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物理随堂课后检测AB卷: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随堂检测A卷
(测试时间:40min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
④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②和④
C.只有②和③④
D.只有①和④
2.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
C.如果用不透明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光屏上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应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3.如图所示,光屏上能看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不能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的是( )
A.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
B.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
C.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适当距离
D.换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调整光屏至适当的位置
4.如图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C.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要使屏幕上二堆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远离凸透镜
5.小明拿着凸透镜在窗户和墙壁之间移动,发现墙壁上出现了一个窗户的像,墙壁、凸透镜和窗户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墙壁上出现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幻灯机是利用图中所示的成像规律工作的
C.向右移动凸透镜,在墙壁上还会出现一个像
D.用白纸挡住凸透镜一半,墙上不能看到窗户完整的像
6.某校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与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B.实验中,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
C.当v=15cm时,光屏上会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当u=20cm时,光屏上会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
7.找一个圆柱体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水平拿着一支笔放在玻璃瓶的右后侧,如图甲所示;把这支笔向左移动,伸到玻璃瓶的背后时,透过玻璃瓶看到图乙所示的图象;接着将笔向后远离玻璃瓶,移动一段距离后,看到图丙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乙中,当笔放在靠近玻璃瓶背后时,成放大正立的实像
B.图乙中,笔所成的像在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上都放大
C.图丙中,笔与笔的像都成在玻璃瓶的背后
D.由图乙到图丙,笔所成的像由玻璃瓶的背后转到玻璃瓶的前方
8.如图所示,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40cm刻度处,光屏和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此时在光屏上可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成立的是( )
①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9.小超同学用相机拍摄下了八中校徽,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镜头是凹透镜
B.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C.乙照片比甲照片的像距大
D.在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应将照相机适当远离校徽
10.小星和小麦使用相同的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他们的实验器材摆放位置和间隔如图,他们的光具座紧挨着(图中未画出),凸透镜光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奇怪的是,他们在光屏上看到了相同性质的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他们看到的像应该是倒立放大的
B.光屏甲上的像是蜡烛甲透过凸透镜甲形成的
C.如果将蜡烛甲向左移,光屏甲上的像将变大
D.蜡烛甲通过凸透镜甲成像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放大镜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3分)如图为小科同学观察实验室里透镜的情景。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甲中墙上的烛焰像是倒立、等
大的
(填“实像”或“虚像”),图乙中透镜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像;从成像的性质来看,图
中
的透镜不可能是凸透镜。用其中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时,若透镜上有一黑色污迹(图丙标注的位置),则在
实验中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光屏上
(填“会”或“不会”)出现黑点。
12.(8分)如图,“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中心、光屏中心和凸透镜的光心在
。
(2)在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的、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此时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
(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
(选填“上”或“下”)偏离光屏中心。
(3)若保持图甲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到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像的大小较之原来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按如图乙所示的方式,将透镜切开,只保留白色部分,再将白色部分往中间凑紧,重新组成一个“透镜”进行实验,则在光屏上可以呈现
个像(光屏足够大)。
13.(8分)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前面学过,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明据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
有什么关系?
(2)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
(3)小明所用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若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刻度为50cm的位置处不变,把蜡烛放在刻度为10cm处,利用此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患了近视的小玉同学将自己的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可以将蜡烛向
或者将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4)如图丙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
。当u>2f时,物体移动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当f<u<2f时,物体移动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随堂课后检测AB卷: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随堂检测A卷答案
(测试时间:40min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
④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②和④
C.只有②和③④
D.只有①和④
答案:C
2.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
C.如果用不透明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光屏上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应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答案:D
3.如图所示,光屏上能看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不能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的是( )
A.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
B.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
C.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适当距离
D.换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调整光屏至适当的位置
答案:D
4.如图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C.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要使屏幕上二堆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远离凸透镜
答案:B
5.小明拿着凸透镜在窗户和墙壁之间移动,发现墙壁上出现了一个窗户的像,墙壁、凸透镜和窗户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墙壁上出现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幻灯机是利用图中所示的成像规律工作的
C.向右移动凸透镜,在墙壁上还会出现一个像
D.用白纸挡住凸透镜一半,墙上不能看到窗户完整的像
答案:C
6.某校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与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B.实验中,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
C.当v=15cm时,光屏上会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当u=20cm时,光屏上会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
答案:C
7.找一个圆柱体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水平拿着一支笔放在玻璃瓶的右后侧,如图甲所示;把这支笔向左移动,伸到玻璃瓶的背后时,透过玻璃瓶看到图乙所示的图象;接着将笔向后远离玻璃瓶,移动一段距离后,看到图丙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乙中,当笔放在靠近玻璃瓶背后时,成放大正立的实像
B.图乙中,笔所成的像在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上都放大
C.图丙中,笔与笔的像都成在玻璃瓶的背后
D.由图乙到图丙,笔所成的像由玻璃瓶的背后转到玻璃瓶的前方
答案:D
8.如图所示,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40cm刻度处,光屏和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此时在光屏上可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成立的是( )
①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9.小超同学用相机拍摄下了八中校徽,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镜头是凹透镜
B.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C.乙照片比甲照片的像距大
D.在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应将照相机适当远离校徽
答案:C
10.小星和小麦使用相同的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他们的实验器材摆放位置和间隔如图,他们的光具座紧挨着(图中未画出),凸透镜光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奇怪的是,他们在光屏上看到了相同性质的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他们看到的像应该是倒立放大的
B.光屏甲上的像是蜡烛甲透过凸透镜甲形成的
C.如果将蜡烛甲向左移,光屏甲上的像将变大
D.蜡烛甲通过凸透镜甲成像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放大镜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3分)如图为小科同学观察实验室里透镜的情景。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甲中墙上的烛焰像是倒立、等
大的
(填“实像”或“虚像”),图乙中透镜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像;从成像的性质来看,图
中
的透镜不可能是凸透镜。用其中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时,若透镜上有一黑色污迹(图丙标注的位置),则在
实验中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光屏上
(填“会”或“不会”)出现黑点。
答案:实像
乙
不会
12.(8分)如图,“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中心、光屏中心和凸透镜的光心在
。
(2)在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的、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此时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
(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
(选填“上”或“下”)偏离光屏中心。
(3)若保持图甲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到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像的大小较之原来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按如图乙所示的方式,将透镜切开,只保留白色部分,再将白色部分往中间凑紧,重新组成一个“透镜”进行实验,则在光屏上可以呈现
个像(光屏足够大)。
答案:(1)同一高度;(2)放大;投影仪;没有;上;(3)65;变小;(4)4。
13.(8分)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前面学过,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明据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
有什么关系?
(2)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
(3)小明所用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若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刻度为50cm的位置处不变,把蜡烛放在刻度为10cm处,利用此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患了近视的小玉同学将自己的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可以将蜡烛向
或者将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4)如图丙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
。当u>2f时,物体移动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当f<u<2f时,物体移动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
答案:(1)物距;(2
)10.0;(3)照相机;左;右;(4)增大;大于;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