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安徽八年级上册(苏科版)第一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是什么课后习题(word版 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安徽八年级上册(苏科版)第一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是什么课后习题(word版 带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11 21:2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020-2021学年安徽初二物理第一学期(苏科版)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是什么课后习题
一、单选题
1.有一根长15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响声(

A.一次响声
B.两次响声
C.三次响声
D.四次响声
2.将敲响的锣用手按住锣面,响声马上消失,这是因为(  )
A.声波传到人体中去了
B.锣面停止了振动
C.手阻碍了声音的传播
D.以上说法均正确
3.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听到那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4.如图的实验与实例中,能用来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正在发声的音箱吹灭蜡烛
B.抽气后,罩内闹钟的声音减弱
C.雷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
D.发声的音叉靠近水面水花溅
5.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
6.如图是小明“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实验,用悬线下的轻质小球紧靠正在发声的音叉,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叉发声是由于小球的跳动产生的
B.小球的跳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C.小球的跳动说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小球的跳动反映音叉的振动
7.堵住自己的耳朵,把振动的音叉尾部先后抵在脸上、后脑的头骨和牙齿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与实验相符的是(

A.抵在后脑勺上听到的声音最大,因为它离耳朵最近
B.抵在脸上时听到的声音最大,因为脸最敏感
C.抵在牙齿上时听到的声音最大,因为牙齿直接与颌骨相连,骨传导效果好
D.抵在哪里听到的声音都一样
8.下面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的是(  )
A.用光将鱼吸引到网内
B.鱼被岸上人说话的声音吓跑
C.在岸上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
D.在岸上听见波浪拍击海岸岩石发出轰鸣声
9.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两次敲打的声音,关于两个敲击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敲击声是由空气传来的
B.说明声音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C.听到两次敲击声是回声现象
D.听到两次敲击声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产生的现象
10.以下哪种介质声音无法在其中传播(  )
A.地面
B.空气
C.水
D.真空
11.《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A.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B.马蹄踏在地面上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C.睡在地上能感觉地面振动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12.一名战士用火箭简射击一辆敌方坦克,发射后经过0.6s击中坦克,同时看到爆炸的闪光,而在发射后经过2.1s才听到爆炸声,问:战士射击时距坦克的距离和火箭弹的飞行速度分别是(  )(声速为340m/s)
A.714m
1190m/s
B.510m
850
m/s
C.204m
850
m/s
D.918m
1530
m/s
二、填空题
13.音乐会上人们听到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这种介质传到人耳的。
14.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与抽气机连通的密闭玻璃罩内,如图所示。在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闹钟声会逐渐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由此推理可以得出真空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15.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一根足够长放置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在铁管一端敲击一下,人在另一端最多能听到_________次敲击声。
16.雷声响起,妈妈说要下雨了,你把晒在外面的衣服收起来吧。这说明声音可以传播____;小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4s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____
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三、实验题
17.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______,其好处是:______。
(2)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
(3)通过实验测得的结果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强到差的顺序为______。
材料
衣物
锡箱纸
泡沫
距离/m
1.2
0.8
0.5
响度
较响
较响

四、计算题
18.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有声呐,如果声呐发出的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在考察时发出声音0.8s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
19.在某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管长1020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
(1)声音在空气中从金属管一端传播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
(2)该金属中的声速?
参考答案
1.B2.B3.A4.B5.B6.D7.C8.B9.D10.D11.D12.B
13.振动
空气
14.变小
介质
不能
15.介质
3
16.信息
1360
17.B
测量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较为直观,具有可靠性
机械闹钟
泡沫、锡箔纸、衣物
18.600m
19.(1)3s;(2)204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