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
4.1
电荷与电流
目录:
4.1.4
实际电路图到原理图
4.1.5
实际电路设计与连接
4.1.6
电路的3种状态判断
习题
4.1.4
实际电路图到原理图
1.(2020八下·鄞州期末)下面的四个电路图中与实物电路相对应的是(???
)
A.?B.?C.?D.
【答案】D
【解析】电路图与实物图是否一致注意两方面:①串并联关系;②元件的先后顺序。
根据实物图可知,灯泡并联,开关在干路上,且开关在灯泡与电源正极之间,故D正确,而A、B、C错误。
2.(2020八下·余姚期中)在图中的四幅电路图中,与如图所示实物图对应的是(?
??)
A.??B.???C.??D.
【答案】A
【解析】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时,各个电器元件的串并联关系要保持一致,且原件的相对位置也要保持一致,据此分析即可。根据实物图可知,两个灯泡并联,开关在干路上,电流表与灯泡L1串联。
A.与实物图比较可知,灯泡、电流表和开关的串并联关系保持一致,且位置相同,故A符合题意;
B.电流表不应该与灯泡L2串联,故B不合题意;
C.电流表不应该在干路上,故C不合题意;
D.电流表不能接在电路图中的“T”形接头处,故不合题意。
3.如图所示,灯L1、L2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在框中画出电路图________。
【答案】并联;
【解析】(1)如果只有一条通路,那么用电器串联;如果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通路,那么用电器并联;
(2)从电源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各个用电器,回到电源附近,画出一条通路;然后在电路图中找到分流点和汇流点的位置,将另一条通路连接好即可。
【解答】(1)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到达灯泡L1的右端时,既可以向左经过L1,也可以向下经过L2,因此有两条通路,那么灯泡L1和L2并联;
(2)①从电源正极开始,电流经过灯泡L1、开关S流回电源负极;
②分流点在灯泡L1与正极之间,汇流点在灯泡L1与开关之间;
③将灯泡L2连接在这两点之间即可。如下图:
4.把下面实物图连成S为总开关,S1控制L1、S2控制L2的并联电路________。发现并联电路至少有________条电流路径,并且支路用电器工作互相____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并画出电路图________。
【答案】;2;不影响;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和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电路图,关键是明白各个用电器的连接情况以及开关的控制情况,
【解答】从正极开始连接,经开关S开始分支,一支经开关S1、L1,与另一支经L2、S2的电流汇合回到负极;如图所示:
并联电路至少有2条电流路径,并且支路用电器工作互不影响;
由题意可知,L1、L2并联,开关S位于干路,开关S1与L1串联,开关S2与L2串联,然后与电源组成电路,如下图所示:
5、根据实际电路图画原理图
4.1.5
实际电路设计与连接
1.(2020八下·余姚期中)指纹锁是一种集光学、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的“钥匙”是特定人的指纹(S1)、磁卡(S2)或应急钥匙(S3),三者都可以单独使电动机工作而打开门锁。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B.???C.???D.
【答案】B
【解析】如果用电器相互影响,那么它们串联;如果不相互影响,那么它们并联,据此判断三个开关的串并联关系即可。
三个开关都可以单独使电动机工作而打开门锁,因此它们之间不相互影响,为并联关系;因为三个开关都能控制电动机,所以电动机在三个支路电流的必经之路上,也就是干路上,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合题意。
2.(2020八上·温州期中)驾驶摩托车时,无论是捏前刹还是踩后刹,车尾左右两侧的刹车灯均同时发光以提醒他人。据此,小明设计了一个模拟刹车电路,前后刹各相当于一个开关,刹车时开关闭合。下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A.?B.?C.??D.
【答案】D
【解析】如果用电器相互影响,那么它们串联;如果用电器不相互影响,那么它们并联,据此确定两个灯泡的串并联关系和两个开关的串并联关系。
(1)无论捏前刹还是踩后刹,灯泡都会发光,这说明两个开关不相互影响,因此它们并联;
(2)如果左边的刹车灯坏了,那么右边的刹车灯照常工作,因此二者不相互影响,即它们并联;
(3)因为开关要控制灯泡,所以两个开关并联后,与两个并联的灯泡串联,如下图所示:
故D正确,而A、B、C错误。
3.(2020八上·吴兴期末)汽车装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副驾驶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蜂鸣器工作;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蜂鸣器不工作。图设计的电路图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B
【解析】对四个选项中的电路图进行分析,哪个与题干描述一致,它就是正确选项。
当开关S1闭合,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蜂鸣器工作?;开关S2闭合时,蜂鸣器和指示灯被短路,因此指示灯熄灭,蜂鸣器不工作,看似符合要求,但是这时整个电路短路,会烧坏电源,因此要在电路中串联一个保护电阻,故A错误;
B.根据A中分析可知,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保护电阻即可,故B正确;
C.当开关S1闭合,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不亮,蜂鸣器不工作,故C错误;
D.当开关S2闭合时,蜂鸣器找出工作,指示灯照常发光,故D错误。
4.把下面实物图连成S为总开关,S1控制L1、S2控制L2的并联电路________。发现并联电路至少有________条电流路径,并且支路用电器工作互相____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并画出电路图________。
【答案】;2;不影响;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和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电路图,关键是明白各个用电器的连接情况以及开关的控制情况,
【解答】从正极开始连接,经开关S开始分支,一支经开关S1、L1,与另一支经L2、S2的电流汇合回到负极;如图所示:
并联电路至少有2条电流路径,并且支路用电器工作互不影响;
由题意可知,L1、L2并联,开关S位于干路,开关S1与L1串联,开关S2与L2串联,然后与电源组成电路,如下图所示:
5.如图所示给出了几种元件。
⑴在图上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要求:
①灯L1与灯L2并联;
②滑动变阻器控制通过灯L2的电流大小。
⑵在下边的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
【解析】(1)首先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每条支路上的用电器,然后连接好一条通路;然后根据开关以及滑动变阻器的控制作用判断它们所在的位置,进而确定分流点和汇流点的位置,最后将剩余的用电器连接在这两点之间即可;
(2)依据连接好的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即可。
【解答】(1)根据要求可知,滑动变阻器控制灯泡L2,因此它必须和L2串联在同一支路,而两个支路上只有灯泡L1。
①从电源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开关、灯泡L2、滑动变阻器,然后回到电源负极;
②因为开关必须在干路上,因此分流点应该在开关和L2之间;由于干路上没有其它元件,所以汇流点可以在电源的负极上;
③将灯泡L1接在这两点之间即可;如下图所示:
(2)与实物图相同,首先画出一条通路:
①从电源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开关、灯泡L2、滑动变阻器,然后回到电源负极;
②分流点在开关和L2之间,汇流点在负极和变阻器之间;
③将灯泡L1接在这两点之间即可。如下图所示:
6.将图中的元件连成电路。要求:灯泡L1、L2并联,电流表测量灯L1中的电流,开关S1控制L1,开关S2控制L2。
【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1)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的用电器串联;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而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2)根据(1)中的规律分别判断各个电器元件的位置,然后连接实物图即可。
【解答】(1)电流表测量灯泡L1的电流,那么它应该与L1串联在同一支路上;
(2)开关S1控制L1,那么它也应该和L1串联在同一支路上;
(3)开关S2控制L2,那么它应该和L2串联在同一支路上。
结合题目元件的位置,那么并联电路的分流点应该在开关S2的右端,而汇流点在灯泡L2的左端,如下图所示:
7.(2019八上·萧山月考)小北所在学校要举办科普知识竞赛,请你设计一个抢答器,要求不论哪一组按开关,主持台上的电铃都要响,而且用不同的灯泡告诉主持人是第几组按开关,按上述要求将上图所给的器件连成实物图。
【答案】
【解析】首先根据两个开关之间是否影响判断它们的串并联关系,然后根据两个灯泡是否相互影响判断它们的串并联关系,最后再根据灯泡和开关的对应关系确定它们的相对位置即可。
【解答】(1)无论哪个开关闭合,电铃都要响,说明两个开关不相互影响,那么它们应该是并联;因为通过两个开关的电流都要经过电铃,所以电铃应该在干路上;
(2)如果红灯表示一组,绿灯表示一组,那么它们就应该与两个开关分别串联在同一支路上。如下图所示:
8.(2018八上·义乌月考)(1)现再给电源、小灯泡、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灯泡变暗.
(2)如果你还想知道电路中电流值的改变情况,需在电路中再________联一个电流表,并增加________根导线.
?
(3)请根据实物电路,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答案】(1)
(2)串;1
(3)
【解析】(1)滑动变阻器要对灯泡亮度进行控制,滑动变阻器与灯泡要串联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连接符合一上一下,且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暗可知,向右移动电阻增大;(2)电流表是测量电流的电表,电流表必须串联接入电路;(3)根据实验图画出电路图,元件符号要正确,位置要对应。
【解答】(1)根据要求可画出电路图:
(2)如果你还想知道电路中电流值的改变情况,需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电流表,并增加1根导线;
(3)根据实物电路图,可画出电路图:
故答案为:(2)串;1
4.1.6
电路的3种状态判断
1.如图电路中,用导线连接下列两点后,会导致电路短路的是(??
)
A.a.c?????B.b.c?????C.b.d??????D.d.e
【答案】C
【解析】用导线把b.d两点连接起来时,相当于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两端连通,造成电源短路,电路中电流过大,可能会烧坏电源,且两灯泡均不亮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当开关S闭合时,电路状态是(?
)
A.通路?????B.断路?????C.短路??????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开关闭合后,导线会直接连接电源两端,造成短路现象,C符合题意。
3.电路有三种状态:在上面的六幅图中,属于通路的是________,断路的是________,电源短路的是________,用电器短路是________。
【答案】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1)图中开关闭合,电路连通,属于通路;
(2)图中开关与灯泡间的导线是断开的,属于断路;
(3)图中开关是断开的,属于断路;
(4)图中用导线直接接在电源两极,属电源短路;
(5)图中用导线与开关直接接在电源两极,属电源短路;
(6)图中的一条导线将其中的一个灯泡短路,只有一只灯泡可以发光,属局部短路
4.如图所示,只闭合S1,电阻R1、R2组成________电路,断开S1闭合S2、S3
,电阻R1、R2组成________电路,同时闭合S1、S3,电路会形成________.
【答案】串联;并联;电源短路
【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2
,断开S1
S3时,R1、R2首尾顺次连接,它们是串联的.
(2)由电路图可知,闭合S2
S3,断开S1时,R1、R2首首相连,尾尾相连,它们是并联的.
(3)由电路图可知,同时闭合开关S1和S3,电源短路,这是不允许的.
5.如图所示,在电路中要使电灯L1和L2并联,应闭合开关________和________。为了防止电路出现短路,不能同时闭合开关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S1;S3;S2;S3
【解析】要使两灯泡并联,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需要经过S1,然后分别经过灯泡支路L1和支路L2、S3,再流回电源负极;因此应闭合开关S1、S3;
当闭合开关S2、S3时,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从电源的正极流入电源负极,从而形成电源短路,故不能同时闭合开关S2、S3。
6.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连线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由实物图知,电流从正极流出,通过开关S1后开始分支,一支路经灯泡L1,另一支路经灯泡L2、开关S2,然后两支汇合回到电源负极。
7.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图中,甲图为两灯串联,乙图为两灯并联。图中是否有错?请在错处打“×”,并在原图上加以改正,改动的线要尽量少。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甲图中,两灯串联,两灯应首尾顺次连接,开关左端接线柱与灯L2左端接线柱间的连线是多余的,应去掉;要使两灯并联,两灯应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由图乙所示可知,应去掉开关右端接线柱与灯L2右端接线柱间的连线,把灯L2右端与的灯L1左端连接起来,两灯并联。
8.将图中给出的元件连成电路,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要求:①元件位置不动,导线不能交叉;②三盏灯并联;③开关S1控制电灯L1和L2;④开关S2控制电灯L1、L2和L3。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L1、L2和L3并联;开关S1控制L1和L2,则开关S1串联在L1和L2并联后的干路上;开关S2同时控制L1、L2和L3,则开关S2串联在三个灯泡并联后的干路上,根据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连接实物图。
9.如图所示是一种定时课间音乐播放装置的原理图,“播放器”是有电流通过时会播放音乐的装置;“定时开关”是到达设定时间,自动断开的开关。闭合开关S,当“定时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指示灯①(填“会”或“不会”)亮,播放器②(填“会”或“不会”)播放音乐;到达设定时间“定时开关”处于③(填“闭合”成“断开”)状态,“播放器”播放音乐,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①会
②不会
③断开?B.①不会
②会
③闭合??C.①不会
②会
③断开??D.①会
②不会
③闭合
【答案】A
【解析】如果在电路的两点之间存在一条没有用电器的通路,那么这两点之间的用电器就会被它短路,而不工作,据此分析即可。
在A、B两点之间有两条通路,即电流可以经过播放器流回负极,也可以经过定时开关流回负极;
①当定时开关闭合时,它会把播放器短路,这时电流经过指示灯,因此它会发光,但不经过播放器,因此它不会播放音乐;
②当定时开关断开时,电流只能经过播放器流回负极,因为播放器有电流经过,所以它会播放音乐:
10.(2019八下·慈溪期末)如图所示,汽车装有日间行车灯可以提高行车安全,当汽车启动时,S1闭合,日间行车灯L1立即亮起:再闭合S2,车前大灯L2也亮起。符合这一情况的电路图是(??
)
?
A.?B.?C.?D.
【答案】C
【解析】(1)根据题目描述可知,L1发光时,L2可以发光也可以不发光,因此它们是并联;
(2)当S1断开时,两盏灯都不发光,说明开关S1控制所有用电器,即在干路上;因为S2断开时,大灯L2不发光,闭合后它就发光,所以开关S2与大灯L2串联在同一支路上,
故C符合题意,而A、B、D不合题意。
11.如图所示电路,要使电阻R1、R2并联,则应将(???
)
A.S2、S3闭合,S1断开??B.S1、S2闭合,S3断开
C.S2闭合,S1、S3断开??D.S1闭合,S2、S3断开
【答案】A
【解析】两个电阻并联,即它们各自占有一条电流的通路,分别找到它们与电源之间的通路,则通路上的开关都要闭合,而通路外的开关都要断开。如下图所示:
①电阻R1的通路:
②电阻R2的通路:
根据上面的两图可知,开关S2和S1在通路上,它们应该闭合,而S1在通路外,应该断开。
12.(2019八上·萧山月考)如图,在一根横跨河流两岸的硬塑料管内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电线。为了辨别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可以用图示的测通器来测试,其操作过程如下:
(1)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当n连接F时小灯泡发光,连接E时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________为同一导线的两端(填字母,下同)。
(2)为了弄清另两根导线的两端,可连接A和C,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________相连时,另一端只需接触一根导线就能将两两根导线辨别开。
(3)某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弄清三根导线的接头后,分别把电流表________在电路中,测得三次的电流示数分别为I1、I2和I3,则它们大小关系如何________?
【答案】(1)CE
(2)E
(3)串联;I1=I2=I3
【解析】(1)将A、B和D、F接入电路,灯泡发光,说明整个电路是通路,即这四个线头正好是其中两根线,那么剩余的两个线头CE肯定为第三根导线的两端;
(2)CE是同一根导线,那么A要么和D是同一根,要么和F是同一根,因此只要将AC连接起来,测通器的一端与E相连,然后将剩余的D、F两个线头分别与测通器的另一根线头相接即可;
(3)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的用电器串联;根据公式分析电流表的示数大小即可。
【解答】(1)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当n连接F时小灯泡发光,连接E时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CE为同一导线的两端;
(2)为了弄清另两根导线的两端,可连接A和C,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E1相连时,另一端只需接触一根导线就能将两两根导线辨别开。
(3)某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弄清三根导线的接头后,分别把电流表1串联在电路中;因为电压相等,导线的电阻相等,根据可知,三次电流表的示数相同,即I1=I2=I3。
13.(2019八上·天台月考)如图所示,要使灯L1和灯L2并联在电路中,应闭合的开关是________;要使灯L1和灯L2
串联在电路中,应闭合的开关________;开关________不能同时闭合,否则会发生短路。
【答案】S1S3;S2;S2、S3
【解析】(1)串联电路只有一条通路,并联电路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通路,根据要求分别找到对应的通路,并画出方框,方框上的开关都闭合,方框外的开关都断开;
(2)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由电源的正极流回负极,这叫短路,从图中找到这条通路即可。
【解答】(1)串联时至少有两条通路,如下图所示:
应该闭合的开关是S1和S3;
(2)串联电路只有一条通路,如下图所示:
应该闭合的开关是S2;
(3)如下图所示:
开关S2和S3不能同时闭合,否则会发生短路。
14.如图是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图,当开关________时,灯亮、铃不响;当开关________时,灯亮同时铃响。
【答案】S1、S2闭合;S1闭合S2断开
【解析】当电路的两点之间存在一条没有用电器的通路时,这两点之间的用电器都会被短路而不工作,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根据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1和S2闭合时,开关S2将电铃短路,这时电流只经过灯泡而不经过电铃,所以灯亮、铃不响;
当开关S1和S2断开时,电流依次经过灯泡和电铃流回负极,此时灯亮铃也响。
15.(2019八下·宁波期末)定时炸弹的引爆装置如图所示,起爆前定时开关S是闭合的,当设定的起爆时间一到,定时开关S会自动断开。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拆弹专家必须在________(填“a”或“b”)处剪断导线。拆除前,小灯泡________(填“会”或“不会”)亮。
【答案】a;会
【解析】(1)分析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然后确定哪个点可以切断起爆器的工作电流;
(2)分析小灯泡是否有电流经过即可。
【解答】当开关S闭合时,起爆器被短路,电路中只有灯泡在工作。当定时开关S自动断开时,起爆器和灯泡串联,此时灯泡发光,起爆器有电流经过从而完成引爆。如下图所示:
(1)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必须切断起爆器所在的电流,因此拆弹专家必须在a处剪断导线;
(2)拆除前,小灯泡始终有电流经过,因此它会发光。
16.(2019八上·秀洲期末)如图所示,在电路中要使电灯L1和L2并联,应闭合开关________。为了防止电路出现短路,不能同时闭合开关________。
【答案】S1与S3;S2与S3(或S1S2S3)
【解析】把用电器并列的连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电源短路是指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
【解答】要使电灯L1和L2并联,需要把灯L1和L2并列的连接,应闭合开关S1和S3;防止电路出现短路,不能同时闭合开关S2和S3(或S1S2S3)。
17.(2019八上·吴兴期末)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电路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
(1)图中“A”是________。
(2)充电宝具有充电和供电功能。当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是电路组成中的________。
(3)充电宝内部单节锂电芯的输出电压为3V~5V,如果电芯串联,则输出电压成倍增加;如果电芯并联,则输出电压不变。在保障输出电压3V~5V不变时,为了增加充电宝储电能量,通常将多节锂电芯连接在一起,则其连接方式是________。
【答案】(1)并联
(2)用电器
(3)并联
【解析】(1)常见的电路连接方式包括:①串联;②并联;
(2)如果消耗电能,那么它是用电器;如果提供电能,那么它是电源;
(3)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解答】(1)图中“A”是并联;
(2)当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消耗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因此它是用电器;
(3)
在保障输出电压3V~5V不变时,为了增加充电宝储电能量,通常将多节锂电芯连接在一起,则其连接方式是并联。八上
4.1
电荷与电流
目录:
4.1.1
摩擦起电与静电
4.1.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
4.1.3
原理图到实际电路图
习题
4.1.1
摩擦起电与静电
1.(2020八上·温州期中)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个小球
(?)
A.一定不带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可能不带电
2.(2019八上·新昌期末)如图小女孩接触静电金属球后,头发都竖起来了。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头发上带了异种电荷,相互排斥?????B.头发上带了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C.头发上带了同种电荷,相互吸引?????D.头发上带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2020八下·鄞州期末)将一段塑料捆扎带的一端打个结,从另一端把它撕成细丝,然后拿一块干净手帕衬着,把塑料细丝由上而下捋几遍,会观察到________现象。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
4.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________,毛皮________。(填“不带电”、“带正电”或“带负电”)
(2)根据你掌握的原子结构的知识,你认为摩擦起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A.摩擦创造了电荷
B.是由于电子发生了转移
C.是由于质子发生了转移
(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另一根悬挂着的塑料棒,发现相互吸引,则塑料棒____________。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正电
C.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5.(2019八上·仙居期中)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摩擦时,电子发生转移而使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科学家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了起电顺序表:兔毛一玻璃一羊毛一丝绸一铝一木一硬橡胶一硫磺一.丝....顺序表排在前面的物质束缚电子能力比较弱。请你判断兔毛和木棒摩擦后木棒带电的情况并说出你判断的依据。
6.(2019八上·余杭期末)“为什么丝绸要与玻璃棒摩擦而毛皮要与橡胶棒摩擦”这个问题困扰着刚学习摩擦起电的科学研究小组的成员,于是他们进行了科学探究。
(1)首先是一道题给了他们启发:①用丝绸分别摩擦玻璃棒和保鲜膜,再将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保鲜膜靠近,两者会相互吸引。可见保鲜膜经丝绸摩擦后带的是________电荷.②丝绸、玻璃棒、保鲜膜三者相比,在摩擦时最容易失去电子的是玻璃棒,最容易输获电子的是________。于是就排出了这三种物质捕获其他物质的电子能力的强弱,如法炮制就可以得到一张“摩擦起电顺序”表。他们感觉问题有了头绪。
(2)然后成员们做了一些材料,排了序,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很难判断,他们想网上会不会有“摩擦起电顺序表”,于是上网查询,果真如愿。
根据你所学的摩擦起电知识和“摩擦起电顺序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跟纸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
B.跟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C.跟保鲜膜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
D.跟保鲜膜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3)解决了该问题后,同学们又发现塑料吸管与纸巾摩擦后能吸引小泡沫,说明吸管带了电.那么“用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呢?给你玻璃棒、丝绸、橡胶棒、毛皮、塑料吸管、纸巾和细线,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对此问题进行探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________。
4.1.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
1.将塑料包装带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皮毛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下图是各种实验结果的情形,其中实验结果不可能的是(??
)
A.
B.
C.
D.
2.如图甲所示,A和B是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带负电荷,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观察到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如图乙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金属杆是导体
B.验电器B的两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
C.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验电器B中的金属箔带上了负电荷
D.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自A流向B
3.如图所示,有四个带等量电荷的小球a、b、c、d,已知d带正电荷,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带正电,b带负电,c带负电??????B.a带负电,b带正电,c带正电
C.a带正电,b带正电,c带负电??????D.a、b、c均带正电
4.(2019八上·仙居期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5.有甲、乙两个用绝缘丝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如图所示。让乙球靠近甲球,在以下几种情况中,能使两球互相排斥的是(?
)
A.甲球带正电,乙球不带电??????B.甲球不带电,乙球带负电
C.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D.甲、乙两球都带负电
6.(2020八上·吴兴期末)某科研队伍研制出的PM2.5净化器,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________的性质;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棉芯D吸附住,这是由于电荷间具有________的规律。
7.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μm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影响人体健康。某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的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________的性质;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________
8.学习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之后,小乐同学大胆地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于是他如图甲所示,做起了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则:
(1)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________。
(2)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选用____________。
A.小钢球
B.塑料泡沫小球
(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________。
(4)做完以上实验后,小乐同学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Q时,情景如图乙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____。
A.带负电
B.不带电
C.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4.1.3
原理图到实际电路图
1、按照左边原理图连接实际电路图
2.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导线不能交叉。(甲图中电压表V1的示数是1.8
V,电压表V2的示数是3
V)
?
3.将图中的元件用笔画线连接起来,要求两节干电池串联,电灯L1与L2串联,电压表V1测L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L2两端的电压。
4.(2019八上·天台月考)请你根据电路图甲,帮助小雨同学连接图乙实物电路。
5.按下图的电路图连实物图:八上
4.1
电荷与电流
目录:
4.1.4
实际电路图到原理图
4.1.5
实际电路设计与连接
4.1.6
电路的3种状态判断
习题
4.1.4
实际电路图到原理图
1.(2020八下·鄞州期末)下面的四个电路图中与实物电路相对应的是(???
)
A.?B.?C.?D.
2.(2020八下·余姚期中)在图中的四幅电路图中,与如图所示实物图对应的是(?
??)
A.??B.???C.??D.
3.如图所示,灯L1、L2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在框中画出电路图________。
4.把下面实物图连成S为总开关,S1控制L1、S2控制L2的并联电路________。发现并联电路至少有________条电流路径,并且支路用电器工作互相____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并画出电路图________。
5、根据实际电路图画原理图
4.1.5
实际电路设计与连接
1.(2020八下·余姚期中)指纹锁是一种集光学、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的“钥匙”是特定人的指纹(S1)、磁卡(S2)或应急钥匙(S3),三者都可以单独使电动机工作而打开门锁。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B.???C.???D.
2.(2020八上·温州期中)驾驶摩托车时,无论是捏前刹还是踩后刹,车尾左右两侧的刹车灯均同时发光以提醒他人。据此,小明设计了一个模拟刹车电路,前后刹各相当于一个开关,刹车时开关闭合。下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A.?B.?C.?D.
3.(2020八上·吴兴期末)汽车装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副驾驶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蜂鸣器工作;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蜂鸣器不工作。图设计的电路图正确的是(
???)
A.???????B.
C.??????D.
4.把下面实物图连成S为总开关,S1控制L1、S2控制L2的并联电路________。发现并联电路至少有________条电流路径,并且支路用电器工作互相____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并画出电路图________。
5.如图所示给出了几种元件。
⑴在图上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要求:
①灯L1与灯L2并联;
②滑动变阻器控制通过灯L2的电流大小。
⑵在下边的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6.将图中的元件连成电路。要求:灯泡L1、L2并联,电流表测量灯L1中的电流,开关S1控制L1,开关S2控制L2。
7.(2019八上·萧山月考)小北所在学校要举办科普知识竞赛,请你设计一个抢答器,要求不论哪一组按开关,主持台上的电铃都要响,而且用不同的灯泡告诉主持人是第几组按开关,按上述要求将上图所给的器件连成实物图。
8.(2018八上·义乌月考)(1)现再给电源、小灯泡、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灯泡变暗.
(2)如果你还想知道电路中电流值的改变情况,需在电路中再________联一个电流表,并增加________根导线.
?
(3)请根据实物电路,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4.1.6
电路的3种状态判断
1.如图电路中,用导线连接下列两点后,会导致电路短路的是(??
)
A.a.c?????B.b.c?????C.b.d??????D.d.e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当开关S闭合时,电路状态是(?
)
A.通路?????B.断路?????C.短路??????D.以上都不是
3.电路有三种状态:在上面的六幅图中,属于通路的是________,断路的是________,电源短路的是________,用电器短路是________。
4.如图所示,只闭合S1,电阻R1、R2组成________电路,断开S1闭合S2、S3
,电阻R1、R2组成________电路,同时闭合S1、S3,电路会形成________.
5.如图所示,在电路中要使电灯L1和L2并联,应闭合开关________和________。为了防止电路出现短路,不能同时闭合开关________和________
6.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连线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7.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图中,甲图为两灯串联,乙图为两灯并联。图中是否有错?请在错处打“×”,并在原图上加以改正,改动的线要尽量少。
8.将图中给出的元件连成电路,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要求:①元件位置不动,导线不能交叉;②三盏灯并联;③开关S1控制电灯L1和L2;④开关S2控制电灯L1、L2和L3。
9.如图所示是一种定时课间音乐播放装置的原理图,“播放器”是有电流通过时会播放音乐的装置;“定时开关”是到达设定时间,自动断开的开关。闭合开关S,当“定时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指示灯①(填“会”或“不会”)亮,播放器②(填“会”或“不会”)播放音乐;到达设定时间“定时开关”处于③(填“闭合”成“断开”)状态,“播放器”播放音乐,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①会
②不会
③断开?B.①不会
②会
③闭合??C.①不会
②会
③断开??D.①会
②不会
③闭合
10.(2019八下·慈溪期末)如图所示,汽车装有日间行车灯可以提高行车安全,当汽车启动时,S1闭合,日间行车灯L1立即亮起:再闭合S2,车前大灯L2也亮起。符合这一情况的电路图是(??
)
?
A.?B.?C.?D.
11.如图所示电路,要使电阻R1、R2并联,则应将(???
)
A.S2、S3闭合,S1断开??B.S1、S2闭合,S3断开
C.S2闭合,S1、S3断开??D.S1闭合,S2、S3断开
12.(2019八上·萧山月考)如图,在一根横跨河流两岸的硬塑料管内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电线。为了辨别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可以用图示的测通器来测试,其操作过程如下:
(1)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当n连接F时小灯泡发光,连接E时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________为同一导线的两端(填字母,下同)。
(2)为了弄清另两根导线的两端,可连接A和C,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________相连时,另一端只需接触一根导线就能将两两根导线辨别开。
(3)某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弄清三根导线的接头后,分别把电流表________在电路中,测得三次的电流示数分别为I1、I2和I3,则它们大小关系如何________?
13.(2019八上·天台月考)如图所示,要使灯L1和灯L2并联在电路中,应闭合的开关是________;要使灯L1和灯L2
串联在电路中,应闭合的开关________;开关________不能同时闭合,否则会发生短路。
14.如图是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图,当开关________时,灯亮、铃不响;当开关________时,灯亮同时铃响。
15.(2019八下·宁波期末)定时炸弹的引爆装置如图所示,起爆前定时开关S是闭合的,当设定的起爆时间一到,定时开关S会自动断开。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拆弹专家必须在________(填“a”或“b”)处剪断导线。拆除前,小灯泡________(填“会”或“不会”)亮。
16.(2019八上·秀洲期末)如图所示,在电路中要使电灯L1和L2并联,应闭合开关________。为了防止电路出现短路,不能同时闭合开关________。
17.(2019八上·吴兴期末)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电路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
(1)图中“A”是________。
(2)充电宝具有充电和供电功能。当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是电路组成中的________。
(3)充电宝内部单节锂电芯的输出电压为3V~5V,如果电芯串联,则输出电压成倍增加;如果电芯并联,则输出电压不变。在保障输出电压3V~5V不变时,为了增加充电宝储电能量,通常将多节锂电芯连接在一起,则其连接方式是________。八上
4.1
电荷与电流
目录:
4.1.1
摩擦起电与静电
4.1.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
4.1.3
原理图到实际电路图
习题
4.1.1
摩擦起电与静电
1.(2020八上·温州期中)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个小球
(?)
A.一定不带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可能不带电
【答案】B
【解析】如果两个物体相互吸引,那么有两种情况:①都带电,分别为异种电荷;②其中一个带电,因为带电体都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如果两个物体相互排斥,那么它们肯定带通知电荷。因为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所以小球也带负电荷,故B正确,而A、C、D错误。
2.(2019八上·新昌期末)如图小女孩接触静电金属球后,头发都竖起来了。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头发上带了异种电荷,相互排斥?????B.头发上带了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C.头发上带了同种电荷,相互吸引?????D.头发上带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答案】D
【解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小女孩接触静电金属球后,它的头发会带上同种电荷,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她的头发会因为相互排斥而竖立起来,故D正确,而A、B、C错误。
3.(2020八下·鄞州期末)将一段塑料捆扎带的一端打个结,从另一端把它撕成细丝,然后拿一块干净手帕衬着,把塑料细丝由上而下捋几遍,会观察到________现象。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
【答案】塑料细丝散开;
1
摩擦起电
手帕摩擦塑料细丝,使塑料细丝带电
2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塑料细丝因带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使细丝散开
【解析】(1)物体经过摩擦之后,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叫摩擦起电。
(2)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并作出解释。
【解答】将一段塑料捆扎带的一端打个结,从另一端把它撕成细丝,然后拿一块干净手帕衬着,把塑料细丝由上而下捋几遍,会观察到塑料细丝散开现象,其中的原因是:塑料细丝因带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使细丝散开。
4.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________,毛皮________。(填“不带电”、“带正电”或“带负电”)
(2)根据你掌握的原子结构的知识,你认为摩擦起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A.摩擦创造了电荷
B.是由于电子发生了转移
C.是由于质子发生了转移
(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另一根悬挂着的塑料棒,发现相互吸引,则塑料棒____________。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正电
C.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答案】(1)带负电;带正电(2)B(3)C
【解析】(1)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为得到电荷而带负电,毛皮因失去电荷而带正电。
(2)我认为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由于电子发生了转移,故选B;
(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另一根悬挂着的塑料棒,发现相互吸引,则塑料棒:
①因为所有的带电体都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这个塑料棒可能不带电;
②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这个塑料棒可能带正电。
5.(2019八上·仙居期中)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摩擦时,电子发生转移而使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科学家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了起电顺序表:兔毛一玻璃一羊毛一丝绸一铝一木一硬橡胶一硫磺一.丝....顺序表排在前面的物质束缚电子能力比较弱。请你判断兔毛和木棒摩擦后木棒带电的情况并说出你判断的依据。
【答案】兔毛束缚电子的能力弱于木棒。摩擦时,兔毛失去电子;木棒得到电子,所以,兔毛带正电;木棒带负电。
【解析】兔毛束缚电子的能力弱于木棒。摩擦时,兔毛失去电子;木棒得到电子,所以,兔毛带正电;木棒带负电。
(1)对根据起电顺序表判断兔毛和木棒的束缚电子能力的强弱,摩擦时,束缚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强的得到电子;
(2)失去电子,正电荷数多于负电荷数,因此带正电;得到电子的,正电荷数少于负电荷数,因此带负电。
6.(2019八上·余杭期末)“为什么丝绸要与玻璃棒摩擦而毛皮要与橡胶棒摩擦”这个问题困扰着刚学习摩擦起电的科学研究小组的成员,于是他们进行了科学探究。
(1)首先是一道题给了他们启发:①用丝绸分别摩擦玻璃棒和保鲜膜,再将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保鲜膜靠近,两者会相互吸引。可见保鲜膜经丝绸摩擦后带的是________电荷.②丝绸、玻璃棒、保鲜膜三者相比,在摩擦时最容易失去电子的是玻璃棒,最容易输获电子的是________。于是就排出了这三种物质捕获其他物质的电子能力的强弱,如法炮制就可以得到一张“摩擦起电顺序”表。他们感觉问题有了头绪。
(2)然后成员们做了一些材料,排了序,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很难判断,他们想网上会不会有“摩擦起电顺序表”,于是上网查询,果真如愿。
根据你所学的摩擦起电知识和“摩擦起电顺序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跟纸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
B.跟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C.跟保鲜膜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
D.跟保鲜膜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3)解决了该问题后,同学们又发现塑料吸管与纸巾摩擦后能吸引小泡沫,说明吸管带了电.那么“用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呢?给你玻璃棒、丝绸、橡胶棒、毛皮、塑料吸管、纸巾和细线,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对此问题进行探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________。
【答案】(1)负;保鲜膜
(2)C
(3)先用细线将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悬挂起来;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塑料吸管;若塑料吸管和玻璃棒相互吸引,说明塑料吸管带负电,若相互排斥则带正电。(或其它合理答案)
【解析】(1)①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保鲜膜所带电荷;
②根据摩擦起电的本质可知,带正电的物质容易失去电子吗,带负电的物质容易俘获电子,据此排序即可;
(2)根据“摩擦起电顺序表”可知,位置越靠右,俘获电子的能力越强;位置越靠左,越容易失去电子;
(3)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设计实验证明吸管所带电荷种类即可。
【解答】(1)①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而保鲜膜与它相互吸引,说明它们带异种电荷,即保鲜膜带负电;
②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说明丝绸带负电,即丝绸俘获电子能力大于玻璃棒;丝绸摩擦过的保鲜膜带负电,说明保鲜膜俘获电子能力大于丝绸,因此最容易俘获电子的是保鲜膜;
(2)A.根据顺序表可知,纸在左,橡胶棒在右,那么橡胶棒容易得到电子,因此跟纸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故A错误;
B.根据顺序表可知,纸在右,玻璃在左,那么玻璃容易失去电子,那么跟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B错误;
C.橡胶在左,保鲜膜在右,因此橡胶棒容易失去电子,那么跟保鲜膜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故C正确;
D.玻璃在左,保鲜膜在右,因此玻璃棒容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D错误。
故选C。
(3)设计方案为:先用细线将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悬挂起来;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塑料吸管;若塑料吸管和玻璃棒相互吸引,说明塑料吸管带负电,若相互排斥则带正电。
4.1.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
1.将塑料包装带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皮毛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下图是各种实验结果的情形,其中实验结果不可能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别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会使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带上不同的电荷;
A、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的其中一种与细丝带摩擦,使整个塑料细丝带上同一种电荷,而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故A能完成;
B、摩擦起电后,若两束塑料细丝带异种电荷,它们应相互吸引,图B并没有表现出相互吸引的现象;若两束塑料细丝带同种电荷,它们应相互排斥,图B也没有表现出相互排斥的现象.故B不能完成,符合题意;
C、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的其中一种来摩擦两束塑料细丝,使它们带上同一种电荷,而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故C能完成;
D、用干燥的丝绸和毛皮分别摩擦两束塑料细丝,使它们带上异种电荷,而出现相互吸引的现象,故D能完成;
2.如图甲所示,A和B是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带负电荷,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观察到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如图乙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金属杆是导体
B.验电器B的两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
C.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验电器B中的金属箔带上了负电荷
D.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自A流向B
【答案】D
【解析】A、据题意可知,该金属棒能导电,所以金属棒是导体,A项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两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B项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原来A验电器带负电,即A验电器有多余电子,B验电器不带电,当用金属棒连接时,一部分电子会从A运动到B,故B验电器中的金属箔由于有多余电子而带上了负电荷,C项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据C项分析可知,电子的运动方向是A到B,所以电流的方向是由B到A,D项错误,故D符合题意。
3.如图所示,有四个带等量电荷的小球a、b、c、d,已知d带正电荷,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带正电,b带负电,c带负电??????B.a带负电,b带正电,c带正电
C.a带正电,b带正电,c带负电??????D.a、b、c均带正电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小球和小球相互排斥,而带正电荷,所以小球带正电荷,
由图可知,小球和小球相互排斥,而带正电荷,所以小球带正电荷,
由图可知,小球和小球相互排斥,而带正电荷,所以小球带正电荷,
故A、B、C不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
4.(2019八上·仙居期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答案】D
【解析】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它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
甲被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甲肯定带正电;而乙被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乙可能带负电,根据“带电体都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知,乙还可能不带电。故A、B、C错误,而D正确。
5.有甲、乙两个用绝缘丝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如图所示。让乙球靠近甲球,在以下几种情况中,能使两球互相排斥的是(?
)
A.甲球带正电,乙球不带电??????B.甲球不带电,乙球带负电
C.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D.甲、乙两球都带负电
【答案】D
【解析】有甲、乙两个用绝缘丝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如果相互靠近时它们相互排斥,那么它们肯定带同种电荷,故D正确,而A、B、C错误。
6.(2020八上·吴兴期末)某科研队伍研制出的PM2.5净化器,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________的性质;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棉芯D吸附住,这是由于电荷间具有________的规律。
【答案】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析】(1)“带电体”是物理学上的名词,是指带电荷的物体,对轻小物体有吸引力。
(2)电荷为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的正电或负电,带正电的粒子叫正电荷(表示符号为“+”),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表示符号为“﹣”)。也是某些基本粒子(如电子和质子)的属性,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因为带电的物体对轻小物体有吸引力,所以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棉芯D吸附住,因为棉芯D带有正电荷,这是由于电荷间具有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的规律。
7.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μm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影响人体健康。某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的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________的性质;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________
【答案】轻小物体;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析】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的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8.学习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之后,小乐同学大胆地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于是他如图甲所示,做起了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则:
(1)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________。
(2)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选用____________。
A.小钢球
B.塑料泡沫小球
(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________。
(4)做完以上实验后,小乐同学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Q时,情景如图乙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____。
A.带负电
B.不带电
C.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1)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显示出来
(2)B
(3)在电荷量一定的情况下,电荷间距离越小,电荷间的作用力越大
(4)C
【解析】(1)小球上带的电荷越多,它和Q之间的作用力越大,那么丝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越大;
(2)金属的导电性很好,它不能保存电荷,因此悬线上的小球应该选用绝缘体材料;
(3)根据甲图可知,A球离Q最近,而细线的倾斜角度最大;而C球离Q最远,而细线的倾斜角度最小,据此分析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和距离的大小关系;
(4)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即可。
【解答】(1)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显示出来。
(2)
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选塑料泡沫小球,故选B;
(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在电荷量一定的情况下,电荷间距离越小,电荷间的作用力越大。
(4)塑料小球与Q相互吸引,那么:
①所有带电体都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小球可能不带电;
②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小球可能带负电。
4.1.3
原理图到实际电路图
1、按照左边原理图连接实际电路图
2.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导线不能交叉。(甲图中电压表V1的示数是1.8
V,电压表V2的示数是3
V)
?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首先根据甲图的顺序,将实物图中的串联部分连接好,再分别将两个电压表并联即可,注意电压表量程的选择。
【解答】①根据甲图可知,电流从正极出发,依次经过开关、灯泡L1、灯泡L2,回到电源负极;
②将电压表V1与L1并联,因为示数为1.8V<3V,所以选择量程0~3V;
③将电压表V2与两个灯泡并联,因为示数为3V,所以选择量程0~3V,如下图所示:
3.将图中的元件用笔画线连接起来,要求两节干电池串联,电灯L1与L2串联,电压表V1测L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L2两端的电压。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首先连接好串联电路,然后再将两个电压表分别并联即可。
【解答】①用一根导线将左边电池的正极与右边电池的负极相连,将二者组合成一个电源;
②从右边电池的正极出发,依次连接开关、灯泡L1、L2,回到左边电池的负极;
③将中间的电压表V2与灯泡L2并联,电压表V1与灯泡L1并联即可,如下图所示:
4.(2019八上·天台月考)请你根据电路图甲,帮助小雨同学连接图乙实物电路。
【答案】
【解析】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首先根据电路图甲连接好一条通路,然后在这条通路上分别找到分流点和汇流点的位置,最后将剩余的元件连接在这两点之间即可。
【解答】(1)电流从正极出发,依次经过灯泡L2、开关S2和开关S1,最后流回负极;
(2)分流点在正极和灯泡L2之间,汇流点在开关S2和S1之间;
(3)将灯泡L1接在分流点和汇流点之间即可。
如下图所示:
5.按下图的电路图连实物图: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①从电源正极开始,回到电源的负极,首先在实物图中根据电路图的顺序连接一条通路;
②根据电路图确定分流点和汇流点的位置;
③将剩余的元件依次连接在这两点之间即可。
【解答】①根据电路图可知,电流从正极出发,依次经过灯泡L1、电流表和开关,回到负极;
②分流点在正极和L1之间,汇流点在开关和电流表之间;
③将灯泡L2连接在这两点之间,将电压表并联在L2的左右两个接线柱上即可,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