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12
石钟山记
一、识作者
豪放豁达①的词人——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散文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追谥文忠公。苏轼的词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他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对词的革新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名作《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散文方面,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世称“三苏”。诗词方面,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伴读]
①苏轼平生极爱用“呵呵”,有人粗略统计过,这个词在苏轼文集中先后出现过四十多次,可见他对其何等偏爱,因为在这个词中隐含着一种特别的趣味,它不是狂笑,也不是冷笑,而是带有一种意味深长的感觉,如果不是心有灵犀,很难体会个中三昧。
二、知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②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径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伴读]
②王国维曾评古代四大诗人,分别是屈原、陶潜、杜甫、苏轼。
三、拓知识
石钟山
石钟山,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景观。它像一座玲珑剔透的石钟耸立在鄱阳湖与长江交汇的江西九江市湖口县双钟镇。
自古有上下石钟山之分,其南临匡庐,北镇长江,俯瞰鄱阳湖,烟波浩渺;眺望长江,白浪滔滔,江湖交汇,水分两色,天然汇成了一幅壮观奇妙的“泾渭图”,天工造化,叹为观止。
现开放的下石钟山,海拔57米,全山面积为九万平方米,是喀斯特岩溶地形,第四纪冰川遗迹。控江扼湖,为“八省通衢”之地。融亭、台、楼、阁、塔、榭、舫、廊等20多种古典建筑为一体,是典型的江南园林。联合国专家称石钟山集风光、古迹、名胜、园林于一身,堪称世界之最。
石钟山在历史上是儒家的圣地,是佛家的道场。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宝钟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鼎盛。古代儒学名流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朱熹、文天祥、王守仁等曾登临览胜,或题诗、撰文,以记胜抒怀。
石钟山的形与声
石钟山现属江西湖口县,是两座低矮的石质小山。位于双钟镇南端,濒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位于镇北端,濒临长江口的,叫下钟山。二山相距不到一公里。构成石钟山的石灰岩,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CaCO3),长期受到含有二氧化碳(CO2)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形成奇特的岩溶地貌。溶洞特别发育。《石钟山志》云: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石钟洞系发育于石灰岩山体内的穹形溶洞,当江湖上水浸灌洞内,水位低于洞顶时,风兴浪作,冲击洞顶洞壁,轰然发声,回音激荡,这便是石钟山和石钟洞之所以具有钟之形与钟之声的原因。
——《地理知识》
四、理基础
1.记字音
lǐ
fú
kēng
zhé
chēng
hóng
xià
kuǎn
kǎn
hú
tāng
tà
yì
2.通假字
函胡
含糊
重浊而模糊
3.古今异义
中间是空的。
两个词连用。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的真相。
内心惊恐。
4.一词多义
这,这个
判断词,是
正确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认为……正确
取得,获得
能够
具备
收获,心得
同“德”,感激
俘获
走不通的
停止
与世隔绝的
极,最
尽,完
断,断绝
大概
危险
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表约略,几乎,接近,差不多
疑问代词,怎么
副词,多么
疑问代词,为什么
疑问代词,哪里
5.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使……发出声响
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名词作状语,乘船
名词用作动词,激荡,掀动
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
6.文言句式
(1)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2)而大声发于水上
(3)石之铿然有声者
(4)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5)此世所以不传也
(6)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7)古之人不余欺也
(8)余是以记之
(9)得双石于潭上
判断句
状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
判断句
判断句
状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
附文白对译
③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
④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
⑤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
⑥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
⑦回应李说,“择其一二扣之”“固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
⑧描写出了当时夜泊绝壁下环境的阴森恐怖,正是因为环境如此可怕,所以一直以来无人探访,从而间接说明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长期以来不为人所知的真正原因。AAAE
⑨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也体现了苏轼求真的精神。
⑩“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
?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
?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
?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任务群构建与探究
文本构建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一 品读文章“写景绘声”之妙
任务导引
本文是一篇游记,其中深夜乘舟至绝壁下那一段,将山水之间万籁俱作、鸟鸣浪涌、众声纷起之状,写得妙趣横生,兴会淋漓,堪称“绘声”文字中的上品。学习时要注意品读其妙处。
任务设计
1.文章是如何描写至“绝壁下”的所见所闻的?有何作用?
答案 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暮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作者被吸引。他“徐而察之”,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接着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照应“水石相搏”;“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
2.文章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赏析。
答案 ①两处鸟叫不同。写栖鹘是先点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写鹳鹤是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前者用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
②两处水声不同。前面的水声是“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是“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穴相吞吐而发出的,这是声源不同;前面的“噌吰如钟鼓不绝”是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镗鞳……如乐作焉”是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是音调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鞳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
3.(拓展延伸)请搜集古诗文中描写声音的句子,并和其他同学分享。
答案 [提示]除了描写音乐的《琵琶行》《李凭箜篌引》等,还有:
①《早蝉(节选)》(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②《夜琴(节选)》(白居易)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③《巫峡听猿(节选)》(吴商浩)
巴江猿啸苦,响入客舟中。
孤枕破残梦,三声随晓风。
④《赋得寒蛩》(耿湋)
尔谁造,鸣何早,趯趯连声遍阶草。
复与夜雨和,游人听堪老。
任务探究二 赏析文章独特的构思
任务导引
本文分为议论、记游、议论三部分,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全文前后照应,首尾贯通;层次井然,脉络分明;布局谋篇,极为细致周密,结构十分严谨。学习时要注意就文章独特的结构特点和曲折的行文进行赏析。
任务设计
1.行文富于曲折变化,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色。请举例赏析。
答案 如文中写对旧说之疑共有三次,不仅每次写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笔也有曲折。对郦道元,是以人之疑引出己之疑,而己之疑又是以比喻来表达;李渤本来是在纠正郦道元的说法,作者引述时,特别加一句“自以为得之矣”,紧接着陡然一转——“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着一“尤”字,说它较郦道元的说法更不可信;对寺僧使小童持斧敲击所谓“石钟”,仅以“余固笑而不信也”一句表示不屑一驳,矛头直指到三百年前得双石“扣而聆之”的李渤,驳李渤全用议论,一针见血,也不同于对郦道元的说法用比喻。而且,此节插在游山之前,也使文章平添波澜。总之,本文所记之事、所讨论的问题虽平常,但通篇几句一折,有些地方一句一转,极尽起伏变化之致,使议论内容富有可读性。
2.本文结构不像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请结合文本分析文章结构。
答案 本文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一开始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做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一开始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道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断石钟山得名原因的做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3.(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记游松风亭
苏 轼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文章题目标明“记游”,但是苏轼非为叙事,而是明理。请简要分析其行文思路。
答案 本文行文简洁明快,而且有口语化的倾向。从叙事来看,只是写了游览松风亭脚力不够时的心境,轻松有趣、幽默。首句交代地点,“纵步”松风亭下“疲乏”是结果,然后写“止息”,望山上“亭宇”而犹豫不决。再接着写内心感受,忽有所动。由此感受到,即使在此休息亦无妨。
这篇随笔一波三折,由“疲乏”而思休息,又一折为“如何得到”,再一折为“有甚么歇不得处”。最后用议论作结。
【参考译文】
我曾经寄居在惠州的嘉祐寺,在这里的松风亭下面散步。走得腿脚感到疲惫乏力了,就想到亭子里休息。可是眺望着山上的亭子还掩映在高高的树梢上面,心想这可怎么能够到上面休息呢?思索很久很久,一下子茅塞顿开,忽然说:“这里的山间有什么地方不能歇息呢?”于是就像挂上钩的鱼,忽然间得以解脱。如果人能够感悟这种境界,即使在战场上短兵相接,战鼓声犹如雷霆震响,前进就会死在敌人手中,后退就会死于军法制裁,在这个时候也就不妨足足地歇息一下。
任务探究三 品读文章的情趣与理趣
任务导引
本文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察,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全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由小事入,由深理出,质疑和求实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任务设计
1.苏轼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抒发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请简要分析。
答案 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得出的结论、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
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
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2.本文是如何做到因事说理的?
答案 本文是一篇通过记游来发表议论的别开生面的文章,它既有记叙文写景状物形象生动的特点,又有议论文剖析事理探讨问题的性质。全文分为三部分: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文章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解疑,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属记叙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的事理,属议论部分。第一段议论是记叙的前提,第二段记叙是上下两段议论的中间环节,第三段议论是第一段议论和第二段记叙的自然归结。本文的事和理,叙和议,前后呼应,紧密结合,以议论统率记叙,使后者不致松散杂乱,又以记叙印证议论,使议论不致枯燥空泛。而且议论、记叙层层相生,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本文不愧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3.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答案 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但是也流露出封建士大夫沾沾自喜于一得之见(也表现在他对渔工水师的轻视上)的弊病。后人也有以山上有洞,形如覆钟非议他的。但苏轼在农历六月,江水上涨、山门被淹时探山,未能进山深入考察,结论难免片面。尽管如此,他的《石钟山记》仍不失为一篇景、情、理俱佳的杰作。
4.(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儋耳夜书
苏 轼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元宵节苏轼应几个老年书生之邀一起游赏灯市,兴尽而归却进不了门,自己不以为苦反释然而笑。苏轼笑什么呢?请简要概括。你有什么感想呢?
答案 [提示]笑自己月下赏灯之乐,笑夜游兴尽而门掩关之乐,笑儋耳民生殷富,也笑韩愈老先生不懂钓鱼真味……
感想:一个人生活在大千世界里,不可能事事顺心。如果我们去计较去纠缠,我们就会自我苛刻性情浮躁怨天尤人。这时我们如能像在儋耳时的苏轼一样拥有一颗平常心,拥有一种淡泊的情怀,非为鱼只为钓,那我们就能泰然面对尘世,我们就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参考译文】
己卯年元宵节,我当时在儋耳。有几个老书生来拜访我,说:“这么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出去游玩一趟?”我高兴地答应了。走出城西门,进入和尚寺庙,走过小巷,汉人、少数民族混杂,各种店铺商贩很多,回到住处已经半夜了。仆人关门熟睡,已经一觉醒来又睡去了。(我)放下拐杖大笑,谁有所得谁有所失?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但是也笑韩退之(韩愈)钓不上大鱼来,打算到更远的地方去,其实不知道凡是钓鱼的人,未必都能钓得上来大鱼。
任务群阅读与实践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①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沦②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歇。乃知山乃石名,归矣。如善长③之论,则濒流庶(众多)峰,皆可以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记。
——李渤《辨石钟山记》
【注】
①纶:钓鱼。②沦:倒映。③善长:郦道元字善长。
材料二
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
——节选自曾国藩《石钟山名考异》
材料三
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粘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
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节选自俞樾《春在堂笔记》
1.材料一中的“幽栖者”“白鹿先生”与李渤三者是什么关系?
答案 三者同属一个人。“幽栖者”是李渤的自称,“白鹿先生”是李渤的号。
2.写出《石钟山记》中与材料一中意思相应的句子。
①与“枹止响腾余歇”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如善长之论”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②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3.三则材料得出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答案 材料一李渤探访石钟山遗踪所得的结论是石钟山是因山中产奇石“石钟”
石而得名,“山乃石名”。材料二和材料三观点大致相同,认为得名的原因是山的外形,而不是因为声音,“钟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
4.你如何评价李渤的观点?
答案 (提示)李渤的观点也是经“目见耳闻”后得出的,并非“臆断”。李渤的考察有两点是苏轼所不及的,其一是“跻崖穿洞”,特别是“穿洞”,苏轼没有。其二是李渤“不耻下问”地“询诸水滨”,苏轼却没有找“渔工水师”问,认为他们“虽知而不能言”。李渤从“土著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还“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李渤的观点不能说失之臆断和草率。
另外,李渤作记的意图是“刊前谬”。在游览过程中,发现了新的资料,研究出了新的观点,提出来以纠正前人的谬误,这种认真和勇敢的态度应该受到称赞,做学问要有这种向古人挑战而不“为古人讳”的精神。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激荡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因而得到这个称呼。我在东湖垂钓,沿着湖边走到尽头(到了)这个地方。于是攀上山崖穿过洞穴,寻访石钟山的旧址。在山南临时住宿,忽然遇到两块石头,斜靠在潭边,影子倒映在水波中,向住在水边的人询问(原因),他们说:“这是石钟,有铜铁一样的奇异的响声。”敲打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而悠扬,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才知道这座山是因为石头得名,就回去了。按照郦道元的说法,那么众多山峰都靠近水流,那都可以用“石钟”来命名了。我姑且订正一下前人的谬误,留给后来人看。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记。
材料二
石钟山的每一片石头每一寸草,诸位将军都能辨识,上钟山和下钟山的下面都有山洞,可以容纳数百人,其深度不可测量,形状像一口倒过来的钟,侍郎彭玉麟在石钟山的山顶建立昭忠祠。于是知道石钟山是因为外形得名,不是因为声音得名,郦道元和苏轼的说法,都不是事实。
材料三
湖口县有两座钟山,一座在城西,在鄱阳湖边上,叫作上钟山;一座在城东,面临大江,叫作下钟山。下钟山就是苏轼(游览)作记的地方。……我久住在湖口,每到了冬天水面落下,则山下有像门一样的洞出现。进入洞里,里面透漏玲珑,钟乳石像天花散漫一样,垂垂状好像要落地。小路蜿蜒曲折,像龙一样,峭壁上都粘着枯蛤,就像鳞甲似的。洞中宽敞,左右可以通向旁(别的洞穴),可以容纳千人。最上层就昏沉黑暗不可辨别,点着蜡烛攀登,地势平坦,气也温和,蝙蝠大得像扇子,蝙蝠的干燥粪便积累了一尺多。旁边又有小洞,像蛇一样行走着进入,又变得宽广,可以容纳三个人坐下。石壁上刻着“丹房”两个字,而且有很多小诗,语句都很好……因为全山都是空的,就像用钟覆盖着地面一样,所以得到钟这个(山)名。上钟山也是中空的,这两座山(的命名)都应该以形状而论,不应该以声音来说。苏轼当天,就像从门口过而没有进去一样。12
石钟山记
话题链接——仁者乐山
一、字之源
【字源演变】
本义是“陆地上隆起高耸的部分”。这是一个象形字。字形像三个并排的山峰:甲骨文的山峰是等高的;金文以后突出了中间的主峰。
十二生肖中的象形字:
【成语链接】
逾山越海:越过山海。
指长途跋涉。语出《南齐书·高帝纪上》:“人迹罕至者,莫不逾山越海,北面称蕃。”
是承认附属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国家的领袖依附于其他大国或宗主国。
他山之石: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语出《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琢磨玉器。既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也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语出《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史记·孔子世家》:“《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泰山北斗:泰山,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
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语出《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同“殁”,去世。
二、句之美
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
品读
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
品读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
3.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宋·张耒《初见嵩山》
诗人精心挑选了“清瘦”一词来形容嵩山,写得有血有肉,极富灵性,不只赋予嵩山以人的品格、人的风貌,更体现了作者的人格操守与精神追求。
品读
嵩山终于在层层浮云中耸现出来,它一出现便淡化了所有的背景,其峭拔清瘦的形象是那么的清晰明朗,其高洁超脱的姿态是那么的卓尔不群,因而深得作者的喜爱和赞美。
三、诗之韵
宿石邑山中
[唐]韩翃
浮云不共此山齐,
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描写了这种直插云天的气势。
山霭苍苍望转迷。
“望转迷”三字,玲珑剔透,活脱脱地写出了诗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将沉浸在暮色中的群山幽深神秘、变化莫测的气氛,描绘得淋漓尽致。
晓月暂飞高树里,
“暂”字表现出随着山路的曲折回环,明月还会显现在树丛中的景象。
“飞”字写出了拂晓时万籁俱寂,天空仿佛突然增添了动感的情景。
秋河隔在数峰西。
赏读
诗人采用剪影式的写法,截取暮宿和晓行时自己感受最深的几个片段,来表现石邑山中之景,而隐含的“宿”字给互不联系的景物起了纽带作用:因为至山中投宿,才目睹巍峨的山,迷漫的云;由于晓行,才有登程所见的晓月秋河。“宿”字使前后安排有轨辙可寻,脉断峰连,浑然一体。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呆板,显得既有波澜又生神韵。表面看,这首诗似乎单纯写景,实际上景中寓情。一、二句写初入山之景,流露作者对石邑山雄伟高峻的惊愕与赞叹;三、四句描绘晓行幽静清冷的画面,展现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式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羁旅辛苦、孤独凄清的况味。
两句诗皆用名词,代表了十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内容涵盖丰富,画面多重组合,可以形成各种景象。
一、识作者
豪放豁达①的词人——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散文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追谥文忠公。苏轼的词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他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对词的革新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名作《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散文方面,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世称“三苏”。诗词方面,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伴读]
①苏轼平生极爱用“呵呵”,有人粗略统计过,这个词在苏轼文集中先后出现过四十多次,可见他对其何等偏爱,因为在这个词中隐含着一种特别的趣味,它不是狂笑,也不是冷笑,而是带有一种意味深长的感觉,如果不是心有灵犀,很难体会个中三昧。
二、知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②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径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伴读]
②王国维曾评古代四大诗人,分别是屈原、陶潜、杜甫、苏轼。
三、拓知识
石钟山
石钟山,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景观。它像一座玲珑剔透的石钟耸立在鄱阳湖与长江交汇的江西九江市湖口县双钟镇。
自古有上下石钟山之分,其南临匡庐,北镇长江,俯瞰鄱阳湖,烟波浩渺;眺望长江,白浪滔滔,江湖交汇,水分两色,天然汇成了一幅壮观奇妙的“泾渭图”,天工造化,叹为观止。
现开放的下石钟山,海拔57米,全山面积为九万平方米,是喀斯特岩溶地形,第四纪冰川遗迹。控江扼湖,为“八省通衢”之地。融亭、台、楼、阁、塔、榭、舫、廊等20多种古典建筑为一体,是典型的江南园林。联合国专家称石钟山集风光、古迹、名胜、园林于一身,堪称世界之最。
石钟山在历史上是儒家的圣地,是佛家的道场。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宝钟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鼎盛。古代儒学名流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朱熹、文天祥、王守仁等曾登临览胜,或题诗、撰文,以记胜抒怀。
石钟山的形与声
石钟山现属江西湖口县,是两座低矮的石质小山。位于双钟镇南端,濒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位于镇北端,濒临长江口的,叫下钟山。二山相距不到一公里。构成石钟山的石灰岩,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CaCO3),长期受到含有二氧化碳(CO2)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形成奇特的岩溶地貌。溶洞特别发育。《石钟山志》云: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石钟洞系发育于石灰岩山体内的穹形溶洞,当江湖上水浸灌洞内,水位低于洞顶时,风兴浪作,冲击洞顶洞壁,轰然发声,回音激荡,这便是石钟山和石钟洞之所以具有钟之形与钟之声的原因。
——《地理知识》
四、理基础
1.记字音
①彭蠡(lǐ)
②桴(fú)
③铿(kēng)
④磔磔(zhé)
⑤噌吰(chēng
hóng)
⑥罅(xià)
⑦窾坎(kuǎn
kǎn)
⑧栖鹘(hú)
⑨镗鞳(tāng
tà)
⑩无射(yì)
2.通假字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函胡”同“含糊”,重浊而模糊
3.古今异义
(1)空中而多窍
古义:中间是空的。
今义:天空中。
(2)自以为得其实
古义:两个词连用。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的真相。
今义:实际上。
(3)余方心动欲还
古义:内心惊恐。
今义:内心有所触动;动心,产生做某事的欲望。
4.一词多义
(1)是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这,这个)
②自言本是京城女(判断词,是)
③觉今是而昨非(正确)
④唯利是图(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⑤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认为……正确)
(2)得
①得双石于潭上(取得,获得)
②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
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具备)
④此余之所得也(收获,心得)
⑤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激)
⑥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俘获)
(3)绝
①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走不通的)
②噌吰如钟鼓不绝(停止)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的)
④佛印绝类弥勒(极,最)
⑤斩尽杀绝(尽,完)
⑥请息交以绝游
(断,断绝)
(4)殆
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
②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④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表约略,几乎,接近,差不多)
(5)何
①徐公何能及君也(疑问代词,怎么)
②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副词,多么)
③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疑问代词,为什么)
④豫州今欲何至(疑问代词,哪里)
5.词类活用
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动用法,使……发出声响)
②而此独以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名词作状语,乘船)
④微风鼓浪(名词用作动词,激荡,掀动)
⑤事不目见耳闻(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
6.文言句式
(1)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判断句
(2)而大声发于水上 状语后置句
(3)石之铿然有声者 定语后置句
(4)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判断句
(5)此世所以不传也 判断句
(6)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状语后置句
(7)古之人不余欺也 宾语前置句
(8)余是以记之 宾语前置句
(9)得双石于潭上 状语后置句
附文白对译
③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
④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
⑤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
⑥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
⑦回应李说,“择其一二扣之”“固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
⑧描写出了当时夜泊绝壁下环境的阴森恐怖,正是因为环境如此可怕,所以一直以来无人探访,从而间接说明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长期以来不为人所知的真正原因。
⑨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也体现了苏轼求真的精神。
⑩“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
?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
?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
?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任务群构建与探究
文本构建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一 品读文章“写景绘声”之妙
任务导引
本文是一篇游记,其中深夜乘舟至绝壁下那一段,将山水之间万籁俱作、鸟鸣浪涌、众声纷起之状,写得妙趣横生,兴会淋漓,堪称“绘声”文字中的上品。学习时要注意品读其妙处。
任务设计
1.文章是如何描写至“绝壁下”的所见所闻的?有何作用?
答案 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暮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作者被吸引。他“徐而察之”,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接着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照应“水石相搏”;“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
2.文章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赏析。
答案 ①两处鸟叫不同。写栖鹘是先点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写鹳鹤是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前者用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
②两处水声不同。前面的水声是“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是“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穴相吞吐而发出的,这是声源不同;前面的“噌吰如钟鼓不绝”是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镗鞳……如乐作焉”是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是音调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鞳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
3.(拓展延伸)请搜集古诗文中描写声音的句子,并和其他同学分享。
答案 [提示]除了描写音乐的《琵琶行》《李凭箜篌引》等,还有:
①《早蝉(节选)》(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②《夜琴(节选)》(白居易)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③《巫峡听猿(节选)》(吴商浩)
巴江猿啸苦,响入客舟中。
孤枕破残梦,三声随晓风。
④《赋得寒蛩》(耿湋)
尔谁造,鸣何早,趯趯连声遍阶草。
复与夜雨和,游人听堪老。
任务探究二 赏析文章独特的构思
任务导引
本文分为议论、记游、议论三部分,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全文前后照应,首尾贯通;层次井然,脉络分明;布局谋篇,极为细致周密,结构十分严谨。学习时要注意就文章独特的结构特点和曲折的行文进行赏析。
任务设计
1.行文富于曲折变化,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色。请举例赏析。
答案 如文中写对旧说之疑共有三次,不仅每次写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笔也有曲折。对郦道元,是以人之疑引出己之疑,而己之疑又是以比喻来表达;李渤本来是在纠正郦道元的说法,作者引述时,特别加一句“自以为得之矣”,紧接着陡然一转——“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着一“尤”字,说它较郦道元的说法更不可信;对寺僧使小童持斧敲击所谓“石钟”,仅以“余固笑而不信也”一句表示不屑一驳,矛头直指到三百年前得双石“扣而聆之”的李渤,驳李渤全用议论,一针见血,也不同于对郦道元的说法用比喻。而且,此节插在游山之前,也使文章平添波澜。总之,本文所记之事、所讨论的问题虽平常,但通篇几句一折,有些地方一句一转,极尽起伏变化之致,使议论内容富有可读性。
2.本文结构不像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请结合文本分析文章结构。
答案 本文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一开始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做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一开始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道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断石钟山得名原因的做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3.(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记游松风亭
苏 轼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文章题目标明“记游”,但是苏轼非为叙事,而是明理。请简要分析其行文思路。
答案 本文行文简洁明快,而且有口语化的倾向。从叙事来看,只是写了游览松风亭脚力不够时的心境,轻松有趣、幽默。首句交代地点,“纵步”松风亭下“疲乏”是结果,然后写“止息”,望山上“亭宇”而犹豫不决。再接着写内心感受,忽有所动。由此感受到,即使在此休息亦无妨。
这篇随笔一波三折,由“疲乏”而思休息,又一折为“如何得到”,再一折为“有甚么歇不得处”。最后用议论作结。
【参考译文】
我曾经寄居在惠州的嘉祐寺,在这里的松风亭下面散步。走得腿脚感到疲惫乏力了,就想到亭子里休息。可是眺望着山上的亭子还掩映在高高的树梢上面,心想这可怎么能够到上面休息呢?思索很久很久,一下子茅塞顿开,忽然说:“这里的山间有什么地方不能歇息呢?”于是就像挂上钩的鱼,忽然间得以解脱。如果人能够感悟这种境界,即使在战场上短兵相接,战鼓声犹如雷霆震响,前进就会死在敌人手中,后退就会死于军法制裁,在这个时候也就不妨足足地歇息一下。
任务探究三 品读文章的情趣与理趣
任务导引
本文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察,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全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由小事入,由深理出,质疑和求实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任务设计
1.苏轼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抒发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请简要分析。
答案 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得出的结论、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
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
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2.本文是如何做到因事说理的?
答案 本文是一篇通过记游来发表议论的别开生面的文章,它既有记叙文写景状物形象生动的特点,又有议论文剖析事理探讨问题的性质。全文分为三部分: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文章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解疑,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属记叙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的事理,属议论部分。第一段议论是记叙的前提,第二段记叙是上下两段议论的中间环节,第三段议论是第一段议论和第二段记叙的自然归结。本文的事和理,叙和议,前后呼应,紧密结合,以议论统率记叙,使后者不致松散杂乱,又以记叙印证议论,使议论不致枯燥空泛。而且议论、记叙层层相生,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本文不愧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3.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答案 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但是也流露出封建士大夫沾沾自喜于一得之见(也表现在他对渔工水师的轻视上)的弊病。后人也有以山上有洞,形如覆钟非议他的。但苏轼在农历六月,江水上涨、山门被淹时探山,未能进山深入考察,结论难免片面。尽管如此,他的《石钟山记》仍不失为一篇景、情、理俱佳的杰作。
4.(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儋耳夜书
苏 轼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元宵节苏轼应几个老年书生之邀一起游赏灯市,兴尽而归却进不了门,自己不以为苦反释然而笑。苏轼笑什么呢?请简要概括。你有什么感想呢?
答案 [提示]笑自己月下赏灯之乐,笑夜游兴尽而门掩关之乐,笑儋耳民生殷富,也笑韩愈老先生不懂钓鱼真味……
感想:一个人生活在大千世界里,不可能事事顺心。如果我们去计较去纠缠,我们就会自我苛刻性情浮躁怨天尤人。这时我们如能像在儋耳时的苏轼一样拥有一颗平常心,拥有一种淡泊的情怀,非为鱼只为钓,那我们就能泰然面对尘世,我们就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参考译文】
己卯年元宵节,我当时在儋耳。有几个老书生来拜访我,说:“这么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出去游玩一趟?”我高兴地答应了。走出城西门,进入和尚寺庙,走过小巷,汉人、少数民族混杂,各种店铺商贩很多,回到住处已经半夜了。仆人关门熟睡,已经一觉醒来又睡去了。(我)放下拐杖大笑,谁有所得谁有所失?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但是也笑韩退之(韩愈)钓不上大鱼来,打算到更远的地方去,其实不知道凡是钓鱼的人,未必都能钓得上来大鱼。
任务群阅读与实践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①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沦②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歇。乃知山乃石名,归矣。如善长③之论,则濒流庶(众多)峰,皆可以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记。
——李渤《辨石钟山记》
【注】
①纶:钓鱼。②沦:倒映。③善长:郦道元字善长。
材料二
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
——节选自曾国藩《石钟山名考异》
材料三
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粘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
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节选自俞樾《春在堂笔记》
1.材料一中的“幽栖者”“白鹿先生”与李渤三者是什么关系?
答案 三者同属一个人。“幽栖者”是李渤的自称,“白鹿先生”是李渤的号。
2.写出《石钟山记》中与材料一中意思相应的句子。
①与“枹止响腾余歇”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如善长之论”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②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3.三则材料得出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答案 材料一李渤探访石钟山遗踪所得的结论是石钟山是因山中产奇石“石钟”
石而得名,“山乃石名”。材料二和材料三观点大致相同,认为得名的原因是山的外形,而不是因为声音,“钟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
4.你如何评价李渤的观点?
答案 (提示)李渤的观点也是经“目见耳闻”后得出的,并非“臆断”。李渤的考察有两点是苏轼所不及的,其一是“跻崖穿洞”,特别是“穿洞”,苏轼没有。其二是李渤“不耻下问”地“询诸水滨”,苏轼却没有找“渔工水师”问,认为他们“虽知而不能言”。李渤从“土著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还“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李渤的观点不能说失之臆断和草率。
另外,李渤作记的意图是“刊前谬”。在游览过程中,发现了新的资料,研究出了新的观点,提出来以纠正前人的谬误,这种认真和勇敢的态度应该受到称赞,做学问要有这种向古人挑战而不“为古人讳”的精神。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激荡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因而得到这个称呼。我在东湖垂钓,沿着湖边走到尽头(到了)这个地方。于是攀上山崖穿过洞穴,寻访石钟山的旧址。在山南临时住宿,忽然遇到两块石头,斜靠在潭边,影子倒映在水波中,向住在水边的人询问(原因),他们说:“这是石钟,有铜铁一样的奇异的响声。”敲打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而悠扬,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才知道这座山是因为石头得名,就回去了。按照郦道元的说法,那么众多山峰都靠近水流,那都可以用“石钟”来命名了。我姑且订正一下前人的谬误,留给后来人看。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记。
材料二
石钟山的每一片石头每一寸草,诸位将军都能辨识,上钟山和下钟山的下面都有山洞,可以容纳数百人,其深度不可测量,形状像一口倒过来的钟,侍郎彭玉麟在石钟山的山顶建立昭忠祠。于是知道石钟山是因为外形得名,不是因为声音得名,郦道元和苏轼的说法,都不是事实。
材料三
湖口县有两座钟山,一座在城西,在鄱阳湖边上,叫作上钟山;一座在城东,面临大江,叫作下钟山。下钟山就是苏轼(游览)作记的地方。……我久住在湖口,每到了冬天水面落下,则山下有像门一样的洞出现。进入洞里,里面透漏玲珑,钟乳石像天花散漫一样,垂垂状好像要落地。小路蜿蜒曲折,像龙一样,峭壁上都粘着枯蛤,就像鳞甲似的。洞中宽敞,左右可以通向旁(别的洞穴),可以容纳千人。最上层就昏沉黑暗不可辨别,点着蜡烛攀登,地势平坦,气也温和,蝙蝠大得像扇子,蝙蝠的干燥粪便积累了一尺多。旁边又有小洞,像蛇一样行走着进入,又变得宽广,可以容纳三个人坐下。石壁上刻着“丹房”两个字,而且有很多小诗,语句都很好……因为全山都是空的,就像用钟覆盖着地面一样,所以得到钟这个(山)名。上钟山也是中空的,这两座山(的命名)都应该以形状而论,不应该以声音来说。苏轼当天,就像从门口过而没有进去一样。
素材积累——聚焦:求真务实
“求真”,即追求、探求、寻求事物发展的真理所在和客观规律。追求真理,要敢于否定自我的观点和假设;追求真理,要敢于质疑、挑战权威;追求真理,要坚持实事求是。
苏轼教子求实①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不仅为文汪洋恣肆,明白通畅,在家庭教育上也别具一格。散文名篇《石钟山记》就是他“教子求实”的佐证。苏轼带儿子到湖口,实地考察石钟山命名的缘由。当晚,父子俩乘着小舟来到山的绝壁下,原来,这里的山脚下遍布石窍,大小、形状、深浅各不相同。它们不停地受到波涛撞击,所以才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响,父子俩此刻终于恍然大悟:这才是“石钟”名称的由来啊!难能可贵的是,苏轼能抓住父子俩同探石钟山这件事,谆谆告诫儿子苏迈:“石钟”名称由来,此事本不难明白,只需实地考察就行了,由于一般人不肯去下这功夫,宁愿到书本里去寻找答案,而浅薄的人又往往附会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来解释,最终以讹传讹,使本不难明白的事千百年来不得明白。为让儿子更深刻地理解“求实”的重要性,苏轼又提笔撰文。于是,苏迈乃至后人就读到了出自苏轼笔下的名篇《石钟山记》。
[伴读]
①尽管苏轼的实地考察是草率的,导出了片面、不准确的结论,但苏轼对前人的定论不盲从,不轻信,主张经过实地考察来解决学术难题,这种治学态度是正确的。
陈寅恪坚持真我
陈寅恪是著名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古典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在清华任教时就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②他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中西结合精密考证,发展了我国的历史考据学。陈寅恪认为,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研究学术。作为信条,他自己也一生坚持之。在他所构筑的纯粹的学术世界中,陈寅恪坚持用文言文写作,用繁体字竖排出版自己的著作,强调文责自负,甚至不允许别人改动一个标点。
无论是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还是用繁体字竖排出版自己的著作,都是陈寅恪先生对坚持真我的生动诠释。有些“坚持真我”的做法,可能看起来有些固执、不合群,但是在这个流俗成风的时代,恰恰给了我们很多。
[伴读]
②陈寅恪讲课,从不拾别人牙慧。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因而,陈寅恪上课的教室,总是坐得满满的,一半是学生,一半是慕名而来的老师,就连朱自清、冯友兰、吴宓那样的名教授也一堂不漏地听他上课,人称他是“教授中的教授”。
时代楷模黄大发③:一生只为一条渠
“当代愚公”黄大发,已经年近九旬,是贵州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名誉村支书。他居住的地方以前叫草王坝,由于当地缺水严重,村里人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来回也要走两个小时。没有水,别说发展产业,村民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
1958年,黄大发被群众选为草王坝大队的大队长,他许下承诺:“一定要想方设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
这句话成了黄大发的人生信条。
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
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黄大发也被群众称为“当代愚公”,大家以他的名字给这条渠命名为“大发渠”。
水通了,黄大发又带领群众开展“坡改梯”,稻田从240亩增至720亩。昔日的荒山秃岭上,群众正逐步改变传统的种植结构,10万株蜜桔、李子已经开始有收益,牛羊养殖大户超过30户。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黄大发以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愚公移山的豪情斗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用一生丈量了他和草王坝人的长征路。
[伴读]
③2017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一汲清泠水 高风味有馀
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一个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誓言。大发渠,云中穿,大伙吃上了白米饭。三十六年,为梦想跋涉,僵直了手指,沧桑了面孔,但初心不变。
素材运用
片段1 当我们看待成功者、看待残酷筛选下的“幸存者”时,我们应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只看到了他们所展现的光鲜亮丽的一面,将他们的成功看得唾手可得,却忽略了成功者每一份今日的成就,背后都凝结着昔日的血与泪:
德摩④斯梯尼之所以成为千古留名的雄辩家,背后是十年如一日口含石头对着大海演讲的决心;“黑曼巴”科比④之所以统治篮球界,是因为每天凌晨四点都在洛杉矶迎着朝阳奔跑。看到别人所忽略的,因为那很可能蕴含着所有伟大背后的秘密。即使无法成为伟人,看到成功背后的汗水,然后向着它努力;或是看看遗憾落幕的人,然后补足自己的短板,也至少能让你我免于平庸,成为时代洪流的“幸存者”。
但是否所有被忽视的都有价值?并非如此。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不意味着必须要将自己慧眼独识的内容加以利用,而是在仔细辨别与考量的基础上有所取舍。哪怕这一部分只有1%是有益的,但全面的眼光与独到的思维也可能会带来100%的改变,这即是成功。
——节选自《全面的眼光与独到的思维》
[伴读]
④在对论证材料的选择上,作者将名人轶事信手拈来,足见其深厚的阅读功底和文化底蕴,暗含史实,一气呵成,极富感染力。
片段2 追求真理也要敢于质疑、挑战权威。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曾经说:“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面前低头,而不能令人羞耻地拜倒在一切引向歧途的权威面前。因此我们绝不能说:“爱因斯坦所说的这条定律是正确的。”从哲学上来说,真理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理所当然的,真理与权威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人们过多地迷信了权威,却没有关注权威之所以成为权威而认识到的真理。从历史上看,回顾自然科学的发展,权威有时是创造发明的枷锁,是通往成功的天堑。超越权威,往往是一片令人神往的新领域。伽利略依靠著名的比萨斜塔上的实验指出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卢瑟福凭借着认真的实验分析推翻了汤姆逊的枣糕模型,提出原子核式结构;达尔文更是因为水手们的一番话,改变了人们关于教会灌输的上帝创造万物的观念。就像大多数伟大的科学家一样,蒋锡夔也总是喜欢那些驳倒他的学生,并夸其最有出息。对待追求自然科学的奥秘,我们要保持着一颗独立敏锐的头脑,不偏听偏信。⑤
——节选自《否定·挑战·求真》
[伴读]
⑤否定自我、挑战权威又源于远大目标、高尚人格以及实事求是的原则。文章有条不紊,环环相扣,突出主题,有力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日,哈佛大学图书馆官方网站惊现留言:有人问,在哪里可以看到传说中的哈佛大学校训?对此哈佛大学校方在其官网上表示,这些校训都是编造的。在中国流行的哈佛假校训包括“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月”等。而哈佛流传下来真正的校训,则是哈佛校徽上保留的“真理”二字,这一内容也并没有写在哈佛大学的墙上。这一事件颇值得玩味。为什么大家会相信哈佛的假校训呢?一是迷信权威,这同假托名人装“心灵鸡汤”是一个道理。二是不太计较,励志的校训也没有什么错,这与大家买到假名牌烟,但是发现不劣质,所以助长了造假之风也是一样的。三是在国人追求成功成名的价值观面前“真”就被迫让位了。国人求真的精神远远不及“实用”的诉求,只要对我有用,不论真假对错都会拿来使用。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拟标题,自定立意,文体自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脱离材料作文,不得抄袭。
成功无需口号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成功不是单靠读几句名人名言,或者是读几本励志的书就唾手可得的。①
天下之事,知之易,而行之难,成之更难。②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或多或少都有几分浮躁和不踏实的心态。面对别人的“暴发”,我们难免心有不甘。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光鲜亮丽的外表,而容易忽视他们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正如暴风雨前的黎明,总是那么平静,一个人在成功之前,也不可能高潮迭起,而只是平静如水,波澜不惊。
在成功面前,我们不妨少几分急功近利的心态,多几分脚踏实地的奋斗;在别人的成功面前,我们不妨少几分嫉妒和不甘,多几分羡慕和宽容;在铺天盖地的励志文章、励志书籍面前,我们不妨少几分盲从与感性,多几分明鉴和理性。③
若非哈佛校方的公开声明,哈佛假校训不知还将在中国流传多久。回头去看,那些“校训”漏洞颇多,比如彪悍的这句“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更可能产自中国某所高中。人们喜欢拿“成功人士”和“著名机构”的经历和话语,为自己的“奋斗号”列车加油,哪顾得了真假?哈佛校训被拆穿后就有人表示:“能激励人就行了,管他是不是哈佛校训。”真正饥渴的人不会在乎食物成色,他们只会挽起袖子,大喊:“来,干了这碗鸡汤。”然而,一碗心灵鸡汤不能解所有人的成功之渴。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从,才能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找准方向,不随波逐流,走适合自己的路。④
读几句话就随意改变自己的价值观,这样没有主见的性格任凭如何努力也难有大作为,时时活在他人的“金玉良言”中,内心缺乏坚定的信仰和独立判断,这样的心灵也注定是漂泊无依的。真正的成功从来不需要华丽的口号,只需要一份努力、一份坚定、一份清醒、一份脚踏实地。⑤
[伴读]
整篇文章以说理为主,没有丰富的事例,但说理角度很全面,指出人们迷信成功学源于急功近利和盲从跟风,说理过程非常深入。作者开篇强调追求成功不要依赖外在力量而要充分自省,然后突出个人需要的品质——理性和踏实,从而批判了浮夸和急功近利,文章的层次很清晰。
①开篇引出对材料的理解,简明扼要。
②联系现实论证“天下之事,知之易,而行之难,成之更难”的道理。
③排比句的道理论证,铿锵有力。
④对材料进行深入剖析。指出“校训”漏洞所在,并得出“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从”的结论。
⑤重申观点,照应开头,强化主旨。
时间:45分钟 满分:72分 得分:______分
一、基础素养巩固(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彭蠡(lǐ) 鼓桴(bāo) 铿然(kēng)
B.磔磔(zhé)
噌吰(chēng)
石穴罅(xià)
C.窾坎(kuǎn)
鹳鹤(huān)
镗鞳(tà)
D.涵澹(dàn)
无射(shè)
栖鹘(hú)
解析 A项,“鼓桴”的“桴”读fú;C项,“鹳鹤”的“鹳”读“ɡuàn”;D项,“无射”的“射”读
yì。
答案 B
2.对下列各句中“鼓”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噌吰如钟鼓不绝 鼓:敲击。
B.一鼓作气
鼓:击鼓。
C.令赵王鼓瑟
鼓:弹奏。
D.微风鼓浪
鼓:激荡、掀动。
解析 A项,鼓:名词,乐器名。
答案 A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臆断其有无
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
B.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大概。
C.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绝:走不通的。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考证。
解析 D项,考:敲打。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表示的关系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B.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解析 前三项“而”均表示转折关系,D项表示并列关系。
答案 D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B.空中而多窍
C.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解析 B项,“空中”,古义,指中间是空的;今义,指天空中。C项,“所以”,古义,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缘故”;今义,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D项,“其实”,古义,“其”,代词,那,“实”,指“事情的真相”;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答案 A
6.下列句子中,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3分)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今以钟磬置水中
解析 A项,无特殊句式。B项,是宾语前置句,“余”是“欺”的宾语。C项,是判断句,“……者……也”表判断。D项,是省略句,“置”后面省略了介词“于”。
答案 B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渤浅陋之处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结尾,作者是这样评价郦道元和李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态度的批评。
答案 (1)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自以为得其实 (2)盖叹郦元之简 而笑李渤之陋也 (3)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
二、能力素养提升(48分)
(一)课内阅读(20分)
阅读课文,完成8~12题。
8.下列对课文中“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一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B.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C.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D.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答案 B
9.下列对课文中有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钟磬,是古代两种重要的礼乐器,它们各有不同的形状。磬是用玉或石磨制的;钟是由铙发展演化而来的,青铜制成。
B.元丰,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C.丁丑,干支纪年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D.水师,水师包括多种含义:古代管理水路的官名;民间接骨医生;水军,兵种之一;一种水神;水手。本文指水手。
解析 B项,一个皇帝在位可以使用多个年号,且可以不重叠。
答案 B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关于石钟山之所以得名,苏轼与郦道元看法相近,但描述更为详尽。至于李渤的看法,苏轼是嗤之以鼻的。
B.本文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样都是因事说理,从月夜乘舟游江悟出一个道理:“事不目见耳闻”就不能“臆断其有无”。
C.郦道元记叙得太简略,一般士大夫不肯冒险夜泊绝壁,渔工水师虽然知道却说不出来,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
D.本文描写生动,特别是夜泊绝壁一段,动静结合,淡淡几笔便点染出一个阴森逼人的境界。
解析 C项,“渔工水师虽然知道却说不出来”错,原文为“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言,指用文字表达。渔工水师虽然知道却不能用文字记载传播。
答案 C
11.把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分)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3分)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3分)
答案 (1)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2)可是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以为得到了那事情的真相。
(3)敲击后能够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啊,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12.《石钟山记》第二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案 描写出了当时夜泊绝壁下环境的阴森恐怖,间接说明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长期以来不为人所知的真正原因,结构上为下文的“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议论张本,也和下文中“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照应。
(二)课外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
游东山记
[明]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始吾庐陵人,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傍有盘石,容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洐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注】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注】
丘:坟墓。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B.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C.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D.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答案 B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乙亥:干支纪年法。中国干支历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
B.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C.传觞:宴饮中传递酒杯劝酒。
D.寒食:指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解析 B项,“朔”指农历每月初一。
答案 B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D.文章主要记叙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伤感。
解析 C项,“是游宜有记”的意思是“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作者一直未能写成,不仅仅是事务繁忙,还因为“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答案 C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3分)
(2)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2分)
(3)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3分)
答案 (1)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这两本书我没有用处。”于是我们两人各自将书揣在怀里告辞离开。
(2)立恭折断一根竹子,钻了几个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般悦耳的声音。
(3)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先生为什么不肯为贫道赋诗?”
17.作者游山之乐与聚散之悲有什么关系?(3分)
答案 作者写此游记时,早已物是人非,隐溪先生辞世,作者又将离去,往日游东山的欢愉更加深了此刻的感伤,所以游山之乐与聚散之悲呈反衬之势,乐愈乐,悲愈悲,进一步突出了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译文】
洪武二十八年,我旅居武昌。武昌有位蒋隐溪先生,祖上也是我们庐陵人,已经八十多岁,爱读道家书。他的儿子立恭,会写诗。父子二人都是气度旷达的人。然而平日深居简出,隐藏自己的才气,不随便与人来往,只和我情投意合。
这年三月初一,我们三人带着四五个童仆,携带酒食出门远游。天还没有亮,朝东走,走过洪山寺二里左右,向北拐,走小路大约十里,穿松林,趟水过山涧。涧水清澈,深处可以泛小舟。溪边一块大圆石,能坐十几个人。青松翠竹,绿阴掩映,十分茂密。这时风和日丽,野草与树木的花朵盛开,香气飘拂沾染衣裳袭人,百鸟争鸣。于是动手清扫石面,坐在上面。
坐了许久,听见鸡叫声和狗吠声。我招呼立恭起身,向东走了几十步,翻过了一道山冈,只见田野平坦广阔,近处有十几间茅舍,于是前去拜访。一位约有七十多岁的老者,长长的头发像雪一样白,披落在双肩,面容红润光泽,好像是会饮酒的人。老者邀请我们两人坐下。窗下有几套书,立恭抽出一册《列子》,我拿起一部《白虎通》,都想把书带走却不便开口索取。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这两本书我没有用处。”于是我们两人各自将书揣在怀里告辞离开。
回到石上坐下,分派童子摘来芋叶当盘子,把肉放在上面。立恭举起葫芦酌酒,传递酒杯依次喝了几轮。立恭乘兴写了一首七言近体诗,我和了一首。酒喝到一半,有一个骑马经过的人,竟是我的老朋友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他先是感到惊讶,相视一笑,却并不停留,径直驱马离开。不久,便备办了丰盛的酒菜,带着一位道士一起来,于是我们和他们一起喝酒。道士拿出一帧《太乙真人图》请我们题诗。我题写了一首五言古诗。立恭不写,只一味地向道士敬酒。道士不能承受,躬身告饶,引起众人捧腹大笑。李千户取出琵琶连弹数曲。立恭折断一根竹子,钻了几个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般悦耳的声音。隐溪老先生也忍不住唱了一阕费无隐的《苏武慢》。道士翩翩起舞,两个童仆也跟在他后面拍着手跳了起来。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先生为什么不肯为贫道赋诗?”立恭提笔写了几首绝句,诗句更加新奇。于是重新喝酒,我和立恭酒量不大,都有些醉意。
不久太阳西下,距离溪边山峰只剩一丈多了,隐溪先生唤回我俩,说:“玩乐难道没有止境吗?”于是,我们和李千户、道士拱手作别。途中,隐溪先生指着道旁山冈脚下回头对我说:“这里就是我修建坟墓的地方。”又指着路边的桃树嘱咐我:“明年赏桃花时就到这里来找我吧。”
回来之后,立恭对我说:“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可是当时我没有闲暇写作此文。
这年冬天,隐溪先生竟溘然长逝,我痛哭哀悼。第二年寒食节,与立恭相约去给老人家扫墓。没想到那时我又闹了一场病,未能如约前往。过了不久,我将要返回庐陵,临行特地到立恭府上留宿话别,这才动手追记东山之行。没有写完,立恭拿去读,边读边哭;我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于是再次搁笔。但是想到自己往日与蒋氏父子交好深厚,而且在武昌游山玩水很多次了,但是从没有比这一次更快乐的,所以(强撑病体)尽力地记述完这一次游历。我(把这篇游记)亲手抄录了一遍,送给立恭。
东山春游的第二年,八月初三日记。
(三)语言表达(8分)
18.阅读下面的文段,概括东坡先生碑刻“使人动心”的原因。(4分)
东坡楼里,汇集着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诗和联语,作品无不流露出对乐山自然环境的赞许,对东坡先生的敬慕情绪……但是,更使人动心的是东坡先生那些书法、绘画作品的碑刻,东坡先生以诗、书、画三绝而名垂古今,他有不少诗、书、画合一的作品,更有大量的诗词、文章的手迹。在东坡先生坐像后面,是他抄写的欧阳修的《丰乐堂记》和《醉翁亭记》。这两幅书法碑刻,厚重而不失灵动,饱满且富有神采,字里行间透出了他对恩师的敬重,显示出他生命深处敦厚、质朴的一面,这大概正是他人格魅力的根源所在。
答案 碑刻厚重而不失灵动,饱满且富有神采,字里行间透出了他对恩师的敬重,显示出他人格魅力之源——敦厚、质朴。
19.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改写“风雨到来之前,燕子飞翔”这句话。要求能反映出事物的具体情形,如形、声、色、动态等。(4分)
答案 天空像罩着厚重的灰幔,树叶无精打采地垂着头。这时,一只只燕子一下子似流星掠过地面,一下子又箭一般射向天空,欢快地叫着,飞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