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安徽初二物理第一学期(苏科版)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一光的折射阶段训练
一、单选题
1.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A.
B.
C.
D.
2.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C.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A.广场上的激光束
B.阳光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C.小桥在水中的“倒影”
D.水中的筷子“弯折”
4.小明在东钱湖畔看到:船儿在水面荡漾,鱼儿在白云中穿梭,青山在水中摇曳。小明看到的景物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船儿
B.鱼儿
C.白云
D.青山
5.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三基色是红、黄、蓝
B.光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
C.太阳、灯光、珍珠、火焰、正在使用的手机屏幕都是光源
D.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本质是光经过小水珠时发生折射产生的
6.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荫”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7.下列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B.
C.
D.
8.日晷仪是古代人们可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如图所示.日晷仪计时利用了光的(
)
A.反射
B.折射
C.直线传播
D.色散
9.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光线与玻璃成30°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角是30°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60°
C.折射角是60°
D.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大于60°
10.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由图可知( )
A.FO为入射光线
B.CD为水和玻璃的界面
C.OE为折射光线
D.AB的左侧是玻璃
11.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光通过平行玻璃砖的光路,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是( )
A.
B.
C.
D.
12.人看见河里有一条“鱼”,若用激光手电筒瞄准看到的“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激光能射中鱼
B.激光射向鱼的下方
C.激光射向鱼的上方
D.无法确定激光的位置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MN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其中一种介质是空气,则入射角为______度,MN的__________侧是空气(选填“左”或“右”).
14.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他看见的潭水中的鱼,实际上是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______时发生而形成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比实际鱼的位置要______(选填“高”或“低”)一些。
15.如图所示是小明利有手机浏览淘宝网时发现的一种连体花瓶,从侧面看到水中花茎错位了,这是光的_____现象,手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面面是由色光三原色红、_____、蓝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
16.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______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是光的______现象.
三、实验题
17.实验小组甲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时,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发生了折射现象,从甲图中可以看出折射角
r
小于入射角
i。实验小组乙同学意外发现: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折射进入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乙。老师告诉他们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明同学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i
0°
10°
20°
3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r
0°
15.2°
30.9°
48.6°
74.6°
81°
90°
/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
(1)丙图中的折射光线是入射光线Ⅰ的折射光线,请在丙图中画出入射光线Ⅱ进入玻璃中传播时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______。
(2)根据光路可逆性,请你结合表中数据合理推理:当光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时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四、综合题
1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张大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纸上,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条直线,这条直线代表__________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在蜡烛B和玻璃板之间竖直放置一张不透明的白纸,则从C处一定能看到的是____(填“蜡烛B”、“蜡烛A的像”、“蜡烛B的像”或“蜡烛A的像和蜡烛B”);
(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这块玻璃,并穿过玻璃进入空气中。请在图乙中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要求标出法线)(______)
19.在碗内放一硬币,用S表示。如左图所示,小明分别在甲乙两个位置观看碗中的硬币,能看见硬币的是_____位置(选填“甲”、“乙”或“甲和乙”),并在左图中画出硬币发出的光其中一条进入眼睛的光路图;向碗内倒水后,小明观察到硬币的像如右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眼睛看到硬币像的光路图。
(______)
参考答案
1.C2.C3.B4.B5.D6.C7.B8.C9.D10.D11.D12.A
13.40
右
14.折射
虚
高
15.折射
绿
16.折射
反射
17.
不能
18.平面镜
蜡烛A的像
19.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