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全国)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10 20:5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化学变化》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常见的化合价记忆口诀,有一句是“SO42-,CO32-
负二价.NO3-,OH-负一价,还有NH4+正一价”,请问NH4+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1
C.-3
D.+5
2.苏丹一号
(C16Hl2N2O)是一种染料。根据2004年4月的MSDS数据,该物质存在致癌证据,故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下列有关苏丹一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该物质中H、N元素质量比为6∶1
C.该物质中存在氮分子
D.该物质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3.烟花爆竹燃烧时发生反应之一,2KNO3+S+3C=K2S+X↑+3C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O2
B.CO
C.N2
D.SO2
4.银器变黑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AgS
B.反应中H2S和O2的质量比为17:8
C.X中Ag元素与S元素的质量比是27:8
D.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5.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化学变化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6.下列有关双氧水(H2O2)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D.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
7.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18时50分左右,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据报道,馆藏珍宝在此次火灾中大致幸免,但屋顶和木质屋架完全烧毁,一座尖塔倒塌。据事后调查,火灾原因极有可能是电线短路。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木质结构属于可燃物,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燃烧
B.电线短路会使可燃物着火点升高,从而导致火灾
C.为了保障消防人员的安全,用水灭火前应切断建筑内的电源
D.可以从空中洒水灭火,其灭火的主要原理是隔绝空气
8.甲醛(CH2O)可用作农药和消毒剂。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构成上看: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从组成上看: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从变化上看:甲醛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从类别上看:甲醛属于氧化物
9.为达到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鉴别软水和硬水
加入肥皂水
B
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C
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D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A
B.B
C.C
D.D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11.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
A.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甲处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12.“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CO2和CO的比较,表述错误的是()
A.结构: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1个氧原子
B.性质: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不能
C.用途:二氧化碳能灭火,一氧化碳却能做燃料
D.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以在木炭燃烧过程中生成
13.甲烷(CH4)燃烧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B.该反应中各物质均为化合物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
D.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14.钛(Ti)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钛可以通过如下反应制得:
TiCl4+2Mg=Ti+2MgCl2,此反应中Mg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0→+2。则钛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A.0→+2
B.+2→0
C.+4→0
D.+4→+2
二、填空题
15.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①②③④⑤
(1)表示分子数的是
(2)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
16.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图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在图2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_____。
(3)在上图所示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
(填化学式)。
三、推断题
17.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_____;D的化学式为_____;
(2)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8.A~J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Ⅰ是黑色固体,J可用作溶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鉴别B、G的一种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已知A、B、C、D、E四种元素,A元素组成的单质是一种清洁能源;B元素带2个负电荷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与Ne原子相同;C元素的某氧化物分子组成为CO3,其中C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D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最内层是最外层的2倍;E元素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成为当今一大热点话题,请根据所学的知识找到一种能产生A单质的方法(用化学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B可能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3)写出B、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室用白色固体和黑色粉末制取单质B的反应原理(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5)E元素形成的单质能与B元素形成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剧烈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0.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1)实验仪器a、b的名称是a_______、b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将装置A和C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目的是_______.
21.实验是学习与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1)用如图一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氨水。
①实验现象是_____。
②该实验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_____。
(2)如图二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空气吹散烘干的面粉,瞬间
发生爆炸,硬纸板盖被冲飞,蜡烛熄灭。
①吹散面粉的目的是_____。
②储存面粉、汽油等易燃物或易爆物时,应注意_____。
22.小新和小明同学用镁带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小新认为:镁带完全燃烧后,剩余固体质量要比参加反应的镁带质量大,理由是_____;
(3)而小明认为:镁带完全燃烧后,剩余固体质量要比参加反应的镁带质量小,理由是_____;
(4)小新查阅资料知:镁不仅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于是他将点燃的镁条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瓶壁有黑色物质生成,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五、计算题
23.为测定某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50g
CuSO4溶液,平均分为三份,每份样品均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请计算: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样品质量/g
50
50
50
NaOH溶液质量/g
20
40
60
m/g
42.45
44.9
44.9
(1)50g
CuSO4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_____g。
(2)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4.工业上常使用氧炔焰(乙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火焰)切割或焊接金属。
(1)乙炔(C2H2)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若乙炔不充分燃烧,可生成CO、CO2和H2O,现有一定质量的乙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4.4
g
CO2和5.6
g
CO,则同时生成H2O的质量为__________。
25.25.军事上常用氢化锂(
LiH)来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H+H2O="LiOH+"
H2↑
现将12克氢化锂与991克水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无LiOH析出。
求: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C
2.D
3.C
4.B
5.C
6.B
7.C
8.D
9.C
10.D
11.D
12.A
13.D
14.C
15.3;4;
16.CH4+
H2OCO+3H2
H2
H2O、CO、CO2
17.CO2
Cu
+2价
2CuO+C2Cu+CO2↑
18.Fe2O3
置换反应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烧杯,能产生水雾的是氢气,反之是一氧化碳
19.2H2O2H2↑+
O2↑,
Zn+2HCl==ZnCl2+H2↑或
Zn+
H2SO4?==
ZnSO4?+
H2↑等
H2O
H2O2
Na2SO4
Na2SO3


化合反应
20.长颈漏斗
集气瓶
B
CaCO3+2HCl=CaCl2+H2O+CO2↑
2KMnO4K2MnO4+MnO2+O2↑
防止水倒吸造成试管炸裂
21.酚酞试液变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禁止明火、配备消防器材或有明显的安全标志等
22.2Mg+O22MgO
镁与氧气化合生成氧化镁,生成物质量肯定要比参加反应的镁带质量大
带燃烧生成的氧化镁有部分以白烟形式扩散到空气中,剩余固体质量要比参加反应的镁带质量小
2Mg+CO22MgO+C
23.(1)4.9;(2)16%
24.2C2H2+5O24CO2+2H2O
2.7g
25.(1)3g;(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