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夜上受降城闻笛》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外古诗词诵读《夜上受降城闻笛》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0 19:17:5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夜上受降城闻笛》导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
1、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2、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学习对月光的写法。
【学习重点】?
1、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2、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学习难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进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月亮是诗文的宠儿,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月亮的影子俯拾皆是。这轮明月曾照亮了春江的流水,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怨妇的罗衫。回忆我们所学的古诗文,你想起了那些有关月亮的名句呢?一切景语皆情语,不同的人心目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轮明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另外一首首著名的月诗,大家一起来看看,李益笔下的那轮明月又是如何?
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李益(748—约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至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尤以七言绝句和边塞诗著称。代表作品有《塞下曲三首》《夜上受降城闻笛》。
2、创作背景
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三、预习设计
1、请默写李益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填空
⑴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若出其里。⑵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⑶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⑸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
3、根据理解填空
⑴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中有句:“萧瑟秋风今又是。”《观沧海》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时难的景况,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
⑴李白,字_____,号__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__诗人。被后世称为“_____”,与_____合称“李杜”。
⑵杜甫,字_____,世称_______、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_________诗人。杜甫被后人尊称为“______”,其诗被称为“______”。代表作有“______”和“______”等。
⑶岑参,唐代_______诗人,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格与______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⑷李益,
中唐_______诗的代表诗人。代表作品有《塞下曲三首》《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回乐烽(
)
受降城(
)
芦管(
)
四、朗读课文
视频朗读,读准字音节奏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五、疏通诗意
1、解释加点词语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
)尽(
)望乡。
把诗歌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赏析诗歌
1、“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不知何处吹芦管”这一句诗有什么写得好的地方?
3、“一夜征人尽望乡”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该句。
4
、本诗中的写景和抒情是如何融汇在一起的?
5、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课堂总结
1、板书设计
2、主旨归纳
3、写作特色
八、拓展延伸
请写出其他的边塞诗三首
九、课堂检测
1、根据理解默写
⑴《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夜上受降城闻笛》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夜上受降城》,完成第⑴-⑶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⑴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绘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3分)
⑵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2分)
⑶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十、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诗歌。
2、完成《配套练习册》。
参考答案
三、1、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⑴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⑵峨眉山月半轮秋⑶风正一帆悬⑷枯藤老树昏鸦⑸江春入旧年。
3、⑴秋风萧瑟,洪波涌起⑵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⑶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⑷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1、⑴太白
青莲居士
浪漫主义
诗仙
杜甫⑵子美
杜工部
现实主义
诗圣
诗史
三吏
三别⑶边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高适⑷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5、lè
xiáng

五、1、乐器名,这里指笛
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2、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六、1、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大漠月夜图)。比喻。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渲染“征人”愁苦凄凉的思乡情愫。
2、在这个寂静的夜里,不知什么地方传来一阵悠远的笛声,回响着家乡的调子。征人闻此,更动乡愁。然而直言乡愁,则流于抽象。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巧运回旋跌宕之笔,写“吹芦管”而以“不知何处”领起,自然引出结句:“一夜征人尽望乡”

3、“尽”字笼括所有征人,一个“望”字,真可谓用到极致了。
“望”字照应“不知何处”。征人原已思乡,今闻悠扬哀怨的笛声从家乡那边飘来,便无不回头“望乡”。虽然什么也看不到,但心中有了着落、有了依靠。表达了包括吹笛人在内的戍边战士浓烈的乡思与心中的孤独、哀愁之意。
4
、前两句写景(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用以烘托征人心境的孤独、悲惨、凄凉,为后面“尽望乡”作铺垫。后两句抒发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5、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
“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
七、1、
前两句:(写景)月下景色,凄凉
夜上受降城闻笛
后两句:(抒情)静夜闻笛,征人思乡。
2、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歌通过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从多角度表现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3、语言优美,寓情于景,蕴藉含蓄,全诗把景色、声音和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
八、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凉州词
王翰
蒲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九、1、⑴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⑵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⑴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回乐峰前的沙漠如同白雪飞舞,烽火台上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⑵描绘出一种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
⑶“芦管”发出幽怨的笛声,触动征人“尽望乡”。抒发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夜上受降城闻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2、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学习对月光的写法。
【学习重点】?
1、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2、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学习难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进程】
一、导入新课
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李益(748—约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至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尤以七言绝句和边塞诗著称。代表作品有《塞下曲三首》《夜上受降城闻笛》。
2、创作背景
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三、预习设计
1、请默写李益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填空
⑴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若出其里。⑵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⑶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⑸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
3、根据理解填空
⑴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中有句:“萧瑟秋风今又是。”《观沧海》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时难的景况,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
⑴李白,字_____,号__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__诗人。被后世称为“_____”,与_____合称“李杜”。
⑵杜甫,字_____,世称_______、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_________诗人。杜甫被后人尊称为“______”,其诗被称为“______”。代表作有“______”和“______”等。
⑶岑参,唐代_______诗人,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格与______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⑷李益,
中唐_______诗的代表诗人。代表作品有《塞下曲三首》《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回乐烽(
)
受降城(
)
芦管(
)
四、朗读课文
视频朗读,读准字音节奏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五、疏通诗意
1、解释加点词语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
)尽(
)望乡。
把诗歌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赏析诗歌
1、“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不知何处吹芦管”这一句诗有什么写得好的地方?
3、“一夜征人尽望乡”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该句。
4
、本诗中的写景和抒情是如何融汇在一起的?
5、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课堂总结
1、板书设计
2、主旨归纳
3、写作特色
八、拓展延伸
请写出其他的边塞诗三首
九、课堂检测
1、根据理解默写
⑴《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夜上受降城闻笛》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夜上受降城》,完成第⑴-⑶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⑴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绘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3分)
⑵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2分)
⑶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十、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诗歌。
2、完成《配套练习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