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上物理 3.4平面镜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上物理 3.4平面镜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11 21:1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 平面镜 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活动,二是平面镜的应用。重点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识的难点是对虚像概念的理解。探究活动中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平面镜中的位置。
教材在设计实验,实验验证中采用直白的写法,是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探究具有开放性。教材还以文字和插图配合介绍了平面镜的应用,切合实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平面镜成的虚像。
(3)知道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过程,学会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各种信息。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会用对称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尊重事实,崇尚科学的态度。
(2)通过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悟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3)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过程。
教学难点:
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探究法
[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
魔术表演:
1、教师将魔术箱全方位的展示给同学看,将开口的一面对着同学们,再用抽拉挡板将口封闭。
2、请一位同学上台将一张纸币从魔术箱顶端投币口投入。
3、教师拉开挡板,让同学们观察纸币在不在箱里,并对看到的现象展开讨论,发表看法。
4、分解魔术箱,取出平面镜,现出纸币。
板书课题:§3—4平面镜
活动探究
魔术箱的奥秒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
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猜想:回忆我们平时照镜子的情形,猜一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有什么关系?
(1)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在平面镜的 (上面/前面/后面)
(2)平面镜成的像,物与像的大小可能是 。
(3)物到镜面的距离与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__。
2、设计实验:我们需要考虑: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怎样测定像的位置?
如图所示,将一块透明的玻璃板(平面镜)竖直地放在一张白纸上,另备两个相同的物体(如蜡烛)以及刻度尺、铅笔。
3、实验验证:
1、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一看,它的像是在镜前还是在镜后?
2、把另一支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到镜后并移动,使它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此时未点燃蜡烛的位置就是点燃蜡烛的像的位置。
3、观察并比较点燃的蜡烛的像与未点燃的蜡烛的大小。
4、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再描下点燃的蜡烛与未点燃的蜡烛的位置,画出它们的连线,并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点燃的蜡烛与未点燃的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5、把一张白纸竖直放在像的位置,观察纸上能否出现点燃的蜡烛的像。
6、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上面的实验,并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序号 (1) (2) (3)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4、交流与小结: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 (能/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 (实/虚)像。
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相等/不相等)。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不垂直)。
④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 (相等/不相等)。
⑤像与物 (是/不是)上下颠倒的; (是/不是)
左右相反的。
问:如果已知镜面前有一个物体,该怎样画出此物体在平
面镜中所成的像呢?
例:作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师示范作图,边
画图边讲解作图的要
领,并告诉同学们这
种方法叫“对称法”。
练习:用对称法作出下列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平面镜对人类有益的一面。
2、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平面镜对人类有害的一面。
课外调查(出示投影片)
1、夜间行车时,为什么车内不宜开灯?
为什么小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都是否斜的,而不是竖直的?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的基本达到,学生对课堂的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通过探究实验都掌握的不错。知识的层次清楚、条理分明。通过引导,学生的实验做的也很成功。不过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缺乏质疑的精神,往往都是忽略而过,不去进一步的探究。如:有些组没有能够把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重合。平板玻璃上看到了2个像。等我评价实验的时候,讲到这些问题了,学生才反应过来,原来他们也发现这些问题了。深刻的反思下,觉得还是对学生实验前的引导不够,特别是学生自己对实验的评价。但是全班学生都能够把实验完成,并在交流的时候一起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总结了出来,已经完成了课堂的目标。一些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去验证自己的对探究活动的一些猜想,如:平面镜成像左右相反。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动手的能力,并要进一步规范实验过程,鼓励学生评价实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