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6.1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教案(表格式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6.1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教案(表格式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1 13:3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案
教师:
学生:
日期:
星期:
时段:
.
课题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目标考点分析
1.
能用待定系数法列方程组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
经历探索由已知条件特点,灵活选择二次函数三种形式的过程,正确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三种形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常用待定系数法,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教学过程
【要点梳理】要点一、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1.二次函数解析式常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一般式:(a,b,c为常数,a≠0);
(2)顶点式:(a,h,k为常数,a≠0);(3)交点式:(,为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a≠0).2.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常用待定系数法,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步骤如下第一步,设:先设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如或,或,其中a≠0;
第二步,代:根据题中所给条件,代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中,得到关于解析式中待定系数的方程(组);
第三步,解:解此方程或方程组,求待定系数;
第四步,还原:将求出的待定系数还原到解析式中.要点诠释:在设函数的解析式时,一定要根据题中所给条件选择合适的形式:①当已知抛物线上的三点坐标时,可设函数的解析式为;②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或最大值、最小值时.可设函数的解析式为;③当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x1,0),(x2,0)时,可设函数的解析式为.【典型例题】类型一、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1.已知二次函数图象过点O(0,0)、A(1,3)、B(﹣2,6),求函数的解析式和对称轴.【答案与解析】解: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bx+c,把O(0,0)、A(1,3)、B(﹣2,6)各点代入上式得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2x2+x;∴抛物线的对称轴x=﹣=﹣=﹣.【总结升华】若给出抛物线上任意三点,通常可设一般式:y=ax2+bx+c
(a≠0).举一反三:【变式】已知:抛物线经过A(0,),B(1,),C(,)三点,求它的顶点坐标及对称轴.【答案】设(a≠0),据题意列,解得,所得函数为对称轴方程:,顶点.2.(2015?巴中模拟)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M(1,﹣2),且经过点N(2,3),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答案与解析】解: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M(1,﹣2),设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1)2﹣2,把点(2,3)代入解析式,得:a﹣2=3,即a=5,∴此函数的解析式为y=5(x﹣1)2﹣2.【总结升华】本题已知顶点,可设顶点式.举一反三:【变式】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且过点.(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将该二次函数图象向右平移几个单位,可使平移后所得图象经过坐标原点?并直接写出平移后所得图象与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答案】(1).(2)令,得,解方程,得,.
∴二次函数图象与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和.∴二次函数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经过坐标原点.平移后所得图象与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3.(2016?丹阳市校级模拟)抛物线的图象如图,则它的函数表达式是 
 .当x 
 时,y>0.【思路点拨】观察可知抛物线的图象经过(1,0),(3,0),(0,3),可设交点式用待定系数法得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y>0时,求x的取值范围,即求抛物线落在x轴上方时所对应的x的值.【答案】y=x2﹣4x+3.x<1,或x>3【解析】解:观察可知抛物线的图象经过(1,0),(3,0),(0,3),由“交点式”,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a(x﹣1)(x﹣3),将(0,3)代入,3=a(0﹣1)(0﹣3),解得a=1.故函数表达式为y=x2﹣4x+3.由图可知当x<1,或x>3时,y>0.【总结升华】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关系式时,要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选择恰当的方法设出关系式,从而代入数值求解.一般地,当已知抛物线上三点时,常选择一般式,用待定系数法列三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或对称轴时,常设其解析式为顶点式来求解;当已知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可选择设其解析式为交点式来求解.4.
已知抛物线经过A,B,C三点,当时,其图象如图1所示.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写出顶点坐标.图1【答案与解析】
设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由图象可知A,B,C的坐标分别为(0,2),(4,0),(5,-3).解之,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总结升华】这道题的一个特点是题中没有直接给出所求抛物线经过的点的坐标,需要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已知图象上三个点时,通常应用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列方程求解析式.要特别注意:如果这道题是求“图象所表示的函数解析式”,那就必须加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5.
(2016?丹阳市校级模拟)形状与抛物线y=2x2﹣3x+1的图象形状相同,但开口方向不同,顶点坐标是(0,﹣5)的抛物线的关系式为 
 .【思路点拨】形状与抛物线y=2x2﹣3x+1的图象形状相同,但开口方向不同,因此可设顶点式为y=﹣2(x﹣h)2+k,其中(h,k)为顶点坐标.将顶点坐标(0,﹣5)代入求出抛物线的关系式.【答案】y=﹣2x2﹣5.【解析】
解:∵形状与抛物线y=2x2﹣3x+1的图象形状相同,但开口方向不同,设抛物线的关系式为y=﹣2(x﹣h)2+k,将顶点坐标是(0,﹣5)代入,y=﹣2(x﹣0)2﹣5,即y=﹣2x2﹣5.∴抛物线的关系式为y=﹣2x2﹣5.【总结升华】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关系式时,要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选择恰当的方法设出关系式,从而代入数值求解.6.
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与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6,求此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答案与解析】因为顶点坐标为(-1,4),所以对称轴为,又因为抛物线与轴两交点的距离为6,所以两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
,,
则两交点的坐标为(,0)、(2,0);求函数的函数关系式可有两种方法:解法:设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顶点式:(a≠0),把(2,0)代入得,所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解法:设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两点式:(a≠0),把(-1,4)代入得,所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总结升华】在求函数的解析式时,要根据题中所给条件选择合适的形式.举一反三:【变式】已知抛物线经过点(1,0),(﹣5,0),且顶点纵坐标为,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答案】y=﹣x2﹣2x+ .提示: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2+,将点(1,0)代入,得a(1+2)2+=0,解得a=﹣,即y=﹣(x+2)2+,∴所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2﹣2x+.类型二、用待定系数法解题7.已知抛物线经过(3,5),A(4,0),B(-2,0),且与y轴交于点C.
(1)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2)求△ABC的面积.【答案与解析】(1)设抛物线解析式为(a≠0),将(3,5)代入得,∴
.∴

即.(2)由(1)知C(0,8),∴
.【总结升华】此题容易误将(3,5)当成抛物线顶点.将抛物线解析式设成顶点式.8.(2015春?石家庄校级期中)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数据,(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设此二次函数的顶点为P,求△ABP的面积.
【答案与解析】
解:(1)由二次函数图象知,函数与x轴交于两点(﹣1,0),(3,0),设其解析式为:y=a(x+1)(x﹣3),又∵函数与y轴交于点(0,2),代入解析式得,a×(﹣3)=2,∴a=﹣,∴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即;(2)由函数图象知,函数的对称轴为:x=1,当x=1时,y=﹣×2×(﹣2)=,∴△ABP的面积S===.【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对称轴及顶点坐标,另外巧妙设函数的解析式,从而来减少计算量.举一反三:【变式】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是,且过点.(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证:对任意实数,点都不在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上.【答案】(1);(2)证明:若点在此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则.
得.
△=,该方程无实根.
所以原结论成立.
教学反思
本次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
(2016?厦门校级模拟)已知一条抛物线经过E(0,10),F(2,2),G(4,2),H(3,1)四点,选择其中两点用待定系数法能求出抛物线解析式的为(  )A.E,F
B.E,G
C.E,H
D.F,G2.二次函数有(
)
A.最小值-5
B.最大值-5
C.最小值-6
D.最大值-63.把抛物线y=3x2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是(
)A.
y=3(x-3)2+2
B.y=3(x+3)2+2
C.y=3(x-3)2-2
D.
y=3(x+3)2-24.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y=的对称轴为x=2,点A,B均在抛物线上,且AB与x轴平行,其中点A的坐标为(0,3),则点B的坐标为
(
)
A.(2,3)
B.(3,2)
C.(3,3)
D.(4,3)5.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a(a>0)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则a的值为(
)A.1
B.2
C.3
D.46.若二次函数的x与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x-7-6-5-4-3-2Y-27-13-3353
则当x=1时,y的值为
(
)
A.5
B.-3
C.-13
D.-27二、填空题7.抛物线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
____.
第7题
第10题8.(2016?河南)已知A(0,3),B(2,3)是抛物线y=﹣x2+bx+c上两点,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9.已知抛物线.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________,顶点坐标________;10.如图所示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0),(1,-2),当y随x的增大而增大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_
____.11.已知二次函数
(a≠0)中自变量x和函数值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101……-2-20…
则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
___.1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3,-2),且与x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4,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
_____.三、解答题13.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对应的二次函数解析式.
(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是(1,2),且过点(2,3);
(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1,-1),(0,1),(-1,13)三点;
(3)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1,0),(3,0),且图象过点(0,-3).14.如图,已知直线y=-2x+2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以线段AB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BAC=90°,求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15.(2015?齐齐哈尔)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4,顶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抛物线y=﹣x2+bx+c经过B、C两点,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连接AC、BD、CD.(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此抛物线顶点D的坐标和四边形ABCD的面积.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
1.【答案】C.【解析】∵F(2,2),G(4,2),∴F和G点为抛物线上的对称点,∴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3,∴H(3,1)点为抛物线的顶点,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3)2+1,把E(0,10)代入得9a+1=10,解得a=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3)2+1.2.【答案】C;【解析】首先将一般式通过配方化成顶点式,即,

a=1>0,∴
x=-1时,.3.【答案】A;
4.【答案】D;【解析】∵
点A,B均在抛物线上,且AB与x轴平行,

点A与点B关于对称轴x=2对称,
又∵
A(0,3),

AB=4,yB=yA=3,

点B的坐标为(4,3).5.【答案】B;【解析】抛物线的平移可看成顶点坐标的平移,的顶点坐标是,的顶点坐标是,∴
移动的距离.6.【答案】D;【解析】此题如果先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再将x=1代入求函数值,显然太繁,而由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可迅速地解决此问题.
观察表格中的函数值,可发现,当x=-4和x=-2时,函数值均为3,由此可知对称轴为x=-3,再由对称性可知x=1的函数值必和x=-7的函数值相等,而x=-7时y=-27.

x=1时,y=-27.二、填空题7.【答案】;【解析】由图象知抛物线与x轴两交点为(3,0),(-1,0),则.8.【答案】(1,4).【解析】∵A(0,3),B(2,3)是抛物线y=﹣x2+bx+c上两点,∴代入得:,解得:b=2,c=3,∴y=﹣x2+2x+3=﹣(x﹣1)2+4,顶点坐标为(1,4),故答案为:(1,4).9.【答案】(1)x=1;(1,3);
【解析】代入对称轴公式和顶点公式即可.
10.【答案】;【解析】将(-1,0),(1,-2)代入中得b=-1,

对称轴为,在对称轴的右侧,即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11.【答案】;【解析】此题以表格的形式给出x、y的一些对应值.要认真分析表格中的每一对x、y值,从中选出较简单的三对x、y的值即为(-1,-2),(0,-2),(1,0),再设一般式,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a≠0),
由表知
解得

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12.【答案】;【解析】由题意知抛物线过点(1,0)和(5,0).三、解答题13.【答案与解析】
(1)∵
顶点是(1,2),

设(a≠0).
又∵
过点(2,3),∴
,∴
a=1.

,即.
(2)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a≠0).
由函数图象过三点(1,-1),(0,1),(-1,13)得
解得
故所求的函数解析式为.
(3)由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1,0),(3,0),

设y=a(x-1)(x-3)(a≠0),又∵
过点(0,-3),

a(0-1)(0-3)=-3,∴
a=-1,∴
y=-(x-1)(x-3),即.14.【答案与解析】
过C点作CD⊥x轴于D.
在y=-2x+2中,分别令y=0,x=0,得点A的坐标为(1,0),点B的坐标为(0,2).
由AB=AC,∠BAC=90°,得△BAO≌△ACD,

AD=OB=2,CD=AO=1,

C点的坐标为(3,1).
设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则有,解得,

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15.【答案与解析】解:(1)由已知得:C(0,4),B(4,4),把B与C坐标代入y=﹣x2+bx+c得:,解得:b=2,c=4,则解析式为y=﹣x2+2x+4;(2)∵y=﹣x2+2x+4=﹣(x﹣2)2+6,∴抛物线顶点坐标为(2,6),则S四边形ABDC=S△ABC+S△BCD=×4×4+×4×2=8+4=12.
课后记
本节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照常完成□
提前完成□
延后完成□
学生的接受程度:完全能接受□
部分能接受□
不能接受□
学生的课堂表现:很积极□
比较积极□
一般□
不积极□
学生上次的作业完成情况:数量
%
完成质量
分,存在问题:
教师留言:
教师签名:家长留言:
家长签名:
时间
教研组长审批
教学校长审批
Sy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