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上物理 第一章 声单元测试B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八上物理 第一章 声单元测试B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10 22:2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八上物理
第一章
声单元测试B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20分)
1.
在敲锣时,停止对锣的敲击后,锣声却“语音不止”的原因是
?
A.
人耳有“延时”作用
B.
锣声被反射回来的声波
C.
锣停止振动后,周围空气还在振动
D.
锣振动尚未停止
2.
空气、水、钢铁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这三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A.
空气、水、钢铁
B.
水、钢铁、空气
C.
钢铁、水、空气
D.
钢铁、空气、水
3.
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波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
下列现象中哪个跟回声无关
?
A.
在室内谈话比在旷野里谈话听起来响亮
B.
蝙蝠利用超声波捕捉蚊虫
C.
船只利用“声呐”测定距冰山的距离
D.
夜深人静时,说话声特别响亮
5.
针对图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
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
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
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6.
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一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传播方向
7.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
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
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
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8.
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声速
9.
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B.
“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C.
“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
“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10.
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
B.
我们听到的声音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
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
D.
因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
二、填空题(共12小题;共36分)
11.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2.
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铅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不接触铅笔,而保持铅笔位置不变,手指用和以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两次听到的敲击声,第
?次听到的敲击声比较响,这个实验说明
?。
13.
蜜蜂翅膀每秒振动
次,那么,它的振动频率是
?。蝴蝶飞舞,翅膀振动却听不到声音是因为
?。
14.
声音的特性是指
?

?

?,“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根据声音的
?
不同来判断的,“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
?
大。
15.
将肥皂膜放在正在放音的音箱前边,可看到肥皂膜在
?,说明声音是一种波动,并且具有
?。有一种超声波牙刷,能发射一种超声波,这种超声波可以穿过牙齿周围的液体引起强烈的振动,从而将牙齿上的污垢清除下来而不会损坏牙齿,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频率比可以听到的声波频率
?。
16.
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很多种,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减弱噪声的措施:“掩耳盗铃”是在
?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
?减弱噪声;城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
?减弱噪声。
17.
远处传来美妙动听的钢琴声,它是由钢琴的钢丝
?发出的。寻声而去,其
?不变,但
?越来越大,琴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
18.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
?。
19.
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这表明
?也能传声,“土电话”利用的是
?能传声的性质。夜晚,进行侦察的侦察员为了及早发现情况,常将耳朵贴在大地上倾听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声波在固体中比气体中传播得
?。
20.
听诊器的作用是声音在传递过程中减少了能量损失从而增大了听到声音的
?。
21.
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到
?。
22.
若人耳要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来,必须满足传入人耳的原声与回声时间相差
?以上。人距障碍物不得小于
?米。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米/秒,若从海面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
秒听到回声,该处海深
?米。
三、实验题(共3小题;共12分)
23.
多年前,意大利的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内自由飞行。第一次没有对蝙蝠做仼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内的铃铛响了。
(1)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眼睛对蝙蝠的飞行是否起到作用
C.耳朵对蝙蝠的飞行是否起到作用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2)人们对蝙蝠这种高超的飞行本领提出了如下四种猜想,你认为科学家的实验支持了哪种猜想
?
A.蝙蝠的视力特别好
B.蝙蝠对空间的状况有极强的记忆力
C.蝙蝠能发射并接收超声波
D.蝙蝠的嗅觉系统特别灵敏,凭嗅觉可以判断前方有无障碍物
24.
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如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1)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象。
(2)请你根据所作图象找出温度为
时声速为
?米/秒。
(3)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吗?
25.
某同学想探究绷紧钢丝振动时音调高低的决定因素。他猜想音调的高低与振动钢丝的长度、粗细、钢丝的松紧程度有关,设计实验时,若想研究音调与振动钢丝的长度的关系,必须保持
?相同,
?不同;若想研究音调与振动钢丝的松紧程度的关系,必须保持
?相同,
?不同;若想研究音调与振动钢丝的粗细的关系,必须保持
?相同,
?不同。
四、简答题(共1小题;共8分)
26.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
?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五、计算题(共2小题;共24分)
27.
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米/秒,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
秒后被探测仪器接收。
(1)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28.
在一次百米赛跑时,我班小明同学担任了终点计时员,他在听见起跑的枪声后开始计时,记录的成绩是
秒,此成绩是否准确?若不准确,请你由此计算出该运动员的成绩?(设比赛时的温度为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A
3.
D
4.
D
5.
D
6.
B
7.
A
8.
B
9.
D
10.
B
第二部分
11.
响度;音调
12.
;固体传声本领比气体强
13.
赫兹;蝴蝶飞行时的发声振动频率超出了人耳的听觉范围
14.
响度;音调;音色;音色;响度
15.
振动;能量;高
16.
受噪声影响者;噪声传播途径;噪声源
17.
振动;音调和音色;响度;空气
18.
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19.
液体;固体;快
20.
响度
21.
赫兹;
赫兹
22.
秒;;
第三部分
23.
(1)
D
??????(2)
C
24.
(1)

??????(2)
??????(3)
在空气低温时进行飞行试验。
25.
粗细、松紧;长度;粗细、长度;松紧;松紧、长度;粗细
第四部分
26.
固体;响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猜想合理即给分)
第五部分
27.
(1)
不能;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2)

28.
不准确;

第1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