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向优质看齐—使用公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公式的概念和组成;
2、掌握设计公式完成任务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统计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2、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语言表达、互相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验信息和信息技术无处不在的特点,提高学习兴趣和信息素养;
2、正确利用推导结论,培养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教学重点:使用公式
教学难点:设计公式
教学内容
一、教学导入
老师的手里有一份期中考试成绩表,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个忙,计算出每位同学的总分,怎么样?没有问题吧!
好,下面大家就拿起笔来算一算,算完的同学马上举手汇报成绩,看看谁算得快。
根据刚才大家的计算速度,估算一下我们计算一位同学的成绩平均时间大概在30秒左右,照这样计算统计全班同学的成绩就得20分钟左右,统计全校成绩就得5个小时左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手工计算不但操作非常繁琐、花的时间长、而且很容易出错,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们的统计工作变得轻松、简单而又准确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Excel的公式使用,向优质看齐—使用公式。
二、新课教与学
教师活动:
1、讲解公式的概念和组成。
2、演示公式的使用方法
步骤1、插入新列,输入“差距”。
步骤2、选中要写入差值的单元。
步骤3输入“=”,本市的空气质量指数、“-”、优质标准。
步骤4、按下回车键,求计算的结果显示在单元格里。
步骤5、利用填充柄进行填充。
3、引导学生归纳使用单元格地址的方法。
学生活动:观察教师的演示,学习使用公式的基本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Excel公式的优势所在,调动深入学习的积极性。
三、巩固练习
1、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计算最关心城市距离优质的差距。
2、组织各组汇报结果,展示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合作中探索不同方法,锻炼实践和总结能力。
四、总结评价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填写《学习评价》的空白。
2、请学生代表谈本课学习收获。
3、总结本课:本课借助Excel工具,对空气质量指数的计算和研讨,让我们对关爱环境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4、引出下一节课:计算达人秀—使用函数,可以使用Excel中的函数功能完成。不仅如此,Excel还有很多功能更强大的函数,等待我们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