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3.3.1作品合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3.3.1作品合成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2-10 23:3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创作月相动画
3.3.1 作品合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flash动画的合成方法。
2.了解多图层设置的含义。
3.背景图案的设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件播放顺序及其长度的了解,思考动画形成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的合成,培养学生对flash动画制作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1.背景的图案的添加。
2.将影片剪辑元件集成到场景中。
教学难点:影片剪辑元件时间长度的确定。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导入:
在之前的课程学习中,同学们制作了很多关于月相成因flash动画的影片剪辑元件。从库窗口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元件。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3.3.1作品合成,动手把它们集中到场景1的时间线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动画作品。
新课讲授:
在flash动画中,是如何把多个影片剪辑元件放置在一同一场景呢?
将所有元件放入同一场景的同一图层内,每个元件占用该图层的不同时间线,从横向上看时间线是连续的。
为了避免前后干扰,也可以把每个元件放入不同的图层,占用不同时间段播放,不同图层所占用的时间线纵向上是连续的。
现在,让我们动手制作完整的flash动画。
活动1 在背景层中添加背景图案和边框
制作思路:通过绘图工具进行背景的绘制
制作方法:
1.绘制矩形作为背景。
2.通过“窗口”菜单调出“混色器”面板,绘制白蓝色渐变的矩形颜色。
3.制作边框效果。矩形边框线条宽度设置为5个像素,4根线条按上、左、右、下的顺序颜色依次加深,形成立体效果。
(学生观看微课视频,教师解说)
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课堂,发现并解决学生问题)
活动2 将影片剪辑元件集成到场景中
制作思路:在场景1的时间线中,按动画的呈现顺序依次放入相应的影片剪辑。在时间线上,为每个影片剪辑预留出足够的播放时间。
播放顺序 图层名称 元件长度 场景1时间线位置
1 背景图层 活动1完成 1--310帧
2 文字标题 20帧 1--20帧
3 月相成因 140帧 21--160帧
4 地球卫星 50帧 161--210帧
5 月相变化 50帧 211--260帧
6 古韵诗词 50帧 261--310帧
7 星光闪烁 20帧 1--310帧
制作方法:将元件从库窗口中拖动放入场景1的对应图层中,根据元件顺序以及其内部帧数,确定其在场景1时间线起始帧位置。
(学生观看微课视频,教师解说)
学生动手操作,将元件合成为完整的动画作品。
(教师巡视课堂,发现并解决学生问题)
课程总结:
本节课同学们通过学习,成功的把影片剪辑元件合成为完整的动画作品。那么在合成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哪些事项呢?
背景颜色的选择
影片剪辑元件的播放顺序
影片剪辑元件的长度
图层锁的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所需元件较多,对学生的操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讲解如何确定元件时间长度以及添加帧等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详细认真的讲解和及时的演示。因为采用纵向添加的方式,对于图层的使用以及相应帧的选择也是学生易犯错误的地方。利用微课教学,尽量保证在教师讲解后,学生能够通过微课自己纠正操作过程中的错误,达到自学的目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