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初二物理第一学期鲁科版(五四学制)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三节测平均速度同步优化
一、单选题
1.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路程s与运动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汽车运动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2.自古长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腾直下.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其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中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文中所描写船的平均速度约为
A.5km/h
B.50km/h???????????????????????C.100km/h???
D.150km/h
3.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7~20
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
s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
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4.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
A.40km/h
B.1.5km/min
C.15m/s
D.40m/s
5.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6.物体甲、乙同时水平向右运动,每隔1s记录一次它们的位置,它们的位置用两行带标号的小方块来表示(物体甲在上、物体乙在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甲在S、T两点间的平均速度等于在T、U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B.以物体甲为参照物,物体乙是静止的
C.当物体甲运动到U点时,物体乙运动到I点
D.物体甲和物体乙在0~3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7.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细铜丝的直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cm
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C.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
15cm
D.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
8.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9s两车相遇。设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两车行驶的路程分别记为s甲、s乙,P、Q间的距离为s,则
A.v甲>v乙,s=16m
B.两车的路程比为s甲:s乙=3:2
C.v甲<v乙,s=24m
D.两车的速度比为v甲:v乙=3:1
9.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运动,第1s运动了10m的路程,第2s、第3s所通过的路程都是10m,则该物体在3s内的运动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
10.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
B.
C.
D.无法确定
11.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他们的速度之比是3: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5,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3:1
B.2:15
C.6:5
D.3:2
12.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l.l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
C.汽车的速度是34m/s
D.汽车的速度是30.9m/s
二、填空题
13.小华家离学校有3000m,他骑自行车上学用时10min.小华骑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14.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的整个运动过程是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15.图是小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过程的示意图,A、B、C
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小球通过
AB
和
BC
所用的时间均为
0.1s。由图可知:
(1)该小球的运动是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小球从A
位置运动到C
位置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cm/s;
(3)小球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_____AC
段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6.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_________倍,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_________倍。
三、综合题
17.小王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一辆、秒表一块、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
(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
(2)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3)经测量,s1=0.9m,s2=0.4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18.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小龙和小柳测量小明跑40m的速度.
(1)小龙和小柳用_____(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40m的路程.
(2)小柳担任计时员,他用_____(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小明跑步的时间,他应站在_____处(选填“起点”或“40m”).
(3)小龙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明跑完40m的路程,小柳计时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明跑40m所用的时间为_____s.
(4)小明跑40m的速度是_____m/s.
19.一人驾驶摩托车行驶15千米,
(1)第一个5千米用了20分钟,平均速度为多少?
(2)第二个5千米用了30分,平均速度为多少?
(3)第三个5千米用了50分钟,平均速度为多少?
(4)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1.A2.B3.B4.A5.B6.D7.D8.C9.C10.C11.B12.C
13.5
14.变速
0.11
15.变速
20
大于
16.3
2
17.刻度尺
较小
0.5
18.卷尺
秒表
40m
8
5
19.(1)
4.2m/s
(2)
2.8m/s
(3)
1.7m/s
(4)
2.5m/s