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大家族》
教材分析
《太阳系大家族》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主题是探索宇宙,教材从孩子们熟悉的月球入手,学习中逐步提升学生对宇宙的认识,并试图在学习中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究意识,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解答心中疑问,解开宇宙神秘面纱,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本节课从了解太阳系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初步认识宇宙。
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太阳及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知道日地运行引起四季变化,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观察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演示实验,知道阳光直射与斜射对温度的影响,从而了解四季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并能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主动探究。
教学重点:了解组成太阳系的主要天体。
教学难点:四季的成因。
教学关键:通过对日地运动的观察,认识四季的形成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学法:
1、观察法——观察演示,形成概念。
2、讨论法——收集资料,相互交流。
教学程序:
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宏观导入 直入主题
教师由学生已经熟悉的月球引出宇宙中的众多天体,从而过渡到宇宙中的星系,这样导入,可以让学生在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很自然的联想到宇宙中的太阳系,从而教师可以顺势揭示课题,宏观导入,直入主题。
(二)认识太阳系组成
本环节我设计四个步骤
步骤一:整体认知太阳系主要成员
教学中,让学生先说说太阳系的八位主要成员,也就是八大行星的名称,并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行星,使孩子们在了解恒星的基础上再了解行星的特点。
步骤二:认识日地运动,了解四季成因
这一步骤让学生从我们身边熟悉的天体开始认知,在了解日地月运行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地球上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我运用了三球仪,通过三球仪的演示,使学生从感官上感知地球不停的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使太阳直射点不断改变,所以,造成地球上温度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四季的变化。教学中我尽量让孩子们处于自主观察—独立思考—总结汇报的探究学习中,孩子们的思维一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
步骤三:总体概括 认识太阳系组成
在学生对太阳系主要成员有了全面细致的了解之后,让学生通过资料的运用,了解太阳系的其他成员,让学生知道,太阳系除了八大行星之外,还有卫星、彗星、流行及小行星带,从而对太阳系的组成进行总体概括。
此外,我在教学中还十分注意对孩子学法的指导,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一直以来都贯穿于我校科学课堂始终,在这节课八大行星的教学中也呈现出来了,同时在记忆八大行星时,我还让孩子们交流速记方法,这些学法都有助于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积累。
(三)总结全课
在教学任务达成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对所学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同时对本节课进行概括性总结。
在学生了解了八大行星特点之后,评选八大行星之最,对行星进行横向对比,达到巩固教学的目的。
(四)巩固提升 完成课课练
在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之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利用课课练对新知进行巩固练习,反馈中教师也能检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