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7.3.1统计 授课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7.3.1统计 授课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1 14:4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 计




×

÷
1
2
3
北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
激趣导入
想一想。说一说在统计活动中,我们需要做什么?
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
怎么样向他们介绍我们班的一些情况呢?
知识讲解
统计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统计表
单式统计表
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复式统计表
统计量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单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
知识讲解
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
怎么样向他们介绍我们班的一些情况呢?
列出几个你想调查的问题,全班交流后,
选择3个问题开展调查。
1
提出问题
知识讲解
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
怎么样向他们介绍我们班的一些情况呢?
实际开展调查,把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
2
收集数据
知识讲解
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
怎么样向他们介绍我们班的一些情况呢?
实际开展调查,把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
3
整理数据
知识讲解
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
怎么样向他们介绍我们班的一些情况呢?
分析上面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3
分析数据
知识讲解
在统计活动中,我们需要做什么?
提出问题
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分析数据
制定决策
知识讲解
想一想,说一说,还有哪些方法?
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
收集珍惜动物种类时,我是通过查阅资料得到的。
在研究黄豆发芽率时,我是做实验获得数据的。
知识讲解
想一想,说一说,还有哪些方法?
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
查阅资料
调查实验
抽样检查
询问他人
知识讲解
六(一)班家庭成员人数调查结果如下。
成员人数
2
3
4
5
家庭数

正正正
正正
我们是怎样整理的六(一)班家庭成员人数的调查结果?
利用统计表整理的。
知识讲解
统计表的构成
表 外
表 内
标题
日期
单位
表头
栏目
数据
想一想,说一说,统计表的构成。
例如: 金山小学学生出勤情况统计表
合计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出勤人数
568
96
102
89
88
98
95
缺勤人数
8
0
2
0
1
2
3
人数
年级
项目
单位:人 2019年7月14日
知识讲解
统计表的分类
单式统计表:只对某一项目的数量进行统计的表格。
复式统计表:统计项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统计表格。
7
4
例如: 金山小学20018~2019年度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表
2018年9月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总计
人数
96
102
89
88
98
95
568
例如: 金山小学学生出勤情况统计表
合计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出勤人数
568
96
102
89
88
98
95
缺勤人数
8
0
2
0
1
2
3
人数
年级
项目
单位:人 2019年7月14日
知识讲解
想一想,说一说,统计表的制作步骤。
(1)收集数据。
(2)整理数据。
根据统计的目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3)设计表格。
根据统计的目的、内容设计,确定横栏、纵栏格数及每格长度。
(4)正式制表。
核对数据并填表,注明表内数据的单位名称,标注统计表名称及制表时间。
知识讲解
统计图的特点
能直观、清楚地看出各个项目的具体数量,便于比较。
不但表示数量多少,而且可以表示变化情况。
可以直观地表示出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
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知识讲解
你会制作条形统计图吗?
知识讲解
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①依据图幅大小,确定横轴和纵轴的长度,画出横轴和纵轴。
②以一条轴为基线,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每个条形宽度应相等,每两个条形间的间隔也相等。
③把另一条轴根据需要分成若干份,确定单位长度。
④写出标题,注明各条形所表示的统计对象和数量,注明单位,写明调查日期和制图日期。
知识讲解
你会制作折线统计图吗?
知识讲解
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①依据图幅大小,确定横轴和纵轴的长度,画出横轴和纵轴。
②以一条轴为基线,适当分配单位长度。
③把另一条轴根据需要分成若干份,画出方格图。
④依据各种数量的多少,在方格图的纵线或横线(或纵横线的交点)上描出表示数量多少的点。
⑤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⑥写标题,注明各点表示的统计对象和数量,注明单位,写明调查日期或制表日期。
知识讲解
你会制作扇形统计图吗?
知识讲解
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①先计算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②再算出与各部分量相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③取适当半径画一个圆,用量角器按计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④注明各扇形表示的内容和所占百分比,并用不同的条纹或颜色加以区别。
⑤写上标题以及调查或制图日期。
知识讲解
想一想,说一说,怎样分析数据?
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来分析数据。
知识讲解
用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将一组数据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值叫做众数。
统计量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
知识讲解
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因此,有时用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众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统计量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点
知识讲解
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将一组数据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当数据的个数的奇数个时,取正中间的一个为中位数;当数据个数是偶数个时,取正中间的两个,计算出这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
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出现次数都是最多的,那么这几个数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如果所有的数据都不一样,那么这组数据没有众数。
统计量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方法
练习巩固
1.下面是某班学生一次数学考试成绩记分单,把这次考试成绩按分数分组整理。
学号
分数
1
96
2
89
3
84
4
100
5
67
6
94
学号
分数
7
99
8
78
9
100
10
97
11
75
12
88
学号
分数
13
85
14
91
15
54
16
96
17
74
18
93
学号
分数
19
93
20
60
21
89
22
99
23
90
24
78
学号
分数
25
94
26
71
27
80
28
100
29
97
30
89
分数
100
90~99
80~89
70~79
60~69
60以下
人数
3
12
7
5
2
1
练习巩固
2.你想了解本班同学是否上网。如果上网,那么上网又做什么(比如:玩游戏、聊天、查资料等)?如果就这个问题展开调查,那么:
(1)你调查的问题是:
(2)你调查的对象是:
(3)你调查的方法是:
(4)你记录的数据是:
是否上网。如果上网,那么上网又做什么
本班每位同学
问卷调查
上网的人数,不上网的人数,上网做什么的具体人数。
练习巩固
3.某校三(2)班全班同学喜欢吃蔬菜的情况,统计如下表:(每人限选一种)
茄子
西红柿
青菜
黄瓜
其他
男生
5
11
5
4
1
女生
6
6
3
7
2
(1)全班有( )人。
(2)全班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
(3)喜欢吃青菜的男生比女生多( )人。
50
西红柿
2
课后作业
调查本班学生的家庭情况
谢谢观看




×

÷
1
2
3
北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