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1
2
3
计算与应用(解决问题)
北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
激趣导入
我画线段图。
小华
小龙
135cm
?cm
小华
小龙
?cm
关键条件
135÷9×(1+9)=150cm
答:小龙身高150cm。
画图就明白了。
激趣导入
●阅读和理解:读懂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分析和思考:根据题目中的关键条件或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选择和解答: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列式并计算。
●检验和反思:别忘了还要对答案进行检验,看它是否符合实际。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画图能帮助我们分析数量关系。与同伴交流一下,你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
知识讲解
八五折
金桥镇今年植树3600棵,比去年多植树20%,去年植树多少棵?
单位“1”
去年棵数×(1+20%)=今年棵数
单位“1”
解:设今年植树x棵。
答:今年植树10800棵。
x =10800
解:设去年植树x棵。
答:去年植树3000棵。
x =3000
x =3600÷1.2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知识讲解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分数应用题与百分数应用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
知识讲解
在比例尺是1:6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2.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2.5厘米×60000 =150000厘米 =1.5千米
答:实际距离是1.5千米。
比例尺应用题
1.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3.比例尺的分类: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2.比例尺=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或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知识讲解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商品现价 = 商品原价 × 折数
原价=商品现价÷折数
一种衣服原价每件50元,现在打九折出售,每件售价多少元?
50×0.9=45(元)
答:每件售价45元。
打折问题
知识讲解
师傅和徒弟一共加工了72个零件,师傅加工的零件个数和徒弟加工的零件个数的比是5:3,师傅和徒弟各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一共分成5+3=8份
或72÷8×5=45(个)
或72÷8×3=27(个)
答:师傅加工了45个,徒弟加工了27个。
师傅:
徒弟:
按比例分配问题
知识讲解
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390千米的两城相对开出。一列火车每小时行60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可以相遇?
解:设相遇时间为x时。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60+70) x =390
130 x =390
x =3
答:3小时相遇。
行程问题
知识讲解
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计算相向、相背和同向运动的问题,叫做行程问题。
1.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
始终围绕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2.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间=两地路程÷速度和
3.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
追及时间=两地路程÷速度差
4.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后,快的在前):
路程差=速度差×时间
行程问题
知识讲解
⑴ 收入-支出=结余
收入-结余=支出 支出+结余=收入
⑵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⑶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总产量÷数量=单产量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⑷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常见的数量关系
练习巩固
已知工地有一堆黄沙重120吨,第一天运走了它的25%, 第二天运走了剩下黄沙的 20%。
(1)第一天运走了多少吨?
(2)第二天运走了多少吨?
(3)第一天比第二天多运走多少吨?
(4)两天一共运走了多少吨?
(5)还剩下多少吨?
120×25%=30(吨)
(120-30)×20%=18(吨)
30-18=12(吨)
30+18=48(吨)
120-48=72(吨)
一堆黄沙是单位“1”的量
单位“1”的量是剩下黄沙
练习巩固
六年级男生有180人,女生有16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女生是单位“1”的量
男生是单位“1”的量
(180-160)÷160 =12.5%
(180-160)÷180 ≈11.1%
答:男生比女生多12.5%,女生比男生少11.1%。
练习巩固
一种精密零件,画在图上是12厘米,而实际的长度是3毫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12厘米:3毫米
=120:3
=40:1
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40:1。
一般实际距离为“1”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练习巩固
张叔叔从家骑车经过购物中心到植物园,全程需2时。如果他以同样的速度从家骑车直接到植物园,可以省多长时间?
(10+14)÷2=12(千米/时)
购物中心
张叔叔家
植物园
10km
14km
21km
(10+14-21)÷12=0.25(时)
方法一:
方法二:
(10+14)÷2=12(千米/时)
2-21÷12=0.25(时)
答:可以省0.25时。
练习巩固
每本4.80元
每本6.20元
每本2.40元
(2)苗苗幼儿园老师带了50元去书店,买了5本《童话故事》,剩下的钱还能买几本《儿童歌谣》?
(1)胜利小学图书馆买了20本《数学家的故事》,15本《童话故事》,一共花去多少元?
(50-6.2×5)÷2.4≈7(本)
答:一共花去189元。
20×4.8+15×6.2=189(元)
答:剩下的钱还能买7本。
去一法保留
练习巩固
新华小学师生去参加航天博物馆,各年级师生人数如下表。
(1)博物馆规定每批参观人数不超过230人,怎样安排合适?
二年级:95+4=99(人)
?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学生/人
88
95
106
114
130
124
教师/人
4
4
4
6
6
6
一年级:88+4=92(人)
三年级:106+4=110(人)
五年级:130+6=136(人)
四年级:114+6=120(人)
六年级:124+6=130(人)
一、五年级:92+136=228人
二、六年级:99+130=229人
三、四年级:110+120=230人
最多的和最少的搭配
练习巩固
(2)请选择其中一批设计两种派车方案,并求各需付车费多少元?
?
座位/个
车费/元
大客车
40
120
面包车
10
40
我选择三年级110人和四年级120人来设计。
四年级3辆大客车,三年级2辆大客车,三辆面包车,刚好坐满。
120×(3+2)+40 ×3=720(元)
方案一:
方案二:
三、四年级各3辆大客车,空10个座位。
120×(3+3)=720(元)
练习巩固
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
3天
3天要做多少套
计划做660套
已经做了多少套
-
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做了5天
×
(660-75×5)÷3=95(天/套)
答:平均每天做95套。
从问题入手分析
练习巩固
八五折
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前5天做好的
计划做660套
每天做75套
每天做?套
后3天要做的
(660-75×5)÷3=95(天/套)
答:平均每天做95套。
从条件入手推理
课后作业
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信息,编1-3道应用题。
谢谢观看
<
=
>
+
×
-
÷
1
2
3
北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