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目录:
1.4.1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1.4.2
配制溶液和操作过程
习题:
1.4.1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B.汽水????C.牛奶???D.矿泉水
2.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
海水是盐溶液,所以冬天海水不易结冰
D.
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
3.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4.将少量的以下液体:①橄榄油,②醋,③冰块,④白糖,⑤肥皂,⑥面粉,⑦味精,⑧食盐,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②④⑦⑧????B.②④⑥⑦⑧????C.①②④⑦⑧????D.②③④⑦⑧
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溶液中的溶剂是水??????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6.小杰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让他挂青霉素盐水。小杰观察了一下,发现青霉素是一种粉末状的固态物质,护士给他注射时,先用少量的0.9%的生理盐水(食盐溶液)和青霉素粉末混合成一种浑浊混合物后,再用注射器注入大瓶的0.9%的生理盐水(食盐溶液)中。请问小杰注射的青霉素属于(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无法判断
7.如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
X
Y
Z
A
溶质
溶剂
溶液
B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C
细菌
真菌
微生物
D
浓溶液
稀溶液
纯净物
8.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
)
溶质
碘
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剂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A.水????B.酒精????C.汽油??????D.苯
9.下列混合物中,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_
,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牛奶?
②黄河水?
③粉笔灰混合水?
④矿泉水?
⑤碘酒?
⑥色拉油混合水
10.在一支试管内装入3mL水和几滴植物油,观察到________;振荡后观察到________;静置一会儿,观察到________;向试管滴加几滴“餐洗净”,振荡后观察到________;静置一会儿,观察到________;“餐洗净”在这里起________作用,它使植物油的________分散到水中形成________的乳浊液.
11.在盛有等体积水的A、B、C三支试管里,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物质,充分振荡后,看到A试管的液体里分散着小液滴,B试管中分散着固体小颗粒,只有C试管中看不到加入的丙物质,但试管内透明液体呈黄色,则形成溶液的试管是________.(填试管编号)
12.把对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的编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A.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B.肉眼能看到分散系里的固体小颗粒
C.是混合物
D.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E.久置能分层,形成两层液体
F.通常是一种透明液体
(1)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悬浊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乳浊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1.4.2
配制溶液和操作过程
1.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
A.取用液体
???B.量取液体
C.倾倒液体
???
D.加热液体
2.欲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称取10.0
g氢氧化钠固体
B.
氢氧化钠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C.
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量筒
D.
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3.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主要的操作顺序是(
)
A.
过滤、溶解、蒸发
B.
溶解、过滤、蒸发
C.
蒸发、溶解、过滤
D.
溶解、蒸发、过滤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每种溶液里只有两种物质
B.硫酸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C.配置0.09%的生理盐水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和溶解
D.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
5.在25℃时,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在这一过程中,下列各量:①溶液中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③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④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⑤氯化钾溶液的质量。其中不变的是()
A.
①和④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④和⑤
6.如图所示为取用液体药品的示意图,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细口瓶的瓶塞应____放在桌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标签要朝向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倾倒液体时,瓶口要____________试管口,缓缓倒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倒完液体后要立即________________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___________________。
7.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性和哪些因素有关,做了下面的3个实验。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归纳实验结论。
(1)在盛有水的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蔗糖和松香粉,充分振荡后,发现蔗糖溶解了,而松香不溶解。这说明了
。
(2)在盛有无水酒精的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蔗糖和松香粉,充分振荡后,发现松香溶解了,而蔗糖不溶解。比较(1)和(2),说明
。
(3)在盛有水的试管里加入过量的食盐,充分振荡后,仍有少量食盐未溶解;然后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一会儿,试管内的食盐就溶解了。这说明了
。
8.小英在做饭时,发现许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率。
(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①________,你的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素②________,你的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素③________,你的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
9.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溶解度/g
?甲
15
25
50
乙
15
20
30
(1)10℃时,欲将15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要加水多少?
(2)某同学欲将20℃时300g
20%的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他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并进行了如下计算:
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x,
300g×20%=(300g﹣x)×40%
解得:x=150g
试分析:他能否达到目的,并说明理由。八上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目录:
1.4.1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1.4.2
配制溶液和操作过程
习题:
1.4.1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B.汽水????C.牛奶???D.矿泉水
【答案】C
2.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
海水是盐溶液,所以冬天海水不易结冰
D.
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
【答案】D
3.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答案】A
4.将少量的以下液体:①橄榄油,②醋,③冰块,④白糖,⑤肥皂,⑥面粉,⑦味精,⑧食盐,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②④⑦⑧????B.②④⑥⑦⑧????C.①②④⑦⑧????D.②③④⑦⑧
【答案】A
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溶液中的溶剂是水??????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答案】D
6.小杰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让他挂青霉素盐水。小杰观察了一下,发现青霉素是一种粉末状的固态物质,护士给他注射时,先用少量的0.9%的生理盐水(食盐溶液)和青霉素粉末混合成一种浑浊混合物后,再用注射器注入大瓶的0.9%的生理盐水(食盐溶液)中。请问小杰注射的青霉素属于(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无法判断
【答案】B
7.如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
X
Y
Z
A
溶质
溶剂
溶液
B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C
细菌
真菌
微生物
D
浓溶液
稀溶液
纯净物
【答案】A
8.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
)
溶质
碘
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剂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A.水????B.酒精????C.汽油??????D.苯
【答案】C
9.下列混合物中,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_
,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牛奶?
②黄河水?
③粉笔灰混合水?
④矿泉水?
⑤碘酒?
⑥色拉油混合水
【答案】②③;④⑤
10.在一支试管内装入3mL水和几滴植物油,观察到________;振荡后观察到________;静置一会儿,观察到________;向试管滴加几滴“餐洗净”,振荡后观察到________;静置一会儿,观察到________;“餐洗净”在这里起________作用,它使植物油的________分散到水中形成________的乳浊液.
【答案】植植物油不溶于水,植物油浮于水面,分为上下两层;浑浊的液体;植物油逐渐浮起来,又分为上下两层;得到浑浊的液体;液体不再分层;乳化;大的油滴;稳定
11.在盛有等体积水的A、B、C三支试管里,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物质,充分振荡后,看到A试管的液体里分散着小液滴,B试管中分散着固体小颗粒,只有C试管中看不到加入的丙物质,但试管内透明液体呈黄色,则形成溶液的试管是________.(填试管编号)
【答案】C
12.把对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的编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A.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B.肉眼能看到分散系里的固体小颗粒
C.是混合物
D.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E.久置能分层,形成两层液体
F.通常是一种透明液体
(1)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悬浊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乳浊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CDF;(2)BC;(3)CE
13.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答案】(1)碘;汽油
(2)下层颜色较深上层较浅;甲
1.4.2
配制溶液和操作过程
1.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
A.取用液体
???B.量取液体
C.倾倒液体
???
D.加热液体
【答案】B
2.欲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称取10.0
g氢氧化钠固体
B.
氢氧化钠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C.
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量筒
D.
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答案】C
3.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主要的操作顺序是(
)
A.
过滤、溶解、蒸发
B.
溶解、过滤、蒸发
C.
蒸发、溶解、过滤
D.
溶解、蒸发、过滤
【答案】B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每种溶液里只有两种物质
B.硫酸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C.配置0.09%的生理盐水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和溶解
D.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
【答案】A
5.在25℃时,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在这一过程中,下列各量:①溶液中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③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④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⑤氯化钾溶液的质量。其中不变的是()
A.
①和④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④和⑤
【答案】A
6.如图所示为取用液体药品的示意图,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细口瓶的瓶塞应__倒__放在桌上,原因是__防止试剂被污染__。
(2)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标签要朝向__手心__,原因是__防止标签被腐蚀__。
(3)倾倒液体时,瓶口要__紧挨__试管口,缓缓倒入,原因是__防止液体倒到试管外__。
(4)倒完液体后要立即__盖上瓶塞__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__向外__。
7.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性和哪些因素有关,做了下面的3个实验。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归纳实验结论。
(1)在盛有水的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蔗糖和松香粉,充分振荡后,发现蔗糖溶解了,而松香不溶解。这说明了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
(2)在盛有无水酒精的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蔗糖和松香粉,充分振荡后,发现松香溶解了,而蔗糖不溶解。比较(1)和(2),说明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
(3)在盛有水的试管里加入过量的食盐,充分振荡后,仍有少量食盐未溶解;然后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一会儿,试管内的食盐就溶解了。这说明了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的高低有关 。
8.小英在做饭时,发现许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率。
(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①__搅拌__,你的预测:__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速率__。
因素②__温度__,你的预测:__温度越高食盐的溶解越快__。
因素③__颗粒大小__,你的预测:__颗粒越小食盐的溶解越快__。
(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搅拌因素:在两个烧杯中各放入50
mL水,分别称取2
g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同时放进烧杯中,在一个烧杯中搅拌,观察并记录两个烧杯中食盐完全溶解所需时间(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
9.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溶解度/g
?甲
15
25
50
乙
15
20
30
(1)10℃时,欲将15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要加水多少?
(2)某同学欲将20℃时300g
20%的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他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并进行了如下计算:
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x,
300g×20%=(300g﹣x)×40%
解得:x=150g
试分析:他能否达到目的,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解:10℃时,乙的溶解度为15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50g×13.0%=(150g+x)×6.5%
x=150g故:需要加水150g;
(2)不能。20℃时,20%的甲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