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部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 位移、时间、速度
B. 路程、时间、位移
C. 速度、速率、加速度
D. 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A.位移、速度是矢量,而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A错误;
B.位移是矢量,而路程和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B错误;
C.速度、加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是标量,C错误;
D.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都是矢量,D正确。
故选D。
2. 最早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科学的研究,否定了亚里士多德错误论断的科学家是
A. 牛顿 B. 伽利略
C. 开普勒 D. 胡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最早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科学的研究,否定了亚里士多德错误论断的科学家是伽利略,故选项B正确.
3. 黄陵中学的跑操比赛上,我们欣赏了精彩的体操表演,他们步伐整齐口号响亮,当队伍经过主席台时,沙楠同学眼睛余光发现旁边的王坤同学好像“没动”,则沙楠同学此时选择的参考系是( )
A. 沙楠自己 B. 主席台 C. 地面 D. 观看表演的同学
【答案】A
【解析】
【详解】A.沙楠同学若以自己为参考系,王坤同学处于静止状态,A正确;
B.沙楠同学若以主席台参考系,王坤同学会向前运动,B错误;
C.沙楠同学若以地面为参考系,王坤同学会向前运动,C错误;
D.沙楠同学若以观看表演的同学为参考系,王坤同学会向前运动,D错误;
故选A。
4. 10月20日早上8时20分,刘老师在操场跑步,跑了5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0月20日早上8时20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 刘老师跑了5圈,他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 刘老师跑了5圈,他的平均速度为0,但瞬时速度不为0
D. 研究跑步姿势时可以将刘老师看作质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A.“10月20日早上8时20分”指的是时刻,故A错误;
B.刘老师跑了5圈,他起点和终点在同一点,所以位移为0,但路程不为0,故B错误;
C.刘老师跑了5圈,由于他的位移为0,所以他的平均速度为0,但瞬时速度不为0,故C正确;
D.研究跑步姿势时不能将刘老师看作质点,故D错误。
故选C。
5. 摩托车从启动到正常运行共用了5s,这段时间内摩托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为0.5m、1.5m、2.5m、3.5m,4.5m则摩托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与哪一秒的平均速度相等( )
A. 第1s B. 第2s C. 第3s D. 第4s
【答案】C
【解析】
【详解】摩托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第3s内的平均速度
即摩托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与第3秒的平均速度相等。
故选C。
6. 下列关于加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 由可知,a与成正比,与成反比
C. a=1m/s2表示每经过1s,速度增加1m/s
D. a1=3m/s2,a2=-5m/s2,因为3>-5,所以a1>a2
【答案】C
【解析】
【详解】A.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选项A错误;
B.物体的加速度用来量度,但是a与以及无关,选项B错误;
C.a=1m/s2表示每经过1s,速度增加1m/s,选项C正确;
D.加速度的符号代表方向,不代表大小,选项D错误。
故选C。
7. 8月份西安新建商品住房价格环比上涨1.1%,9月份上涨0.8%,若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减速”,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类比成( )
A. 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B. 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C. 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 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房价“上涨”类比成速度增加,“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类比成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故选A。
8. 对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所有地方的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
B. 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
C. 在地球上高纬度处的重力加速度大于低纬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D. 在地球上同一点,离地面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g越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地球上同一地点加速度相同,所有地方的重力加速度一般相同,但相差不大,故A错误;
B.重力加速度g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通常计算中,故B错误;
C.在地球上高纬度处的重力加速度大于低纬度处的重力加速度,故C正确;
D.在地球上同一点,离地面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g越小,故D错误。
故选C。
9. 物体沿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每隔2s测一次速度,测量的数据依次为1m/s,2m/s,4m/s,7m/s…物体的运动性质为(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匀变速直线运动
C. 变加速直线运动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速度增量不同,则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故选C。
10. 马水平拉车,车在马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马拉动了车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B. 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 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不同性质的力
D. 马拉车的力与地面对车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这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即它们的性质相同,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C错误;
D.马拉车的力与地面对车的阻力,它们都是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车是匀速前进的,所以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11. 某同学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绘制了物体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移x,横坐标表示时间t,由此可知该物体做(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匀速曲线运动 D. 变速曲线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x-t图象所能表示出的位移只有两个方向,即正方向与负方向,所以x-t图象所能表示的运动也只能是直线运动。x-t图线的斜率反映的是物体运动的速度,由图可知,速度在变化。
故选B。
【点睛】本题关键抓住图象的数学意义:斜率表示速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是学习物理必须培养的基本功。
12. 某同学放学后从学校出发,沿平直的马路以一定的速率走到家里。停留一会,沿原路以相同的速率返回。设出发时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图中能描述该同学运动情况的v-t图像是( )
A. B. C. . D.
【答案】A
【解析】
【详解】第一段时间此人速度与规定正方向相同为正,中间时段速度为零,回来时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故为负,所以BCD错,A正确。
故选A。
13. 若某物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s=5t+10t2,关于各个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速度为10m/s B. 加速度为10m/s2
C. 2s末物体的瞬时速度为45m/s D.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CD
【解析】
【详解】ABD.物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
s=5t+10t2
结合
可得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初速度
v0=5m/s
加速度
a=20m/s2
则选项AB错误,D正确;
C.2s末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v2=v0+at2=45m/s
选项C正确。
故选CD。
14.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第1s末、第2s末、第3s末时的速度之比为1:2:3
B. 物体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C. 物体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D. 第1s末的瞬时速度等于前两秒的平均速度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
物体在第1s末、第2s末、第3s末的速度之比为1:2:3,A正确;
B.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物体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B错误;
C.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物体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C正确;
D.第1s末是前两秒的中间时刻,所以第1s末的瞬时速度等于前两秒的平均速度,D正确。
故选ACD。
15. 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 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
B. 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总位移为零
C. 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 乙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
【答案】AC
【解析】
【详解】AB.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甲在0时刻由负方向上距原点2m处向正方向运动,6s时达到正向的2m处,故甲的运动方向不变,总位移为4m,故A正确,B错误;
CD.乙开始时速度为沿负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3s后做正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故总位移为零,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Ⅱ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
16.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使用_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若电源频率为50Hz,则每隔______s打一个点
(2)关于“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的操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先接通电源,再让纸带运动
B.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
C.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D.要在小车达到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
(3)(如图)使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次纸带记录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从某点A起,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时间间隔0.1s),并标明A、B、C、D、E,依图中数据算出,小车在B点处的瞬时速度是______m/s,C点处的瞬时速度是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m/s2
【答案】 (1). 交流 (2). 0.02 (3). B (4). 0.281 (5). 0.383 (6). 1.02
【解析】
【详解】(1)[1][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每隔0.02s打一个点
(2)[3]A.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操作中,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A正确;
B.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但是能够一端高一端低,故B错误;
C.为了充分利用纸带,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故C正确;
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放在小车撞在滑轮上导致翻车,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3)[4]打B点时的速度
[5]C点处的瞬时速度
[6]由逐差法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三、计算题
17. 小球从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处自由下落,测得小球下落的时间为5s,求:(g=10m/s2)
(1)小球下落的高度H;
(2)小球落地的速度;
(3)最后1s的位移。
【答案】(1)125m;(2)50m/s;(3)45m
【解析】
【详解】(1)小球下落的高度
(2)小球落地的速度
(3)前4s的位移为
最后1s的位移为
18. 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4s速度变为4m/s,求: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2s内车前进的距离;
(3)刹车后8s内车前进的距离。
【答案】(1);(2)32m;(3)50m
【解析】
【详解】(1) 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 刹车后2s内车前进的距离
(3)根据
vt=v0+at
则
0=20-4t
可得,汽车经过5s停下,那么8s前进的位移等于5s前进的位移,由逆向思维可知
19. 甲乙两车相距100m,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乙车以10m/s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甲车从静止以4m/s2的加速度行驶,回答以下问题
(1)甲车什么时候追上乙车,他们相遇时甲车速度是多少?
(2)甲车在追上乙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
【答案】(1)10s,40m/s;(2)112.5m
【解析】
【详解】(1)追上时两车位移满足关系式
s甲=s乙+100
即
代入数据得
解得
此时甲车的速度为
(2)当v乙=v甲时两车相距最远,即有
得
最远距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