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2节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态度与责任
1.知道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2.
知道粒子的能量E与相应波的频率ν之间的关系,知道粒子的动量p与相应波长λ之间的关系。
3.初步了解不确定性关系。
通过计算了解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实物粒子波动性的原因。
了解历史上对德布罗意假说的实验探究。
知识点一 德布罗意假说及其实验探索
1.德布罗意波
每一个运动的粒子都有一个对应的波,人们称这种波为
或德布罗意波。
2.物质波的波长、频率与粒子能量、动量的关系
(1)粒子的能量E与相应波的频率ν之间的关系为E=
。
物质波
hν
3.对德布罗意假说的实验探索
(1)1927年,戴维孙和革末通过实验首次发现了电子的
。
(2)1927年,汤姆孙用实验证明,电子在穿过金属片后像X射线一样产生___________,也证实了电子的
。
(3)1960年,约恩孙直接做了电子
实验,从屏上摄得了类似杨氏双缝干涉图样的照片。
衍射现象
衍射现象
波动性
双缝干涉
[思考判断]
(1)电子不但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动性。(
)
(2)物质波的波长由粒子的大小决定。(
)
(3)电子的衍射现象证实了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
√
×
√
知识点二 不确定关系
1.在微观世界中,粒子的
和
不能同时确定。
式中,Δx为位置的不确定范围,Δp为动量的不确定范围,h为普朗克常量。
3.此式表明,不能
精确测定一个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位置
动量
同时
[思考判断]
(1)光子通过狭缝后落在屏上的位置是可以确定的。(
)
(2)宏观物体的动量和位置可准确测定。(
)
(3)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不可同时准确测定。(
)
×
√
√
[问题探究]
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如图所示。
核心要点
对物质波的理解
(1)电子是实物粒子还是电磁波?
(2)电子束穿过铝箔的衍射图样说明了什么?
答案 (1)电子是实物粒子。
(2)说明了运动的电子束具有波动性。
[探究归纳]
1.任何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存在波动性,我们之所以观察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是因为宏观物体对应的波长太小。
2.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粒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概率受波动规律支配,不能以宏观观点中的波来理解德布罗意波。
3.德布罗意假说是光子的波粒二象性的一种推广,使之包括了所有的物质粒子,即光子与实物粒子都具有粒子性,又都具有波动性,与光子对应的波是电磁波,与实物粒子对应的波是物质波。
[经典示例]
[例1]
(多选)关于物质波,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任何运动的物体(质点)都伴随一种波,这种波叫物质波
B.X射线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
C.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
D.宏观物体尽管可以看作物质波,但它们不具有干涉、衍射等现象
解析 据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知,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相对应,这种波就叫物质波,A选项正确;由于X射线本身就是一种波,而不是实物粒子,故X射线的衍射现象并不能证实物质波理论的正确性,即B选项错误;电子是一种实物粒子,电子的衍射现象表明运动着的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故C选项正确;由电子穿过铝箔的衍射实验知,少量电子穿过铝箔后所落位置是散乱的,无规律的,但大量电子穿过铝箔后落的位置则呈现出衍射图样,即大量电子的行为表现出电子的波动性,干涉、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只要是波,都会发生干涉、衍射现象,故选项D错误。
答案 AC
[针对训练1]
(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宏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B.抖动细绳一端,绳上的波就是物质波
C.物质波也是一种概率波
D.物质波就是光波
解析 任何物体都具有波动性,故A正确;对宏观物体而言,其波动性难以观测,我们所看到的绳波是机械波,不是物质波,故B错误;物质波与光波一样,也是一种概率波,即粒子在各点出现的概率遵循波动规律,但物质波不是光波,故C正确,D错误。
答案 AC
核心要点
不确定关系
A.微观粒子的动量不可确定
B.微观粒子的位置不可确定
C.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不可同时确定
D.不确定性关系不仅适用于电子和光子等微观粒子,也适用于宏观物体
答案 CD
[针对训练2]
(多选)关于不确定性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 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