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过关与测试二(第6、7章)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蚕豆种子中,可以发育成新植物体的结构是( )
A.种皮 B.胚 C.胚乳 D.子叶
2.下图甲、乙分别为大豆的种子结构和幼苗示意图。甲图中能发育成乙图中③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播种在水涝地里的种子很难萌发,主要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需要的( )
A.水分 B.适宜的温度
C.空气 D.有生命力的胚
4. 右图是某学生在“探究根的哪一部位生长最快”时,第一天绘制的根尖各段长度图,请你预测生长最快的一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列关于植物根尖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B.分生区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C.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D.根的生长主要依靠伸长区细胞数量的增多
6.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以及胚珠里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依次叫做( )
A.开花、授粉
B.传粉、受精
C.开花、受精
D.受精、结果
7.下列花的结构中,将来能发育成果实的是( )
A.花丝 B.子房 C.花柱 D.柱头
8.下图为某花的结构示意图,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A.此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B.在开花时期,雨天多于晴天会影响过程①
C.完成受精后③凋落,④⑤能继续发育
D.图中②将发育成果实
9.叶芽的生长点的作用是( )
A.长出侧芽 B.长出幼叶
C.使芽轴不断伸长 D.发育成茎
10.下图所示甲、乙分别为大叶黄杨植物体上保留顶芽和剪去顶芽的枝条,从枝条的发育情况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枝条由于保留了顶端优势,不能产生侧芽
B.乙枝条由于打破了顶端优势,侧枝较快发育
C.甲枝条更有利于开花结果
D.乙枝条不利于开花结果
11.麦、稻收割后,人们常常把麦秆、稻秆留下,作为柴草备用。麦秆和稻秆之所以能燃烧,是因为其中含有( )
A.光能 B.二氧化碳 C.氧 D.有机物
12.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直接或间接地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源
B.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
C.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大量氧气,加剧了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失衡
D.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13.分布在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这样的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14.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行长江大保护,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等重要战略措施。采取这些措施的首要目的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农、林、牧业
C.增加国民总产值 D.保护生态环境
15.下列保护森林的措施中,哪一项是科学的( )
A.全面禁止砍伐
B.有计划地合理砍伐林木
C.大面积种植一种树,整齐美观
D.喷洒高强度的农药,消灭森林害虫
16.下列关于自然资源利用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提倡多使用一次性餐具、筷子等
C.杜绝污染物的随意排放
D.对自然资源要合理开发,重视新能源开发
二、非选择题(68分)
17.(16分)下图表示菜豆的种子和幼苗,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将图中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进行比较,菜豆种子没有的结构是 和 。?
(2)图甲中由受精卵发育来的结构有 。(填标号)?
(3)图乙的结构A是由图甲中 (填标号)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的;图乙中的结构B是 。?
(4)请在图丙中标注出根尖的成熟区,并指出其主要作用: 。?
(5)如图丁,某同学在根尖描线,想知道根的哪一部位生长最快,几天后观察到情况为 (填“A”“B”“C”或“D”)。?
18.(14分)下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4 和7 。?
(2)开花后,要结出果实和种子,还要经过 、 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3)桃子由3 发育而来。桃子的可食用部分是桃子的 ,由花中的 发育而来。?
19.(8分)读下面有关我国森林现状及其某些方面作用的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我国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一百三十四位。森林覆盖率为20.36%,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205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的发展目标。
资料二:1公顷阔叶林每天可吸收1吨的二氧化碳,放出730千克氧气,可供1 000人正常呼吸。在城市区域,考虑工业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约比人的呼吸量多2~3倍,保持每人30~40 m2的森林绿地,即可维持空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正常比例,使城市里人人享有新鲜的空气。
(1)要实现使我国森林覆盖率增长的目标,除对现有森林和草原进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外,还应大力开展 活动。假设到205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6%,你认为哪些生态问题会得到明显改善? ?
。?
(2)森林、绿地维持空气中氧和二氧化碳正常比例的主要生理活动是 ,早晨或近黄昏,哪个时间较适宜到植被丰富的山上呼吸新鲜空气?为什么? ?
。?
20.(15分)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各100粒)的绿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如下表:
装置
甲
乙
丙
丁
温度
23 ℃
光照情况
日光下
黑暗中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种子萌发粒数
92
0
93
0
(1)根据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 。?
(2)种子萌发后,如果继续培养几周,幼苗生长较好的应该是 组。你判断的理由是:该组种子萌发出的幼苗能进行 制造有机物,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3)要证明“光照的有无对绿豆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两组作对照。根据这组对照实验的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
。?
21.(15分)下图是“生物圈碳—氧平衡”示意图,分析回答:
(1)推测图中A、B所代表的生理活动:A是 作用、B是 作用。?
(2)A、B两个过程中,能够降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填字母)?
(3)以下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B.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各占50%
C.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加剧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方面,人类可以做些什么?
?
。?
第3单元过关与测试二(第6、7章)
1.B 2.C 3.C 4.C 5.D 6.B 7.B 8.C 9.C
10.B 11.D 12.C 13.A 14.D 15.B 16.B
17.(1)胚乳 果皮
(2)1、2、4、5
(3)4 子叶
(4)图略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5)C
18.(1)雌蕊 雄蕊
(2)传粉 受精
(3)子房 果皮 子房壁
19.(1)植树造林 空气污染、沙尘暴、土地沙化等(合理即可)
(2)光合作用 近黄昏,因为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氧气,空气较清新
20.(1)充足的水分
(2)甲 光合作用
(3)甲、丙 光照对绿豆种子萌发没有影响
21.(1)光合 呼吸
(2)A
(3)B
(4)植树造林(其他答案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