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师大版七下信息技术 1.3寻找网络资源--使用网络搜索引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师大版七下信息技术 1.3寻找网络资源--使用网络搜索引擎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2-10 23:2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寻找网络资源——使用网络搜索引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搜索引擎的概念和作用。
2、能熟练使用关键字和逻辑词等搜索技巧;
3、能找到信息保存并使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城市信息时,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提高学生动手尝试的能力;
2、在比较两个城市的不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搜索两个城市的信息,了解祖国的美丽,培养和提升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2、在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和网络资源的保存。
教学难点:搜索引擎中逻辑命令的使用。
【教具】PPT课件、计算机多媒体教室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 学 导 入 1、创设情境:欣赏辽宁省省会沈阳及云南省省会昆明的城市图片。
2、提问:要具体比较两座城市应该如何查找?比如:两座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人文历史?
3、引入课题:上网搜索是一种快速、便捷的网上查询方式,我们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快速准确地查找我们需要的资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4、出示课题“第三课 寻找网络资源――使用网络搜索引擎” 1、欣赏图片,思考常用的信息搜索方式。
2、准备开始新课的学习。 1、利用图片引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让学生充分浏览教材,熟识本课内容。
自主学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习基本概念
1、看书回答“什么是搜索引擎?”
小试牛刀:
搜索引擎的功能有:(C)
A、搜集信息和下载资源 B、下载资源和信息分类
C、搜集信息和用户检索 D、以上都对
2、提问:常用的搜索引擎有哪些?(部分对上网操作比较熟悉的学生可回答)
3、介绍十个常用的搜索引擎(展示十个常用的搜索引擎图片) 1、结合习题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
2、学生思考并回忆常用的搜索引擎。 1、利用习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搜索引擎的理解。
2、让学生对搜索引擎的使用充满兴趣。

使用搜素引擎,查找城市的具体信息
1、利用关键字查找法进行查找
(1)首先介绍什么是关键字,教材第15页“什么是关键字?”关键字概括起来就是一段语句中的中心词或字。
(2)进入百度搜索引擎,查找沈阳及昆明两座城市的具体信息
得出结论:输入不同的关键字,查找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搜索引擎中搜索信息时关键字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使用关键字查找法的缺点:结果范围广,不利于信息的查找,使用搜索技巧可尽量缩小查找范围。
使 使用搜索技巧,提高搜索结果的准确率
(1)让学生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字“沈阳故宫”,出现很多相应的搜索结果。再次尝试输入关键字“沈阳+故宫”,搜索结果精确度明显提高。
(2)教材第16页介绍搜索逻辑命令:
不同关键字中用空格分隔是最基本的搜索方式。还可以在关键字中间加入“+”。并比较利用两种搜索技巧得出的搜索结果的不同
①“沈阳 故宫 历史”得出的搜索结果中不仅有同时包含三个关键字的记录,也有仅包含部分关键字串的记录,以及个别关键字。
②“沈阳+故宫+历史”得出的搜索结果中只列出同时包含三个关键字的记录。 1、利用关键字 “沈阳”进行搜索。
2、让学生动手实际练习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沈阳 故宫 历史”以及“沈阳+故宫+历史”,体会搜索技巧的重要性。
3、比较利用关键字及两种搜索技巧得出的结果,掌握搜索方法。 1、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信息的搜索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针对教学难点逻辑命令的使用着重加强学生的练习。
根据信息来源确定信息的可靠性 抛出问题:
面对因特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同学们应如何判断其是否可靠呢?
学生讨论,教师辅助,总结归纳:
可以从信息是不是来源于正规网站、该来源是否提供信息以及来源之前提供信息的准确性等几方面考察信息源的可靠性。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字“沈阳历史人物”进行查找,并比较信息的可靠性。
1、让学生真实的体会判断信息可靠性的方法。
2、强调网络信息甄别的重要性,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保存并使用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
引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搜索资料,比较沈阳与昆明两座城市的不同,形成完整的PPT文稿。
强调注意事项:
1、文字类的信息需要先复制,后粘贴
2、图片类资源需要先将因特网上的图片保存到本地计算机自己的文件夹中,再插入到文稿中。
1、上网搜索资料,注意使用搜索技巧,完成城市比较,形成完整的PPT文稿。
2、欣赏同学的作品,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3、针对不足之处加以强化练习。 1、了解祖国的美丽,培养和提升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2、提高学生的搜索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回顾与小结
1、引导学生回顾与总结本课内容,加以补充。
2、学生应树立正确使用搜索引擎的意识,甄别搜索结果,抵制不良诱惑。
展示: 青少年文明上网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1、学生讨论、回顾整堂课内容。
2、做到文明上网,对网络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将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着重理解体会。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情操。
课后练习
课后,利用搜索逻辑命令比较家乡不同的季节吧!

对学习内容做进一步掌握
课后反思:
一、案例的“亮点”
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网络使用联系密切,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是网络使用的基础。
1、将网络搜索技巧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在信息的搜索获取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针对网络信息,让学生能够甄别搜索结果,抵制不良诱惑,文明上网。
3、渗透对网络的使用,对以后的内容做到衔接有度,让学生将学习兴趣延伸到以后的信息技术课中,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4、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应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本节课讲授内容过多,应注意时间的调配。
2、针对部分学生对网络搜索引擎使用不熟练的问题应引起注意,平时教学中加强练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