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风和降水 重难点优化与提高练习(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4 风和降水 重难点优化与提高练习(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10 16:21:22

文档简介

八上
2.4
风和降水
目录:
2.4.1
风和风速等概念
2.4.2
湿度与测量
2.4.3
降水和降雨量
习题
2.4.1
风和风速等概念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
地面的冷热不均  
B.
太阳辐射的强弱不同
C.
地球的自转  
D.
地面附近的气压不同
2.如图是a、b、c、d四地气压图,则a、b、c、d四地间的风向不可能是(
)
A.a→b  
B.b→d
C.c→d  
D.c→a
   
3.(2020七下·鄞州期末)某城市计划建设一个化工厂,下面四种布局方案较合理的是(???
)
A.??B.?C.?D.
4.(2020八下·余姚期中)对风的预报内容主要是风向和风力,下面对风向和风力理解正确的(
???)
A.风向是指风的去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东南方吹向西北方
B.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西北方吹向东南方
C.风力指风的强度,风力最大时风级是10级
D.风力指风的强度,风级越大,表示风力越弱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气温比B、C两地____,气压比B、C两地____。D、E、F中,气压最高的地区是____。
(2)用“→”画出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方向。
(3)从中可以看出,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原因是

6.(2019八上·长兴月考)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可谓神乎其神。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诸葛亮能够借箭成功,主要还利用的大雾,使曹操恐怕有埋伏,不敢出兵。他曾说过“亮已于三日前算定今天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诸葛亮描述的是赤壁三日后的天气情况,下列成语中哪个不是描述天气的
?????。
A.阴转多云
B.雷电交加
C.和风细雨
D.冬暖夏凉
(2)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大队草船驶向曹营。如果当晚吹的是东南风,那么船上的旗帜将飘向________(填“东南”或“西北”)。
(3)当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7m3时,船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写出计算过程)
7.(2018八上·绍兴期中)如图为探究风的方向的实验示意图。
(1)风向指的是风________的方向。
(2)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________(填“箭头”或“尾端”)朝向电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________。(填“箭头”或“箭尾”)指向。
(3)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________风。
2.4.2
湿度与测量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蜻蜓低飞,不雨也阴”说明空气中湿度较大
B.“燕子低飞要下雨”说明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
C.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D.干燥的沙漠地里没有水汽
2.读相对湿度同温度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气温与湿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度从凌晨4时起逐渐加大
B.湿度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
C.湿度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
D.气温在正午12时达最大值
(2)该地该日的天气状况是(
)
A.全天无任何降水过程
B.下午15时有降水过程
C.上午10时有降水过程
D.凌晨4时有可能产生霜冻
3.(2018八上·绍兴期中)如图为探究风的方向的实验示意图。
(1)风向指的是风________的方向。
(2)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________(填“箭头”或“尾端”)朝向电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________。(填“箭头”或“箭尾”)指向。
(3)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________风。
4.某同学在探究“空气中含有的水汽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水,它们的水温分别是25
℃、40
℃、55
℃、65
℃,在杯口同时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回答:
(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是为了验证:空气中含有的水汽与________有关;
(2)甲杯的水温为____。
A.25

B.40
℃?
C.55

D.65

5.(2019八上·萧山期中)干湿球湿度计有两支温度计组成,一支是干球温度计,测量的就是气温;另一支是湿球温度计,其玻璃泡用湿棉纱包裹。
(1)其原理是:当其它条件相同时,湿度越大,蒸发越________,温度降低越________。
(2)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相对湿度
干球温度
干湿差
1℃
2℃
3℃
4℃
15℃
90%
80%
70%
61%
20℃
91%
82%
74%
66%
25℃
92%
83%
76%
68%
30℃
93%
86%
79%
73%
如果当地当时气温是25℃,湿球温度计示数是22℃,当地当时空气的相对湿度是________。
(3)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两个结论,请写出其中一条:________。
(4)传统的气象预报只关注具体的气温,而忽视了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同在30℃的环境中,空气湿度越大,人________(填“越舒适”或“越不舒适”)。
6.(2018八上·天台期中)干湿球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蒸发时要吸热,所以这个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另一个温度计读数低。某天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如右图所示,相对湿度表如下表,则:
(1)该天空气的相对湿度为________。
(2)在相同室温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值越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________(填“越少”或“越多”),理由是________。
干球温度
干湿差
1.0℃
2.0℃
3.0℃
4.0℃
15.0℃
90%
80%
70%
61%
20.0℃
91%
82%
74%
66%
25.0℃
92%
83%
76%
68%
30.0℃
93%
86%
79%
73%
2.4.3
降水和降雨量
1.如图为小怡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温水,然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下列关于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B.水蒸气下降,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C.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D.水蒸气下降,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2.(2019八上·长兴月考)11月19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浙江全省正面临“区域性较严重干旱”。江山、常山两地达“重旱”,另有42个县(市、区)达“中旱”,22个县(市、区)达“轻旱”。全省气象干旱面积约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90%以上。10月3日至11月18日,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八成,这让浙江很“受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浙江今年夏秋季节盛行西北风,所以没下雨
B.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后一定会降水
C.人们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3.(2019八上·浙江期中)根据温度垂直变化和地形雨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地形雨的形成与温度垂直变化有关????
B.气流上升时,空气遇冷会液化
C.地球大气层的气温都会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D.迎风坡会降水而背风坡不会降水八上
2.4
风和降水
目录:
2.4.1
风和风速等概念
2.4.2
湿度与测量
2.4.3
降水和降雨量
习题
2.4.1
风和风速等概念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
地面的冷热不均  
B.
太阳辐射的强弱不同
C.
地球的自转  
D.
地面附近的气压不同
【答案】D
2.如图是a、b、c、d四地气压图,则a、b、c、d四地间的风向不可能是(
)
A.a→b  
B.b→d
C.c→d  
D.c→a
   
【答案】B
3.(2020七下·鄞州期末)某城市计划建设一个化工厂,下面四种布局方案较合理的是(???
)
A.?B.?C.?D.
【答案】D
【解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根据风吹来的方向,结合图片思考解题即可。ABC中的化工厂位置由于风吹的缘故容易对居民区造成环境污染,故不支持,D符合题意。
4.(2020八下·余姚期中)对风的预报内容主要是风向和风力,下面对风向和风力理解正确的(
???)
A.风向是指风的去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东南方吹向西北方
B.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西北方吹向东南方
C.风力指风的强度,风力最大时风级是10级
D.风力指风的强度,风级越大,表示风力越弱
【答案】B
【解析】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大。风力最大风级是13
级。风的级数越大,风力越强,B符合题意。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气温比B、C两地____,气压比B、C两地____。D、E、F中,气压最高的地区是____。
(2)用“→”画出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方向。
(3)从中可以看出,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原因是

【答案】高

E
压高低不同
【解析】(1)A地气温高,空气上升,气压比B、C两地低。而E地由于上升气流,空气密度大,D、F两地空气下沉密度小,故E地气压最高。(2)见解图(3)由图可知,空气的水平运动是水平面上气压不同导致。
6.(2019八上·长兴月考)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可谓神乎其神。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诸葛亮能够借箭成功,主要还利用的大雾,使曹操恐怕有埋伏,不敢出兵。他曾说过“亮已于三日前算定今天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诸葛亮描述的是赤壁三日后的天气情况,下列成语中哪个不是描述天气的
?????。
A.阴转多云
B.雷电交加
C.和风细雨
D.冬暖夏凉
(2)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大队草船驶向曹营。如果当晚吹的是东南风,那么船上的旗帜将飘向________(填“东南”或“西北”)。
(3)当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7m3时,船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D
(2)西北
(3)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7m3=70000N
【解析】天气一般指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而气候是指长时间的气象特征。阿基米德原理公式为:F浮=ρ水gV排,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1)阴转多云、雷电交加、和风细雨都是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而冬暖夏凉是长时间的气象特征,所以冬暖夏凉不是描述天气。
(2)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大队草船驶向曹营。如果当晚吹的是东南风,那么船上的旗帜将飘向西北。
(3)已知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7m3,水的密度,那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7m3=70000N
7.(2018八上·绍兴期中)如图为探究风的方向的实验示意图。
(1)风向指的是风________的方向。
(2)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________(填“箭头”或“尾端”)朝向电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________。(填“箭头”或“箭尾”)指向。
(3)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________风。
【答案】(1)吹来
(2)尖端;箭头
(3)西北
【解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利用风向可以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建厂,农业,交通,军事等各种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1)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2)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尖端朝向电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箭头指向。
(3)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西北风。?
2.4.2
湿度与测量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蜻蜓低飞,不雨也阴”说明空气中湿度较大
B.“燕子低飞要下雨”说明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
C.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D.干燥的沙漠地里没有水汽
【答案】D
2.读相对湿度同温度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气温与湿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度从凌晨4时起逐渐加大
B.湿度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
C.湿度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
D.气温在正午12时达最大值
(2)该地该日的天气状况是(
)
A.全天无任何降水过程
B.下午15时有降水过程
C.上午10时有降水过程
D.凌晨4时有可能产生霜冻
【答案】B
A
【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温度越高,湿度越小。(2)由于温度越高,湿度越小。说明全天没有降水的可能。
3.(2018八上·绍兴期中)如图为探究风的方向的实验示意图。
(1)风向指的是风________的方向。
(2)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________(填“箭头”或“尾端”)朝向电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________。(填“箭头”或“箭尾”)指向。
(3)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________风。
【答案】(1)吹来
(2)尖端;箭头
(3)西北
【解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利用风向可以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建厂,农业,交通,军事等各种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1)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2)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发现纸飞机的尖端朝向电扇。这说明我们在看风向标的时候应该看风向标的箭头指向。
(3)某同学把这个纸飞机放在室外,发现它的尖端指向西北方向,则可知这天刮的是西北风。?
4.某同学在探究“空气中含有的水汽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水,它们的水温分别是25
℃、40
℃、55
℃、65
℃,在杯口同时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回答:
(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是为了验证:空气中含有的水汽与________有关;
(2)甲杯的水温为____。
A.25

B.40
℃?
C.55

D.65

【答案】(1)温度
(2)D
【解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1)由实验过程可知,该实验过程烧杯内的水的温度是不同的,结果烧杯上的玻璃片的水滴数量不同;说明该实验主要是为了验证温度对水汽多少的影响;故答案为:温度;
(2)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所以玻璃片上水滴最多就是温度最高的;故甲烧杯中水的温度为65℃;故答案为D
5.(2019八上·萧山期中)干湿球湿度计有两支温度计组成,一支是干球温度计,测量的就是气温;另一支是湿球温度计,其玻璃泡用湿棉纱包裹。
(1)其原理是:当其它条件相同时,湿度越大,蒸发越________,温度降低越________。
(2)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相对湿度
干球温度
干湿差
1℃
2℃
3℃
4℃
15℃
90%
80%
70%
61%
20℃
91%
82%
74%
66%
25℃
92%
83%
76%
68%
30℃
93%
86%
79%
73%
如果当地当时气温是25℃,湿球温度计示数是22℃,当地当时空气的相对湿度是________。
(3)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两个结论,请写出其中一条:________。
(4)传统的气象预报只关注具体的气温,而忽视了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同在30℃的环境中,空气湿度越大,人________(填“越舒适”或“越不舒适”)。
【答案】(1)慢;小
(2)76%
(3)相同气温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相对湿度越小或相同的干湿差,气温越高,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
(4)越不舒适
【解析】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即湿度较大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慢,温度下降的较少,干、湿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小;反之,当水蒸气含量较低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快,温度下降的较多,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大.空气湿度是指空气的潮湿程度,用来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距离饱和的程度。研究表明,最有益于人体的健康湿度范围为45%至60%。如果空气中的湿度低于45%,会造成室内干燥,导致皮肤、咽喉、呼吸道干燥,容易引发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当空气湿度高于60%时,人体会感觉闷热难耐,而当空气湿度高于80%时,则属于湿度过高,会使人体散热困难,从而导致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头晕恶心等症状。
(1)干湿球温度计是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汽含量的装置,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两个相同的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在一定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
湿度越大,水蒸发量越少,湿球温度与干球温度的差越少。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即湿度较大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慢,温度下降的较少,干、湿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小;反之,当水蒸气含量较低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快,温度下降的较多,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大。
(2)对应图表格当时气温25
℃,
湿球温度计示数是22℃?,那么说明干湿差为3℃?,所以图表格中对应的相对湿度为76%。
(3)由图表格中可以发现相同气温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相对湿度越小。
(4)人体感到舒适的气温是:夏季19℃-24℃,冬季12℃-22℃。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人体就要借汗液的蒸发来排出热量。此时,空气湿度就显得特别重要。当空气湿度较高时,汗液蒸发速度很慢,人就有一种黏糊糊的感觉,很不舒服。如果高温伴着高湿(例如夏季雷雨来临前),还容易发生中暑现象。只有当空气湿度较低时,汗液蒸发速度才会较快,即使天热一点,人也感到一种爽快。因此同在30℃的环境中,空气湿度越大,人越不舒服。
6.(2018八上·天台期中)干湿球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蒸发时要吸热,所以这个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另一个温度计读数低。某天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如右图所示,相对湿度表如下表,则:
(1)该天空气的相对湿度为________。
(2)在相同室温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值越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________(填“越少”或“越多”),理由是________。
干球温度
干湿差
1.0℃
2.0℃
3.0℃
4.0℃
15.0℃
90%
80%
70%
61%
20.0℃
91%
82%
74%
66%
25.0℃
92%
83%
76%
68%
30.0℃
93%
86%
79%
73%
【答案】(1)76%(2)越少;空气越干燥,湿球外水蒸发越快,吸热越大,读数就越小
【解析】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或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也可表示为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之比。
(1)由图可知,干球温度计示数为25℃,湿球温度计示数为22℃,干湿差为3℃,对比表格数据可得,干球温度为25℃,干湿差为3℃时,相对湿度为76%;故答案为:76%;
(2)由表格可知,干球温度一定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说明空气越干燥,水分蒸发的越快,而蒸发吸热,则读数越小;故答案为:越少;空气越干燥,湿球外水蒸发越快,吸热越大,读数就越小;
2.4.3
降水和降雨量
1.如图为小怡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温水,然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下列关于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B.水蒸气下降,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C.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D.水蒸气下降,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答案】C
2.(2019八上·长兴月考)11月19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浙江全省正面临“区域性较严重干旱”。江山、常山两地达“重旱”,另有42个县(市、区)达“中旱”,22个县(市、区)达“轻旱”。全省气象干旱面积约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90%以上。10月3日至11月18日,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八成,这让浙江很“受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浙江今年夏秋季节盛行西北风,所以没下雨
B.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后一定会降水
C.人们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答案】C
【解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下雨的原因是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小水滴不断地累积到一定数量就会以雨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人工降雨的方法很多,比如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这是缓解干旱,增加降雨量的有效措施,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且年际变化大;空间分布特点:南丰北缺,东多西少。
A、刮西北风与空气流动有关,并不是导致没有降雨的原因,因为降雨是指在大气中冷凝的水汽以不同方式下降到地球表面的天气现象,与刮风无关的,A不符合题意。
B、下雨是一种自然景象,是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这些小水滴要变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体积大约要增大100多万倍,B不符合题意。
C、人工降水,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C符合题意。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D不符合题意。
3.(2019八上·浙江期中)根据温度垂直变化和地形雨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地形雨的形成与温度垂直变化有关????
B.气流上升时,空气遇冷会液化
C.地球大气层的气温都会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D.迎风坡会降水而背风坡不会降水
【答案】A
【解析】地形雨是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高地阻挡时被迫抬升而气温降低形成的降水。大气层的气温并不总是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的;凝结是气体遇冷而变成液体,如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温度越低,凝结速度越快。它的逆过程称作蒸发。凝结属于液化形式中的一种,但不完全等于液化。气流就是空气的上下运动,向上运动的空气叫做上升气流,向下运动的空气叫做下降气流。风沿斜坡往上吹的为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常形成不同的自然环境,进而迎风坡形成了不同的人文环境是由于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抬升而升温,易成云致雨,降水较多。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而降温,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背风坡是指形成地形雨当中的地形一侧降水较少的那一侧,因为这一面正好处于暖湿气流被地形阻挡的背面,因此而得名背风坡。
A、当潮湿的气团前进时,遇到高山等地形阻挡,气流被迫缓慢抬升,引起绝热降温,也就是图片中的温度从起先的15℃,到19℃,温度是上升的,但是随着高山等地形阻挡,气流被迫缓慢提升,引起绝热降温,温度不再上升,反而下降至13℃,那么发生凝结,形成云层,随着不断升高,云汽凝结达到饱和而形成的降雨,人们称之为地形雨,A符合题意。
B、根据图片以及题意可知气流上升时遇到高山等地形阻挡,气流被迫缓慢提升,引起绝热降温,发生凝结,但是凝结并不完全等于液化,B不符合题意。
C、并不是地球大气层的所有气温都会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比方说平流层会出现逆温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C不符合题意。
D、迎风坡和背风坡都会降雨,只不过迎风坡的降雨量比背风坡的降雨量更大些,D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