?
A.
响度较大
B.
音调较高
C.
音调较低
D.
响度较小
15.
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及描述中能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的是  
A.
利用声纳探测鱼群
B.
对着山峰大喊能听到回声
C.
机械手表在枕头下影响睡眠
D.
声音不对,不是外婆
二、填空题(共9小题;共45分)
16.
在一根足够长的装满水的铁管一端猛力地敲击一下,在铁管的另一端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由
?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由
?传来的,总共可以听到
?次声音。
17.
班级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弹奏古筝,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
?产生的,琴声是通过
?传到其他同学耳中的,琴弦发出的声波属于
?波。
18.
如图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选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
19.
有一首歌中唱道:“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面涉及的发声物体分别是流动的空气、马的
?、
?。
20.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多次被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实验现象表明:
?。
21.
最新型的智能手机几乎都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22.
音乐厅正在举行音乐会,女中音在放声高歌,男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高音的
?比女中音的高,而女中音的
?比男高音的大。听众闭上眼睛,仅靠声音
?的不同就可以分辨出不同的乐器。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
?效应。
23.
科学家根据星球光谱的红移现象推断宇宙正在膨胀,星球正在远离我们。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声音也有类似的现象,当火车从我们身边疾驶而过的瞬间,尽管火车发出的汽笛声频率是不变的,但我们听起来声音的音调却是
?(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
24.
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米/秒,请你根据物理规律合理设想两个生活中的相关情景:
()
?;
()
?。
三、实验题(共3小题;共15分)
25.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演奏杨琴的小锥锤敲击各个瓶子的瓶身,如果能分别敲出“()”“()”“()”“()”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
?、
?。
26.
为了研究琴弦所发出的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将一根琴弦的一端固定在桌子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通过挂上不同数目的钩码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他先挂上三个钩码,并用

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如图中()所示,他用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听到弦发出较高的音调;然后他增大

间的距离,如图中()所示,拨动琴弦,听到的音调比()低;最后他减少琴弦一端的钩码个数,如图中()所示,拨动琴弦,听到的音调又比()低。请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中()与()的实验现象可得:同一琴弦,
?时,长度越长,音调越低;
(2)分析比较图中()与()的实验现象可得:
?。
(3)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小华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将图()中的那根琴弦替换成相同材料但是较粗一些的一根琴弦,并且保持图([LatexErr])中其他条件不变,然后拨动琴弦,比较图()跟图()两根琴弦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从而总结归纳得出结论。你认为小华的这个方案是
?(选填“科学的”或者“不科学的”),你的主要理由是
?。如果你认为小华的方案不科学,你觉得应该怎样改进或者调整:
?。
27.
王伟同学研究了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关系,并记录了实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分析并估算出他有意留出的两处空格中应该填写的数据。(不用写出估算的过程)
四、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共10分)
28.
请依据图中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1)大象与大象间靠
?交流(选填“次声”或“超声”)。
(2)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其他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
?。
(3)一些动物(包括人)的“发声频率范围与听觉频率范围”比较,可以初步得出:
?。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A
【解析】瓷碗的大小不同,质量也不同,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质量越小,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所以碗的大小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就能奏出各种各样的音乐。
3.
D
4.
C
5.
D
6.
A
【解析】把音响的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7.
A
8.
B
9.
A
10.
A
11.
B
12.
D
13.
D
【解析】【分析】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从而反射回来的现象。应用回声定位、探测鱼群和探测海底的深度等。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析】解:利用声呐探测海深、探测鱼群、超检查胎儿都是利用声音遇到障碍物后产生回声来传递信息的。
声音使烛焰摇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故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回声现象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结合声有关的知识分析每个选项。
14.
B
【解析】当拿根铁棒敲打车轮时,则轮胎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即轮胎内空气越充足,敲击时轮胎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因此凭借声音的高低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
15.
C
【解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解:、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不合题意。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形成回声。不合题意。
、能听到手表发出的声音,是通过枕头传播。符合题意。
、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不合题意。
故选:。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声现象的有关知识,要记住。
第二部分
16.
铁管;水;三
17.
振动;空气;疏密
18.
传递信息;响度
19.
声带;黄河水
20.
将音叉的微小振动加以放大;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
21.
音色
22.
音调;响度;音色;双耳
23.
由高变低
24.
相隔并不远的两个人谈话交流时,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听到对方的声音,无法及时交流,造成很大的不便;
超声波测速仪将不能正常工作
第三部分
25.
丁;甲;乙;丙
26.
(1)
松紧程度相同
??????(2)
同一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相同,绷得越紧,音调越高
??????(3)
不科学的;两次对比实验中琴弦的粗细和振动部分的长度都不同,没有做到控制变量;将两次对比实验中

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之间的距离调节成相等
27.
琴弦长度为
;频率为
赫兹
第四部分
28.
(1)
次声
【解析】大象的发声频率最高为
赫,所以是靠次声交流;
??????(2)

【解析】人的听觉频率范围
,比其他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小;
??????(3)
同一动物(人),发声频率范围比听觉频率范围小
【解析】一些动物(包括人)的“发声频率范围与听觉频率范围”比较,可以初步得出:同一动物(人),发声频率范围比听觉频率范围小。
第1页(共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